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態度,決定小孩的耍賴程度
常常有家長問我:"主任!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學校就很乖,回到家卻又變成一副模樣呢?"
"為什麼孩子在學校就肯吃青菜,在家裡一口都不肯吃?"
對於這種疑問,主任只能說:"你的態度,決定小孩耍賴的程度?"
有一次回娘家,媽媽跟我說弟弟的孩子小宇很愛吃魚油.
"魚油!!!"我大叫:"妳怎麼可以隨便給他吃魚油啦!"
"他喜歡吃嘛!"媽媽說:"每天都跟我要,不給他,他會生氣?"
"那如果是毒藥,妳要不要給他吃?"我問
"當然不行!!!"媽媽答得很快,
"那就對啦!"我說:"那妳就用不讓他吃毒藥的態度,不讓他吃魚油,這樣就可以了"
這個道理是我從一個唐氏症的孩子身上學來的.
那時我班上有一個好可愛的唐寶寶-小芬,
頭髮長長的,每天我都會幫她綁頭髮,
但是她不喜歡綁頭髮,一綁就會扯掉,
沒辦法,只好讓她蓬頭散髮的.
有一天媽媽發現她的聽力有問題,需要配戴助聽器,
媽媽特別跟我叮嚀:"老師,這個助聽器很貴很貴,要好幾萬,老師千萬不要讓她扯下來,壞了要修很貴的"
一聽到"好幾萬"我馬上就繃緊神經,
每天都盯著小芬,不讓她扯助聽器,
每次她一又動作,我就會用很嚴厲的口氣跟她說:
"小宜!不可以!不可以扯!不對了!"
幾天下來,小芬適應了助聽器,不會再扯了.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能在短短幾天內就讓小芬不在扯助聽器,
卻又始終沒辦法制止小芬扯髮飾?
幾經思索,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問題出在我的態度,
因為助聽器很貴,只要一扯就會壞,所以我在跟小芬說話時態度跟神情都很嚴肅,
只要她一扯,我就會繃著臉,馬上說:"不可以!"並且訓斥她
所以很快地小芬就知道了:"不能扯助聽器"
"扯助聽器"是一件"不對"的事,
但是當小芬在扯髮飾時,
我只會說:"小芬不行喔!"或者"妳怎麼又把它扯下來了?"
口氣明顯地弱了許多,
所以小芬從我的態度裡知道了:"我可以再試著扯扯看,老師不一定會生氣"
想通了這個道理後,
我做了一個實驗,
用小芬扯助聽器的態度來對待小芬扯髮飾的行為,
很快,也很神奇地,
小芬就願意讓我綁頭髮了,
也不在扯髮飾了,
在她畢業前終於留下幾張,綁著頭髮清清爽爽地照片.
我也學會了:你的態度,決定小孩耍賴的程度-這個道理
態度不一定是"嚴厲",但必須"堅決",
讓孩子很清楚地知道你對他的期望與要求.
在"寶貝潛能發展中心"有很多孩子從來沒吃過青菜跟水果,
但是在老師的堅持下,至少吃一口,有嘗試過之後,下次再吃第二口就不是難事.
有一次跟親戚及親戚的孩子吃飯,
親戚一直挾肉類給她的孩子,都沒挾青菜,
我問他為什麼?
"因為小孩不愛吃青菜"她說
於是我嘗試挾了一小口青菜給親戚的孩子,鼓勵他吃下去,
小孩的親戚很捧場地吃了那口青菜,
親戚一副不可置信地神情,不敢相信不吃青菜的小孩,竟然吃了青菜,
其實我只是試試看,不一定會成功,
但是親戚已經覺得她的小孩不吃青菜,就不再提供吃青菜的機會,
所以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
再有一次弟弟全家到桃園來玩,
弟弟在玩一個東西,小宇也想要,
但是弟弟不給,小宇唉唉叫,半哭半吵:"給我啦!給我啦!"
"不要~~"弟弟說,就是不給他,
小宇哭著叫著大約十幾分鐘,
我終於受不了了,問弟弟:"你到底想不想給他?"
"不想!"弟弟說,
"那你就用堅決的口氣跟他說,不要讓他懷抱希望"我說,
於是弟弟用堅決的口氣跟小宇說一次:"這是爸爸的,不可以給你玩"
說完之後陳小信從爸爸的口氣中知道爸爸是不會給他的,
哭也沒輒,所以他不哭了.
所以下一次,當你的孩子在耍賴時,
請仔細想一想,是不是你對孩子的態度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