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第一年,最令媽媽抓狂的10件事



雙月刊2011年7月號  《 MamiHome媽咪窩》




【採訪/陳姵樺;諮詢/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江國樑、光田綜合醫院大甲分院產房護理長梁慧婷、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涂妙如】


新手父母迎接孩子來到這個家庭雖然充滿喜悅,但是面對一個新生兒確實會有很多煩惱,與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篇列出了孩子出生第一年最令媽媽抓狂的10件事,家有0歲兒千萬別錯過此篇。



抓狂事件NO.1 寶寶哭不停


哭泣是還不會說話嬰兒的語言,也是他們傳達某種訊息的方式,有可能是生理上的需求或是心理上的反應,也有可能是病理的狀況。國外曾做過一個 有關嬰兒哭泣的研究,找來兩組6個月前的寶寶,一組是寶寶一哭就給予回應,另一組則放任寶寶哭不給回應。實驗的結果顯示,馬上獲得回應的寶寶在6個月後哭 泣的行為較之前減少,放任組則是哭泣的頻率依然沒有降低。所以當寶寶哭不停時,建議家長先用擁抱或溫柔的語言來安撫孩子的情緒,之後再找出原因來因應,這 樣做有助於孩子日後正向情緒的發展



新生兒常哭的原因一般以生理上的需求為多,像是尿布濕了、肚子餓了、太冷或太熱,都會用哭來提醒照顧者他的需求。這時家長就要檢查寶寶的尿布、衣服棉被是否過少或過多,看看寶寶是否有想喝奶的樣子,通常排除上述的原因後寶寶就不會哭了。


除了生理上的原因,有的寶寶天生氣質傾向負向的本質,俗稱磨娘精型的孩子,這種寶寶會較常用哭泣來表示他的情緒,光田綜合醫院大甲分院產房護理長梁 慧婷表示,面對這類型的孩子,家長需要多一點的耐心,因為這類寶寶對安撫及安全感的需求很高,所以當孩子哭泣時,可以將他抱起來拍一拍或是輕輕的搖一搖, 或是面對寶寶的臉,用溫和的眼神看著孩子,並用溫和的語調和他說話。



等孩子約4、5個月大後,爸媽可觀察什麼東西能吸引他的注意,及讓其情緒穩定下來,例如輕柔的音樂、故事CD或是手握的玩具等,當孩子鬧情 緒哭泣時就可派上用場。而至寶寶接近1歲時,已經可以初步理解大人說的話時,就要透過教導讓寶寶學會哭不能解決問題,愈多正向的鼓勵,哭的頻率就會慢慢降 低。



此外,除了生理因素外,爸媽也不能忽略病理的問題,同樣也會造成寶寶哭泣,而且哭泣的情況會比較嚴重,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光田綜合醫院 小兒科主治醫師江國樑表示,如果寶寶一喝奶就哭,有可能是鵝口瘡的問題,鵝口瘡通常症狀輕微不需要特別處理,過一陣子就會自行消失,但若寶寶因此哭鬧不安 影響食慾,就需就診;為了減少鵝口瘡的發生,建議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在餐後可以喝些水漱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而3個月大以前的嬰兒,如果在晚上出現間歇性的啼哭,有可能是腸絞痛引起,這是腸子脹氣所引發的,家長可在嬰兒腹部局部按摩或餵奶後將寶寶 抱直拍氣讓其打嗝,即可改善脹氣問題,通常嬰兒長大到3個月後,此症狀就會自然消失。但如果寶寶出現間歇性嚴重的哭鬧,且哭鬧時間愈來愈長,有時會合併嘔 吐的症狀,很可能是腸套疊引起,需立即送醫治療。



抓狂事件NO.2 寶寶不喝奶


針對寶寶不喝奶的問題,江國樑醫師認為家長不需太過緊張,因為一方面孩子在約4、5個月以及6、7個月大開始接觸副食品時,都會多少出現厭奶期;另 一方面寶寶漸漸長大,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如果喝奶吃東西時外在環境的干擾多,就容易不專心、想玩而不想吃,但其實只要寶寶的大小便正常,偶爾一兩餐沒有 正常喝奶是沒關係的。以下提供常見厭奶狀況的解決方法讓爸媽參考:



◎厭奶期江國樑醫師表示,嬰兒第一次的厭奶期大多發生在4、5個月大的時候。這時期由於生長的速度減 緩,需要的熱量比以往少一點,所以對母奶或牛奶的需求也會減少,家長可先觀察寶寶,通常寶寶精神活力皆正常,只是不愛喝奶,則不需要太過擔心。不過梁慧婷 護理長表示,喝配方奶的寶寶也有可能是對喝慣的牛奶味道厭煩而不想喝,這時可將原來的A牌配方奶加上B牌配方奶一起沖泡,讓味道略為改變,新穎的味道也許 可以提高寶寶的接受度。



◎副食品的影響第二階段的厭奶期大多發生在寶寶6個月大左右、開始接觸副食品時。有些家長過早讓孩子吃市售味道很甜的果汁泥等副食品,當副食品的吸引力比喝奶還要強時,寶寶自然就不想喝了,所以建議添加副食品的初期,以食物自然的味道為主,不需要特別添加鹽糖等調味料。



而副食品的添加順序,要從流質、半流質、軟食到固體食物循序漸進,建議家長以新鮮的食材製作,因為市售有些嬰兒果汁、果泥含過多糖分,有的還添加了香精、防腐劑等物質,對寶寶的口味養成以及健康都不佳。



當爸媽提供孩子一種新的副食品時,建議隔2~3天再嚐試新的食材;而孩子對某種食物抗拒時也不需要馬上換,可試著改變味道。例如孩子不喜歡 紅蘿蔔泥的味道,可以添加南瓜讓味道甜一點;蘋果汁原本是2/3水+1/3蘋果原汁,孩子不愛喝,可以改成各添加一半讓濃度增加,也許孩子就喜歡喝了。大 約在1歲後,為寶寶料理時,就可以少量添加一點點調味料,且可運用食物顏色與圖案,促進孩子的食慾。



◎外在環境干擾吵雜的環境、電視的影音效果、一大堆的玩具等,這些外在環境的干擾,也會影響寶寶喝奶及吃副食品的專心度,媽媽可以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餵食,或是將寶寶包在背巾內餵,比較容易專心喝奶,如果寶寶想玩不想喝,也可以讓他先玩,玩累了就會想喝奶了。



◎長牙寶寶長牙時會不舒服想咬東西,對吸吮母乳便興趣缺缺,建議可以給寶寶固齒器咬一咬、磨磨牙,之後再餵母乳。



◎鵝口瘡有的寶寶免疫力較差,可能受到黴菌感染,舌頭上因此長出白斑,這白斑乍看很像喝奶殘餘的顏色,其實是寶寶得了鵝口瘡,鵝口瘡會讓寶寶舌頭有破洞,若因為疼痛而不想喝奶,需看醫師治療。



◎生長曲線遲滯這是寶寶約3至4個月可能會出現且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也會讓寶寶不愛喝奶,尤其當寶寶出現煩躁、腹瀉、哭鬧不安、脫水或是呼吸窘迫的症狀,這種狀況應盡速就醫診治。



抓狂事件NO.3 寶寶不睡覺


新生兒容易被自己揮動的手腳嚇到而驚醒,所以過去長輩習慣將新生兒的手腳包緊,是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其實並不一定要包裹手腳,只要在寶寶睡覺時將手腳包在棉被裡,將棉被周圍塞緊,也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另外,當寶寶長到4、5個月大後,可讓其側睡,會比正躺睡得更安穩。



當然,有的寶寶因天生氣質的緣故,較難入睡也容易一直醒來,梁慧婷護理長建議家長建立一套睡覺前的儀式,例如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最好在晚上 9點以前)上床,睡覺的房間固定且環境安靜昏暗,家長可用和緩的語調和寶寶說說話或放輕柔的音樂(有的寶寶喜歡人的聲音,也可放故事CD),製造出睡眠的 氣氛,當寶寶還小時,不論寶寶是跟父母睡或自己有獨立的房間,都建議家長陪伴寶寶到他入睡後再離開,這樣寶寶會比較有安全感,較不會睡一下就醒來想要找人 陪;等到寶寶再長大一點,就不需要這樣陪到睡著,但仍需和寶寶講講話、道晚安後再離開。



睡眠時間如果不規律也容易造成寶寶難入睡,有的家長每天睡覺的時間都不同,孩子也跟著不規律,這會讓孩子該睡覺的時間不睡;或是每天陪伴孩 子入睡的人不固定、睡覺的地點不固定,當一切都不規律、不固定,處於這種變動的環境下,孩子會很難入睡。另外,孩子睡前若做了過於劇烈的活動,大腦處在興 奮狀態也很難入睡,所以建議家長要給孩子規律的睡眠時間,睡前儘量做溫和的活動像是說故事。



另外,午覺時間過久、過晚,也是影響晚上睡眠的主要原因之一。雖說寶寶的睡眠是分段式的,但是若寶寶接近傍晚4、5點時想睡覺,這時大約睡 個半小時至1小時就要叫醒寶寶,因為寶寶午睡時間超過7點,晚上就會很難入睡;其次若寶寶晚上6、7點才想睡,這時也避免讓他睡著,可以跟寶寶玩一玩,等 到8點再讓他睡。



除此之外,江國樑醫師提到,睡前喝奶或適量進食很重要,過多或過少也會影響睡眠。吃太多會使寶寶的消化系統產生不適,吃太少則容易因肚子餓而醒著,難以入睡。




雙月刊2011年7月號  《 MamiHome媽咪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