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解決寶寶便秘問題?

嬰兒與母親 3月號 NO.437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許慶俊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模特兒/可愛寶寶賴沛緁


通常寶寶幾天需要排便一次?寶寶有時一天解好多次糞便,但有時又好多天才解一次,這樣是不是有問題呢?發現寶寶每次大便時表情都很痛苦,好像糞便相當硬, 很難排出的樣子,該怎麼做才好呢?本文由專業醫師來告訴您導致寶寶便秘的因素,以及如何改善便秘情形。等到寶寶的身心、行為發展都已抵達某種程度後,就可 為他做如廁訓練喔!



寶寶正常排便次數


一般而言,母乳相較於配方奶較容易消化,因此哺餵母乳的寶寶大便次數會比較多。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慶俊表示,由於個體差異,喝母乳的寶寶大便次數從每天5~7次到三、四天解1次都有可能,且通常大便質地較稀糊。配方奶寶寶的排便次數較少,大便較容易呈泥狀或條狀。尚未添加副食品而只有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寶寶,由於胃腸道對奶水比較容易吸收,裡面纖維含量少,所以有可能好幾天才解一次便。不過,只要糞便性質是軟的或糊狀的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只要寶寶的體重有適度增加,就代表他的營養吸收正常,即使大便次數多也沒關係。
 
喝母乳的寶寶在剛出生後的12個月,糞便幾乎都是稀稀水水的,且稍帶有酸味。有些寶寶甚至一喝完母乳就解便。再過一陣子,腸道吸收能力較成熟,變成三、四天才排便1次,甚至一個禮拜才解1次,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隨著身體越趨成熟發展,寶寶的大便次數也會慢慢減少,平均一天排便12次或是二、三天才排1次。若排便量足夠,且寶寶的肚子不會脹氣(硬硬鼓鼓的),沒有解便困難問題,大便不是一顆一顆硬硬的,不會卡在肛門口,糞便的顏色和形狀都正常,就不用太擔心有便秘問題。
 
小叮嚀:寶寶的排便次數減少不見得就是便秘喔!
 
 
導致便秘的因素
缺乏營養、內分泌異常、腸內酵素缺乏以及特殊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寶寶便秘。許慶俊醫師說明,以先天性巨大結腸症為例,這是一種先天性腸道神經發育異常,腸子內缺乏該有的神經節細胞,無法進行正常蠕動,因而無法順利排便。罹患這種疾病的寶寶在出生24小時後就可能會有延遲解胎便的現象,且容易合併生長發育遲緩。必須以手術將有問題的那段腸子切除,才能矯正此疾病。
 
通常寶寶在46個 月大開始吃副食品這個階段,由於許多食物都是第一次接觸,除了糊狀、半固體和固體食物的增加,水份攝取量相對減少;也經常會有照顧者擔心引發寶寶過敏症 狀,而忽略了寶寶的營養均衡攝取。若纖維質攝取不足的話,就會開始出現便秘的情形。另外有種情況是比較大的寶寶開始要去幼幼班、托兒所,必須適應新的環 境,比方說廁所的衛生、同儕的壓力、固定下課休息時間(上廁所的時間也必須配合規定)。由於生活環境改變,加上尚未習慣、心理因素等種種原因,就容易造成 便秘。
 
假如發現寶寶排便時需要很用力,或是糞便很硬呈顆粒狀、塊狀,糞便表面有摻雜血絲,代表可能有便秘問題。另外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糞便是否會卡在肛門口解不出來,或經常合併腹脹、腹痛以及排便時異常激烈的哭鬧等症狀。
 
 
不見得每天排便就正常
曾有家長反應1歲 多的孩子每天都有排便,但卻經常喊肚子痛,觀察他的肚子也是鼓鼓脹脹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許慶俊醫師指出,第一種情況是小朋友解便不專心,經常等到便意 很強的時候才解便。當寶寶開始會走路之後,對他而言所有事物都既新鮮又具吸引力,即使是在排便過程中也不專心,急著想要繼續玩,致使解便時間很短(約23分鐘),結果只排出直腸附近一小段的糞便。第二種情況是孩子的糞便堆積在體內太多天,水份被腸子吸乾,變成又粗又硬的糞便停留在肛門直腸的地方,雖有便意卻又解不出來,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滲便情形。
 
滲便
腸子過漲,太硬的糞便解不出來,較稀的糞便便從旁溢出,易讓人誤以為是腹瀉。
 
 
5招解決寶寶便秘困擾
1.多蔬果:可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可讓他接觸果汁、蔬菜汁,再來是果泥、果肉,循序漸進讓寶寶多吃富含高纖多水份的食物。建議不要把纖維的部份濾掉再讓寶寶喝,這樣寶寶就只有吸收到水和糖份了。
 
2.食物要有多樣性:攝取不同種類的食物可增加對胃腸的刺激,不過對於剛開始接觸副食品的寶寶不要一次給太多種類的食物,以免為身體帶來負擔,或有誘發過敏問題。最好一次嘗試一種新食物,觀察57天,如果沒有腹瀉、嘔吐、起疹子等過敏反應,再加入新的食物讓寶寶吃。
 
3.養成固定排便習慣:寶寶2歲後可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並培養他每日按時排便的好習慣。通常較建議的解便時間,是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或者晚餐過後半小時~一小時。
 
4.適度按摩:照顧者用指腹幫寶寶順時鐘按摩肚子,除了可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還可增加寶寶的胃腸蠕動,緩解腹漲的情形,使排便更順暢。另外也有報告指出,這樣有助於減少嬰兒腸絞痛的情況。
 
5.增加運動量:運動可促進食物消化吸收、腸道蠕動,有效幫助排便。因為肥胖也會加重便秘的情形,多運動正好一舉多得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記錄寶寶的排便狀況
建議照顧者為孩子記錄每一次的排便情況,如有異常可及早發現,也能讓醫師方便診治。
 
 
如廁訓練不能強迫
每個孩子的身 心發展不同,就算是同年齡的孩子,在學習能力、反應能力、判斷能力等各種面向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最好等到孩子的身心、行為發展都已經抵達某種程度後 再為他做如廁訓練,否則可能不僅事倍功半,也會造成孩子在龐大的壓力下,每當到了大便時間就覺得很痛苦,更加無法順利解便,便秘情況可能會愈趨嚴重。那麼 何時可以開始訓練孩子如廁訓練?當孩子已經能理解你說的話,會聽從你的指令、模仿你的行為,並能靜下來一段時間,就代表他的身心發展已經準備好,可開始接 受訓練了!
 
 
 
許慶俊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台灣兒科醫學會會員及專科醫師
   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會員及專科醫師
經歷: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腸胃科臨床研究員
現任: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臨床助理教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琴媽咪 的頭像
    琴媽咪

    斗六專業保母 琴媽咪 溫馨托育寶貝屋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