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一點慢慢來!寶寶也會自己做! 對象:2-3歲
二~三歲孩子應養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哪些?
(一) 生活自理:可以練習自己穿脫衣物、穿脫鞋子;學習自己獨立吃飯、用杯子喝水、學會用清水粗略刷牙,在大人的協助下能擤出鼻涕等。
(二) 物品收拾:玩玩具後會主動收拾、用餐後會將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幫忙折疊衣服,將髒的衣物放入洗衣籃等。
(三) 如廁練習:表示如廁的意願,練習如廁技巧,坐馬桶,男生站立小便等,並且學會如廁的流程,如沖水、開水龍頭洗手、正確搓洗手部,還會用毛巾擦手等。
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上述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三歲的孩子在獨立性和新技巧的學習上已有較規律的發展,他們還喜歡一些能測試他能力的事情,正是自理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家長可以透過學習工具、遊戲、講故事、唱兒歌、或扮演等方式,來增進他嘗試與學習的樂趣及成功自理的機會。
(一) 生活自理:想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多給予孩子勞動技能及適宜的用品,如:
(1) 寬鬆合宜的褲子方便學習穿脫。
(2) 鞋子使用子母帶減少練習的困難度。
(3) 提供適合孩子抓握的湯匙。
(4) 讓孩子在用餐前擺置必備的餐具、在餐點上面擺一些裝飾品增進用餐的樂趣。
此外還要一一演示,把動作的順序、方法說清楚,邊說邊示範,然後引導練習。另外,可以利用玩具的操作如:堆疊積木、用線穿洞、捏玩黏土等遊戲,訓練孩子手的動作,藉以提昇生活自理的技能。
(二) 物品收拾:二~三歲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在引導孩子收拾的練習時,不妨參照孩子自己的想法,並且提供孩子一個物歸原處的空間。除了收拾自己玩的玩具,也讓他做些簡單的工作,如整理自己的東西、衣物,幫忙收桌子及擺碗筷,使他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也是培養他獨立的開始。
(三) 如廁練習:多數孩子是在2—3歲之間學會控制大小便的。家長可透過下列幾種方式來幫助訓練孩子自己如廁:
(1) 當孩子進行大小便訓練之前,必須先了解對孩子而言,大小便是一種自然的身體反射行為,並不能完全控制自如,在教導的過程中爸媽必須溫柔的陪伴和細心教導。
(2) 說故事和扮家家酒是此時期不錯的活動,可藉由角色的扮演及閱讀增加對身體的認知,知道從哪裡大小便。
(3) 建立與孩子的排泄用語,如:尿尿或嗯嗯,觀察如何解決問題,讓孩子練習體會及表達排便意識。
(4) 請同性的父母做示範,讓孩子看父母是怎樣大小便的。
(5) 對孩子想要如廁能有所表示而讚美他。練習的過程不要強迫,對於偶而造成的失誤,請不要責罵,有效幫助孩子及早具備控制大小便的能力。
訓練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時,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一) 配合能力的發展:
掌握時機是孩子學習生活自理的關鍵,若孩子在生理及心裡尚未做好準備,不管父母花費多少心思要孩子學習,都事倍功半。當孩子的能力足夠,做好學習準備的情況下,有時學習的成效是非常令人驚豔的,尤其當父母用鼓勵讚美來引發他的興致時。
(二) 健康快樂的學習:
快樂本身可以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三歲以前,情緒反應經常是伴隨著周遭環境的刺激,因此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時,應該注意孩子的情緒,盡量在孩子愉悅的時刻進行,唯有孩子的情緒穩定,才能將他的學習觸角往外伸展;同時孩子的健康也是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孩子生病時容易疲累且變得暴躁易怒,或焦慮不安、沮喪沒自信,甚至和大人的關係也變得較不穩定,父母應該多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
(三) 父母的正向態度:
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成長經驗和發展有極大的影響。以正向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訂定切合實際的目標,重視孩子出現的每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的要求和行爲,然後放手讓孩子體驗,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麻煩。一步一步慢慢來,要多欣賞孩子的表現,給予支援、鼓勵和引導,一定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文/三民幼稚園主任 游玉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