• Jul 13 Fri 2012 19:12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日纖體飲料。5種越喝越苗條的健康飲品


 



炎炎夏日,你的身體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喝膩了白開水,不如搭配上健康的纖體飲品,邊喝邊瘦身!



綠豆湯
最懷念小時候放學回家就能喝到奶奶煮的冰鎮綠豆湯,那份清涼與甘甜一輩子都忘不了。綠豆湯是特別適合夏季飲用的消暑飲品,它不僅能止渴消暑,還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燥熱的夏天,綠豆湯的清火效果最好了!綠豆湯還有健脾祛濕,利尿除水的功效,因此能夠幫助身體盡快排出多餘的液體。綠豆百合湯(1)綠豆百合洗淨備用(2)將適量綠豆放入鍋中,加入500ml清水,煮至開鍋(3)轉為小火慢煮至綠豆開花,之後放入百合,直至綠豆、百合均煮爛,關火(4)依個人口味加入白糖或冰糖






薏米水
薏米是藥食同源的好食材,作為中藥中的一味藥,薏米有利水消腫、清熱排毒的作用,是燥熱夏天的一劑良藥。薏米也可以用於日常烹飪,夏天煮一些薏米水喝,不但有幫助身體排水的作用,還能瘦身纖體、滋潤肌膚。薏米是纖維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穀類食物,同時又富含各種必需氨基酸,因此薏米的熱量比大米要低而且有美白、除斑的作用呢!薏米水(1)將薏米洗淨,用冷水浸泡3個小時以上(2)將薏米倒入鍋中,加入1000毫升純淨水或礦泉水,煮開後,轉為小火煮30-40分鐘至薏米完全變軟即可。(3)依個人口為可放入一些白糖薏米水用來敷面有美白淡斑的作用。






西瓜汁
沒有西瓜的夏天怎麼能稱得上一個完美的夏天?西瓜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最好的水果,由於夏天室內外溫差很大,很容易發生風熱感冒。如果出現咽喉疼痛、口腔潰瘍、暑熱煩渴等症狀,多吃西瓜有助於幫助身體盡快恢復。西瓜脂肪含量極低,水分含量大,又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所以多吃些西瓜,也不用有發胖的困擾哦~ 牛奶西瓜汁(1)準備無籽西瓜半個,特品鮮奶1袋(2)將鮮奶倒入冰盒中冷凍3個小時,凍成冰塊;西瓜放入冰箱冷藏室1小時(3)將西瓜去皮,切成小塊,放入榨汁機攪拌( 4)將鮮奶冰塊放入杯中,倒入榨好的西瓜汁即可。






百合蜂蜜水
潔白的百合是潤肺止咳的好食材,中醫認為,百合入心肺經,能夠清心安神、清熱潤燥的功效。百合同時還能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有一定的美容作用。百合搭配上蜂蜜是特別好的美容瘦身飲品,喝蜂蜜水不僅不必擔心長胖,而且還能有效抑制對甜食和瓶裝飲料的渴望。百合蜂蜜水(1)百合去雜質洗淨、掰開,放入碗內,上鍋蒸25分鐘左右,蒸熟(2)加入蜂蜜水,即成。




綠茶
全球營養學大會上,綠茶被評為僅次於水的最佳飲品,其中含有的兒茶素更是燃燒脂肪的利器。綠茶本身的熱量極低,而且綠茶會改善體脂的分佈,最先燃燒腰腹部脂肪,因此被小肚腩困擾的姐妹,多喝綠茶是再好不過的瘦身方式囉!由於茶葉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鹼,在容易困倦乏力的夏天,還有刺激神經興奮的作用,讓你時刻保持經歷充沛~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坐小心屁股大 延年益壽三招坐著運動

整天坐在椅子上,小心屁股越坐越大又折壽。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辦公椅上,屁股會不斷承受壓力,造成脂肪增加,脂肪增加數量達五成以上,而如果你遠離久坐,還能延年益壽。



延年益壽三招坐著運動


久坐 小心屁股大


不只是坐姿,若常常躺臥、不運動,也會讓承受壓力部位長出大量脂肪。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阿密特‧蓋芬教授(Amit Gefen)表示,不只熱量攝取失去平衡會造成肥胖,細胞面對環境變化,也會出現變動,當脂肪細胞總是在伸展狀態,又停滯沒有移動,便會製造更多三酸甘油 脂,脂肪細胞成長速度也會加快,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局部肥胖。


別開玩笑 不是屁股大就好生


老一輩長者常說:「挑媳婦要選屁股大的,因為屁股大的女人“卡好生”!」這是真的嗎?


婦產科醫師表示:「一般人所說的屁股大,通常只指肉眼看到的外在臀部大小。臀部所包覆的有骨盆的骨組織和軟組織;骨組織是我們常說的骨架,而軟組織就是脂肪。」


因此所謂屁股大,是跟生產時胎兒產出必經的通道(骨盆出入口)大?還是因為脂肪肥厚而大?如果是因為脂肪厚,那對順產非但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有負面影響喔。


每天少坐3小時 壽命多2年


少坐多運動可以延年益壽,這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現代人確實要做到這點卻很困難。近期一項美國研究團隊在線上《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的報告指出,成年人每天看電視時間如果少於2小時,平均可多活1.4年,而坐著不動的時間如果低於3小時,則可以延壽2年。


所以,要避免因為久坐沒活動,血糖和膽固醇囤積,而燃燒自己的壽命,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教大家「坐著運動」快點動起來。



每天久坐勿逾三小時可多活兩年〈台視新聞╱youtube〉


第一招舉手放光芒,動動肩膀和指頭;第二招回頭看同事,活動肩頸腰;還有第三招蹲馬步辦公,動動腿部肌肉,避免因為久坐沒活動,血糖和膽固醇囤積,而燃燒自己的壽命。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澄澄今天跟著爸爸媽媽出去玩

琴媽咪也順勢的休了一天特別假

很湊巧的.今天剛好有要事要跑一趟公家機關

很順利的辦完事情. 又跑一趟職業工會

中午與孩子們外出用餐-------廣野日式豬排店

看FB的推薦好像還不錯. 一心嚮往

但事實上錯了不知是我們倒楣. 還是推薦有錯~~

下次絕不會去吃了



哥哥和妹妹點的咖哩豬排(2份)



琴媽咪點的日式豬排

種種原因(餐點關係).吃的一肚子氣. 不會再來第二次了



FB的彭紐贈送飲料---桔子汁. 還不錯喝


下午又到銀行去

雖然只放一天假.但有完成需要做的事情

心情的感覺確實很好





保母的工作不比在私人或公家機關有特休或寒暑假可以休息

琴媽咪在分內的工作是不隨便請假的.讓家長能安心的工作

所以能夠有一天特別的休假. 琴媽咪很珍惜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昨日7/5(星期四)

系統訪視員約11點要來做家訪

琴媽咪一早就先跟澄澄預告:今天有阿姨要來喔
澄澄說:不要來

琴媽咪說:我是保母 .阿姨會到很多保母家去看看小 baby 是不是都有乖乖喝牛奶和睡覺.有沒有長牙齒
看看小朋友會不會說話. 會不會自己吃飯. 會不會跑和跳.會不會唱歌和排拼圖.會不會看書.....

如果會的話. 阿姨就會在簿子上“打勾”.

你很棒. 你都會.對不對~~

澄澄很有自信的點頭說:嗯
時間還未到. 澄澄對阿姨的到來有所期待. 直問:阿姨怎麼還沒來

琴媽咪的心理戰術奏效.

因為澄澄很容易怕生. 見到陌生人大哭或黏在琴媽咪身上就不好了






澄澄的表現很棒.不但克服了害羞.還有表演慾

首先排拼圖給訪視員看

一 片一片不假思索一直排上去.
20片的海綿寶寶拼圖.一會兒的功夫就排好了
沒有圖框的交通工具拼圖.也難不倒澄澄
訪視員稱讚澄澄的邏輯和空間概念很好
少見2歲多的孩子. 拼圖能排的那麼好

澄澄還唱兒歌和唸童謠
總共有8首之多
是因時間的關係. 不然澄澄可以唱到十多首呢

澄澄還有一項強項

她會背念三字經
中間會有停頓.但提示一個字. 她就可以繼續背念
唸到一而十. 十而百.百而千. .千而萬

訪視員稱讚澄澄的聰明度. 也稱讚琴媽咪教(帶)的好

真的很有成就感~~






澄澄的記憶力很好.午睡前.躺在床上.跟她說說話.唸給她聽.她也跟著唸
不刻意.不強迫. 日久就會收到效果

琴媽咪會那些三字經是之前教自己的孩子背念. 無形中就記下來了.也都沒有忘記~~
澄澄已趕上琴媽咪的進度了
琴媽咪要再多準備一些.才能再教澄澄
連澄澄媽咪都見識到澄澄的厲害. 直呼:有好多句呢

澄澄平常不輕易表演那些的
有時要驗證她是否會. 或是要她做給爸媽看. 她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要好說歹說. 連哄帶騙
這次就很有自信的表演給陌生的阿姨(訪視員)看
澄澄真的進步了
克服了害羞. 表現大方

琴媽咪相信你. 會越來越進步的~~

澄澄現在是2歲8個月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理解寶寶的重複行為

育兒生活 6月號 NO.265




「寶貝!不要再亂丟遙控器了好嗎…」,話沒說完,又聽見遙控器墜落地面的慘叫聲;「我們今天聽別的故事好嗎?為什麼每天都要聽《小狗奇普》…」,類似的事 件也發生在妳和寶寶的身上嗎?媽咪是否也對寶寶固執的堅持某件事而感到不耐煩,甚至瀕臨抓狂的邊緣?其實,試著理解這種發生在寶寶身上的重複行為,妳將發 現這些看似無聊的執著,其實都是頗具意義的成長發展唷!



寶寶為何出現重複行為?


56個月開始發展精細動作
    每個寶寶在剛出生時,小手都是呈現握拳的狀態,這時候的寶寶不具備任何操作物品的能力,一直要到34個月大時,手掌才會慢慢的能夠做出自主性的打開、握緊動作。
 
    約莫從56個月大起,寶寶的小肌肉發展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精細動作,此時,寶寶的認知能力也逐漸提升,有些發育較快的寶寶甚至已經可以獨立坐好,「自主性的動作」也就跟著越來越多,開始產生控制外界的慾望,如自己動手操作物品。因此,父母所看到的重複行為,大多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而在1歲〜1歲半左右達到高峰。
 
學齡前慢慢減少
    對爸比媽咪而言,倘若寶寶的重複行為無傷大雅,如:喜歡重複將積木疊高,再一次推倒,倒是也由著他無所謂,但是有些具有破壞性的重複行為,像是不斷把重要物品拿來丟擲,而且講也講不聽,就經常讓家長不知如何是好,既生氣又無奈。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黃馨慧表示,其實大概在孩子進入學齡前,這些重複的舉動將會慢慢減少,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一種學習的過程,就像大腦必須不斷經過重複的刺激、反應,腦神經的連結才會穩固,因此,對於這種發展中的階段性行為,家長務必拿出更多的耐心來接鈉它。
 
重複行為對寶寶的意義
    雖然寶寶的重複行為看在大人眼裡,大多是一些沒有道理的無聊舉動(雖然有些時候也滿可愛的),但其實對寶寶個人而言,這些動作可是有著許多重要的意義喔!
 
1.獲得愉悅感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謝明慧認為,寶寶的重複行為有其功能性,其中一項功能就是讓自己覺得開心。當然,一開始的事件都是隨機發生的,但他之所以會不斷持續的重複,必定是從中獲得了某些回饋。
 
    例如,有的孩子只要看見捷運經過,或被捷運所產生的風給吹到,就會舉起雙手大聲歡呼,第一次也許是因為覺得被風吹拂的感覺很舒服而有這樣的舉動,隨後卻發現大人會因為這樣的動作而覺得很開心、很好玩,獲得了正面的回饋,因而會在接下來的每一次都重複這樣的行為。
 
2.吸引大人注意
    然而,有時即便得到的是負面的回饋,如不斷亂丟東西而被父母責罵,寶寶仍然會因為自己得到了一個回饋而感到很有趣,看到爸比媽咪生氣的反應,他們也會覺得很好玩而重複同樣的舉動。
 
    甚至,有些小朋友透過經驗得知,只要把東西弄掉在地上,爸比媽咪就會馬上被吸引過來,因此,當有某些需求,或大人很忙碌無暇理會自己的時候,為了吸引爸媽注意,就會故意重複的亂丟東西。
 
3.探索性行為
    2歲前的孩子,其認知發展正處於「感覺動作期」,必須藉由「具體操作看看」來認識這個世界,不像2歲以後的孩子,能夠靠想像力來學習。再加上語言發展尚未成熟,很多時候他們無法跟爸媽闡述自己的想法或透過詢問來釐清自己心中的疑惑,因此,只能靠「非語文」的行動來對周遭環境進行探索,進而學習到某些事物的因果關係。
 
    例如,有些孩子喜歡敲積木,因為敲擊的聲音讓他們覺得很新鮮,有些更聰明的小朋友甚至會拿著積木在家裡到處亂敲,爸比媽咪常因為不明白原因而感到不耐煩、生氣,其實,孩子正在認真研究著積木敲擊每樣東西所發出來的不同聲音,這其實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增廣見聞」呢!
 
4.滿足成就感
    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都尚未成熟,他們不像大人想做什麼大多都能做到,當他們想做一件事情,成功的機率往往不是太大,他們常常是不小心成功的,然後突然發覺自己具有某種能力,因而感到很有成就感,喜歡一做再做。
 
     舉 例來說,絕大多數的學步兒都很喜歡走路,喜歡拉著爸比媽咪到處走,不喜歡大人抱,也不喜歡坐在手推車裡,進入所謂的「手推車厭倦期」,其實他們就是在享受 能夠掌控一件事情的成就感,並且不斷的向別人展現他們的新能力,而且同樣的行為通常也不會重複太久,寶寶很快就會找到新的發現而轉移焦點。
 
5.獲得安全感
    黃馨慧老師指出,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熟悉的事物,就像穩定的日常作息能夠帶給他們安全感一樣,當他們可以預期、掌握事情的發展,不需要一直面對新的挑戰,不必不停費力的突破困難,他們就能得到情緒上的穩定。
 
    以聽故事來說,他們之所以每天要求父母念同樣的繪本,就是喜歡能夠預期故事情節的發展,期待著父母在關鍵時刻出現的語調、表情,等待自己最喜愛的橋段出現,甚至他們還能夠自己講出結局,猜對了就會覺得很開心。
 
    謝 明慧心理師也表示,孩子的理解能力及記憶力有限,一個故事,他們一開始不一定從頭到尾都都聽得懂,有可能今天聽懂了一部份,明天聽懂另一個部分,後天又忘 了前天聽到的那部分,因此,雖然大人覺得自己都在講同一個故事,孩子卻每天都有新的發現,他們是逐步、逐步的理解、記憶整個故事。
 
    其實,仔細想想,大人在學習一項困難的新事物時,不也是有著同樣的心情?我們會重複的聽一段難度極高的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也許只聽懂第一段,慢慢的聽懂越來越多,如果每次都被強迫接觸全新的內容,豈不是太恐怖了嗎?
 
正確回應孩子的行為
    雖然重複行為是大多數孩子的正常表現,但爸比媽咪或許也會擔心,寶寶花了這麼多時間重複進行同樣的活動,豈不妨礙了他們接觸、學習新事物的機會?家長該如何從中給予正確的引導呢?
 
適度空白,留給孩子發揮  
    黃馨慧老師認為,其實一直讓孩子讀同一本故事書也無所謂,關鍵在於父母在讀過幾遍後,可以試著留下些許空白,引導孩子回想故事內容,同時訓練語言能力與記憶力。
 
    例如,在講《小狗奇普》的故事時,可以問他:「有一隻小狗…是誰?」,換孩子說:「奇普!」;「奇普掉下來以後怎麼了?」,讓他講:「滾進洞裡了!」,不一定每次都要把故事從頭念一遍給孩子聽。
 
變化些許內容,提供示範
    有些孩子喜歡重複玩積木,但是當他自己一個人玩時,進步速度可能很慢,父母若能適度的從旁引導,示範其他玩法,如:「這個房子可以堆高一點」、「飛機的翅膀應該是兩邊一樣的喔」,或是排一個圖形讓孩子模仿,這麼一來即使孩子重複的玩積木,也能藉由不同玩法學到新的技巧。
 
漸進式讓孩子接納新事物
    謝明慧心理師提醒,在引導孩子放下熟悉事物、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爸比媽咪切記要從性質相近的部分開始著手,不可一下子跳TONE太多,也不要一下子就要求孩子全盤接受新事物。
 
    例如,孩子很愛《醜小鴨》這本書,家長每天還是可以讀這本書給孩子聽,但同時也可以找另一本內容相近的繪本(如:也是關於鴨鴨的書),跟孩子說:「我今天有看到一本新的鴨鴨書耶,你先陪我看2頁,看完我們再來讀《醜小鴨》好不好?」,藉此把這本新的書介紹給他,但事後一定要遵守承諾,不要讓孩子有被騙、被強迫的感覺,孩子對新書的接受度就會提高。
 
    倘若孩子的堅持度較高,堅持不看新書,那也沒關係,爸爸媽媽可以自顧自的讀起這本書,「這隻小鴨鴨也很可愛耶,他會不會是醜小鴨的朋友?」,讀個12分鐘就闔起來,然後對孩子說「好,換你來講《醜小鴨》了」,這時孩子就會靠過來,可是在剛剛的12分鐘裡,孩子其實已經偷偷在聽新故事了。
 
    成功的關鍵在於一次給一點點、相近的東西,並且還是要讓他接觸他所喜愛的舊書,讓它成為孩子內心安全的基礎、情緒穩定的力量,就像幫助孩子接觸新環境、新食物是類似的道理。
 
當孩子的行為不恰當時…
     如果寶貝的重複行為是破壞性的(如:亂摔遙控器),甚至影響到他人的權利(如:在公共場合大叫)時,該如何停止這樣的行為呢?
 
1.冷處理,不給任何反應
    對於2歲以下,尚且無法說之以理的寶寶而言,當他有不適當的重複行為時,爸比媽咪可以用冷處理的方式,不給予任何回饋來消除這種行為。
 
    例如,寶寶亂丟東西時,爸媽可以撿起來收好,但不要笑,也不用罵他,當他發現這麼做沒有得到任何樂趣、也沒有引發任何迴響時,他就會漸漸停止這樣的行為。
 
2.給予替代物,轉移注意
    黃馨慧老師認為,對孩子的管教,最好使用正向的語言,盡量避免使用「不」、「不要」開頭的句子,因為這種語言對孩子來說必須反過來想才能理解,較為困難,當妳說「不要丟」時,孩子可能只聽到「丟」這個字就無法克制衝動的做了這個舉動,其實並非故意。
 
    因此,與其對他說「不要丟遙控器」,不如給他一顆球,對他說「你丟球」,用別的事物來吸引他,轉移其注意力,當他有了好的表現,也別忘了給予鼓勵,才能維持正確的行為。
 
3.不要忽視孩子的存在
    如果孩子經常以不當的重複行為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爸比媽咪也要檢討自己是否過於忽視孩子,不論再忙,每天最好都要儘量抽空陪伴孩子,孩子才不會因為過於孤單而調皮搗蛋。
 
    例如,如果妳能預測孩子通常自己玩10分鐘以後,就會開始亂丟東西,就可以在第8分鐘、他還沒出現不恰當行為時,就過來陪他說說話,「哇,你好棒喔!」、「你在玩什麼?」,或是引導他用其他較不具破壞性的方式來玩耍,像是練習把搖控器放進罐子或箱子裡蓋好,然後再拿出來給媽咪,這樣的互動不但能增進親子關係,還能能供孩子不同玩法,發揮啟蒙的效果。
 
不要營造犯錯情境
    教養孩子,父母必須經常思考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否恰當,對於一個尚且不懂事理的孩子來說,與其不斷提醒他不要丟擲桌上的重要物品,不如把這些東西收納好,不要讓孩子有犯錯的機會。
 
    曾經有個例子,一位爸爸因為2歲兒子亂摔他的手機而打了兒子兩巴掌,打完後他馬上問孩子:「你還要不要玩手機?」,孩子還是點點頭,表示那兩巴掌對於小小孩而言根本完全沒用,孩子根本不懂父親的用意,與其如此,不如要求自己將手機收好,讓孩子沒有機會搞破壞。
 
必須特別留意的情況…
   雖然大部分的重複行為都是孩子成長發展過程裡必經的正常現象,但以下幾種重複行為,是需要爸比媽咪必須特別留心處理的!
 
因疲勞而出現重複行為
    有時候當小朋友覺得很累、想睡覺時,也容易出現重複性的行為,會一直玩同樣的東西、用同樣的玩法玩,例如,可能拿著一輛小車子一直不停的推過來、推過去,此時代表寶寶已進入半休息的狀態,因為進行重複的動作不必花很多的腦力。
 
    當爸比媽咪觀察到這種狀況時,就要讓孩子適時的休息,千萬不要認為他的行為很無聊而勉強他玩別的東西、用別種玩法,否則寶寶可能會有更多負面情緒產生,如哭泣、吵鬧。
 
傷害自己的重複行為
    一 般而言,如果是探索、遊戲性質的重複行為,家長通常不需過於擔心,然而,有些時候寶寶可能會因為一些內在心理因素,而出現傷害自己的情緒性重複行為,如: 重複用手敲牆壁、或用頭撞牆,這種行為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寶寶覺得很無聊,另一種代表他正處於不知所措的狀態,重複行為可能是他安撫、安慰自己的方式,無 論是哪一種原因,爸比媽咪都不應忽視,必須找出根本原因並加以解決。
 
自閉症伴隨的重複行為
    重複行為一直是判斷自閉症的指標之一,例如,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會重覆在某個地方繞圈圈、喜歡不斷的排列玩具車,或是花很長時間盯著轉動的東西看…等,這不禁讓家長們擔心,如果寶寶的重複行為太頻繁、持續時間太長,是否意味著和自閉症有關?
 
    謝明慧心理師澄清,自閉症的核心問題其實並不在於重複行為,雖然它是一個常見的症狀,但不代表孩子出現重複行為就一定患有自閉症。
 
    自閉症最重要的判斷依據,其實在於人際互動面向,當孩子出現以下情況,並伴隨著嚴重的重複行為時,才比較有可能與自閉症有關,需要積極的介入治療。
 
    語言發展緩慢,不像一般幼童1歲以上慢慢學會說話,23歲就會開始用句子問問題。
    不喜歡和別人有眼神、肢體上的接觸。
    無法和人有「共同注意焦點」,當指著某樣東西對孩子說:「你看!」,孩子仍然繼續看著其他地方。
    缺乏正確的肢體表達,也沒有想和別人溝通、互動的慾望(如拿東西叫別人吃、指東西叫別人看、請別人幫忙自己…等)。
 
 
黃馨慧
現職: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
學歷:美國普渡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
 
謝明慧
現職: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學歷: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軍松山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成大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創意母乳副食品

育兒生活 6月號 NO.265




5、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也可能正進入所謂的「厭奶期」,許多媽咪不禁憂心,寶寶從母乳所獲得的養分會因此而減少,喝不完的庫存母乳又該如何是 好?其實,母乳不只可以單獨餵食,還可以加入其他食材,做成「母乳副食品」喔!



為什麼要製作母乳副食品?


    母乳是母乳,副食品是副食品,為什麼要參在一起做成「母乳副食品」呢?大家都知道母乳是非常珍貴的營養補充品,這麼做的理由當然是為了讓寶寶能夠喝多一點、喝久一點!
 
    但是,為什麼開始吃副食品後還要繼續喝母乳?把母乳加在副食品中又有什麼好處?
 
6個月後母乳仍有營養價值
    隨著寶寶的發育成長,46個月大即進入所謂的「副食品階段」,此時母乳不再是寶寶熱量的主要來源,但由於母乳富含各種營養成份,並且能夠提供活細胞與抗體,又具備好消化、好吸收的特性,對寶寶來說,仍是無可替代的珍貴食物!
 
    一般人常誤以為,寶寶6個月大以後,媽咪的母乳就沒有營養價值了,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表示,無論在哪個階段,母乳都是非常棒的食物,只是隨著寶寶成長,身體需要的養分也跟著變多了,光靠母乳不再能夠完全供應,所以才必須為寶寶添加副食品。因此,6個月後的母乳並非沒有營養,而是必須補充副食品才能提供寶寶更完整的營養!
 
    此外,由於嬰幼兒的免疫系統發展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外在病菌的侵襲而生病,母乳所提供的抗體仍可在6個月大以後持續保護寶寶的身體健康。基於以上理由,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都鼓勵6個月大、開始添加副食品的寶寶持續喝母乳到2歲或2歲以上。
 
補充厭奶期的奶量攝取
    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後,單純喝奶的量就會大大減少,甚至出現明顯的「厭奶」現象,若擔心寶貝因此無法攝取到母乳中所含的養分時,媽咪就可以利用母乳加上其他食材來製作副食品,以增加寶寶所攝取的母乳量。
 
    高宜伶秘書長指出,把母乳加入食材中也可以增加母乳寶寶對新食物的接受度!例如,米粉加上現擠的母乳就是一道初期的副食品,而香蕉刮泥後再加一點母奶調和,也是很多寶寶的最愛!
 
增添庫存母乳的風味
    寶寶副食品越吃越多樣,母乳喝得也越來越少,許多媽咪不得不面對冷凍庫裡,滿坑滿谷都是母乳的情況,必須想盡辦法來好好利用這些珍貴的母乳!
 
    既然母乳是媽媽給予寶寶最好的禮物,當然還是想法子讓寶寶吃下肚最好!但冷凍的庫存母乳回溫後較容易出現腥味(有點類似塑膠味),許多寶寶都不太能夠接受,這時,和可口的食材參在一起做成母乳副食品就對了!寶寶的接受度將會大大提高。
 
製作母乳副食品的要點
    看完母乳副食品的好處之後,媽咪們一定很想知道母乳副食品該怎麼做,在介紹6道美味又營養的「創意母乳副食品」之前,有幾項重要的提醒,請媽咪們務必格外注意!
 
留住活細胞與抗體!
    溫熱母乳,是與活細胞及抗體流失的拔河!高宜伶秘書長表示,由於母乳非常營養,又富含活細胞與抗體,如何減少活菌在製作過程中流失,是製作母乳副食品的一項重要任務與挑戰。
 
溫度盡可能不超過60C
    為了減少母乳中的活菌被破壞,製作過程需盡量讓母乳的加熱溫度維持60゚C以下。
 
    冰過的母乳最好使用溫奶器或放置於有溫水的容器中回溫,水溫需低於60゚C。另外,母乳只要加溫到不冰涼就可以讓寶寶喝了,並不是要把母乳也加溫到60゚C才能使用。
 
勿用瓦斯爐、微波爐加熱母乳
    高宜伶秘書長提醒,非常不鼓勵媽咪將母乳放在瓦斯爐上開火加熱,因為溫度瞬間飆高,母乳中的抗體就會死亡。此外,也不能用微波爐加熱,除了熱點不均勻的問題外,微波加熱的同樣也有瞬間高溫殺死活菌的疑慮。
 
自然回溫,母乳易變質
    那 麼,冷凍或冷藏的母乳可以直接放置於室溫下自然回溫嗎?高宜伶秘書長認為,這是不恰當的做法,因為少了隔水加溫的步驟,在室溫下放置的時間會比較久,過程 中容易造成母乳變質。冷凍的奶水也必須置於冷藏室一個晚上慢慢退冰之後,再取出來做隔水回溫的動作,避免溫度劇烈升降也是保護活菌的一種做法。
 
新食材一次增加一種
    母乳副食品中食材的添加,一開始應以「量由少漸多」、「一次加入一種新食材」為原則,等寶寶適應後再添加其他新食材,同時,仔細留意寶寶皮膚狀況與大便情形,看看是否有過敏的現象。
 
不可隔餐食用
    一般母乳在室溫下約可放置4個小時左右,但如果加入其他食材製成母乳副食品,保存時間可就變短囉!因為母乳是很營養的食品,很容易長菌,為了寶貝的健康,建議當餐就要吃完,不可再冷藏或冷凍至隔餐食用。
 
    有些可愛的媽咪或許會覺得母乳副食品吃不完很可惜,既然不能再冷藏,那麼索性就把它放在溫奶器裡繼續保溫,以為這樣就不會壞掉。高宜伶秘書長提醒,這是更不好的做法,因為吃過的東西本身就有細菌,繼續保溫反而會使細菌更活躍,媽咪可別錯把母乳副食品發酵成優酪乳啊!
 
母乳副食DIY
5個月以上-蘋果奶露
材料:蘋果1/4個、母乳適量
 
做法:1.將蘋果洗淨、削皮、切小塊,再用研磨器將蘋果塊磨成泥。
      2.用紗布或濾網過濾蘋果泥。
      3.加入母乳,以11調勻即可。
 
營養說明:
蘋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和營養,有助於腸胃消化、吸收與排便。
 
貼心小叮嚀:
若寶寶嘗試過果汁後,也可以試著不過濾果泥。紗布若重複使用,需仔細洗淨、晾乾。
 
6個月以上-果蔬奶糊
材料:市售嬰兒米粉3小匙、紅蘿蔔汁10cc.、水梨汁10cc.、母乳50cc.
 
做法:1.將紅蘿蔔汁、水梨汁與母乳混合調勻。
      2.加入米粉拌勻後即可。
 
營養說明:
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能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並有助視力發展。水梨所含的鉀,有助人體細胞與組織的正常運作,維他命C則可增強白血球活性,並維持皮膚彈性光澤
 
貼心小叮嚀:
當寶寶分別適應米糊、紅蘿蔔汁、與水梨汁之後即可嘗試。不同的蔬果味道可以刺激寶寶的食慾,對於厭奶期的小寶貝也是增加食慾的一種對策。
 
8個月以上-奶黃粥
材料:米20g、母奶50c.c.、蛋黃半個、開水適量
 
做法:1.將白米及適量的水放入鍋中,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熬煮。起鍋前緩緩加入蛋黃微煮一下。
      2. 熄火後,待蛋黃粥稍微冷卻,加入母乳拌勻即可。
 
營養說明:
母乳寶寶在34個月大以後需補充鐵質,因為寶寶出生後的鐵質儲存量只夠用到34個月,而蛋黃中除了有寶寶需要的卵磷脂外,也富含鐵質。
 
貼心小叮嚀:
可以果汁或蔬菜汁搭配餵食,不僅能改善便秘,蔬果所含的維他命C亦有助於鐵質的吸收。
 
9個月以上-奶香土司
材料:土司1、母奶80.
 
做法:1.土司切成小丁。
      2.將母奶放入容器中,隔水溫熱
      3.將溫熱的母乳與土司丁混合拌勻即可。
 
營養說明:
土司屬澱粉類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可維持幼兒生長所需,並使其他營養素更能在體內發揮完整的功效。
 
貼心小叮嚀:
土司可以換成饅頭,母奶也可以換成無糖豆漿!當寶寶滿1歲之後,可以使用全穀吐司來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11個月以上-珍愛豆花
材料:無糖豆漿半碗、吉利T 1/2匙、母乳150cc.
 
做法:1.將豆漿倒入鍋中,以小火加熱並不停地攪拌,至80時熄火。加入吉利T,攪拌均勻。
      2.將殘渣與氣泡濾除。
      3.放涼後冷藏凝固,最後加入母乳即可食用。
 
營養說明:
豆漿的營養價值相當高,不只富含植物性蛋白,更含有如菸鹼酸、卵磷脂、鐵…等多元營養素,有助於維持寶寶神經系統的健康及腦機能的運作。
 
貼心小叮嚀:
如果媽咪有空可以自製豆漿,記得將富含黃豆纖維的豆渣保留下來,還能做成其他營養又健康的料理喔!
 
12個月以上-堅果燕麥飲
材料:麥片10g、芝麻粉5g、核桃10g、母乳120cc.
 
做法:1.將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中。
      2.
用慢速攪打至材料成細碎即可。
 
營養說明:
杏仁、核桃與芝麻含有多種對健康有益的維生素(EB群)和礦物質(鎂、銅、錳、硒),不論對大人或小孩來說,都是非常健康的養生食材。
 
貼心小叮嚀:
堅果類屬高過敏源食物,建議1歲後再讓寶寶嘗試。此外,也可以添加蔓越莓…等果乾來增添風味。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培養寶寶的「挫折忍受力」

育兒生活 6月號 NO.265




寶貝哭個不停,抱抱他是不是會讓他永遠當個黏人精?跌倒了,應該要自己站起來不能哭,以後才能面對職場叢林的考驗?從虎媽和鷹爸的養育中可以發現,大家逐 漸重視培養寶寶的挫折容忍度;但,這必須建立在寶寶對於世界的「安全感」上,然後再一步步,從小事中與孩子共同建立面對世界的壓力。



面對世界的關鍵能力


前陣子,才發生一起知名藝人的女兒跳樓事件,媽媽在鏡頭前哭得柔腸寸斷,電視前有不少媽媽也隨著鏡頭揪起心,感到不捨。身為孩子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健康長大之外,也希望他將來能有勇氣面對人生中的一切挫折與困難,至少不被這些重擔壓垮,好好地走出自己人生的道路。為了預備好面對這「一點都不如想像中順遂」的生活,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就是「挫折忍受力」。
 
何謂挫折忍受力?
所謂的挫折忍受力,照字面上來看就是「忍受挫折的能力」,為了忍受挫折,孩子必須存有足夠的內在力量,才能妥善的面對各種挑戰;換句話說,當孩子有了挫折忍受力,就表示他擁有可以適應及面對挑戰的能力,成為未來學業、工作、人際、自我實現等等基礎。
 
挫折忍受力,許多小小能力的綜合體
在 正式討論挫折忍受力的內涵之前,爸比媽咪可以先想一想,當挑戰來臨時,我們是怎麼樣面對挑戰的呢?壓力來臨時,我們不會先急著哇哇大叫,也不會放任壓力而 只去處理我們喜歡面對的事,更重要的是,我們能找出壓力源並去解決它;這一連串的動作便成為「處理挫折時重要的能力」,若想讓孩子培養挫折忍受力,就必須 連帶的教導孩子如何「處理」。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親職教育講師周玉筍老師,我們可以將挫折忍受力再細分成以下的6種能力:
 
1.          有效處理緊張情緒
2.          適應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3.          延宕滿足(就像是「不急著吃棉花糖」的孩子)
4.          從失望、困境或創傷中復原的能力
5.          發展出實際且明確目標
6.          解決問題的能力
7.          自在地跟別人相處,尊重自己與他人
 
相信孩子天生願意向前的能力
「可 喜的是,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克服困難的能力與意願」周玉筍老師表示,孩子就像是一個天生的冒險家,會不斷地嘗試與探索,而家長在他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應 是陪伴孩子前行的嚮導,便能將孩子天生的能力激發出來。周老師曾經看過一個正在學習拉拉鍊的孩子,在父母的鼓勵中不停的嘗試,總共花了30分鐘才將任務挑戰成功,「這個孩子在當中就學習到面對壓力、延宕滿足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挫折忍受力不是天賦異稟的孩子才有,而是每個人被正確的鼓勵時,都可以永有的如同這個孩子一樣。」
 
學齡前,是培養的關鍵時期
人生的時間很長,似乎隨時都可以培養「挫折忍受力」,事實上,在孩子學習自主的關鍵時期──學齡前,是讓孩子學習面對壓力及挫折最重要的時期。根據2005年一個著名的跨國研究顯示,孩子在6個月~5歲之間面對挫折時所表現出的反應,將成為他15歲時面對挫折時的反應;周玉筍老師解釋,這表示若孩子在學齡前的時期便有足以面對挫折的態度及能力時,到了孩子15歲時,便可以擁有獨自面對更複雜挑戰的挫折復原力。
 
此外,根據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幼兒24歲是培養「挫折忍受力」的關鍵時期;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這麼小的孩子就可以培養挫折忍受力,但就腦神經的發展及知名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來看,就會發現這是有跡可循的。根據人格發展理論,幼兒時期(24歲)是發展「自主」的重要時期,若孩子在這個時期未盡力完成自主的發展任務,那麼他們將來可能容易對自己感到害羞、懷疑及退縮,形成發展任務的危機,而「挫折忍受力」便是發展自主中重要的能力之一,當孩子能自主面對問題時,擁有「我能感」挫折忍受力也就會被激發出來了。
 
孩子天生難忍挫折,仍可藉由教養彌補
孩子的天生氣質雖然會影響情緒,但後天的教養可以彌補天生氣質的不足;例如規律性的孩子常容易因事情變化太快而產生挫折,但這些挫折也同時訓練孩子對於不規則事件的彈性。周老師舉例,正向心理學大師馬丁.塞利格曼提出關於「快樂指數」的公式說明,後天教養教導我們如何去選擇、因應不快樂的情緒及壓力,佔了我們全部快樂的40%,另外的50%則是天生氣質所產生的快樂指數;著名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兩組具有憂鬱基因的老鼠分別以每天安撫、一般照顧的模式養育,結果發現,每天被安撫的老鼠經過三代之後,憂鬱的基因從他們的身上消失了!這代表著當父母改變原先的方式教養孩子時,孩子的氣質是有機會被改變的。
 
由此可知,挫折忍受度不等同於孩子的天生氣質,但當父母的如何因應孩子的天性予以適合的引導及教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度是絕對可以度聖限於先生的氣質且能被建構起來的。
 
面對,就是培養挫折忍受力的重要起源
在 周老師的班上,有一個女孩花了很久的時間練習,好不容易才將各色漂亮的珠子串進繩線當中,她請周老師幫忙將繩線打結成為可以戴在手上的手鍊,沒想到周老師 的手沒有抓緊,珠子一下全散到了地上!面對孩子相當挫折的表情,周老師先做了面對壓力的示範:「真的很對不起,我剛剛手沒有抓穩,所以把你的珠子散到地上 了。你可以原諒老師嗎?」在老師誠摯的道歉後,這個才3歲 半的孩子臉由失望轉為柔和,告訴老師:「沒有關係、沒有關係,這表示我可以做第二次。」周玉筍老師聽到以後非常驚喜的告訴孩子:「哇,你非常棒、我看到你 有面對挫折的能力,你可以將這樣的能力變成未來積極的學習能力!老師希望你永遠記得你今天的反應,將來遇到挫折時告訴自己『我還可以再做第二次』。」這個 孩子現在已經小學二年級了,每當遇到功課的挫折時,都還是會告訴自己:「我可以再做第二次!」
 
當孩子看到大人願意面對錯誤時,就會將大人的示範行為學起來,留在心裡;哪一天孩子將所學習到的行為表現出來時(哪怕孩子只是勇敢的面對挫折),家長們都應該真切地鼓勵他們的行為。
 
忍受力由引動而發,不是鞭策
以 往我們都會認為,孩子要「越挫才會越勇」,較嚴謹的家長便會為孩子設定較高的標準,希望孩子在鞭策之下可以成長。馬丁.塞利格曼則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 「擁有正向情緒,是孩子未來面對挫折時的『老本』。」因此面對挫折,應是由鼓勵而引動孩子正向的態度,而不是經由壓制讓孩子耐著痛苦向前跑。
 
忍受挫折之前,先為孩子架好地基
實際教導孩子面對挫折之前,家長們也可以先為孩子作好面對挫折的準備。從挫折忍受必須具備的各種小能力來看,孩子必須有自信可以面對困難、能夠控制自己的想望不太快放棄、能自主解決問題等等,而這些能力,其實中生活中就可以慢慢被建構。
 
自信,了解自己的優勢
一本由天下雜誌出版的《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書中,針對「越挫越勇的孩子」作的想法作統計,期望從中知道該如何教養出一個能忍受挫折的小孩。他們發現,這些孩子的特色有:1. 自覺特殊,深受賞識,有高度的自我價值;2. 會為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3. 會為自己發展出良的好問題解決能力;4. 從 錯誤中學習。其中第一點就是我們所知的「自信」,這裡的自信不代表著自誇,而是孩子真正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並努力朝發展優勢的方向前去;這些具有自信 的孩子通常背後都有數位「魅力成人」,孩子在他們的面前總是會覺得自己非常特別、並受到賞識,當他們做了錯誤的事時,也不容易因此感到羞恥。
 
用正向的語言引導孩子
陪 孩子成長的路上,最難的其實不是孩子練習克服困難,而是家長能不能陪孩子一起面對挫折,並仍以正向的語言引導他們。周玉筍以一位正準備上小一、學習寫自己 名字的小孩為例,這個孩子的媽媽對孩子每次寫姓氏都少了幾個筆劃而感到氣餒,忍不住告訴孩子:「你可不可以每次寫字都仔細一點?不要每次都少了幾劃啊。」 沒想到孩子聽完媽媽的話就哭了,媽媽無助的問老師:「我的孩子都沒有挫折忍受度,怎麼辦?」周玉筍老師後來發現,孩子每次雖然會哭泣,但仍會邊哭邊完成媽 媽要求的事,就表示他已經可以面對挫折,只是處理挫折的方式不滿大人的意。
 
在 這樣的狀況之下,家長可試著讓孩子了解:「即使面對挫折,你仍將任務完成了!媽媽覺得你克服了困難,和你學會寫名字一樣重要。」後來這個孩子代表校隊出去 比賽時,雖然感到緊張,但回想到媽媽告訴他的:「你已經有面對挫折的能力,無論成功或失敗,你都是我的好孩子。」便努力一搏,最後得到了冠軍!
 
鼓勵,但不讚美
鼓 勵和讚美有相當大的不同,讚美常常是達到我們要的標準給予的肯定或依照我們的看法給予的評斷,他容易導致他率且常忽略過程或讓孩子明白可以努力的是什麼, 失去培養自律或自我判斷的能力。尤其不要讚美無法努力的事例如:「你長得好漂亮!」或虛浮無內文的「你好棒!」。而鼓勵則是真切的了解孩子努力的過程,讓 他知道可以擁有的能力是什麼。例如:「你了解要先把這個問題處理完再解決下一個問題,是一個有方法的孩子。」周玉筍老師認為,家長給予孩子的鼓勵價值,會 遠遠大於表面的「讚美」,若我們稱讚外表,一方面那是孩子無法努力的,且人總有一天都會面對外表的老去,那種稱讚令人氣餒,但若稱讚品格,那就是孩子可以 努力的。或是鼓勵他們努力的過程,他們就能絕對擁有著別人無法竊取的能力與自信。
 
周玉筍老 師曾遇見一個臉上有明顯胎記的大班小孩,雖然在學校成長期間不斷被老師肯定其外表以外的優點其能力,卻在某一天受人嘲笑而痛苦不已。周玉筍老師告訴這個孩 子:「我覺得你很勇敢,你不會為了害怕胎記被人嘲笑而不來上學,不會輕易放棄更重要的事情,你是一個勇敢的天使。」兩個月後,這個女孩在小學第一天的自我 介紹中仍被班上的男生大大的嘲笑了,她先是跑出了教室在走廊上哭泣,最後又鼓起勇氣回到教室再自我介紹一次:「我是OOO,我臉上的東西叫作胎記,雖然它 長得很醜,但我要告訴你們,我是勇敢的天使。」
 
自主性,讓孩子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教 養的過程,就是家長提供給孩子一系列正確的選擇,」周玉筍老師表示,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主,我們當然可以讓孩子學習「做決定」,這是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基 礎。但家長要引導孩子做「好的決定」,提供他們方向正確的選擇題,讓孩子有判斷思考的能力,也教育了孩子如何做「對的事」。
 
耐心等待種子發芽
有 趣的是,在周玉筍老師舉出的各種例子中,大人都是以相當「成人式」的說法,如實的告訴尚在學齡前的孩子:「我知道你克服了……,達到了忍受挫折的能力。」 也許我們會覺得孩子不懂,但他們卻在好幾年後,再回頭告訴大人們:「因為你當時的一句鼓勵,所以我相信自己有面對問題的能力!」家長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於 孩子幼年時期的辛勤耕作是有意義的,比起等到孩子青少年時期,將同儕意見看得比父母重要,不如在他們幼年尚可塑形時,便好好照顧、教育孩子,相信一定能在 不久之後,在他們身上看到堅韌的嫩芽。
 
挫折忍受力,生活中的實戰
即 使我們為孩子做再多的準備,他們的生活仍無法免去挫折及壓力的來臨,既然家長不能擁有長久的時間與體力在孩子的跟前一路為他披荊斬棘,那麼先給他這份自信 及面對挫折的大禮,將可使孩子受用一輩子。在實戰之前,周玉筍老師提供家長一個教養上的小撇步:同理及限制選擇,當孩子遇到需要克服的事時,先同理他們的 感受,告訴他們:「我知道你現在覺得……,因為……。」並且提供他們良好的選擇題,最後成功時,給予孩子大大的鼓勵。
 
挑戰一:寶貝不愛吃紅蘿蔔
「來吃飯囉!」全家人一同上了餐桌,小兔卻把碗中蛋炒飯的紅蘿蔔全部挑出來。媽媽請小兔把紅蘿蔔從盤子裡放回去,小兔卻開始大哭:「我不喜歡吃紅蘿蔔!為什麼我一定要吃……。」
 
「在 處理這類的事件之前,家長可以先問問自己:『不吃紅蘿蔔是喜好問題、還是健康問題』?」周玉筍老師認為,雖然克服餐飲上的問題也是提升挫折忍受力的一個方 式,但家長自己必須先釐清,克服「紅蘿蔔」對孩子的益處是什麼,如果不會影響到健康,那麼家長便不應將其當作是孩子必須克服的困難。
 
較極端的例子是,周老師的班上曾有一個「只吃巧克力的2歲 半孩子」,每當吃飯時間,孩子只願意吃巧克力,其他都不想碰;於是周玉筍老師準備了巧克力蛋糕、巧克力麵包等等巧克力製品,每天漸近地讓小孩二選一(限制 選擇):「你今天想吃麵,還是巧克力蛋糕?」逐漸減少巧克力的含量。同時周老師也準備了兩張小孩「腸道」的圖畫,告訴他:「如果你要選擇巧克力,那我就給 你一張黑色貼紙,如果你選擇巧克力比較少的食物,那我就給你亮晶晶的貼紙,因為巧克力會逐漸產生阻礙血管的壞東西,如果你選擇巧克力比較少的食物,那我就 給你亮晶晶的貼紙,你要把你的腸胃變成黑漆漆或是亮晶晶,由你自己決定。」最後孩子總共花了半年,終於將吃巧克力的習慣自動戒除。
 
挑戰二:跌倒了,怎麼辦?
今天阿嬤帶著小猴到公園玩,小猴看到溜滑梯感到太過興奮,往前快跑的結果就是──跌捯了!「哇~不得了了,我的乖孫怎麼會跌倒呢?這個害我乖孫跌倒的地板壞壞!壞壞!」阿嬤邊拍著地板,邊跑起在地板上哭泣的小猴。
 
學 步的過程中,難免會遇上跌倒甚至是受傷的情況,此時一陣大哭難免,孩子也會撒嬌著希望大人抱他起來。遇到這樣的狀況,家長可以先問:「很痛對不對?」(同 理)並讓孩子做出選擇:「你要哭完才站起來,還是邊哭邊站起來?」如果孩子想要被抱,則可以再問他一次:「你要自己站起來,還是扶著我的手站起來?」給予 孩子選擇幫忙自己的機會,而不是直接拯救孩子,經由這樣的過程,他們才會學習到下一次跌倒時可以做的反應,也不會因為一次跌倒就認為自己失敗、必須靠別人 幫忙了。但別忘了,孩子站起來說可以鼓勵他說:「你有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的能力。」
 
挑戰三:媽媽我要買那個!
龍龍跟媽媽到大賣場買東西,經過糖果餅乾的區域時,龍龍看到他最喜歡的葡萄餅乾,求媽媽買給他吃,媽媽告訴龍龍:「不行,我們昨天才買過一次,今天不可以再買了,而且這個太多我們吃不完。」龍龍拗不過媽媽,便躺在地上大哭起來……
 
如 果見到這樣的情況,爸比媽咪第一個反應可能是:喔好多人在看,快點把小孩抱出去!但周玉筍老師認為,這樣的場景店員已經習以為常了,先別太在意他們的眼 光,處理當下的事比較重要。事情發生當下,爸比媽咪一樣先同理孩子的心情:「買不到東西很難過對不對?」再給孩子選擇:「你要不哭我們繼續把應該買的東西 買完,還是現在我們出去等你哭完,因為這樣的態度不適合在公共場所干擾大家?」若孩子作出好的選擇後,讚賞他的行為。若孩子無法選擇或不選擇,請輕輕抱起 孩子並溫柔的告訴他:「你的行為已告訴我,我們今天不適合購物,我們回家囉!」不要在意大家的眼光,重要的事你的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或做出合宜的 判斷與選擇,這些都是挫折忍受度的基礎。
 
為 了避免下次相同的情況再度發生,爸比媽咪可以在下次購物之前,與孩子一同規劃欲購買的東西,並以有限的預算讓孩子選擇他想買的物品。同時,讓孩知道「延宕 滿足」的重要(如果你把這次的錢存下來,那下次就可以買到更好的),及需要與慾望的分別(同樣的錢,我們可以選擇對身體有益的東西)。重要的是家長千萬不 可以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要相信只要堅持幾次,孩子就不會再出現購物時哭鬧的行為。
 
《做 得好,小小熊》是周玉筍老師最喜歡的一本繪本,當故事中的小小熊開始領路,探險做一些以前不曾有過的嘗試時,跟在後面的大熊告訴牠:「做得好,小小熊。」 當小小熊要從高處跳下來時,大熊給小小熊承諾與愛:「我會緊緊抱住你。」當大熊把小小熊從跌落的水底救起來時,大熊面對失敗的小小熊是抱住他:「我們繼續 過河,並且請你指出讓你跌倒的石頭在哪裡。」當他們因著小小熊指出的石頭,成功過河後,大熊說:「做得好,小小熊。」身為愛孩子的父母,我們有沒有勇氣再 次陪同孩子探險,並且給予他足夠的愛、支持、安全感與引導呢?
 
 
周玉筍
現職:新竹北門聖教會傳道、宇宙光關懷輔導中心特約輔導員、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親職教育講師
學歷:衛理神學研究院教牧諮商所碩士、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哲學博士班研修中
經歷: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志工發展部主任暨親職教育講師、人本教育基金會台南分會負責人、幼稚園園長18年、幼獅張老師督導
著作:愛家基金會親職教育Q&A專欄/彩虹兒童生命教育RK雜誌兒童輔導專欄執筆、如何教孩子理財有聲CD、如何培養孩子挫折忍受度有聲CD、情緒敲敲門有聲書(DVDCD+書)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醫學系研究所研究教授的實驗報告!( 轉載 )

【易產生致癌病毒的食物:(惡物)
一、用烤的玉米不能吃,百分之百有毒   ※肝癌
二、過期的食物〈有黴菌〉,含有黃菊毒素〈肝癌〉,一定要吃新鮮的食物,不要捨不得丟。
三、香腸 、熱狗都是致癌物。
四、吃花枝,魷魚就不要吃紅蘿蔔〈在胃裡中和會形成亞硝酸〉。
五、烤焦的部份都要去掉,很毒。
六、莖類的植物〈如馬鈴薯〉發芽就有毒。

【對身體有益的食物: (良物 ) 】
一、綠茶可多喝,可防癌。
二、養樂多可防胃癌,大腸癌。
三、大蒜證實可防癌,效果很好。
四、聖女小蕃茄可防癌。
【奶茶少喝喔!!!
你愛喝奶茶嗎?如果你是愛喝奶茶的人請注意囉~
營養師答:
奶茶是高糖、高油、高熱量,沒有營養價值可言,算一種垃圾食物。
奶 茶加的奶精,多由椰子油製成,喝多了容易發胖,脂肪容易堆積在肚子上,形成中廣體形,很多習慣喝奶茶的人想要減肥,第一件事就是戒奶茶。椰子油中含大量飽 和脂肪酸,會加速體內製造膽固醇,血脂肪也會急速上升,形成血管硬化,長期大量飲用,容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曾有統計數字顯示,大量飲用奶茶超 過三個月,血脂肪及膽固醇都會升高。奶茶只是油和糖的結合,因為奶精並非牛奶製成品,奶茶中又有大量糖分,幾乎不含鈣質,根本無法補充鈣質,還對身體有很 大的傷害。奶茶最好不要天天喝,一週頂多喝個一、兩杯解個饞即可


八種去脂減肥的食物
現代人的飲食多半太過豐富,以致於越來越多人營養過剩身材走樣。吃,如果選擇正確,那麼您非但不會胖,而且還能幫助您去脂呢。這裡有幾樣能讓您吃了身材不變形,又能幫助脂肪分解的食物,別遲疑了,快來看看吧~
*凍豆腐:
根據報導,凍豆腐能吸收胃腸道以及全身組織的脂肪,有利脂肪的排泄喔。
*綠豆芽:
含有較高的磷、鐵之外,主要含有大量的水份,多吃綠豆芽,也不容易讓脂肪在皮下形成。
*鳳梨:
鳳梨含有蛋白質分解酵素,具有分解魚、肉的功能,吃過大餐後可以吃些鳳梨。但是體質不適合吃太涼食物的人,要儘量少吃。
*薏仁:
薏仁除了美白治痘外,對水腫型的肥胖也很有幫助喔(孕婦除外~要禁吃)
*烏賊:
烏賊的脂肪含量,每 100g 才有 0.7g ,吃了它要變胖是很困難的。
*木瓜:


木瓜有輕微的興奮作用。本草綱目記載:木瓜可以去水腫、治腳氣病。
*陳皮:
漢方中的陳皮,對脾肺很好,而且可以幫助消化、排除胃部賬氣、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但是如果您有心臟或血管毛病的人最好少吃。
*竹筍:
竹筍的特色是低脂、低?多粗纖維,可防止便祕。不過竹筍有難溶性的草酸鈣,胃潰瘍的人不可多吃。


下班後紓解壓力的八個方法!


上 了一天的班,當你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如果不懂得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做有效的放鬆,日復一日,時間久了會改變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你對抗疾病的免疫能力 降低,可能從小到感冒、頭痛、腸胃不適,大到甚至產生潛在的致癌因子、或是過勞所導致的心臟、腦血管的疾病。所以身為工作忙碌的現代人,不能不注意自己的 壓力紓解之道喔!


如何解壓比較好呢?以下就是告訴您如何利用週一到週五晚間的短短幾個小時做有效的放鬆,才能提供您隔一天上班的工作效率。


1.泡個熱水澡,水溫高約在3739度左右,可有效的放鬆繃緊的肌肉與神經。
2.
換上寬鬆的衣物,以棉質為主的家居服。女生也請卸除內衣,可著深色的家居服。
3.
室內燈光以黃色為主,不易刺激眼球,較能舒緩眼部的壓力,也能緩和室內氣氛。
4.
晚餐時以清淡食物為主。避免吃辛辣、油炸食物,或是停留在胃中時間較長的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以免增加胃腸的負擔。
5.
晚餐後可來點不含酒精、不含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質的飲料。
6.
睡前將腿抬高,或是腳下墊個枕頭30度、45度或是90度都可。可有效緩解因為長期的站立或坐姿所造成的下肢血循不良而腫脹。
7.
盡 量在晚間十一點到凌晨兩點上床入睡。如果你真的有很多公事未完成必須通宵的時候,可以先去睡到兩點以後再起床,因為十一點到兩點這個時間是人體經脈運行至 肝、膽,若這個時間沒有得到適當的休息,時間久了這兩個器官的不健康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如粗糙、黑斑、青春痘、黑眼圈的問題。
8.睡前可以聽一些古典音樂或是輕音樂,避免心情過度亢奮所導致的夜夢過多。如果常為失眠所苦,臨睡前聽個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是個不錯的選擇喔!


酸梅實在是太神奇了!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成國今天表示,熬夜又多吃肉易造成酸性體質,罹患癌症等文明病機率相對增高;民眾應少攝食肉等酸性食物,並避免通宵熬夜。
張 成國今天應邀在高雄市專題演講「企業人的食療與養生」,他希望忙碌的企業界人士,能將中醫食療方法融入平常養生裡,才能以最佳體能馳騁商場。張成國指出,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一般初生嬰兒也都屬弱鹼性體液,但隨著體外環境污染及體內不正常生活及飲食習慣,使我們體質逐漸轉為酸性。
百分之八十五的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體質。 他表示,酸性體質的人稍作運動即感覺疲勞,上下樓梯容易喘,體態是肥胖、下腹突出。常見的酸性食品包括蛋黃、精緻的西點、乳酪、烏魚子、柴魚、肉類、花 生、啤酒。發育中的少年多吃肉等酸性食物沒關係,但上了年紀的老人則要少吃,但要多吃小魚干及蔬菜等鹼性食物,以平衡體質。他又說,餐飲業及企業常於午后 安排午茶時間,但喝茶及咖啡時間最好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這個時候最不傷身,提神效果也最好。常被蚊子咬的人好像也是屬於酸性體質的人。


梅子是我國及日本特產,生產期短,每年四月採收,較耐貯運,低缺乏香氣,是做醃漬梅用,也是輸往日本或晒乾? s造話梅的原料;常謂梅子可除三毒之效,即除食物的毒、水的毒、血的毒。前 二者屬殺菌,第三者是指能淨化酸性體質的血液;一般健康人的血液,經常保持在中性至微鹼性,此乃直接由食物所造成的結果。實際上如砂糖、牛肉、白米、酒等 酸性食品比較好吃,故一般人常有多吃的情形,若欲以牛乳、海藻類、蔬菜類、酸梅等鹼性食品來中和時,一般需要大量的鹼性食品,才能達到中和的作用。如要中 和 100 的蛋黃(酸性食品),則需 1200 的洋蔥或 400的甘藍菜才能達到中和的效果;但如以酸梅來中和時, 因含有充分的鈣、鈉、磷、鐵等成分,只需 五克 ,梅肉抽出物只需1公克就很足夠,由於酸梅是強力的鹼性食品,可以達淨化血液的作用,因此,食用梅子對身體有益, 尤其是自己製作的喔!食用梅子,好處多多:
1.下午二點左右, 含一粒梅子, 治消化不良.,
2.
下午三點左右, 含一粒梅子, 治膽固 醇過多.
3.
下午四點左右, 含一粒梅子, 治心肌梗塞.
4.
下午五點左右, 含一粒梅子, 治膀胱發炎.
5.
下午六點左右, 含一粒梅子, 治膝蓋酸痛
6.
下午七點左右, 含一粒梅子, 幫助消化
7.
下午八點左 , 含一粒梅子, 助血液循環通暢
8.
下午九點左右, 含一粒梅子, 解除疲勞不錯
9.
下午十點左右, 含一粒梅子, 解除眼睛疲勞
10.
下午十一點左右, 含一粒梅子,退心火, 好入睡
看樣子下午開始一個小時吃一粒...可保青春健康與美麗....酸 梅可當零嘴又可抗衰老,凡是女人都期盼能自己能夠青春永駐,就連男人也會害怕衰老,所有舉凡那些可以防止老化的秘方,都有不少人趨之若鶩,要是你覺得那些 秘方都過於昂貴而不敢輕易嘗,不妨試試具有防止老化功用的酸梅!因為施打胎盤,可不是一般平民負擔得起,而且又有違反生態意識的衝突性,因此大多數的人只 得打退堂鼓。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呵護小屁屁 定時換尿布

 

文/張容慈


紅臀尿布疹是常見的新生兒問題,通常會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沒有定時檢查尿布、用了材質不佳的尿布、寶寶大小便次數較多、寶寶本身皮膚較易敏感等問題。


◎新手爸媽該如何小心預防呢?


●換尿布前,應先徹底洗手,避免微生物進入。


●定時1到2小時檢查尿布,因為寶寶皮膚較柔嫩,若未定時更換,尿液、糞便長時間接觸皮膚,將會刺激皮膚,以致出現「紅臀」。


●每次更換尿布後,擦上保護「屁屁」(即臀部)的護膚膏,避免尿液、糞便直接接觸皮膚。護膚膏市面上有很多選擇,盡可能選擇大廠牌較安心。請勿使用爽身粉,以免寶寶吸入呼吸道。


●寶寶大便時,請盡量用溫水清洗的方式清潔,並完全擦乾,較不會刺激皮膚。若用濕紙巾擦拭則動作需要輕柔,否則過度摩擦會造成皮膚的傷害。


●尿布不該貪小便宜,應選擇大廠牌。若寶寶用了某個牌子的尿布,紅臀還是未好轉,可能不適合繼續使用,可以嘗試更換其他廠牌的尿布。


●包尿布的方式應正確,勿太鬆、太緊,太鬆易使得排泄物外露。太緊將使得尿布跟屁股摩擦過久,導致紅臀。


●大、小便次數過多,造成紅臀尿布疹的機率較高。


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寶寶大、小便次數過多,可以檢視一下泡配方奶的步驟、調奶的比例是否正確,因為不正確的調奶會造成腹瀉。


寶寶是否對現在的配方奶不適應,而導致腹瀉?在換奶前,須詢問專業的兒科醫師,建議不要自行換奶;另外,也要檢視寶寶的用具是否確實消毒?包括奶瓶等。


●若有紅臀尿布疹之現象,建議常常曝臀,少讓寶寶包尿布,維持清爽乾燥,好轉的時間會較快。


●若真的嚴重到破皮,有滲出分泌物,建議至醫院就診。醫師會看寶寶狀況給予外用藥膏,開始用藥時,一定要按時擦藥。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後護理之家護理師)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全家一起學做保母(下)


 

【採訪撰文/陳萱蘋;諮詢/彭婉如文教基金會保母組督導 吳宜玲、臺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 許康琦輝;參考資料/保母人員單一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應檢考參考資料、臺北市社區保母系統居家托育環境安全檢核表、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初次家訪環境評 估表;攝影/楊浩明;梳化/蔡琇惠;演出/漂亮媽咪:黃婉君、可愛寶寶:連竟捷、氣質保母:薛明鳳】



調製區 泡牛奶+副食品製作


調製區的第一子題為替2個月大的嬰兒沖泡120CC牛奶並餵食。沖泡牛奶時,注意開水的溫度不可以過熱或過冷;取奶粉時,避免手汙染到奶粉。另外,沖洗奶瓶時,一定要記得用大刷子刷洗奶瓶內、外側和奶瓶螺紋;用小刷子清潔奶瓶蓋、奶嘴和奶嘴固定器…等。



倘若未將奶瓶、奶嘴、奶嘴固定圈、奶瓶蓋一起放入消毒鍋內加熱消毒;將嬰兒掉落地上;將2個月大的嬰兒單獨放置於椅子或檯面上;以自來水或未加冷開水,僅以熱開水沖泡牛奶;取用過期的奶粉沖泡牛奶…等,此區便以零分計算。



第二子題為幫8個月大的嬰兒製作蛋黃泥、蘋果汁等副食品並餵食。倘若未餵食蛋黃泥或蘋果汁;以副食品餵食2個月大的寶寶;副食品的製作過程之中,如有違反衛生安全,此區便以零分計算。而倘若以未去渣的蘋果汁餵食…等,此單一項目不給分。



或是考題為12個月大的嬰兒製作胡蘿蔔丁或蘋果丁等副食品並餵食。考生倘若製作的副食品有1/3的量是超過0.5公分大小;以副食品餵食2個月大的寶寶;調製過程之中,如有違反衛生安全…等,此區便以零分計算。



吳宜玲督導提醒,調製區的操作非常重視衛生問題,倘若考生的手不小心接觸到奶瓶器具或是不慎掉落,應該更換新的奶瓶器具或是以冷開水沖洗;奶嘴固定圈也應確實栓緊,以免餵食時,奶水外漏。



值得注意的是,進行清潔區與安全醫護區測驗時,考生的指甲必須修短且不可以搽指甲油,頭髮也需要紮好或夾好;手錶、戒子、手鍊、耳環和身上 裝飾品必須脫除,倘若無法脫除,需以膠帶固定,以保持乾淨衛生;特別是操作清潔區時,考生的手部如有傷口,應戴上手術專用的塑膠手套。



遊戲學習區 如廁教導+說故事或玩麵糰


遊戲學習區的第一子題為教2歲半的女童或男童上廁所、洗手。教幼兒洗手時,應注意到浴室的安全問題,教導幼兒如何洗雙手、洗乾淨以及省水。



倘若考生未幫幼兒穿上褲子或是使用錯誤性別的娃娃操作,此區便以零分計算。在過程之中,有教導部份時,考生應該一邉示範動作,一邉對幼兒說 明如何做,倘若只說不做或是只做不說,該項目不給分。沒有提醒幼兒踏上防滑梯,要小心或是沒有說明冷水和熱水不同…等,此單一項目不給分。



第二子題為和1歲半的幼兒一起坐在舒柔墊上看圖畫書。倘若考生未配合圖畫書內容與幼兒互動,或是除了整理環境之外,沒有在舒柔墊上進行活 動…等,便以零分計算。向幼兒說明圖畫書內容時,應選用適當教材,才能夠引起幼兒動機,並轉化為幼兒聽得懂的詞彙,避免用字太深、照書念、聲音沒有變化, 或是沒有以肢體動做輔助…等。



或是考題為和2歲的幼兒玩麵粉糰。倘若考生結束卻未告訴幼兒活動即將結束,將作品擺在桌上,給大家欣賞,也未教導幼兒將工具上及桌墊上的麵粉渣黏乾淨,麵粉糰放回密封盒,工具放回工具箱…等,此區便以零分計算。



吳宜玲督導提醒,在進行如廁訓練時,考生應該將假的娃娃當成是真的寶寶來對待,與他對話並用心教導他,此也是評分標準之一;考生自行攜帶的圖畫書,應該在家充分練習,熟悉故事內容,過程才能流暢,並且讓幼兒有回應與參與的機會;在玩麵糰時,也應適時鼓勵幼兒,與他互動。



安全醫護區 CPR+異物阻塞或傷口處理


安全醫護區的第一子題有提供假設情境:保母進入房間,看到2個月大的寶寶被厚棉被蓋住頭部,掀開棉被後,發現寶寶無意識、不會動,便緊急實施嬰兒心肺復甦術。倘若考生將娃娃掉落在地上…等,此區便以零分計算。



另外,當考生幫嬰兒拍擊背部時,首先應該要以安全的方式翻轉嬰兒,並適當的支撐嬰兒;嬰兒的頭應低於軀幹,傾斜角度應約45度至60度左右;而施救位置要正確,拍擊的力量也要注意避免過輕或過度用力。



第二子題的情境為大寶寶將巧克力球塞入2個月大的小寶寶口中,保母發現時,小寶寶有意識、呼吸困難、無發咳嗽,便進行嬰兒呼吸道阻塞急救法。倘若將娃娃掉落在地上…等,此區便以零分計算。此外,考生必須將嬰兒置於堅硬的平面上才能開始進行急救。



或是考題的情境為幼兒的孩子在家中庭院玩耍時,不小心跌倒,右手肘傷口處沾有沙粒且有輕微滲血。倘若將娃娃掉落在地上…等,此區便以零分計 算。另外,考生應該以語言和動作安慰幼兒,並告知他要擦藥,不可以直接就動作;在清潔傷口之前,需要先清潔雙手,並擦拭乾淨,避免手潮濕有水滴。



準備懷孕前 規劃上課


對於新手爸媽而言,何時開始學習保母訓練課程最恰當呢?吳宜玲督導表示,當爸比媽咪有懷孕計畫的時候,就可以規劃上課囉!因為懷孕過程之 中,時常感覺不舒服的孕媽咪或是行動較不方便,可能會影響到上課品質或是練習機會。準備懷孕時就參與保母訓練課程,為準爸比媽咪做提前練習!



保母在職進修 一年20小時


倘若爸比媽咪順利取得保母證照了,之後還需要進修嗎?吳宜玲督導表示,有些持有保母證照的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單純只是個人想要學習,並無實際從事保母之工作事宜,因此目前政府對於取得保母證照之民眾,並無強迫再進修之規範。



但是,針對加入社區系統內的保母,就會要求參與每年20小時的在職訓練課程,其內容多半是由保母系統安排,主要是延伸保母訓練課程的七大類 主題。許康琦輝理事長表示,臺北市保母協會也會參考保母的問卷回饋,提供所需的進階課程,例如:早產兒的照顧、未來托育市場的變化、嬰兒行為觀察與紀錄、 常規的建立技巧、托育糾紛的預防與處理、腸病毒宣導、保母的情緒管理、保母的托育倫理以及複習嬰兒心肺復甦術…等。


而吳宜玲督導表示,新北市社會局則特別指定每年的保母進階課程需包含6小時的法規類相關課程。為了配合保母的托育時間,這些進階課程多為星期天舉辦,從早到晚,一天8小時,因此,保母一年約有3、4天的時間來參與這些免費的進修階課程。



居家環境安全 不可馬虎


取得保母證照之後,假如想要加入社區保母系統,保母系統單位一定會派人進行居家訪視,針對其托育環境進行安全檢核,以保障寶寶的活動安全。 雖然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可能只想帶自己的小寶貝,而並非以保母為職業,但是透過居家托育環境的安全檢核標準,可以瞭解如何為心愛的寶貝布置一個安全的居家 環境、居家安全應該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家裡哪裡可能是危險之地?



客廳


桌角、家具圓角化;桌巾沒有拉扯掉落危險;窗戶無跌出危險,也就是窗戶有防跌落的安全裝置,嬰幼兒無法自行開啓或加設護欄;摺疊桌、椅或器材,收納放置妥適;餐廳、遊戲區的空間或動線分離。



臥室


嬰幼兒活動範圍內地板平坦,並鋪設防滑防撞軟墊;嬰幼兒睡床外觀無掉漆、剝落、生鏽、鬆動…等狀況;嬰幼兒睡床有穩固的防跌落措施,邊緣及圍欄做圓角處理,若有柵欄間隙小於6公分;嬰幼兒睡床之附屬配件或自行加裝之附件穩固。



餐廳


維修工具、尖利刀器、易燃物品、清潔劑、藥品…等危險物品收納妥善、無誤食危險;電線沒有雜亂、拉扯危險,並加以固定與隱蔽;加裝安全保護蓋於未使用之插座、插孔或置高於110公分以上;每一樓層至少裝置一個測煙器。



廚房


餐具、廚具、刀具收納安全;家具與家電用品放置穩固、無掉落翻倒之虞;嬰幼兒無法自行開啓密閉電器,如洗衣機、烘衣機或冰箱…等,或放置於遠離嬰幼兒之處;飲水機、熱水瓶、微波爐、烤箱…等置於嬰幼兒無法觸碰的地方。



浴廁


瓦斯點火式熱水器不得裝於浴室內,應裝於室外或通風良好處;浴室地板及浴缸內有防滑措施;容器沒有使嬰幼兒溺水之虞;若有室內烘衣、洗衣機,需另加安全措施;各式清潔用品收納妥善;浴室門與廚房門有裝置安全護欄或隨時緊閉。



陽台


陽台有堅固的圍欄、圍牆且高度85公分以上,無跌落之虞;陽台欄杆之間隔小於6公分或有避免鑽爬裝置;窗台窗戶旁,沒有致爬高、跌落危險之物品,也就是不可以放置可攀爬的家具、玩具、花盆…等雜物,以及可供攀爬的橫式柵欄。


其他


樓梯或高低階面沒有滑倒、跌落危險之物品;室內空間安排,無雜亂、特殊危險或不合理之虞;緊急聯絡電話表置於固定明顯處;備有未過期之基本急救用品與體溫計,並置於成人易取得,嬰幼兒無法碰觸的地方。



寶寶日誌呵護寶寶健康


寶寶日誌是保母與爸比媽咪的溝通橋樑,保母可以提醒爸比媽咪待補充的物品,如衣服、奶粉、麥粉…等,或是發現寶寶有任何異狀,都能寫在上面叮嚀爸比媽咪。



寶寶日誌裡頭都寫著什麼呢?大致可分為1歲以上和以下兩類:1歲以下嬰兒喝奶的次數較多,可以記錄寶寶在幾點喝了多少CC的奶量;何時排便 與換尿布,假如寶寶有紅屁股,也可說明處理方式;睡眠的時間與品質,是否安穩入睡;體溫變化與健康狀況;倘若寶寶生病了,需要按時服用藥物,應記錄下來服 藥時間以及寶寶用藥之後,是否有特殊反應…等。



1歲以上的幼兒已經開始接觸副食品,在飲食方面,可分為正餐--粥、飯、麵、水餃…等、配菜--肉類、魚類、蛋類、豆類、蔬菜…等以及水果與點心,也就可註記今天吃了什麼新的副食品,還有基本的排便、睡眠、服藥狀況…等。



許康琦輝理事長表示,臺北市保母協會提供寶寶日誌的範本,並要求保母一定要每天填寫,當然保母或爸比媽咪也可以自行設計更符合需求的日誌。 吳宜玲督導也認為每天進行寶寶日誌的記錄是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或許有些爸比媽咪覺得沒關係啦!講一講就好,不用寫。其實當孩子回家發生的事情,爸比媽咪 也可以寫上去,作為互動。



倘若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自己在家帶孩子,也可以確實填寫寶寶日誌,透過每天記錄寶寶的健康成長,更瞭解寶寶的發展狀況,你會發現寶寶正在一天一天慢慢地長大了!



用心照顧孩子!


許康琦輝理事長表示,從事保母工作必須要有愛心、耐心、專注力,同樣的身為孩子照顧者的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也必須具備此人格特質,嬰幼兒的照顧不能有任何一點失誤,提醒所有家長!




吳宜玲
現任:彭婉如文教基金會保母組督導
學歷: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
經歷: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特殊勞工家庭支持服務方案社工



許康琦輝
現任:臺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家一起學做保母(上)


 

取保母證照 托育有補助


前陣子內政部長江宜樺透露,為了提高幼托照顧品質,研議讓沒有保母證照,但實際照顧0~2歲幼兒的鄰居保母或祖父母保母,只要經受訓126小時,並獲得結業證書,即可領取每月2000元的補助,這項計畫最快6月即可公布。



對於新手爸媽而言,透過學習保母課程、取得保母證照,就有了幼兒照護的基本概念,照顧寶寶較能得心應手;對於阿公阿嬤而言,雖然以前也帶過 小孩,但透過重新學習、再教育,了解現今教養之道,更能跟得上時代,而不會誤用偏方來照養。彭婉如文教基金會保母組督導吳宜玲提醒,每個孩子在發展過程之 中,有其個別差異,應該視孩子的發展來做修正與調整,才能符合需求。



幼兒托育 可申請津貼


除了即將實行的幼兒托育補助之外,將幼兒交給保母還有哪些補助呢?在中央的幼兒托育補助方面,從今年起政府放寬申請托育補助條件,只要綜合 所得稅稅率未達20%的雙薪父母家庭,將未滿2歲幼兒送交社區保母系統或托嬰中心之保母照顧者,一般家庭每名幼兒每月補助3千元,中低收入戶每月補助4千 元,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每月補助5千元,第三胎家庭不受雙就業及綜合所得稅稅率限制。



倘若爸比媽咪或監護人至少一方因育兒需要而沒有就業,根據內政部之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之辦法,最近一年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每名2歲以下之幼兒每月補助2500元;中低收入戶家庭每月補助4000元;低收入戶家庭每月補助5000元。



各縣市也有其他額外補助,如臺北市祝您好孕之育兒津貼補助款是針對5歲以下幼兒及爸比媽咪或監護人設籍,並實際居住臺北市滿1年以上,月發 2500元育兒津貼;新北市是針對年收入150萬以下的一般家庭、弱勢家庭以及第三胎以上之家庭,分別補助每月3千元、5千~8千以及3千~5千,補助至 幼兒滿2歲止。



高雄市民生育第三胎以上子女也有育兒補助,每人每月補助3千元以及補助每人最高659元的健保費自付額,這些補助直到幼兒滿1歲止,最多領取12個月。然而各縣市的托育補助政策不盡相同,爸比媽咪可以至各地方政府社會局(處)詢問或上全國保母資訊網查詢。



何謂社區保母系統?


為了讓爸比媽咪在居家附近就可以找到安心專業的保母,2001年管理保母的國家制度正式上路,內政部兒童局於全臺灣各縣市委託相關組織推行「社區保母系統」,辦理保母基礎培訓、媒合與轉介、後續輔導管理以及分享托育資訊…等工作。



推行社區保母系統,一方面讓有志從事家庭托育服務的人員具備專業知能,另一方面對於已投入家庭式托育服務的保母,透過小組成長活動,提供支 持、互助,建立良好托育環境及服務品質。而加入系統的保母可免費享有兩年一次的健康檢查補助與保母公共意外責任險。透過社區化的保母支持網路,給與爸比媽 咪安心的托育環境。



保母證照,怎麼考?


在爸比媽咪與阿公阿嬤考證照之前,先來瞭解何為保母證照?保母證照的作用?一般所謂的保母證照就是通過保母單一人員技術士檢定之後,取得的技術士證。自2009年起,必須取得保母技術士證,才能加入社區保母系統,擔任保母工作。



人人都可以考保母證照嗎?只要年滿20歲的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包含大陸地區配偶取得長期居留證、依親居留證及合法取得外僑居留證之外籍人 士,倘若為教育、社會及行為科學、醫藥衛生、民生學門…等相關科系高級中等以上畢業者,即可以同等學歷來參與證照考試;假如不是本科系畢業,則需參與的保 母人員專業訓練課程,並取得結業證書,才具有報考資格。



保母課程,學什麼?


由政府開辦的保母人員專業訓練課程,除了因應檢定考試之外,同時也滿足保母在工作上所需具備的技能與知識。因此,自己照顧幼兒的爸比媽咪或 阿公阿嬤也可以報名受訓,藉此學習相關能力。臺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許康琦輝表示,保母課程都是以實務的既有經驗傳授教養寶寶之道,並非照書養;許多新手爸 媽常面臨幼兒生病、不舒服的時候,拿著書本去核對狀況,但現實與文字一定會有落差,反而更驚慌失措。



一個優質的專業保母對於幼兒觀察應該不會輸給小兒科醫師,這是許康琦輝理事長時常提醒保母的,因為藉由保母日常的觀察,比起醫師在診間的幾 分鐘問診,更能直接觀察到孩子的變化與反應。但是,保母也必須具備基本的醫學常識,當發現寶寶有異狀時,應該適時地提醒爸比媽咪做妥善處理,這是身為寶寶 照顧者必備的條件。



保母人員專業訓練課程內容至少126小時,共7學分。吳宜玲督導指出,新北市的訓練課程則為134小時,提供較長的實際演練時間。通常保母 訓練課程可分為平日班與假日班,時間約為上午8點至下午5點。另外,各縣市政府均會開辦保母訓練課程,雖然預留10%名額提供給外縣市者參與訓練,但吳宜 玲督導建議以爸比媽咪依設籍或實際居住該縣市為優先。



到底保母人員專業訓練課程的內容為何?身為一位專業保母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呢?或是身為嬰幼兒的照顧者需要學習什麼呢?包含以下七大類:



1.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及法規導論


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的內涵與功能;社區保母系統等相關政策;兒童人權與保護;兒童教育及照顧相關福利服務法規;兒童福利措施與資源運用的介紹、多元化家庭的福利服務(單親、繼親、原住民、新移民);兒童福利的趨勢與未來展望…等。



2.嬰幼兒發展


嬰幼兒發展的分期與各期特徵;嬰幼兒身體、語言、情緒、性與性別發展概念與影響因素;嬰幼兒遊戲及社會行為之發展;嬰幼兒氣質之介紹與相對應的照顧與保育;嬰幼兒發展評估與量表之使用;發展遲緩與特殊兒童的認識…等。



3.親職教育與社會資源運用


父母的角色、教養態度與方法;認識父母參與社會資源、支持網絡;保母與嬰幼兒父母及與嬰幼兒溝通之技巧;保母與嬰幼兒父母關係之建立與維持;書寫保育日誌的意義與技巧;合作備忘錄事宜;家庭支援與社會資源服務的內容與運用…等。



4.托育服務概論及專業倫理


托育服務之起源與主要內容、工作的重點、原則;保母工作之意義與內容;優良保母的特質;保母的情緒管理;保母工作相關法規的認識;保母專業工作倫理;危機處理策略與案例研討…等。



5.嬰幼兒照護技術


嬰幼兒的生活照顧技術,包含餵食、清潔、沐浴、遊戲、醫護…等之實習或模擬練習,保母術科考試講習…等。



6.嬰幼兒環境規劃及活動設計


在嬰幼兒生活規劃方面:嬰幼兒的生活規律與環境規劃,包含餵食、清潔、休息、遊戲等之規劃;環境安全與檢核;家庭與社區資源的介紹與運用;家庭與托嬰中心的環境對嬰幼兒的身心的影響…等。



在托育環境的規劃與布置方面:托育環境的規劃與布置托育;環境的安全與評估;嬰幼兒年/月齡各階段發展的遊戲與活動設計;安全與適性玩具的選擇與應用;圖書選擇與說故事技巧…等。



7.嬰幼兒健康照護


嬰幼兒的營養與膳食設計;嬰幼兒的用藥基本原則與正確服用方式;預防接種的介紹與照護;嬰幼兒的常見疾病與預防;照顧病童的常識與技巧;嬰幼兒的口腔保健;嬰幼兒照護傷害的預防;急救訓練與處理…等。



保母證照,考什麼?


當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取得報考資格之後,就可以報考保母證照考試,考試內容分為學科與術科。保母證照考試是由行政院勞委會辦理,一年有3梯次,學、術科分開考試,一般報檢費用為2100 元。



另外,為了因應眾多考生需求,勞委會推出即測即評即發證之服務,委託具有合格場地與設備的學校舉辦考試,當考試完成之後,可立即得知分數, 甚至核發證照。例如:北部的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育達商職;中部的弘光科技大學、中臺科技大學以及南部的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 學…等都有此類考試。



學科 選擇題筆試


保母人員技術士技能檢定的學科考試,就是筆試,主要是以保母人員專業訓練課程的七大類內容為主,職業訓練局有編印考試手冊,內含600道題 目,命題委員會參考課程內容,從其中選出100題的選擇題。吳宜玲督導表示,只要按時上課,回家多複習考試內容,絕大多數的考生都能夠通過測驗。



術科 實際操作


保母人員技術士技能檢定的術科部份,共分為4區──清潔區、調製區、遊戲學習區以及安全醫護區,各區成績達60分以上者,術科測試結果評定為「及格」,如有任何一區成績未達60分者,術科測試結果評定為「不及格」,下次考試4區都需要重新測驗,而學科成績可以保留3年。



每4區各有2子題,第二子題有2種題目,考生應抽籤決定該區的試題,與假的娃娃完成作答。每一個子題都有其標準程序,考生應該按照順序操作,否則該項目不予給分。除了實際操作之外,有些項目需要口語輔助提醒或說明,考生應該依標準動作來操作。



各區評審會依照操作過程是否符合重要原則來給分、扣分或以零分計算。在測試過程之中,如果讓嬰幼兒撞到、未注意保暖或有不安全的狀況,該評分標準不給分。吳宜玲督導提醒,每一年的考試內容與評分標準都會有些許修正,考生應該以當年簡章為準。



由於各區考試都有20分鐘的時間限制,必須在時間內完成指定任務,而且考生不得配帶手表,現場也無時鐘,僅有評審的計時器,對此有些考生也 會感到緊張,因此吳宜玲督導表示,多數考生一次就能通過考試,平常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在家就要練習這些術科考題,按照考試需求實際操作,只要愈清楚操作步 驟,到了考試現場,也就較不易出錯。



另外,參與術科考試時,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需要自行準備一些應考的相關工具,如清潔區部份應攜帶大浴巾、小紗布、嬰兒紗布衣、長袍、圍裙、 漱口杯、塑膠袋;調製區部份可以自由選擇攜帶菜刀、水果刀、削皮刀;遊戲學習區則需自備無加註任何文字或記號的故事書或圖畫書、毛巾、長袖上衣以及450 克的麵粉糰…等。



清潔區 洗澡+刷牙或清牙縫


清潔區的第一子題為2個月大的嬰兒洗澡。洗澡前應留意室溫是否適合,並先洗淨自己的雙手,將嬰兒的衣服套好準備;記得洗澡水要先放冷水,再 放熱水,水量約為澡盆的1/2至2/3深;洗澡前先與孩子有互動,保持愉快的情緒;清潔眼部須由內往外,且須以不同的紗布巾清潔,整個流程要注意到安全、 保暖及衛生。



倘若考生未使用浴巾將嬰兒的全身輕輕擦乾;不小心將嬰兒掉落地上;將嬰兒單獨放置於椅子或檯面上;全程未使用熱水,僅以冷水給嬰兒洗澡…等 此區便以零分計算。另外,如將洗澡水的水溫低於37.8度或高於40.6度;為嬰兒脫衣服的方式不安全或不舒適…等,此單一項目便不給分。



吳宜玲督導提醒,在幫嬰兒洗澡時,也要很小心,千萬不能認為這是假娃娃而掉以輕心,讓嬰兒滑入水中;或是幫嬰兒翻身時,讓他的臉接觸水面或手腳折到,這是很常因緊張而忽略的地方!



清潔區的第二子題為2歲半的幼兒刷牙或用牙線清潔牙縫。刷牙時,牙刷的刷毛與牙面應垂直,並以左右擺動橫方式刷牙,每2顆牙齒刷10次,刷牙齒的動作與讀數須吻合;另外,考生應鼓勵幼兒耐心完成潔牙動作。



倘若未妥善清潔上排牙齒的舌側牙面及咬合面或是應試過程之中,牙齒模型掉落…等,此區便以零分計算。而示範動作與口述內容也應該要一致,以免拿不到單一項目的分數。當使用牙線清潔牙縫時,當然應該做出標準動作,才能得到分數。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霝兒自製版型NO.85【沁涼一夏】
 
預覽圖↓

 
 
逛韓網時發現這張可愛圖片
 
忍不住想拿來製作版面分享
 
粉藍色調和緩了夏日的酷熱
 
微微飄落雨絲帶來一陣清涼

 
新版面【沁涼一夏】
 
分享給大家
 

 
素材來源:
 
韓網누리 +小格素材  +霝兒加工自製
 
 
 
此版面設定適用於【三欄版面】或【兩欄式 - 窄欄靠右】
若想使用【兩欄式 - 窄欄靠左】設定
請參考以下格友提供的小撇步(語法設定由霝兒自行編排):

.thrcol #yhtw_mastfoot {margin:0 auto;}.thrcol.class {min-width:990px;}.thrcol .ycnt3col {width:990px;text-align:left;margin-left:0px;margin:0 auto;} .thrcol .yc3mainbd {margin-left:240px;}.thrcol .yc3pribd {margin-right:0px;}.thrcol .yc3sec {position:absolute;width:200px;left:45px;}.thrcol .yc3subbd {width:0px;}


將此段語法加入 直接用3欄版面設定
隨意拉一個欄位至右邊
(例如:日期更新、資料統計等等,並設定不顯示)
 
若想重新套用【三欄版面】或【兩欄式 - 窄欄靠右】
則將上述語法清除即可
 
 
 
 



→再點選【自訂樣式】將語法清除→然後套上霝兒這款語法就OK了
 
 
註:
 
這個動作只是美化作用 可以讓版面看起來更協調
 
 
 
此版面語法2.3欄位適用   適合解析度1024x768px/1280x768px
 
  ←點我取得語法
 
 
套用語法前 強烈建議先看此篇 ↓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霝兒自製分享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蓮霧:解熱、利尿、寧靜神經作用( 加鹽可助消化 )。

2鳳梨:對人體組織有強壯作用,可治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出汗過多 
   ( 須抹鹽 )。


3棗子:治便秘、利尿、益胃生津 ( 空腹食須細嚼慢吞 ) 。


4荔枝:補血、健肺、促進血液循環、心臟衰弱者可多食( 已燥熱者不
  宜多吃)。

5龍眼:乾的對健忘、心跳不正常、神經衰弱之失眠有療效用以滋補
  (隔水煮、不可多食)。


6蘋果:治便秘 ( 少 )、治下痢 ( 多 )、 滋潤皮膚、清潔牙齒 。


7梨:清解熱毒、鎮咳化痰 ( 用梨削頂部處成1/4蓋形,去核心,塞
  入川貝粉1錢,加少許冰糖,蓋上隔水煮梨汁同食 )。


8桃:清津味甘。肥良果 ( 多食易消化不良應洗淨 ) 。


9柿:瀉血、便秘,可蒸柿餅食用1天兩枚。肺熱、多痰、燥性、氣管 
  炎。具潤肺、止咳、化痰之效 ( 不可冰過 ) 。


10人心果:解暑清熱良品可調節生理作用增加体力。


11檸檬:可增強消化、出汗過多、食慾不振、体力倦怠、減肥解酒可
    飲汁、切片敷貼臉部可排除脂積( 果汁須含皮 )。


12柚子:可清燥熱、通便、消口臭、腸中惡氣、解酒。(性寒.易腹疼
    貧血、多痰者不宜食)。


13橘子:性寒、可解熱、化痰、防便秘、生津止渴、擦皮膚有止痛、
    消炎之效,美容之效。


14桶柑:多吃不會寒滯、可解熱、利尿、祛痰、防便秘、生津止渴。


15葡萄柚:可生津止渴、消暑、消除疲勞、降血壓、助消化、美容、
    潤膚減肥。


16桑椹:可調節消化、治胃病、便秘、老枝煎水飲用可通血氣止痛預
    防風寒病。葉煎水加冰糖或黑糖當茶喝力,可清肺熱、胃腸、利尿


   、消腫、除痰。

17芭樂:營養價值為果品之冠。種子鐵的含量為熱帶果實之最。果皮
    可治糖尿病。


18枇杷:膏可止咳化痰。


19芒果:可治療暈車、船、嘔吐。熟果肉可敷火傷、開水燙傷,止痛
    消炎(易過敏、有外傷不宜多食 )。


20木瓜:煮肉加幾片木瓜可加速煮爛。敷臉可消除黑斑、雀斑美化肌
     膚。胃腸患者烹飪時加未成熟木瓜少許,可助消化、治潰瘍、


     外傷用生木瓜連皮磨成漿狀敷上易癒合,是最佳減肥水果。
21橄欖:能止渴,加鹽的能醒酒、止嘔。煎茶水可治熱燥病。口乾唇
    燥、痰多可常嚼食,可排除食積開胃止瀉。

22香蕉:飯後食,可助消化。口苦、舌燥、習慣便秘、清肺。1天吃
    條切段加冰糖清水1碗隔水燉1小時可咳嗽。


23楊桃:聲音沙啞、喉痛、生津止渴、順氣、潤肺、去風熱、利尿。


24百香果:清腸、開胃、生津止渴,尤可除膩助消化。


25葡萄:可補氣、養血、美容、利尿、孕婦飲可造血、安胎氣。潤膚
    髮、尿道發炎、小便頻繁 、吃葡萄乾可癒。

26李子:解酒、醒腦、加糖或鹽食用。消化不良者不宜食。
27梅子:加工品治消化不良、健胃、生津、殺蟲良藥、酸梅( 解嘔、
    解酒 )、梅干(減口臭) 、話梅 ( 安胃、止嘔 )。

28蘋婆:瘦弱而食慾不振者是補充体力的最佳果品。


29果莢:治血痢殊效 ( 易噁心或便秘者應避免 )。


30釋迦:種子可治癬疥及拔膿。葉、種子、皮均含生物鹼可治赤痢。


31仙桃:夏天偶爾冰涼食用可消除暑熱、甘涼潤肺、散結通腸 ( 寒
    滯者或飯前不可多食)。

32草莓:必洗淨、可多食。豐富維他命C ,可清血、利尿。


33無花果:可解百毒、止痢、治便秘、痔瘡。研末吹入喉可治咽喉刺
    痛、取鮮乳汁塗疣可癒。


34西印度櫻桃:綠熟果實之維他命C (可預防感冒、癌症患者大量攝
    取可延長生命 )為水果類中之冠,每天食用半個即夠人体所需。


35西瓜:食療不可冰。可解熱、利尿、排毒、消暑、通便。適高血壓
    、糖尿病、腎臟炎浮腫、尿道炎、黃疸、酒毒等患者食用(不宜加鹽、糖)


    (貧血、衰弱、胃寒作悶、易腹瀉者宜少吃 )。

36甜瓜:( 含甘瓜、香瓜、梨仔瓜、哈蜜瓜 )可解熱、止渴、淨化血
    液、利尿、夏天食可解躁(加少量鹽 )。


37波羅蜜:有止渴、利尿、清熱、醒酒之效。可補中益氣。


38酪梨:可為滋養、強壯品適合体質瘦弱、肥胖者或糖尿病患者食
    用。具有養顏、美容、防止動脈硬化、身体老化之效。


39椰子:清涼飲料。椰水具解熱、袪暑、止吐血、去熱、消水腫(寒
    底不宜多食) 椰肉可開胃、溫中、補血 ( 熱不宜多食 ) 。


40洛神葵:洛神茶是甘涼飲料對虛火上升、高血壓、全身倦怠。飲後
    可消暑、降火、提神解勞。未成熟果花煮湯汁當飲料喝1日數次


    可驅除寄生蟲、利尿。

41獼猴桃:涼性果品可解熱燥、利尿、止渴、通便、多食無妨打泥加
    蜂蜜飲用為養顏飲料。莖根搗爛用水沖泡可洗各種腫癢。


42甘蔗:甘涼解渴、清熱、和中下氣、潤腸、利尿、補充体力、解酒
    、潤喉消口臭、牙齒雜穢。


43番茄: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貧血、肝臟病及腸胃病。可消暑、 
    清熱、助消化。汁液洗臉能消除小皺紋。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寶寶睡多久才是足夠的?睡不夠會有什麼影響?

                          黃瑽寧、李思儀、王宏哲著


小百科


嬰兒的最睡眠時數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逐漸減少,主要減少在白天的睡眠時間。一歲以前的夜間睡眠時間反而會微量增加,直到滿一歲之後才開始慢慢減少。


每個寶寶各有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睡眠模式。但只要不太脫離常軌,生長發育曲線也正常,父母就不用太過在意。


吃飽睡,睡飽吃,是初生嬰兒的典型作息。平均來說,新生兒的一天大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是在睡夢中,一直到三歲大的小兒一天仍需要睡到至少十二小時左右,睡眠可以說是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


專家怎麼說:黃瑽寧醫師醫師


很多媽媽都會擔心她的寶寶都不睡覺或是睡太少。事實上,如果把寶寶一整天睡眠的時間加總起來,就會發現絕大多數都會超過正常需要的時數。只是因為睡覺比較零散,也跟大人不一樣,甚至是日夜顛倒,大人就會覺得很困擾。


小 孩子睡眠時間的多寡,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在一歲以前,至少要有十六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剛出生的嬰兒則是白天晚上一半一半。為什麼父母會覺得孩 子晚上都不睡覺很困擾?其實對孩子來說並沒有問題,只是因為他睡覺的時候,大人是醒著的,忙進忙出,比較沒有感覺;但如果寶寶半夜醒著的時候,卻是大人要 睡覺的時候,感受就非常深刻了,因為非常的累。


解決的方法還是要注意:白天不要連續睡超過三小時!要是寶寶撐到下午三點睡著了,到六點一定要把他搖醒,讓他再清醒玩到大概晚上十點,他就差不多累到睡著了。半夜他也許會再起來一次喝奶,再繼續睡到天亮。但這不是一天就做得到的,媽媽不要不忍心,要訓練調整他,堅持傍晚六點以後不睡覺原則,晚上他要睡多久就給他睡多久,不要怕寶寶半夜會肚子餓,明明沒醒也要把他搖醒,這是不對的!


總之,不管寶寶睡眠狀況如何,只要整天的總睡眠時數和總奶量足夠的,父母就不用太擔心了。


專家怎麼說:蔡志孟醫師


睡眠的關鍵階段是所謂的「深層睡眠期」。小孩子在深層睡眠期階段會釋放出生長激素,幫助他長高。只要有規則的睡眠習慣,進入睡眠狀態之後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階段都屬深層睡眠。要是小孩子有長期的睡眠障礙,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孩子肯定是長不高的。


後半階段則是「快速動眼期」,全身處在癱瘓狀態,只有眼球會動,這也是一般作夢的階段。腦力的恢復就在這個時候,也是學習記憶的重要階段。如果熬夜K書、臨時抱佛腳,犧牲後半段的睡眠,怎麼唸書都是沒用的,考完就忘記了。


上帝造人很奇妙,人是日行性的動物,只要有光線進入眼睛,就會刺激大腦某個特別的區域發出指令,要我們保持清醒,要活動、覓食。到了晚上沒有光線了,就轉成腦下垂體在作用,會分泌出褪黑激素來主宰我們的身體,我們就需要休息睡覺。


所以,要盡可能讓寶寶在白天接受光線的刺激,訓練大腦保持清醒;到晚上則是要把燈光完全關掉,否則會影響褪黑激素的生成,對孩子的生長是不好的。


 


 


           


 


 


                                         來源 : 把孩子養大不容易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孩子保護過頭 恐影響前庭系統發展



▲以熊抱的方式,讓小孩隨著治療師的動作做出反應。 ( 圖/李彥慧 )

 ▲熊抱方式抱小孩,使小孩跨坐於治療師腿上,或兩腿分開環繞腰。


( 圖/李彥慧 )


                                                               圖.文/李彥慧


由於環境的改變和時代的變遷,小孩已不像從前的我們一樣,可以隨處爬樹、翻牆或到處跑來跑去,現在小孩常有過度保護、環境不乾淨或沒地方可活動的問題,導致小孩在感覺統合上出現困難。


常會聽到家長主述:「我家小孩明明聽力沒問題,但我們在叫他的時候,他常常好像都沒聽見,都已經走到他身邊了,卻還是若無所覺,小孩總是說他沒聽到。」


不僅如此,有些孩子會怕高,即使是一點點高度,小孩就會過度恐慌,甚至在天橋上「軟腳」,拚命抓住身邊的人;帶小孩去公園遊玩,他也是看了又看,卻不想加入一起玩。


從家長所述情形看來,有可能是小孩的前庭系統發展不良所致,前庭系統會影響小孩的「警醒度」。


所謂「警醒度」就是孩子是否會注意到環境中的變化。


當警醒度太低的時候,小孩會顯得被動、懶散,甚至昏昏欲睡的樣子;過高的時候,小孩會顯得非常的躁動、分心,無法聽從指令。即使家長都在孩子的身邊叫喚,仍不見小孩有反應。


前庭系統發展不良的兒童在跑步、騎腳踏車、盪鞦韆,甚至在人際的互動上,都會出現困難。


因為做這些動作時,會有大量的前庭覺輸入,小孩在感覺統合不良的影響下,使得他在這些活動的表現,容易顯得笨拙、害怕,甚至發生抗拒,進而影響人際互動,所以小孩會寧願不玩,看別人玩就好。


介入處理的過程中,可以先從踮腳尖或走斜坡開始,將給小孩的東西拿高,使得小孩必須踮腳拿物品,或帶小孩在斜坡上來回衝刺,也可以抱著小孩做旋轉,或以熊抱的方式抱小孩。小孩可接受後,再要求不扶把手的情況下上下樓梯,或做些往上攀爬的動作。


活動中要注意的事情,不外乎安全和小孩的身體狀況,若有暈眩或不適的狀況應立刻停止活動。


不過,小孩是否為感覺統合的前庭系統發展不良?仍須由專業職能治療師做鑑定,家長千萬不要自己下診斷,以免耽誤了小孩發展與治療的重要時機。


(作者為台中市育康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師)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隨手可得的扮演道具
模仿和扮演的遊戲,對孩子的語言、情緒、社交、認知發展都有幫助,因此在家中我們可以為寶寶提供一些玩具和道具,讓家中成為一個適合模仿和扮演的環境。

爸媽是最好的道具
對尚未從「模仿」進入「扮演」階段的學步前小嬰兒來說,爸媽就是最好的模仿對像和大玩偶。他們很喜歡看臉部表情,給他們一個嬰兒用安全鏡讓他們看看自己也很不錯。家中若有其他手足能一起玩那更好。

衣物與生活用品
隨手可得的衣物用品,是孩子在扮演中發揮創意的最佳道具,例如:
■ 打扮用的衣物,例如︰外套、洋裝、帽子、手帕、小皮包
■ 一般用品,例如:湯匙、塑膠杯碗、小瓶罐、舊電話機
■ 手提包、便當袋、餐盒、公事包
以上物品都適合1-3歲的寶寶用來模仿日常生活場景,這些東西自然會激發他們模仿的欲望和靈感;當然,如果家中的電話或電腦鍵盤剛好要報廢,更是適合送給孩子當作扮演的道具囉!

各式的玩具
用玩具搭配衣物用品可以讓孩子的扮演遊戲更豐富,同時年齡越小的孩子也越需要嬰幼兒專用的安全玩具以確保遊戲安全、例如:
■ 推車、嬰兒車和其他有輪子的玩具
■ 騎乘玩具
■ 積木
■ 玩具奶瓶和寶寶用品、扮家家玩具
■ 與工作角色相關的玩具,例如:醫師包、聽診器、工程師積木組等等
兩歲兒喜歡推拉和攀爬的玩具,也喜歡模仿開車的場景,他們很喜歡有輪子的玩具,可以推拉也可以當車子。定期打預防針和偶爾的小感冒讓他們對醫院相當有經驗,模仿醫護人員打針也有戰勝恐懼的效果。

娃娃和玩偶
娃娃和玩偶可以是扮演中的主角、配角或旁觀者,孩子喜歡模仿媽媽餵寶寶、幫寶寶洗澡或是推著娃娃四處走動。玩偶更有用來「演戲」抒解情緒,或在孩 子玩得太投入時,用來吸引孩子注意的妙用。除了真正的動物、卡通偶之外,任何東西都可以擬人化變成玩偶,孩子不喝水時,杯子就會變成會說話的杯子不停說 「喝我,喝我啊!」而在上篇提到過,孩子不肯換尿布時,連尿布也可以變成可以說話的玩偶。

書籍
書籍可以擴展孩子的視界,也可以擴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提供孩子扮演所需的語言和內容,有時甚至也會成為扮演腳本的一部份,它也許不是扮演遊戲可見的主角,卻是孩子扮演能力的來源之一。

注意遊戲時的安全
自在的空間以及可以隨時自由取得的扮演道具,可以鼓勵孩子隨時發揮扮演的創意。

孩子在任何空間都可能會開始自己的扮演遊戲,你也許不需要為孩子準備一個特殊的空間,但是要注意空間和物品的安全性。當然,孩子總是不按牌理出牌,所以,不想讓他取得的東西要盡量收好,不想讓他去的地方盡量鎖起或隔開。
 

引用:奇蜜育兒報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日是端午節. 要準備拜拜
忙了半天.下午找時間休息午睡了一下
又帶女兒購物
把6/25星期一需備用的東西準備齊全



這次的手工編織物品獲得格友的賞識
課程結束成果發表會後
琴媽咪在今日到郵局把物品寄出了
希望收到的格友會喜歡琴媽咪的作品
這份友誼情是無價的






今日中午參加了一場喜宴
新娘子漂亮又大方. 笑容滿面
賓客很多. 位置不夠坐.
還外帶賓客出場另外訂桌
有點掃興

下午到大北勢六房媽拜拜



明天要早起
和女兒搭早班的火車要到高雄
一切一切的準備就為了明天的3分鐘
希望能一試成功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送小孩子上幼兒園,比你想的還要複雜!

 

原來,決定是否要送小孩子上幼兒園這種事,比你想的還要複雜!


現代家長知識水準普遍提升,相當重視「贏在起跑點」的觀念,為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提早將孩子送入幼托園,甚至是才藝班,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與 趣,啟發孩子的多元智慧。然而,幼兒階段需要循序漸進,入學準備做得越好,在適應未來學習生活時的成效會越佳,並有助於奠定日後學習成就。


實際上,孩子學到的知識和能力,也很可能是家長強化培養出來的結果,這樣的優勢會如“泡沫”般,在上學不久後就消失了。因此,強行讓孩子提前入學只 會使得孩子小小的肩膀過早承擔起與年齡不相稱的重擔。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容易使他們對學習產生牴觸,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甚至會使他們產生厭倦學習的情緒。


在思考孩子的入學時機時,也不應以孩子的年齡作為考慮,而是觀察孩子是否達到成熟的入學水平。根據兒童發展學,每一年齡層的孩子皆有不同的發展階 段,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生活自立能力、反應速度和認知等皆與年齡大小有關。對孩子來說,即使是相差幾個月,也會導致他們在學習能力上有很大的差異。



在還沒開始談幼童應該什麼時候到幼兒園上課時,我們先聽幼兒園的起源:全世界第一所幼兒園在德國創辦並始於第2次世界大戰以後,當時很多孩子流離失 所,於是一名叫福氏的德國人開辦了一所幼兒園來照顧小朋友。幼兒園,kindergarten一詞原由德語,原意為兒童花園。創辦人之所以稱之為“園”而 不是學校,主要原因在於力行自然主義的精神。


福氏認為在幼兒園裡的孩子好比一株株小樹苗,老師則是園丁,因此,幼兒園就是一座大花園。在這花園裡,我們應該讓小樹苗自然成長,老師只要猶如園丁那樣澆花除草從旁協助,而不應以主觀的好意去局限或強行樹苗的發展方向。


審慎評估幼童入園基本的能力


兒童發展專家認為,兒童的入學時機不應該以年齡來作標準,而是觀察孩子是否達到入學的成熟水平。只要孩子具備以下基本的能力,就可以進入幼兒園了。


第一、能用口語交談:


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幼兒不僅要聽得懂對方所說的話的意思,而且還要有對答的能力。幼兒還要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願,這樣才能夠表示出自己的意思,和別人做簡單的溝通。


第二、必須聽從指示:


當老師要求幼兒“輪流”、“排隊”等規則時,幼兒必須明白指示並執行。


第三、開始懂社交活動:


在一般社交常識方面,能夠和其它小朋友進行友善的溝通,處理自己的大小便問題,以及請別人幫忙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實際上,幼兒園可以是孩子學習的空間,也可以是玩樂的場所。


幼教老師表示,幼兒園裡年齡最小的是兩歲的幼兒,這階段的孩子是在幼兒園裡的托兒所學習在團體生活中與人互動,而不是以學術為目的,從團體生活中引 導他們學習,孩子在幼兒園裡可以和年齡相仿的孩子遊戲、溝通,以便開拓社交圈子和發展語言能力,進而提昇日後的學習能力,這對於現今只生養一兩個小孩的小 家庭來說是有很大幫助。


相反的,五六歲的孩子多以學術為目的,他們不純粹僅像兩歲的幼兒那樣只懂得聽、講和溝通,還要懂得思考,而思考的範圍還很廣闊,包括邏輯思考如分辨東西的長和短等等。


談起幼兒的學習發展傾向,兒童發展專家指出,每一年齡層的孩子均面對不同的學習發展方向。這正好說明孩子的成長是受成熟機制來制約的,父母應儘量避免揠苗助長。


兒童認知與語言發展分析


如果你家有幼兒且不瞭解寶寶正面對哪一階段的學習導向,請家長千萬不要緊張,快來放鬆心情,兒童發展專家針對幼兒在語言和認知上的發展所作的分析,提供我們作為參考依據!


1歲寶寶


1歲寶寶的專注力還未形成,純粹在觸覺和感官上的學習,基本上是很難達到學習的目的。這階段的孩子屬於探索型,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心,所以會不斷 地進行探索。此外,由於寶寶腦袋中的記憶庫還未形成,所以對事情的印象不深刻。大人說話時他不會回答,而且一直忘記你說過的話,需要一直重複。


鼓勵大人對這階段的寶寶進行大小肌肉的發展,大人與寶寶要多進行肢體互動和語言上的溝通,這對寶寶長大後的語言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兒童發展專 家強調溝通的意義不在於打開電視給孩子看,即使是能讓孩子學會很多東西的幼教DVD影片,都不贊成父母把孩子交給電視機看管,因為一個孩子若每天看電視的 時間超過3小時的話,孩子以後的學習專注力會減低10%。


溝通應該是有互動性地和寶寶在口語上的交談,如念故事書給寶寶聽就是很好的活動。父母不要以為寶寶才幾個月大,聽不懂大人說的故事,最主要目的是孩子喜歡與父母共讀的氣氛,只要孩子在共讀的過程中覺得快樂,自然會慢慢地養成愛看書的習慣。


寶寶在這時候可以簡單的單字交談,當他說“我”、“車車”的時候,他可能表示自己要出去,又或要玩玩具車。寶寶還不能以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父母可從認識日常生活中的東西開始教導寶寶。


至於語言方面,兒童在吸收語言的輸入方式是不一樣的,因此不會造成混亂。如果長輩一味和孩子說母語,孩子自然會對他們說母語,同樣的,如果孩子的玩伴都說英語的話,孩子也會和小朋友說英語。


孩子沒有鎖定任何學習工具來輔助學習的,因為他們的興趣一直變,喜歡嘗試不同的東西,而且大多數是3分鐘熱度。但奇怪的是,寶寶每天會重複做同樣的東西,如看同樣的故事書,每天都要玩積木或拼圖等等。


這時期的寶寶特別惹人喜歡,他們開始變得活潑好動、懂得逗人開心、學會粘人、愛撒嬌,而且還會與人產生互動關係。因為這時期的寶寶依附性很高,他們需要找尋安全感,一旦找到這個讓寶寶覺得安全的人,寶寶就會和對方說很多話,而且也會變得很聽話。


2歲寶寶


兩歲的寶寶開始喜歡塗鴉,只要給他一枝筆和一張紙就會畫得很開心,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給寶寶筆桿比較粗大的筆,因為寶寶的小肌肉發展不完整,無力握緊 筆桿小的筆。此年齡層的寶寶大多是隨便亂畫,父母不必制止他而應該鼓勵他,讓寶寶自由想像自己畫的線條像什麼,主要原因是為了培養寶寶運用筆的能力,並且 培養孩子的“創作慾望”。


寶寶的觀察力加強,偶爾說出一句讓大人驚喜的話,這些話或許是大人沒有講過的,或是以前大人教了很久寶寶都沒學會的。寶寶的學習能力也會提高,專注 力比較久,他可以靜靜地聽大人說完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是,這必須是在寶寶1歲時就建立起來的基礎,若大人在寶寶1歲時抱持放牛吃草的態度,寶寶到了兩歲的 時候依舊是一個大嬰兒,講話口齒也不伶俐。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模仿,所以你會發現孩子觀賞一部兒童節目數次後就學習了不少知識,並且可以跟從電視節目裡的卡通主角,有板有眼地 唱唱跳跳。即使兒童節目或卡通片能夠讓寶寶學習某些知識,但兒童發展專家還是不贊成孩子透過觀賞電視節目來學習。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一旦被削薄,孩子日後面 對書本裡規規矩矩,不會跳舞更不會唱歌的文字時就會失去耐性。


卡通或兒童節目之所以特別吸引孩子不外是顏色鮮艷、語言簡單押韻、動態(唱歌跳舞)和重複性這4大因素。所以,一個小孩靜靜坐看3次就會學會到節目裡的東西,這也說明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模仿力很高。


兒童發展專家指出,當孩子的大小肌肉發展時會做出撕東西或弄亂家裡環境的行為,只要觀察到孩子並非純屬搗蛋抑或是故意的,父母就不要責備或處罰孩 子。孩子這時候的行為就像有些喜歡按泡泡塑膠紙的大人一樣,因為聽到“辟啪”聲而促使自己一直按。孩子也一樣,當他們在撕紙的過程中感覺到那種聲音是好奇 的,喜歡的,感覺好的,孩子就會做。


由於兩歲的孩子比較活潑,而且會吃很多食物,所以建議父母帶孩子到郊外去進行戶外活動以增加孩子的運動量。此外,戶外活動與語言發展也是同行的。


3歲的寶寶


3歲的寶寶比起兩歲的寶寶有更強的學習能力,而且學習時間也更長,這時期的孩子有能力作簡單的思考方式。如當大人問“花是什麼顏色?”,孩子會經過思考才回答,當大人問“這兩樣東西哪一樣比較大?”時,孩子也會做比較。


這時期的孩子開始進入自由想像階段(Free Thinking level),喜歡問“為什麼”。然而,當孩子總是向大人問“為什麼”的時候,大人是否一定要滿足孩子的疑問呢?


兒童發展專家表示,有時候孩子問“為什麼”不是要答案,而是想用說話來吸引你的注意力而已。大人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告訴孩子答案。


值得一提,像是小孩很少會向大人提問“天空為什麼是藍色?”這些深奧的問題,倘若孩子真的問出口,大人又不懂答案的話,那麼千萬不要礙於顏面問題瞎掰一場,你可以坦白告訴孩子自己不知道答案,但會去尋找答案再告訴他。(此話並非說了算,切記說到就要做到。)


此外,3歲的孩子會變得有點固執,只要是他不喜歡的東西,大人就很難說服,倘若喜歡的話就會很堅持,總是有意與大人對抗似的。這些表現說明孩子進入了成長過程中的“反抗期”。反抗期是兩歲以後的孩子心理逐漸成熟,獨立意識開始萌芽階段。


隨體格發育,孩子從心理上開始產生要擺脫束縛,表現自我的強烈意識。所以經常對大人的要求脫口而出就是“不”。其實這時期的孩子並不在意大人說什麼,他只是想要說“不”而已。


對處在反抗期的孩子,千萬不要採取簡單生硬的“不能、不行”這種抑制大腦發育的教育方法。越是強迫孩子做你認為應做的事,他就越是逆反。要認識到孩子的不順從並非是為了對抗自己,而只是成長中的一段小插曲,正確引導將會讓他順利渡過反抗期。


4歲的寶寶


3歲的孩子是選擇性地記取他們喜歡的東西,如對於自己喜歡的超人總有本事一一地記下所有超人的名字。相反的,4歲孩子的接收能力開始變得成熟,專注力加強,由於腦裡面的記憶庫快成熟,因而對大人教的東西可以記起來。


再加上孩子的溝通方式成熟,已經可以說出完整的短句並加入介詞。孩子不僅能聽懂大人大部份的話語,而且能利用正在快速增加的詞彙說話。他逐漸從說兩 個或者3個單詞的句子,如“做什麼”、“媽媽,哪裡?”轉變為可以說4個、5個、甚至6個單詞的句子,如“你在做什麼?”、“媽媽,你在哪裡?”。


這時候的孩子也要注重手眼協調的發展,像拋球和拋沙袋這些活動,就能在孩子在做拋的動作的同時,學會如何運用雙手去迎接。


5歲的孩子


5歲的孩子擁有很強的記憶力,對時間已有認知能力,甚至可以想起一週或一個月的事情。他們已經達到可以消化自己所學的知識了,如可以透過讀書來學習 語文,掌握數目字的加減法,明白數目的概念,也可以認字和說短句。同時,此年紀的孩子在大小肌肉發展方面變得更成熟,可以開始握筆書寫了。


兒童發展專家認為,現今的孩子比較早熟,5歲或以上的孩子開始停止了他們的好奇心,他們不再像三四歲的孩子那樣一直問為什麼,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開始建立起自我意識,在乎自己的形象。


5歲的孩子送入幼兒園應以學術為主,要讓孩子有效到達學習目的的方法,就是通過遊戲來學習。寓教於樂對任何一年齡層的孩子來說,都是學習的良藥。因為孩子在玩的時候能夠比較投入,而親手操作更能讓印象更深刻。


兒童發展專家舉例說,幼兒園裡的老師教孩子看時鐘,可以透過玩“抓數字””的遊戲。如果孩子學會了1至12的數目字,老師可以準備一個大大的圓圈, 把1至12的號碼寫在卡片上交給孩子,當老師喊到該數目字時便請持有該號碼的孩子站起來。然後再把12個數目字粘在大圓圈上做成一面時鐘,教導孩子一天 24小時的晝夜之分。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說過:「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


愛子心切的父母,你究竟要孩子變成甜美豐碩的果實,還是外表好看卻嘗不到美好滋味的果子?這全賴身為農夫的你,是用什麼心態來栽培自己的幼苗呢!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遊戲開發7個月孩子潛能


小遊戲開發7個月孩子潛能


MonsterParent


 


 


爸爸媽媽可以用簡單小遊戲開發7個月的孩子的潛能。下面介紹7個簡單的小遊戲,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發育情況、反復操作、遞進操作,以促進孩子潛能開發。


 


  潛能小遊戲之一:翻滾


讓孩子在遊戲毯或地毯上坐著玩,如果將玩具小汽車從孩子左側開到其右側,孩子想轉向去拿,但夠不著,於是使勁翻成俯臥再轉身,終於將小車拿到手中。


 


 孩子要克服自身的重力才能滾動,翻滾比較費勁,從肌肉、關節、韌帶、皮膚感覺等,都會成為信號傳入大腦記憶庫中。越是全身的大動作,就越能鍛煉孩子的感覺綜合,促進大腦和前庭系統的發育。


 


 潛能小遊戲之二:理解“不”的含義


 要讓孩子懂得“不”的含義。當 孩子把不該放在口中的東西如廢電池、電器插頭等拿到嘴邊時,媽媽應用嚴肅的表情加上聲音“不”,或者用手擺動叫孩子勿放入。如果孩子不明白,應把其手中之 物奪去,並說“不能吃,有毒”。有些孩子聽話,有些孩子則會大哭,但無論如何,媽媽不能妥協,只要堅持,孩子很快會明白“不”的含義,而且學會服從。這時 應馬上表揚,讓孩子懂得有些事可以做,另一些事不許做。


 


 滿7個月的孩子應當學會抑制,不能隨心所欲。如果不在孩子能理會之前立一些規矩,孩子就會發展成為不聽話或者慣壞的孩子。要孩子學會抑制自己的慾望,聽從媽媽的意見對自己有益的。要在孩子剛懂得“不”的含義時抓緊教育,否則等到孩子養成一切都要我行我素的習慣再教育就有點遲了。


 


潛能小遊戲之三:認識第一個身體部位——手


 教孩子與人握手,告訴孩子“伸手”,並引導孩子伸出手來同人相握。如果孩子懂得在媽媽說“手”時伸手,就認識了身體的第一個部位。多溫習幾天,讓孩子認識身體的第一個部位——手。


 


 潛能小遊戲之四:測試觀察能力


把孩子的玩具突然拿走,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會吵鬧,則表明他覺察到玩具被拿走,以此來測試孩子的觀察能力。這是嬰兒智力測驗的一道題。當然,前提是這個玩具是孩子喜歡、感興趣的,否則不能達到預期的測試目的。


 


潛能小遊戲之五:坐穩


 讓 孩子坐在床上,孩子旁邊再放幾個小玩具,孩子能用雙手去擺弄玩具而不用手去支撐身體。媽媽在孩子身後同孩子說話,引孩子轉動頭和身體去看媽媽,爸爸在另一 側用玩具引逗,又使孩子的頭和身體轉向另一側。如果孩子的頭和身體向兩側轉動之後仍能不失重心,則說明孩子坐著的穩定性良好。


 


 能坐穩的孩子可以更方便地獲取信息,從視聽、手摸、嘴啃、腳踢等多方面去認識事物,所以認識事物的範圍和深度比以前增大。 712個月孩子的認知、語言、與人交往、處理能力都比以前發展加快。


 


潛能小遊戲之六:訓練表示大小便


孩子如果有大小便時,沒有經過訓練的孩子往往沒有任何表示或發楞,停止活動後即拉出大小便。而如果媽媽抱著孩子大小便時,嘴發出聲音,如小便時“噓”、大便時“嗯”,並反复練習,那一段時間後孩子也會通過發聲加上動作來表示便意。


 


這個訓練主要是讓孩子學會自理,先要在便前作出表示,同時要自己控制,等待媽媽把持後才排泄。在訓練的過程中輔以表揚以鞏固成績。


 


潛能小遊戲之七:聲音遊戲


 錄製生活中常聽見的各種聲音,如汽車喇叭聲、鈴聲、水聲、鐘聲以及各種動物的叫聲,播放的同時抱孩子去觀察、認識各種相應的實物或物品圖片;播放孩子自己的哭聲以及別的孩子的哭聲,觀察反應。


 


這個遊戲可發展孩子聽覺的靈敏度,即對聲音精細的分辨力,同時也逐漸讓孩子在不同的聲音與事物間建立聯繫。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日節吃肉粽、掛艾草、香包、立蛋、取午時水慶端午

端午將至,五日節〈端午節)是民間三大民俗節慶之一,紀念對象是詩人屈原,各地都有划龍舟、包粽子的傳統活動,隨著時日推進,划龍舟更見創意,包粽子則包覆更濃情意。



五日節〈端午節)除了吃肉粽,還會在住家門口掛艾草、配戴香包、立雞蛋、取午時水等民俗活動。民俗學者認為,上述活動凸顯出老祖先的智慧,因為農曆五月氣溫升高,細菌、毒蟲易蔓延,提醒大家作好保健工作,驅邪避惡,求得身心平安,而立蛋則有祈求好運的意涵。



端午住家門口掛艾草、菖蒲、榕枝,驅邪避惡,求得身心平安。


就「香包」來說,由於以往醫藥不發達,人們就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艾草、菖蒲磨成粉末,用布包起來戴在胸前,利用它散發出來的氣味使夏天的小蟲子不來侵擾,這就是香包的起源。



另外,從科學原理來看「立蛋」,正午時分太陽引力與地球引力互相拉扯,蛋很容易達到平衡站穩;而正午的紅外線比其他時間強,因此水分子活動力最強,才被視為特別。



五日節〈端午節)正午的水稱為「午時水」,古書上亦有「五月五日午時取井沐浴一年疫氣不侵」的記載。所以民間普遍相信午時水具有袂除疾疫功效,在五日節正午通常會取水飲用並擦拭身體,期能袪除百病。


端午另有飲雄黃酒來驅邪的民俗,主要是灑在地上防蛇蟲鼠蟻,且雄黃屬劇毒藥材,含有「砷」毒性物質,醫師提醒少碰為妙。


原來這麼多的端午習俗,除了屈原投江的傳奇故事外,還蘊含著許多老祖先們的保健養生智慧。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難得今天休假在家

可以悠閒的睡到自然醒(也被一通手機電話擾醒)

可以好好的辦手中的事(超商繳費.郵局領發票)    發票再不領要過期了........
(這發票是1、2月份的.老公對過之後說沒中.沒丟.2個月過後.我又拿來整理. 發現有中200元
好久好久以前也發生這種事.......那張發票重了1000元也是被我撿回來.......)

再上市場買魚買肉買菜和新鮮水果
打理完畢.吃飽中餐.
才能在這裡好好po文.......

這陣子太忙了

忙什麼呢?

昨天(6/16)早上:在保母協會輔導術科加強班的總複習    吃飽後.退場
        (6/16)下午:上系統在職研習CPR急救教學4小時

6/10(日)  早上排時間與家長簽約

6/  9 (六)  保母培訓班值班(安全醫護區)

6/  3 (日)  術科加強班(副食品調製區)   晚上約2位家長看環境

6/  2 (六)  保母培訓班(副食品調製區)

5/27(日)  草嶺一日遊

5/26(六)  協力圈活動

5/19(六)  在職研習
                          .
                          .
                          .
                          .
                          .
                          .
琳琳總總雜事一堆

今天還有在職研習的課

我的研習時數已有26小時.(規定20小時)

今天好想休息.加上星期五晚上又失眠. 沒睡好所以沒報名~~


總是要適度的放鬆.不要轉的太緊.會彈性疲乏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揭寶寶晚上愛哭鬧的11個原因


 


揭寶寶晚上愛哭鬧的11個原因


出處:pcbaby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 ​​雅婷徐倩華


 


爸爸媽媽工作一天后累得就想晚上安穩睡個好覺,可是孩子就開始製造麻煩,不停哭鬧!寶寶為什麼會這樣,你知道嗎?


    1、長牙期的疼痛:提醒您注意的是,寶寶從5個月開始長牙,到2歲半長全,寶寶會有因為長牙帶來的不適而哭吵。


  2、憋尿而哭吵:有的寶寶,尤其是男寶寶,因憋了尿,膀胱飽滿的刺激使寶寶感到不適,於是寶寶就會表現為睡覺不踏實伴哭吵。


  3、小寶寶的鼻塞有經驗的媽媽會發現,小寶寶常會出現吃奶時的鼻塞,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寶貝,或是不幸感冒了的寶寶。


  4、注意夜間溫度:室內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4℃,太熱或太冷,或穿的、蓋的過多,也會導致寶寶出現哭吵。


  5、空氣中的刺激物:臥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寶寶的呼吸道發生過敏、阻塞,因而發生哭吵。


  6、噪音:當寶寶處於淺睡眠階段,或者處於從深睡眠進入淺睡眠的過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聲音,均可引起大哭大鬧。


  7、感冒發燒:患感冒的寶寶半夜容易醒來哭吵,發燒時則更甚。


  8、患有腸道疾病:在炎熱的夏、秋季節,寶寶經常會因吃東西不當引起過敏或腹部不適,常會在夜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


  9、突然的母子分離:由於媽媽或看護人的突然離別、更換,造成寶寶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情緒,就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


  10、父母、照顧者的情緒變化:如果是與寶寶接觸最親密的人,像媽媽,情緒不穩定,比如生氣、沮喪等,往往也容易“傳染”給寶寶。


  11、過分的活動: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抑制功能較弱,仍停留在活動的情緒當中。


寶寶的哭鬧透露其健康狀況!


  1、疾病影響:某些疾病也會影響孩子夜間的睡眠,對此,要從原發疾病入手,積極防治。


  患佝僂病的嬰兒夜間常常煩躁不安,家長哄也無用。有的嬰兒半夜三更會突然驚醒,哭鬧不安,表情異常緊張,這大多是白天過於興奮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此外,患蟯蟲病的孩子,夜晚蟯蟲會爬到肛門口產卵,引起皮膚 ​​奇癢,孩子也會煩躁不安,啼哭不停。


  2、生理性哭鬧:孩子的尿布濕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小兒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會安靜入睡。


  3、白天運動不足:有的孩子白天運動不足,夜間不肯入睡,哭鬧不止。這些孩子白天應增加活動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靜入睡。


  4、環境不適應:有些孩子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覺,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將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鬧即止。對於這類孩子,必要時需請兒童保健醫生作些指導。


  5、午睡時間安排不當:有的孩子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後2~3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有人陪著玩就哭鬧。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


  改善寶寶哭鬧的方法


  1、吮吸 ——不論是乳房、瓶子、嬰兒自己的手指還是奶嘴,吮吸總是能起到安撫作用?讓他靠近——用童車或背兜讓嬰兒依偎著你


  2、按摩 —各種輕拍和按摩都能幫助使嬰兒平靜下來,但在四星期大之前不要按摩他的肚子,避開脊骨和避免使用例如杏仁油這類的堅果類油


  3、音樂 ——有節奏的聲音或音樂能幫助安撫新生兒,甚至洗衣機或吸塵器的嗡嗡聲也能幫助平靜一些嬰兒


  4、運動—在手臂或搖籃裡搖動嬰兒,或者把他放在嬰兒車裡推動


  5、新鮮空氣—帶嬰兒出去走走,因為即使哭喊沒有因此停止,在戶外也不會顯得那麼不好


  6、脹氣—一些嬰兒在噯氣之後會感覺好點,所以嘗試讓嬰兒垂直坐好靠在你肩膀上,然後輕拍他的背


  7、洗澡 ——一個暖水澡能立即使一些嬰兒平靜,但是要意識到這可能會有反作用


  8、環境 —帶嬰兒去更安靜的房間,用溫柔的摟抱和輕聲的吟唱來安撫他




 


揭寶寶晚上愛哭鬧的11個原因


出處:pcbaby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 ​​雅婷徐倩華


 


爸爸媽媽工作一天后累得就想晚上安穩睡個好覺,可是孩子就開始製造麻煩,不停哭鬧!寶寶為什麼會這樣,你知道嗎?


    1、長牙期的疼痛:提醒您注意的是,寶寶從5個月開始長牙,到2歲半長全,寶寶會有因為長牙帶來的不適而哭吵。


  2、憋尿而哭吵:有的寶寶,尤其是男寶寶,因憋了尿,膀胱飽滿的刺激使寶寶感到不適,於是寶寶就會表現為睡覺不踏實伴哭吵。


  3、小寶寶的鼻塞有經驗的媽媽會發現,小寶寶常會出現吃奶時的鼻塞,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寶貝,或是不幸感冒了的寶寶。


  4、注意夜間溫度:室內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4℃,太熱或太冷,或穿的、蓋的過多,也會導致寶寶出現哭吵。


  5、空氣中的刺激物:臥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寶寶的呼吸道發生過敏、阻塞,因而發生哭吵。


  6、噪音:當寶寶處於淺睡眠階段,或者處於從深睡眠進入淺睡眠的過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聲音,均可引起大哭大鬧。


  7、感冒發燒:患感冒的寶寶半夜容易醒來哭吵,發燒時則更甚。


  8、患有腸道疾病:在炎熱的夏、秋季節,寶寶經常會因吃東西不當引起過敏或腹部不適,常會在夜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


  9、突然的母子分離:由於媽媽或看護人的突然離別、更換,造成寶寶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情緒,就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


  10、父母、照顧者的情緒變化:如果是與寶寶接觸最親密的人,像媽媽,情緒不穩定,比如生氣、沮喪等,往往也容易“傳染”給寶寶。


  11、過分的活動: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抑制功能較弱,仍停留在活動的情緒當中。


寶寶的哭鬧透露其健康狀況!


  1、疾病影響:某些疾病也會影響孩子夜間的睡眠,對此,要從原發疾病入手,積極防治。


  患佝僂病的嬰兒夜間常常煩躁不安,家長哄也無用。有的嬰兒半夜三更會突然驚醒,哭鬧不安,表情異常緊張,這大多是白天過於興奮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此外,患蟯蟲病的孩子,夜晚蟯蟲會爬到肛門口產卵,引起皮膚 ​​奇癢,孩子也會煩躁不安,啼哭不停。


  2、生理性哭鬧:孩子的尿布濕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小兒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會安靜入睡。


  3、白天運動不足:有的孩子白天運動不足,夜間不肯入睡,哭鬧不止。這些孩子白天應增加活動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靜入睡。


  4、環境不適應:有些孩子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覺,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將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鬧即止。對於這類孩子,必要時需請兒童保健醫生作些指導。


  5、午睡時間安排不當:有的孩子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後2~3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有人陪著玩就哭鬧。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


  改善寶寶哭鬧的方法


  1、吮吸 ——不論是乳房、瓶子、嬰兒自己的手指還是奶嘴,吮吸總是能起到安撫作用?讓他靠近——用童車或背兜讓嬰兒依偎著你


  2、按摩 —各種輕拍和按摩都能幫助使嬰兒平靜下來,但在四星期大之前不要按摩他的肚子,避開脊骨和避免使用例如杏仁油這類的堅果類油


  3、音樂 ——有節奏的聲音或音樂能幫助安撫新生兒,甚至洗衣機或吸塵器的嗡嗡聲也能幫助平靜一些嬰兒


  4、運動—在手臂或搖籃裡搖動嬰兒,或者把他放在嬰兒車裡推動


  5、新鮮空氣—帶嬰兒出去走走,因為即使哭喊沒有因此停止,在戶外也不會顯得那麼不好


  6、脹氣—一些嬰兒在噯氣之後會感覺好點,所以嘗試讓嬰兒垂直坐好靠在你肩膀上,然後輕拍他的背


  7、洗澡 ——一個暖水澡能立即使一些嬰兒平靜,但是要意識到這可能會有反作用


  8、環境 —帶嬰兒去更安靜的房間,用溫柔的摟抱和輕聲的吟唱來安撫他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孩子聽得懂,為何不肯說話?

 

孩子的語言發展向來是父母最關心的議題,「明明孩子聽得懂,為什麼不開口說話?」、「都已經3歲了,卻只會講幾個單字算正常嗎?」孩子的語言發展真的慢了嗎?家長應該從何著手教孩子說話?



為什麼孩子的話說不好?


隔代教養
關 於幼兒的語言發展學習,除去生理性因素,從教養面來談,由於雙薪家庭多,不少孩子是由阿公、阿嬤照顧的隔代教養。根據行政院主計處95年「婦女婚姻與就業 調查」顯示,已婚女性在最小子女未滿3足歲前,會由祖父母照顧,比率近二成五,由於女性就業比率增加,將子女交由祖父母照顧比率超過百分之七。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陳美慧表示,隔代教養、代間共親職的教養方式日趨增加,許多幼兒都需要祖父母協助教養,但也經常出現教養不同調的問題。的確有些爺爺奶奶基於疼愛而過於溺愛孩子,也對孩子過於保護只要孩子動一下手指或眼神,就馬上主動滿足孩子的需求,而忽略要求孩子在生活上的語言表達及學習;或是會以「大隻雞慢啼」的傳統觀念忽視孩子在語言發展問題,而延緩了孩子的語言學習。
保母、傭人照顧
除了隔代教養,有些孩子是由保母或外傭照顧,也是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因素;
這也可能造成孩子在早期學語言時容易混淆,或不知道何為正確語詞的情況;甚至影響孩子的發音,延遲說話時間點。陳美慧治療師解釋:「因為太多訊息進到孩子的腦袋。」
例 如:語言符號的學習與命名夾雜中英文;甚至外傭的發音與爸媽的不同,造成孩子對語言難以產生一致性架構,也導致孩子雖聽得懂大人所說的,可是要他表達時, 他可能要想很久。因為他的腦袋在提取這個詞彙時,由於之前有太多的語言干擾,提取的速度變慢。香港大學研究發現,若家中同時講兩種以上語言的孩子出現發展 遲緩的機會高達兩倍。許多家以為聘用外籍傭人帶孩子,並期望孩子能學習英語,不過這對於有語言發展問題的孩子會反而適得其反。
研究中也發現,聘外傭的家庭比沒聘外傭的家庭,兒童出現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有問題的機會高達七倍。因此呼籲父母在幼兒成長過程中,不應過於以賴外籍的幫傭,父母自己疏於給予孩子語言上的刺激,而導致孩子的語言變得遲緩。
雙語幼稚園
雙語學習有時是影響孩子語言發展的間接因素。
另外,很多父母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而將小孩送到雙語幼稚園就讀。陳治療師表示:「以現代的世界地球村的觀念來說,讓孩子及早接受第二外語固然好,但對於母語言學習有困難的孩子,雙語學習有時是影響孩子語言發展的間接因素。」
語 言是由有系統的符號組成,像拼音也有其系統,例如:ㄆ+ㄨ即變成「撲」。因此,當幼稚園老師教孩子唸「蘋果」,中文是蘋果;英文是APPLE,同時兩個語 言進來,孩子會較無法立即整理與反應,在轉換兩種語言時會需要較久的時間。也讓他在表達時會比其他孩子的反應慢,不僅對符號的學習較慢,甚至需要多次的練 習,也令人認為孩子有語言發展遲緩。所以雙語環境對於在語言上學習有些困難的孩子,反而是不利,加重他學習語言的壓力或負擔。
孩子本身的氣質
除了環境與教養會影響孩子的語言學習,還有可能是孩子本身因素,也許他對於空間數學是沒問題的,可是在特定語言的接受需要一些時間學習,包括詞彙,句子的架構、語法等。
甚 至孩子的氣質也會造成學習的困難。例如:他不易專注、個性急躁,較心急,無法耐住性子聽大人說完指令或一個完整的句子,就去執行……。如此,孩子在學習完 整句子的結構就顯得困難,因為他聽話只聽一半。這也讓他學習語言較吃虧,當他在接收語言訊息輸入、在幫他架構句子的結構時,他可能已失去剛開始學習的先 機,也導致說話時難以用完整句子來表達。
影響語言發展的4關鍵
對於影響幼兒語言學習的相關因素,陳美慧治療師提出下列幾點:
1聽力
寶寶出生時可先用聽力篩檢來評判他的聽力,聽覺對於未來語言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其實孩子剛開始學講話的關鍵,不在於他的口腔,而是他的聽力。如果孩子沒有具備好的聽力或專心聽的能力,可能會影響他語言的學習。
2神經系統或大腦受損
例如:大腦還未發展成熟即出生的早產兒;或生產過程有缺氧,造成腦部學習語言的神經受損,影響動作、認知的學習。
3情緒、注意力
個性內向的孩子需要被鼓勵,可能他對自己較沒自信。因此建議父母多鼓勵孩子,此外,照顧者對於個性內向的孩子,跟他說話時不要太快、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在請孩子做反應時,多給孩子一些時間。
4環境剝奪
例如:隔代教養。
新生兒聽力篩檢
政府自民國99年時即開始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可是僅針對低收入,每案補助700元。從今年3/15開始,國健局對於新生兒全面補助,出生3個月內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皆可接受補助。
把握學習語言的黃金期
1~6個月
在1~6個月大的寶寶,語言發展上著重於聽覺。寶寶剛出生時還不會說話,但他會聽。
因此在這段期間媽媽可以幫寶寶建立聽覺的敏銳度跟學習,讓寶寶玩有聲音的搖鈴、播放音樂、或跟他玩聲音,例如:用舌頭彈牙齒發出一些「答答」的聲音;也可以叫孩子的小名,讓他找出聲音的來源。
這階段先玩一些建立聽覺系統反應、敏銳度等遊戲,慢慢再發出一些聲音,像「爸爸」等容易讀的雙唇音、並進行重覆性的聲音學習。
6~8個月
學習語言的時間,把握重質不重量的原則。
此階段為認知的建立。教他認識他的五官,像眼睛、鼻子、嘴巴;以及家人的稱謂,例如:爺爺是誰、奶奶在哪裡、爸爸、媽媽等,藉此來建立他的語彙。
其 實,人腦就像電腦,可以儲存日常生活詞彙、常見人物詞彙等檔案。有研究顯示當孩子開始說話,腦部就儲存了約100多個詞彙,當他認識了這些詞彙,即可以開 始說有意義的話。所以這個時期可以指給他看、說給他聽、或叫他找,慢慢鼓勵他模仿一些聲音。例如吃東西時,可以請他說「ㄇㄢ、ㄇㄢ」等簡單的雙唇音;陪孩 子玩玩具時,可以教他模仿車子「噗噗」的聲音等,從簡單的疊音開始。
1歲3個月~1歲半
這 時期可以玩一些口腔的動作。在這時候,孩子已經開始吃稀飯、餅乾,所以可以讓他舔湯匙;故意把食物放在他的嘴唇上,讓他用舌頭去舔;讓他抿嘴巴;或跟他玩 親親時故意發出聲音。除了讓孩子練習咀嚼,也可試著訓練他的嘴巴發出不同的聲音、做一些難度較高的口腔動作,像是燙燙要「吹」、舔嘴唇等。
1歲半~2歲
對於1歲半~2歲的孩子要鼓勵他開始表達。父母可以帶著他或抱著他認識家裡的每個環境,例如:帶他去客廳,問他:「客廳有哪些東西?」並指給他看、說給他聽、再問問他;還有房間、浴室等,走到哪裡就問他那是什麼。
到 了孩子2歲左右,可以引導他講出他所知道的辭彙,不過,也許孩子只會講單個字,例如:杯子,他講「杯」;蘋果,他講「果」等單個字。此時家長無須緊張,教 導孩子時講慢一點,讓他一個字一個字的跟上。這麼做的目的是鼓勵他說話,但不用糾正他的發音,也許他的發音沒有很好或不清楚,此時,家長不妨蹲下來讓孩子 清楚地看到自己發音的唇型。
訓練孩子說話的5技巧
1看照片回憶情境
現 在數位相機普及、而手機也幾乎有照相功能,因此,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平常在家玩玩具、玩遊戲,或出外旅遊時幫孩子拍照,再秀出來給他看,並且問他:「這個是 誰?」、「在吃什麼東西?「這是哪裡啊?」等。利用數位相機或手機去紀錄他平常的活動,邊秀給他看、邊跟他聊天,產生親子互動。
2說故事時間
現 在的繪本圖片大且明顯、字很少,可利用簡單繪本養成床邊說故事給孩子聽的習慣。至於學習語言的時間,家長也不用要求時間太長,主要是把握重質不重量的原 則。因此在睡覺前,孩子可能洗完澡了,在他最專注、照顧者最放鬆的時候,利用5~10分鐘陪孩子做簡單的活動,像是唱童謠、看照片、讀繪本,進行輕鬆的親 子時間。
在親子活動當中玩一些聲音的遊戲、看圖片、或邊看繪本邊進行一些情境的對話,例如:「這是誰啊?」、「到哪裡?」、「買了什麼東西?」每天維持短短5~10分鐘,相信孩子的語言會有進步。
3戒奶瓶
有 些孩子既不喜歡咀嚼、不愛咬也不愛吃,吃飯時間無法乖乖坐在餐桌前,也讓照顧者擔心孩子會缺乏營養,於是讓他們喝牛奶。臨床上治療師發現,有些孩子年紀滿 大卻仍用奶瓶喝牛奶,對此,陳美慧治療師指出:「其實2歲以後即不建議讓孩子用奶瓶喝牛奶,即使晚上睡前都不建議。」這時期的孩子已經會使用鴨嘴杯或杯子 喝水,不應再退回去用奶瓶喝奶。
陳美慧治療師分析,用奶瓶喝奶會造成孩子講話不清楚、影響他的發音。因為吸吮奶瓶,是以簡單方式來運用他的口腔動作,也導致較成熟的口腔動作沒有運用,不僅影響他的發音,像「ㄓㄔㄕ」;甚至會變得有些大舌頭。
因此,除了建議做一些口腔動作,孩子的飲食也應依照他的口腔發展給予,例如:該吃稀飯時就讓他吃稀飯;該像大人一樣吃飯、吃菜時,即平均給予。這些都在訓練他的口腔動作,藉由咀嚼的運動來訓練發音。
4吹泡泡或笛子
讓孩子吹泡泡,幫助他練習呼出氣流。
另外,陳美治療師在臨床上遇過幾位孩子能夠聽得懂、會指、會拿東西,但是要他開口說話,他卻不願意說的情況;甚至2歲多還是不講話,偶爾冒出幾個大人聽不懂的字。陳治療師也以曾輔導的個案為例,她表示,在治療室時,請這位孩子拿圖卡,他聽得懂、也會拿,可是問他話時,他就閉上嘴巴不肯回答。等了將近半小時,他仍是不願講話。
後來,陳治療師拿出吹泡泡給孩子吹,這時發現孩子不會吹,他知道要張大嘴巴、也知道要用嘴巴吹,但他不知道怎麼做。於是陳治療師建議他父母,可以幫他準備一支小笛子(聖誕節時,小朋友用力一吹會捲起來的小笛子)或讓他吹泡泡,幫助孩子練習。
她解釋,說話的第一關鍵即是呼出氣流,所以孩子要學著將氣流呼出來,而這位孩子在經過練習後,說話的機會確實變多了。因此,爸媽發現孩子在1歲半後,說話機會仍是很少,可是叫他指物品他都聽得懂,或許可以讓他練習吹笛子或泡泡。
5幫小嬰兒哈癢
至於年紀更小一點的嬰兒,如果家長覺得寶寶的哭聲很少,笑的時候也只是笑一下、而不是哈哈笑,陳美治療師表示:「這時建議玩搔癢的遊戲。」因為癢是一個反射,搔癢時,嬰兒會「嘎嘎」笑出聲音,為什麼會發出聲音?她解釋,因為當他感到癢時,肌肉、肚子會收縮,經過收縮,他知道氣流怎麼發出來,藉此訓練、刺激他。
教孩子模仿辭彙的4重點
最後,當大人要教導孩子模仿說話的聲音,下列幾點要注意:
1大人與孩子的視線是平行,讓孩子看到大人的臉和嘴巴。畢竟人在溝通表達時,不只有聲音或嘴型,還有表情;而大人的表情能讓孩子理解這個字的意義。
2當孩子注意到自己的唇型時,才提供語言訊息。
3練習時,從看得清楚的雙唇音開始,例如:「爸爸」、「媽媽」、「哺哺」等雙唇音。
4對於一些舌頭音像是ㄌ或ㄋ,大人可以將嘴巴張大、放慢說話速度並連續的說,例如:「啦、啦、啦」,帶有旋律、音調,如此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如果當下孩子沒有模仿,家長不用太擔心,他可能在大人看不到時自己就發出聲音來,尤其是在他睡覺前,通常孩子在這時候的聲音特別多。
陳美慧
學歷: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發展研究所
經歷:振興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
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資深語言治療師
桃園縣語言治療師公會理事長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兒童發展遲緩早期早療育協會理事

媽咪寶貝 6月號 NO.144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霝兒自製版型NO.54【舞蹈時間】
 
預覽圖↓

 
 
新年新氣象 
 
就算遇到再無奈的事
 
 也得打起精神繼續努力
 
謝謝各位好友為霝兒加油打氣
 
霝兒不會因此被打倒
 
仍會一本初衷 堅持自己的熱愛喜好
 
繼續創作分享
 
小白可以偷走我的作品 卻偷不了我腦袋裡的東西
 
跳個舞 開心一下吧
 
新版面  分享給大家
 
 
原圖 ↓

 
 
圖片來源:
 
韓網한도도  +霝兒加工自製
 
 
 
此版面設定適用於【三欄版面】或【兩欄式 - 窄欄靠右】
若想使用【兩欄式 - 窄欄靠左】設定
請參考以下格友提供的小撇步(語法設定由霝兒自行編排):

.thrcol #yhtw_mastfoot {margin:0 auto;}.thrcol.class {min-width:990px;}.thrcol .ycnt3col {width:990px;text-align:left;margin-left:;margin:0 auto;} .thrcol .yc3mainbd {margin-left:240px;}.thrcol .yc3pribd {margin-right:50px;}.thrcol .yc3sec {position:absolute;width:180px;left:40px;}.thrcol .yc3subbd {width:0px;}


將此段語法加入 直接用3欄版面設定
隨意拉一個欄位至右邊
(例如:日期更新、資料統計等等,並設定不顯示)
 
若想重新套用【三欄版面】或【兩欄式 - 窄欄靠右】
則將上述語法清除即可
 
 
 
 



→再點選【自訂樣式】將語法清除→然後套上霝兒這款語法就OK了
 
 
註:
 
這個動作只是美化作用 可以讓版面看起來更協調
 
 
 
此版面語法2.3欄位適用   適合解析度1024x768px/1280x768px
 
  ←點我取得語法
 
 
套用語法前 強烈建議先看此篇 ↓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霝兒自製分享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