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你(妳)為什麼不說話?-淺談語言發展遲緩

分類:麻咪寶貝
2010/09/03 23:59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球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為6%-8%,這些孩子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接受療育來彌補他們因環境、生理或其他因素所形成的缺失, 滿足他們獨特的需求,將能達到有效而健全的發展。而根據本院2009年早期療育門診的統計,高達74%的兒童在經過語言評估後,確診為語言發展遲緩。民間 普遍存在「大雞晚啼」的傳統概念,已漸漸在早期療育的推廣下被修正,父母應及早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尋求正確的管道把握治療的黃金期。

何謂語言發展遲緩?
 
在聽覺理解及口語表達方面與同齡者明顯偏差或遲緩的現象。在臨床上常見以下幾種表徵:
*
嬰兒在6個月時仍對聲音無反應
* 12
個月仍未出現溝通意圖
* 2
歲仍未說出任何語詞
*
幼兒至3歲以後仍不會說句子
* 4
歲後兒童說話仍令人難以理解




語言發展遲緩常見的原因包括聽力損失、智能不足、自閉症或環境因素所造成的異常,如:隔代教養導致的刺激不足或是過度溺愛。

語言發展的里程碑:語言分為兩個部份-理解(聽得懂)及表達(會自己說出的話)


-


語言理解(聽得懂)


語言表達(會自己說出的話)


0-3個月


聽到聲音會轉頭


發出各種無意義的聲音


4-6個月


會玩簡單的躲貓貓


尋找聲源


偶而模仿大人的聲調


會因高興而尖叫


開始出現母音ㄚㄧㄨ


7-12個月


注意聽熟悉聲音


正確轉向聲源


會隨著大人的手或眼神注視某樣東西


對自己名字有反應


模仿大人說話


會揮手表示再見


以搖頭、點頭表示要或不要


説簡單疊字但不清楚


1-2


知道大部分物品的名稱


在要求下,會指出熟悉的東西


遵守單一步驟指令


認識五官、身體部位


會用10個單字(10-14個月)


會哼哼唱唱


重複大人的話語最後兩個字


2-3


有上、下、裡、外及旁邊的位置概念


理解熟悉的物品功能


會回答「誰在做什麼」問句


理解兩步驟指令


簡單的多少和大小的概念


所有權的概念(我的、媽媽的)


會說50個以上的語彙


會問問題(誰?哪裡?)


會接熟悉的語句或故事


3-4


理解長句子及複雜的句子


能解釋圖片內容及瞭解「為什麼」的問句


理解「為什麼」、「這是誰的」、了解昨天、今天的意義,能說出剛剛發生的事情


4-5


能認識一些顏色並說出顏色名稱


日常生活對話能力沒問題


發音大多正確,口齒清晰


使用合宜的句子應對或回答



如何幫助寶貝開口說話?



口功能:嬰幼兒時期口功能訓練的最佳時機就是吃東西的時候,而口腔訓練的目的則是奠定口語表達及說話清晰度的基礎。六到九個月的寶寶可用雙唇抿下食物,利用舌頭上下運動的方式攪拌食物,故此時是以湯匙餵食的最佳時機。


 


到了十八個月時,孩 子能夠坐在椅子上,也能自己使用湯匙進食,而且軟硬質的食物都應可以咀嚼。父母千萬不可只想著趕快完成吃飯這件事情或因顧及環境清潔為由,而以餵食的方式 來結束一餐,這樣就是剝奪寶寶學習的機會。喝水也同樣重要,當寶寶可以用唇部抿杯子喝水、用吸管喝多多時,就該收起奶瓶奶嘴。


 


約兩歲左右的兒童,進食技巧及口腔動作大致已發展完成。臨床上常見的是,祖父母照顧的寶寶,為了讓寶寶容易吞下食物,把所有食物都絞得碎碎爛爛的,這樣寶寶永遠沒有咀嚼的機會,以致最自然的練習時機都被剝奪了。所以進食不只是攝取營養而已,也是在為將來開口說話做暖身。


 


聽理解:寶寶最初期的聽理解訓練就是聽各種不同的環境聲音,如:電鈴聲、電話聲、玩具搖鈴及聲光玩具等。約四個月的寶寶會開始尋找聲音從哪裡發出來,七、 八個月大的嬰兒開始正確辨識聲源如:電話響了眼睛會注視電話、電鈴響了會看向門的方向。




臨床上常聽到父母抱 怨孩子就是「坐不住,不好教」,但學習不一定是坐在椅子上、桌子前才能進行,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小事情都是最佳的學習情境。父母應善用與寶寶相處的時 間,例如「洗澡」這件每天都要作的事情,在洗澡的過程中,父母親口頭描述要作的每個細節,把握跟寶寶說話的機會,告訴他沐浴乳、水水、泡泡等名詞,與洗澡 相關的動詞有搓搓、洗洗、吹吹,形容詞有冷冷、 熱熱、好舒服、香香等,甚至練習吹洗澡的泡泡水,也能同時做到口功能中的氣流訓練。

口語表達:哭是嬰兒最原始的表達方式,適當的哭可以幫助嬰兒練習聲帶閉合和呼吸動作的協調性。十至十二個月的幼兒,漸漸發展出使用手勢或動作溝通(如:指 東西、點頭、搖頭) ,接著幼兒開始模仿大人的動作或說話。




臨床上,父母常問治 療師應該先教孩子說什麼或是孩子要先會說什麼?表達性語彙的選擇決定在孩子聽懂什麼、最常接觸的人事物以及最常出現的溝通事件,一旦孩子出現了有意義的語 彙,父母的重責就是協助拓展孩子的語言能力,例如:孩子會說車車,父母可以說接著說「坐車車」, 再來增加句子長度可以是「坐紅色的車車」或是「弟弟坐車車」。




語言遲緩並非都是孩子本身的問題,先與家人溝通討論,是不是過於保護孩子了?該不該先改變家人照顧與管教方式?這些都可能是孩子不會說話的相關因素。然而,營造一個語言刺激豐富的環境是不變的原則,也是每位父母親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