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適應技巧篇
◎常見的原因:
■不想離開父母(分離焦慮)
■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常有挫折感
■碰到不順心的事,例如:被人碰撞、被搶玩具、尿溼褲子
■一下子到人很多的環境,感到不舒服
■不習慣被要求或約束,例如:玩好玩具要收拾、聽故事要坐在位置上
■個性較內向或語言發展較慢,有需求時不敢或不會表達
■雖已逐漸適應,但想要用哭鬧來引起父母注意及呵護
■沒有人跟他玩,感到孤單無趣。
※多數問題都可以透過家庭和園方的合作達到改善,
但因每位孩子適應的時間長短不同,所以請勿拿自己孩子
與他人做比較,以免帶給自己和孩子壓力。
◎如何增加孩子想上學的誘因?
■讓孩子帶自己的作品、圖畫書、花、昆蟲去班上和同學分享;
■鼓勵孩子在學校做個美勞作品送給父母;
■和孩子約定等一下再相見時要做的事,如:散步、吃點心。
◎如何紓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用同理心接受孩子的哭訴後,便溫柔堅定地讓他上學,避免討價
還價、懇求或威嚇的言語。
■提供孩子安慰與再保證。例如:雖然暫時分開還是會一樣愛他,
保證一定會準時來接他, 請他放心在學校玩、老師就是學校的
媽媽,有事都可以找老師幫忙。
■讓孩子帶著心愛的玩具或依附物去上學。
■給孩子一樣代表爸媽的物品,如:照片、媽媽的手帕。
■給孩子一個的充滿愛與快樂的道別,孩子也會以同樣方式回應。
◎孩子明明喜歡上學,為何還會哭鬧呢?
■中班以前的入學哭鬧,是許多孩子學習路上必經的過程,
是無須驚慌的「成長痛」。
■孩子還會哭鬧,表示他還是捨不得父母離開、想撒撒嬌,
看能不能「魯」來父母更多的陪伴。
■建議您可以事先約好時間長度,稍微陪伴一下孩子,
或給孩子一樣代表爸媽的安撫物代替。
資料來源~http://www.kimy.com.tw/project/200707/happygo/baby1.html
-------------------------------------------------------------
感謝家長在這麼多的學校裡選擇了 派約里亞
感謝家長對老師們的信任及託付
感謝家長對孩子們的用心及呵護
因此
教導孩子 關愛孩子
是我們的職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