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嬰幼兒教育與學習 (3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12法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爲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遊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爲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劄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産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麽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
  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
  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幹淨,幹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麽嚴重嗎?’如果是No,那麽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裏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給他表演的舞台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
  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曆’它的成長過程。
  有句話說:'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麽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林曉玲 學前教育雜誌特約編輯

吃飯穿衣服總是慢吞吞,就連上床睡覺也是摸東摸西、一拖再拖,媽媽碎碎唸也沒用,重效率的爸爸上班趕著送他到幼兒園,看到他這副德性不免沉下臉。需要爸媽督促的韋韋總覺得「爸媽好兇喔!每天都罵我…」

孩子在3歲之後,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為了要建立生活常規,看到孩子表現不當而表達意見時,孩子會從父母的口氣、臉部表情來判斷父母的情緒;當聽到父母嚴肅、大聲的語氣,會認為父母在罵他,而覺得委屈、被誤解、不高興,可能父母只是在講道理,告訴孩子要把飯吃完才能出去玩,但孩子往往會認為自己又被罵了。

不可否認,EQ再好的爸媽總有情緒化的時候,一看到孩子「不受教」,自己一把火上來,也無法維持永遠的心平氣和,當爸媽「罵」出口時,通常是孩子不聽話,尤其孩子已不再像以前完全受爸媽的話,不論是穿衣服的顏色或何時起床,都有自己的意見。難道孩子會「故意」不聽話嗎?

從孩子角度解讀「不聽話」

其實孩子並沒有所謂的聽話、不聽話,小小孩很難明白什麼是「不聽話」,2歲以上的孩子雖可理解語言上的表面意義,但從接收到執行,還是有段距離。每個年齡層的幼兒因認知程度不同,「不聽話」的行為原因也不盡相同:

■認知能力不足:孩子不瞭解規則的意義,無法記進腦子裡,就會「不聽話」。
■欠缺表達能力:孩子內心不同意,但可運用的詞彙有限,無法清楚表達,只得暫時接受大人的規定;但事後就用不聽話的行為來表達不同意。
■父母身教,孩子看得到:媽媽請爸爸倒垃圾,爸爸老是祭出拖字訣,孩子就學會這種模式。
■規範不合理:不准孩子出去玩,但孩子天生好動,當然無法控制自己,若父母並未設計足以吸引他興趣的室內活動,等於強人所難。
■欲望與規範衝突:父母說桌上的蛋糕不能吃,蛋糕卻被挖掉一塊,其實孩子在吃掉櫻桃時,根本沒想到自己是不聽話,只因蛋糕實在太吸引人了,大人不沒看到,他就覺得可以這樣做。
■情緒失調:情緒平穩時,內心雖想做不被爸媽容許的事,但理性會抑制他的慾望;然而當情緒不穩定,如脆弱、激動、悲傷或生病時,就容易失去理性而犯錯。
■負面情緒的累積:父母規定不能看卡通,孩子每天利用父母不注意時偷看5分鐘;但沒有看完整,情緒沒能得到安撫;日子久了,心情大受影響,就反映在其他事件上,如不好好吃飯、洗澡、睡覺等,其實孩子自己也不知道這些負面行為和看卡通的關連性。

6Tips親子溝通有效率

視性而為 循序完成
當急驚風爸媽遇到慢郎中孩子時,孩子會受到更多的催促與指責,但慢吞吞型的孩子容易退縮,動作、遊戲,甚至學習速度都比較慢。父母的催促只會增加他的心理負擔。
給孩子充裕的時間去學習、去完成,只要有一次比平常稍快,就立刻誇獎他。並明訂適合孩子能力的工作範圍和程序,例如先收拾娃娃再收拾積木;每完成一小段就給予獎勵,孩子或許會拖長時間,但一定要堅持孩子完成,藉以加強堅持度,先要求孩子完成工作,再要求時間控制;不要讓孩子產生挫折感退縮。

親子一起立法 訂定合理規範
父母訂的規範要具體清楚,與其說「你要做個乖孩子」,不如說「玩具玩完要收好」。在訂規範時要讓孩子參與,才知道他懂得什麼,再共同訂出規範,並利用孩子能看懂的字或圖具體地列在紙上。雖然孩子並不一定都能遵守,但至少已有提醒的作用;訂規範時要注意合理性,否則就是入孩子於罪,孩子很容易就觸犯到規則,將來不聽話的可能性就很大。

讓孩子承擔後果 自發改變
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也藉機讓孩子學習負責。當韋韋還是拖拖拉拉,面臨到的可能就是上課遲到、吃飯吃的太慢而不能參與大家的活動,讓孩子由承受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中,自動自發地願意改變。

傳達確定訊息 讓孩子同理感受
讓孩子感受到他的行為帶給爸媽很多不便;而且跟孩子討論時,肢體動作和語言表達要一致;若爸媽口氣堅定,表情卻輕柔嘻笑,孩子會搞不清楚爸媽表達的真正的意思。且在每一次孩子不聽話時,爸媽要態度一致,不能今天心情好就睜隻眼閉隻眼,而下次心情壞就大發脾氣。

親子遊戲 把孩子變聽話了
當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或吃不喜歡的食物,就會耍賴、動作慢,讓爸媽覺得孩子不聽話。先了解孩子是沒興趣、能力不夠,還是發展不夠成熟?例如孩子吃飯慢,先考慮是否食物不易咀嚼。也可以把要做的事遊戲化,例如孩子不喜歡收拾玩具,親子一起玩遊戲,數「1」時,孩子撿1個,不知不覺玩具就收拾好了。

爸媽調節自己的情緒
父母若不能控制情緒,會轉移孩子學習的焦點。原本是要修正不聽話的行為,但當孩子一看到父母臉色很難看就嚇壞了,認為以後只要聽話,父母就不會生氣。如此一來,焦點成了「生氣」這件事,原本不聽話而受「規範」處罰的意義就消失了,失去讓孩子學習如何改正行為的機會。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學前教育雜誌4月號)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種狀況打孩子,就是你的錯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
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
種表現。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


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媽媽自己都不知道這方面的事情應該怎麼做,沒有很好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時,不要急著
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時,再去懲罰也不遲。


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為這時打孩子往往只是發洩自己的憤怒,懲罰時往往會失去分寸,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


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應等自己怒氣平息了,頭腦清醒了,再實施懲罰。


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


害的孩子。


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遊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


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


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1~3歲的階段. ,孩子處在自主性與羞怯和疑慮之間搖擺的階段。兒童迅速學會走、爬、推、拉和交談等許許多多的技能,學會了如何抓握和放開。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換句話說,兒童現在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父母必須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兒童行為的任務,而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而體驗到羞怯。


育兒小貼士:. 在孩子3歲前的這一年齡階段,面對孩子的無理吵鬧,面對孩子幫倒忙,父母往往是最頭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體罰他們。怎麼辦?您不妨採用以下辦法來教育犯了錯誤的孩子:•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吵鬧時,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給孩子以積極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條件反射。•自然後果法。


對於喜歡亂碰東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體傷害的情況下,可以讓他碰一碰煮熱的食物,讓他直接體會到其中的危害。•用生氣的表情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不對。你可以把自己的憤怒寫到臉上去,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學會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憤怒表情,很多孩子會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講明道理。給孩子講明一些簡單的道理,說清楚這樣做會給他帶來的直接傷害。比如,你亂碰開水瓶,會被燙著的,到時候會像打針一樣痛的。


6歲以後要盡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盡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


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借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


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感覺統合原理


本文Tag標籤:感覺統合


    孩子的學習、生活能力發展,主要依賴於大腦和身體運動神經系統之間的協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覺統合。當感覺統合運作良好時,孩子在學習、運動、移動時,其大腦、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協調,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適應性強、在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強,沒有發展遲緩的情況。當感覺統合運作不良時,孩子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活動就象擁擠的交通一樣,眾多感知到的資訊流通不良,混亂而緩慢,使孩子的認知、行為、學習、情緒等方面的發展出現異常。因此,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與效率,必須要先瞭解孩子的腦生理的發展入手。
  感覺學習幾乎是一輩子跟著我們,它不但是知覺的基礎,也是思考能力的基礎。
     視覺區、聽覺區、味覺區、嗅覺區均位於左腦的底層,觸覺及平衡區位於正中央。寶寶出生的前7個月,大腦的運作功能不強,感官接受訊息後,在左腦進行初步的對照、組織、瞭解,以及記憶的統合學習。大腦功能分化及神經系統也在感覺學習中,逐漸發展開來。
 視覺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剛出生的嬰兒,視覺近似盲人,只能接受單純和強烈的光線和顏色。例如黑、白色、大色塊或簡單的線條及圖形。因此有人認為嬰兒只能看到黑、白兩色,甚至將嬰兒房和玩具都已黑白色系呈現,未免矯枉過正了。
     嬰幼兒所有的感官和神經系統,都在快速成長中,實在沒有必要將他們的感覺設定在一個點上。事實上,他們大約3個星期左右,對顏色和光線的變化已有很大進展了。大約1個月左右,他們已能辨識紅、黃、藍三原色,到了3個月左右,中間色也沒太大問題了,雖然他無法認識顏色的名稱,但對光線的反應及辨識能力已經相當不錯了。
    嬰兒在形狀方面的學習也由簡單到複雜,他們3個月左右就客人是五官的變化,大人以臉部表情都他,嬰兒也會有反映了。
     但是,在3歲之前,幼兒的視力尚未發育成熟,雖然他已經認識大部分的圖形,顏色,甚至文字,但視覺的清晰度仍遠不如成人。這倒不是視覺的辨別力不足,而是兩眼的焦距的成熟度還不夠。人類有兩隻眼睛,所以的兩個視覺,中間是重疊區,成為中心區,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焦距。兩旁則成為周邊視,是兩眼視覺不重疊的地方。
     焦距的穩定性全來雙眼視覺神經及視覺肌肉的成熟。焦距穩定後,幼兒的注意力才能比較集中,也才開始又閱讀的能力。通常焦距的穩定大約在3-4歲之間。在這以前,幼兒的中心視無法完全協調成一個影像,所以,給孩子看得東西最好比較大,比較簡單一點。
     曾有一位媽媽教2歲多的幼兒識字,其實,教幼兒認識字並不困難,只是它不一定能理解文字背後的意義。而且很多圖畫書上的文字實在太小,不適合4歲以前的幼兒閱讀。當我告訴那位元母親,文字太小了,幼兒看得很吃力,會傷害幼兒的眼睛。那位母親卻回答我,拿近一點給他看不就得了嗎?顯然他不明白,問題不再與遠近,而在於焦距是否成熟。
東張西望和爬行都是不可或缺的過程
     由於正前方的中心視看不清楚,旁邊的周邊視特別有吸引力。3歲以前的幼兒習慣東張西望,只要身旁有東西移動,視覺便被吸引,有人以這種現象,來批評幼兒注意力不集中。其實嬰幼兒非常需要東張西望,它不但可以促使幼兒頸部肌肉及神經體系發展成熟,還有助於幼兒視、聽覺肌肉及神經穩定發展,因此深深影響他們的視覺焦距及傾聽能力的成長。
     人體透過神經系統傳送的訊息,必須經過頸部才能到達大腦,所以頸部的神經結構最為複雜,而影響人類學習能力最大的前庭覺也在頸部。嬰兒的爬行階段是發展他們的平衡感及視覺空間最重要的時期。爬行中,頸部運動也最多,有助於頸部神經結構的完整發展,因此在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是絕對不能缺少爬行的。
     視覺肌肉及視覺神經由眼皮及眼眶附近開始,順著眼尾,通過天靈蓋附近,在耳朵上方,順著後耳連接聽覺肌肉及聽覺神經,由耳下方傾斜向後頸部,左右兩個系統交接後頸頭蓋下面的前庭神經核,再傳至後腦的視覺區及聽覺區。
     所以,如果頸部肌肉和頸部神經發展不成熟,連帶影響視覺肌肉及神經的發展,造成幼兒焦距不穩定,看書時容易跳字、跳行,眼睛也容易疲勞,手眼協調及小肌肉的使用也顯得不靈活。
     在過去的大家庭中,一個大人常必須帶5-10個孩子, 屋內多半都有榻榻米、木板通鋪,讓孩子們東張西望、到處亂爬,頸部運動較能正常發展。現代小家庭因空減少、孩子少,經常是一對一,特別是阿媽看顧的孩子,怕骯髒不讓孩子爬行,稍微東張西望,就立刻制止,反而使孩子的頸部運動嚴重不足,視聽覺均無法健全發展。這種孩子4歲以後,焦距仍對不准,所以喜歡東張西望,這是大人卻又來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了。
     造物者的巧妙設計一定有他的道理,人類自作聰明的干涉,常常是只會帶來災害而已。
音辨能力來自觸覺
     眼睛可以閉起來,耳朵卻無法封閉起來。聽覺的訊息更屬於潛意識領域。    聽覺區的訊息深入大腦的潛能記憶區中,因此聽覺的音辨能力,對人類的潛意識影響很大,在心理上也產生很大的作用。但是音辨能力卻來自於觸覺。
     嬰兒出生的那一刹那的強烈擠壓,使得大腦記憶區受到強大的衝擊。胎位變化的感覺長而緩慢,逐漸對大腦平衡神經產生左右。出生時的擠壓則短而強烈,記憶區立刻形成對感覺的接收架構,音辨能力也因此產生,對一個人終生的樂感能力都有影響。
     特別是發音上的練習。人類聯繫發音,大約在7個月達前後,音辨逐漸成熟,嬰兒操作自己的唇舌、聲帶、鼻音共鳴,大約經過一年的牙牙學語期,逐漸學會掌握這些發音的小肌肉,而發出較清晰的聲音,發音要明顯成熟在4歲左右。剖腹產的孩子觸覺差,記憶區接受感覺層次的架構不良,而影響孩子的發音的正確性。
     除了孩子喜歡聽的聲音,並利用它們,引導他對聲音及環境關係的認知。例如聲音的大小、長短、高低、音源、動物聲、自然聲等的分辨及瞭解,便可養成孩子對聲音的敏銳度及關心,對孩子長大後的傾聽能力也有較大的幫助。通常孩子最喜歡敲擊聲:像拍手、打桌子、用東西敲打、而這也是大人最討厭、最想制止的。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急性子與慢性子,教育方法大不同


 


孩子的思維是奇妙的,他們也根據自己的認知來發表觀點,由於天真,他們的觀點在大人看來就越顯得逗笑、可愛的,一般孩子長到3、4歲時,就開始顯現其個性特徵了。有的孩子做事敏捷,有的孩子卻慢慢吞吞。孩子天性各異,盲目參照或千篇一律的教育顯然不可取,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才能,只有及時發現其性格特徵,因材施教,才能培育出有思想有頭腦的新世紀兒童。在弄清了孩子的個性是兔寶寶還是龜寶寶後,家長不妨對症下藥,針對不同個性的孩子展開不同的教育。



兔寶寶的教育法則


這類孩子一般有著聰明的頭腦,和同齡的孩子在一起時,能明顯表現出敏捷和靈活的特點,並能從眾多的小夥伴中脫穎而出。但他們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缺乏耐力。


兔寶寶做事一般不能持久,比如玩玩具總是玩一個丟一個,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一旦有什麼聲響,便能很快將他們吸引過去。在和小朋友們相處時,他們也大多表現出不合群或好鬥等不良傾向。對於這類急性子的孩子,如果不用心調教,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會成為上課坐不住、容易開小差的差生。因此,教育這類寶寶,得注意三大法則。


法則一:有意識地對其進行強制性耐力訓練


耐力培訓可以從鍛煉身體著手。比如:每天規定一段時間專門從事某項體育運動。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跑步是首選的方式。慢跑基本適合4歲以上的所有健康兒童,當然,具體實施起來還得根據孩子的體質情況設定具體的訓練時間和強度,但爸爸媽媽必須堅持,只有持之以恆,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法則二: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培養其做事的專一性


注意力分散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一個孩子即便再聰明,但如果做事不專心,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就。提高注意力首先要從其興趣入手,比如年齡小的孩子一般喜歡做遊戲,那麼家長這時就應該抓住孩子好勝的心理,通過不斷地過關斬將,來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也有的孩子喜歡畫畫,或者看書,家長也可通過這些方法培養孩子延長做事的時間,讓他們在興趣中忘記身邊的干擾,從而提高注意力。


法則三:給予適當的鼓勵


兔寶寶一般比較欠缺耐心,對某件事情如果做得不好,便極容易放棄,包括做遊戲也一樣。因此,家長此時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難度相當的遊戲或者家務幫忙,同時多鼓勵孩子,在孩子出錯時,盡量不要指責和打擊。另外,家長要注意控制時間,讓孩子勞逸結合,保持孩子對事物的興趣。


龜寶寶的教育法則


這類寶寶並不是頭腦不聰明,而是性子沉穩些,行為動作反應也慢些,相對兔寶寶來說發育得稍微遲緩了一些。科學研究發現,只要父母們能用正確的方法培養(不要過分斥責,不要與同齡的孩子相比較),那麼他們大多會比那類早早就表現出神奇天賦的孩子要發育得更好。


慢性子的孩子一般很少發脾氣,與人相處也極為融洽,但性格內向、不善言辭是他們的一大缺陷。如果不加以正確的調教和引導,他們就會從周圍的氣氛中隱約嗅到排擠的氣息,繼而表現出不合群,甚至越來越孤僻的傾向。


法則一:鼓勵的妙用


鼓勵是最好的良方。就像一朵正在成長的花兒,他們需要的應該是溫暖的陽光,輕柔的雨水,而不是當頭的烈日或狂風暴雨。因為內向,所以這類孩子一般比較敏感,不像兔寶寶般性格開朗,相對來說能經得起打擊。他們有什麼事都喜歡放在心裡,到最後慢慢變成一個心結,無法消除。因此,鼓勵和關注能幫助寶寶重建信心,從而獲得力量和勇氣應對生活中的挫折。


法則二:放手讓他做事,並培訓其速度


如何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呢?家長必須謹記,在指揮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給他們講清規則,這其中就包括時間的約定。讓他們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既定的事,讓他們明白,並不是事情做好了就行,而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才算合格。另外,家長還可以嘗試一下獎懲制度,即完成有獎,否則便罰,這種辦法,對於提高孩子的積極性,也是相當有效的。


法則三:多帶他去公共場所,鼓勵他與人交往


鼓勵交往是教育這類寶寶的一個重要法則,我們都知道,與人交往不僅可以從中獲得樂趣,還能獲取知識、信息等資源。從小讓孩子適應公共場所,廣交朋友,對其今後的成長和生活有百利而無一弊。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1歲適合寶寶的遊戲



瞭解寶寶身心發展歷程
  想要知道什麼樣的遊戲適合自己的寶寶?得先瞭解寶寶在周歲之前各個階段的成長過程:

出生~3個月寶寶
  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注意你的臉了,如果你逗弄寶寶,寶寶就會對你笑;寶寶會俯臥抬頭,慢慢地從小角度抬頭到90度,寶寶還會舞動自己的手臂並做出對性稱的動作;而且寶寶會有抓握反射。

4~6個月的寶寶
  寶寶會自動地對你微笑了;慢慢地,寶寶會支撐抬起自己的胸部,從仰躺側翻成俯臥,並從俯臥側翻成仰躺;給寶寶東西,他會用手指和手掌來抓握;如果發出響聲,寶寶會高興地尖叫,並將頭轉向聲源、注視著聲源。

7~9個月的寶寶
  寶寶會自己拿餅乾吃,也會試著抓取離自己身體較遠的玩具;你經常對寶寶說話,寶寶也開始能夠聽得懂了哦;寶寶還會拍打東西,一隻手裡的玩具會轉交到另一隻手中,還會交給你;寶寶坐下的時候,不再需要有東西支撐了。

10個月~1歲的寶寶
  寶寶能爬行,之後你還能看見寶寶自己攀著物體站起來,扶著傢俱移動雙腳;寶寶會用雙手各拿一塊積木,敲打它們或把它們都放到盒子中去;寶寶開始模仿你說單字;寶寶看到陌生人的時候,會有害羞、高興等反應。

適合周歲前寶寶的遊戲
  遊戲不僅僅是玩,更有它獨特的作用。知道了每個遊戲背後對寶寶產生的意義,或許你再次帶寶寶一起玩時,就會更帶勁。




出生~3個月時

視覺遊戲:媽媽可以給寶寶看黑白線條組成的圖案,格子的、圓形的都可以。


語言遊戲:雖然寶寶聽不懂,但寶寶喜歡你用高高低低的聲音對他說話,或者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也不錯!


音樂遊戲:請幫寶寶準備些音樂吧,多給寶寶聽一些簡短、歡樂的曲子,寶寶喜歡在睡覺前後都能聽到它們。

4~6個月時

運動遊戲:給寶寶一些沒有用的紙,寶寶很喜歡撕紙,很多時候,寶寶能一個人撕得不亦樂乎呢。


觸覺遊戲:雖然寶寶還小,可是就懂得享受,寶寶喜歡你能經常為他按摩手和腳,或者搔癢癢也是寶寶很喜歡的。


語言遊戲:對寶寶說一些單一語言,寶寶會很感興趣,並且會嘗試模仿你的發音哦。

7~9個月時

語言遊戲:媽媽知道嗎?寶寶想要認識更多的人了,所以,你可以多對寶寶介紹不同的家人,讓寶寶積累經驗。



運動遊戲:寶寶愛翻、愛爬、愛運動,這時候,媽媽可別阻攔寶寶,相反地,得多多帶寶寶練習才對!


聽覺遊戲:寶寶開始對周圍的環境感到莫大的好奇!打雷、下雨聲、動物的叫聲等等,對於寶寶來說,都是那麼的神奇。

10個月~1周歲時

運動遊戲:媽媽帶寶寶去有單槓的公園玩吧,你托住寶寶的腰,寶寶就會雙手抓欄杆,雙腳離地吊起,這樣可以訓練寶寶手腕力量,很好玩。



語言遊戲:爸爸上班去的時候,總會對寶寶搖手說再見。媽媽你可以搖著寶寶的小手,嘴裡說:「再見、爸爸再見。」幾次後,寶寶就會明白爸爸搖手和再見的意義。



視覺遊戲:媽媽知道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嗎?你可以讓寶寶看到它想要去抓它的時候,把它藏起來,對寶寶說:「哎呀,不見了!」這時,寶寶就會很賣力地去找尋。

結語:
  爸媽瞭解了周歲前寶寶的發育特點,現在,爸爸、媽媽在逗寶寶玩遊戲的時候,就更可以知道寶寶在哪個年齡階段可以玩些什麼樣程度的遊戲了吧?另外,遊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完全來自寶寶周圍的生活,聰明的爸媽,你也可以激發自己的靈感,創造出適合自己寶寶的家庭遊戲哦。


SMART POINTS:
1、玩遊戲時,如果寶寶感到困倦、心情不好的話,請不要勉強他。
2、如果寶寶不配合遊戲或者做不好遊戲的時候,請不要責怪他或直接給他正確答案。
3、如果寶寶在遊戲的過程中,表現得比較好時,記得誇獎他:寶寶真棒!雖然他聽不懂,但是他能看得出您在讚美他,也就會做得更起勁。
4、寶寶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如果您覺得某遊戲程度對您寶寶來說太困難或太容易的話,可以適當增減難度。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好孩子,讓賞識成為孩子成長的陽光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種,打罵孩子可以說是最直接的。但是時代在變,觀念也在更新,家長管教孩子的方法當然也不可能不變通!也許家長會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來,是不是就會寵壞孩子?其實,當孩子犯錯時,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自己負責,反而更能培養孩子獨立而理性的人格。


家長的手應該充滿關愛與溫暖,而不是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一個在戰戰兢兢中長大的孩子,會漸漸發展出負面的行為,例如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覺就說謊,有需求不敢說就偷竊等。不過,有些家長又時常感到很為難,因為除了打罵之外,他們似乎總是難以找到有效的教養方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不打不罵的十大管教妙法吧!



打罵孩子的常見原因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打罵孩子時,許多家長的回答都是“不聽管教”。針對這個原因,專家認為當父母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逼自己這樣去做,卻很少去尋求其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其實,不管用什麼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其責任都要由父母來擔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為家長不願意花心思去尋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有打罵的草率表現。一般來說,家長之所以要打罵孩子,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一、傳統教養觀念


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我們仍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為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就是上對下,並沒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輩的相處上,但在親子關系中卻十分欠缺。


二、自我情緒管理不佳


如果家長的心智不夠成熟,那麼對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壓力與包袱。當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有些家長就容易把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當家長對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無法滿足時,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現不能令家長滿意,那麼家長多半會打罵上前。


三、熟悉的成長經驗


由于沒有及時接受新知識,或是經驗不足,所以有些家長就直接就套用原來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順父母的意,就會受到這樣的打罵處罰。因此,當他無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來做事或生活時,也就喜歡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四、尋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長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教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處罰孩子。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一、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二、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三、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四、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建議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五、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六、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七、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八、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九、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十、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不打不罵,讓賞識成為孩子成長的陽光


打罵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冰霜,而賞識則是孩子成長的陽光。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是渴望別人的讚賞,這是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動物的地方。」許多偉人的成功都是因為父母的賞識,正是這種賞識不斷激勵著他們,讓他們堅定地走向了成功。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往往需要不斷地嘗試,不斷地體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尤其需要父母的賞識。賞識是教育的真諦,能夠帶給孩子無限的信心和動力,讓孩子不斷地前進。


每個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認可、贊同的心理需要。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他內心充滿自豪,充滿信心,這時,他們特別需要有人來分擔他們的快樂,分享他們的成功。這時,為人父母者,要找準時機,創設情境,恰當地賞識孩子。


父母的賞識就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會滋潤孩子純潔的心田,增強孩子對學習生活的自信心,激發孩子渴求知識的興趣;父母的賞識就像夜空中的燈塔,指引孩子前進的方向,促使他們追求成功,永葆積極向上的活力。


因此,父母要能夠賞識孩子,要讓孩子從父母的賞識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更能從父母的賞識中明確努力的方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力爭取得更大的進步與發展。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遭遇挫折時,給予一個鼓勵的微笑,送上一句勉勵的話語,傳遞一個信任的眼神。用自己的賞識去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讓孩子在充滿關愛與溫暖的氛圍中,從長輩循循善誘的教導中,通過心靈的感悟與自我反思,認識自身的不足,正確對待挫折,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應當像尊敬上帝一樣地尊敬孩子。」人性之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就精神生活而言,每個幼小生命彷彿都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間,誰也不是為了挨罵而活著。


不打不罵孩子,學會賞識孩子,應當成為普天之下每個父母的教育座右銘。渴望得到賞識,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需求,但是賞識孩子也需要講究正確地方法。教育專家指出父母在賞識孩子的時候時應做到「六忌六宜」。


忌千篇一律,宜因人而異


我們常會聽到父母說:「孩子,你真棒!」「對,孩子你真好!」這樣的公式化了的、千篇一律的賞識,偶爾試試倒也無妨,長期使用則會讓孩子覺得你的賞識空洞而缺乏誠意。孩子千差萬別,賞識也應因人而異。成績好的賞識他的睿智,暫時不夠好的可賞識他的勇氣;好動的賞識他的活潑,靜默的可賞識他的沉穩;膽大的賞識他的無畏,膽小的可賞識他的謹慎等等。


忌姑息遷就,宜獎懲結合


現實中,有些父母片面理解賞識孩子、尊重孩子的理念,以為只有捧在手裡、含在嘴裡、不給半點批評就是尊重和賞識。於是在孩子犯一些錯誤時也一味姑息遷就。父母一定要明白:賞識孩子不全是褒揚激勵,有時賞識也需要必要的批評,甚至適當的懲罰。只有這樣獎懲結合的賞識,才能培養出出類拔萃的好孩子。


忌忽冷忽熱,宜持之以恆


有些父母平時對孩子賞識,臨近考試或者一些關鍵的時刻,便又回到老路上去,對孩子少了賞識、多了抱怨;少了耐心、多了急躁。父母的心情成了賞識的晴雨表,今天心情好,春風拂面,微笑蕩漾;明天心情壞,便拉下面孔,冷若冰霜,對孩子橫豎看不上眼,批評指責便接踵而至。其實,父母賞識孩子,應該更多些寬容、理解,多些恆心、毅力,把對孩子的賞識持之以恆地進行下去,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讓他們敢於接近自己,認可並樂於接受自己的教育。


忌急功近利,宜放眼長遠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期望孩子在短時間內來個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不太切合實際的。多元智能理論的研究告訴我們:所有的孩子都很聰明,只不過他們聰明的方式不同。每一個孩子都有潛力,但發掘的程度、表現出來的先後也各不相同。所以,父母要認識孩子的差異,允許孩子失敗,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態,放眼長遠,在期盼孩子成才的同時多些賞識、多些鼓勵。


忌錦上添花,宜雪中送炭


不少父母對優秀孩子的賞識往往多些,而對頑皮孩子的賞識則少些;孩子取得成績時大加賞識,平時則相對吝嗇。其實,不只是優秀孩子應該賞識,頑皮孩子更需要激勵;不只是取得成績時需要喝彩,遭受挫折時更渴望加油。其實當孩子遇到挫折、遭受失敗時才是更加需要多賞識的時候。所以,父母要少一些錦上添花的賞識,使優秀孩子更清醒、更理智;多一些雪中送炭的賞識,讓頑皮孩子更堅強、更自信。


忌單兵作戰,宜通力協作


賞識孩子,父母往往首當其衝,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沒有緊緊跟上?作為對孩子有影響力的其他人物有沒有參與進來?如果僅有父母行動起來,那麼孩子在父母跟前如沐春風,在祖父面前卻可能遭遇暴雨,這種景況就會使孩子無所適從。所以,賞識孩子必須形成全家參與、大家齊關注的局面,形成賞識的合力。


走出打罵孩子的教育誤區,通過賞識來激發孩子的潛能和人生的信心,每個父母都可以用正確的賞識塑造出理想,傑出的好孩子。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請容許孩子哭


 


  面對寶寶哭個不停,爸媽常沒了耐性,甚至祭出「數到三,就給我停止!」的法寶。到底寶寶為什麼哭?可不可以溫柔以對?   


「哇-」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以哭聲來跟這個世界說「哈囉,我來了」。而這第一聲哭,恐怕怕也是這輩子唯一被人歡迎的「哭」。
  之後,所有的哭,都是該被止息的,因為「哭」所放送出來的訊息都是「我不好,我需要人關注」。
  您多久沒哭了?不好意思哭?哭的時候都要躲起來、偷偷地哭?
  還是孩子好!想哭就哭,絲亮不用閃躲,人前人後、毫無顧忌地扯著喉嚨哭,哭得聲嘶力竭,哭得全身放鬆,再舒舒服服地睡去。
孩子的哭,可能是生理上的原因,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一個勁兒的要孩子「不許哭」,孩子是學不會如何用「哭」以外的方法來抒解情緒的。  


 


 I.因身體不舒服而哭
新生兒的哭,是他在「說話」,表明「我需要被照顧」。
  只要他覺得身體上哪裡不舒服,肚子餓、肚子痛、太熱了、太冷了、想睡覺、尿布濕了、大便了......,他就直接哭出來。
  不過,當他用哭來招引爸媽對他的照顧後,只讓他的不舒服感消失,比如餵飽他、幫他脫去一件服等,他就乖乖不再哭了。
  他不懂得爸媽白天上班太累,晚上需要睡眠;知道他的哭聲吵醒隔壁房剛睡著的小姊姊。所以,爸媽可不要因為自己實在太想睡覺,就對新生兒這樣的,哭煩躁以對喔!
  有時候,小baby身體上的不舒服,任憑他「說」個不停,爸媽左檢查右檢查,就是不明瞭,在這種情況下,實在不能怪他是個「磨娘的孩子」。 



 II.因心理的需要而哭
寶寶慢慢長大後,除了身體的發展外,心理也快速成長,哭的原因越來越複雜。
  他會因為想要要爸媽跟他玩、想要爸媽抱、驟然看到奇怪又有聲音的東西等原因而哭,也會因為爸媽的離開而哭。
  更大之後,他會因為想拿的東西拿不到、玩具不見了或壞了、想自己拿湯匙吃東西爸媽不給,或忽然看到一個陌生人而哭。慢慢地,他更可能因為覺得爸媽比較疼弟弟、因為好朋友不理他、因為氣自己拼圖拼不出來、因為別人搶了他的東西而他不知道怎麼辦、因為爸媽「騙」他而哭。
  當然,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爸媽罵他、處罰他而哭了。



III.不許哭!
「哭」是一種情緒反應;而情緒本身無所謂好壞。
  很小的baby哭的時候,爸媽往往急忙審視孩子身體上有沒有不適。大部分時候,處理完之後,寶寶也就不哭了,皆大歡喜。
  但是,等寶寶越來越大,哭的理由越稀奇古怪時,爸媽也就越來越難忍受孩子的哭。一方面是認為孩子「都這麼大了,還哭!」、「這種事也要哭!」、「無理取鬧,就是愛『番』!」另一方面,其實不得不承認,孩子盡情之下的哭聲實在不悅耳,忙碌、煩躁的現代父母,在三兩下沒能「對症下藥」時,耐性就沒了,「你到底想怎麼樣!?」
  除此之外,更深的原因是:我們都不習慣接納負面的情緒,大家都覺得哭是很丟臉的,代表性敗、懦弱、無能為力。我們絕不輕易在人前掉淚。
  所以,孩子哭的時候,做父母反應就是:「不許哭!別人在笑你了,羞羞臉喔!」
孩子從小就知道「哭是羞羞臉的事」。
  而假如孩子生理的或心理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滿足,就兇兇地罵他,要他停止哭,恐怕他只會因為被罵,甚至被處罰,而哭得更兇了。
  甚至還有更多請求效率的爸媽:「不許哭!數到三,就給我停止,不可以再有一點聲音!」
  爸媽請試試看,哪天在自己難過得掉淚時,要求自己「數到三」就完全停止,看看自己做不做得到。 



IV.請容許孩子哭
哭,是孩子最先學會的一種溝通方法,藉此來表達他的需求。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爸媽可以教導他透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明需求。但是,孩子跟大人一樣,有挫折、傷心、嫉妒等負面的情緒,會有哭一下的需要;而孩子也跟大人一樣,需要的是好的抒解或調適的方式,而不是旁人的喝止:「不許哭!」
  所以,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人,當孩子哭的時候,請給予溫暖的接納與關懷,幫助他找出原由,再跟他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從小給孩子良好的情緒教育。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稚園寶寶的5個健康問題


 


 


 


上幼稚園是寶寶走入社會的第一步,沒有了家人的呵護,寶寶能適應嗎?健康問題恐怕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了,那麼寶寶在幼兒園都可能有哪些健康隱患呢?以下5點相信一定對你有幫助。


 


  問題一:憋尿。


  案例:朵朵媽媽告訴記者:“我女兒今年歲,上幼兒園小班。最近我發現,寶寶在幼兒園不願上廁所。每天下班來接她的時候,我都看著她夾著兩條腿走路,憋得不行了。她說,因為班上有個小朋友上廁所的時間太長,遭到了老師的‘批評’,所以她就害怕了,寧可忍著也不去。這樣下去,寶寶還不得憋出病來?”


  專家分析:寶寶出現憋尿的情況,幼兒園的老師是有一定責任的。不過,幼兒園一個老師至少看十幾個寶寶,照顧不周的情況也是有的。這就需要家長及時發現寶寶的問題,平時要多和寶寶聊天,了解幼兒園的狀況;接送寶寶的時候多問問老師,寶寶在園裡有沒有什麼“異常”。朵朵之所以憋尿,是因為她把上廁所和受批評聯繫在了一起。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消除朵朵對上廁所的恐懼,對上廁所的問題進行正面強化。


 


  問題二:尿濕褲子。


  案例:林林媽媽說,他們家寶寶和朵朵恰好相反。朵朵是憋尿,林林是憋不住尿,經常尿濕褲子。


  專家分析:小班的寶寶很容易出現尿褲子的情況。家長要對寶寶進行語言方面的訓練,教寶寶學會說“我要小便”,“我要拉臭臭”;告訴寶寶如果老師工作忙,沒聽見,要拉著老師的衣角,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寶寶總是尿濕褲子的話,家長要提前告訴老師,多照顧自己的寶寶,而且要準備一套乾淨衣褲給寶寶備用。


 


  問題三:吃飯慢。


  案例:豆豆媽說,寶寶在家吃飯是不定時的,有時能吃一個多小時。到幼兒園後,他們最擔心寶寶吃得慢、吃不飽。


  專家分析:幼兒園有一定的進餐時間,一般為半個小時左右,前分鐘老師先讓寶寶自己吃,後分鐘,老師會餵那些吃得慢的寶寶,直到寶寶吃飽。不過,進餐習慣要從小培養,家長要要求寶寶定時定量進餐;平時少讓寶寶吃零食,別讓他們邊吃邊玩。


 


  問題四:不愛午睡。


  案例:吳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寶寶上幼兒園兩年多了,別的都挺適應,就是不愛睡午覺。他不解地說:“我們家寶寶精力特別充沛,是不是沒必要非得睡午覺啊?”


  專家分析: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要求小朋友午睡一個小時。因為寶寶正處在生長發育的快速時期,每天需要十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僅僅靠夜間的睡眠是不夠的,午睡是很好的睡眠補充,即使對那些精力充沛、沒有困意的寶寶也是必要的。而且,處在一個集體中,寶寶要學會遵守規則,如果別人都睡,只有他例外,對他的個性培養沒有好處。家長應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要求寶寶按時午睡。


 


  問題五:性格內向受欺負。


  案例:孫女士反映她的女兒性格特別內向,平時不愛說話也不愛動,在幼兒園裡更是常常受小朋友欺負,她很擔心。


  專家分析:幼兒園“大欺小、強欺弱”的現象很難完全避免。家長不能光依靠老師,得讓寶寶先強起來。有些身體弱小、性格內向的寶寶容易遇事時顯得“退縮”,也就容易成為受欺負的對象。家長要告訴寶寶,受欺負時不要跑,跑會給對方一個資訊“你怕他”,要大聲喊老師。家長最好能幫寶寶從同班的小朋友中找一個“鐵哥們”,這樣寶寶心裡就比較有底氣。另外,家長可以通過做遊戲,讓寶寶扮演英雄,增強他的自信。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幼稚園非念不可?孩子幾歲念幼稚園較適當?


幼稚園非念不可嗎?孩子幾歲念幼稚園較適當?幼教專家認為,學校永遠無法取代親職,孩子未必需要儘早入學,上幼稚園主要是幫助孩子從家庭過渡到更大團體的國小學校生活。而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讓孩子在五歲之前入學…



圖片轉拍網路分享影片蠟筆小新


幼稚園非念不可?


幼兒教育並不是義務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提供孩子豐富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在日常生活真實的情境下學習各種事物,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應團體生活,並促進孩子在身體動作、語文溝通、社交情緒、認知思考各方面的發展,並不需要進行學科知識的傳授,所以孩子未必需要儘早入學,如果家中有親人可以照顧,能多讓孩子跟家人相處,反而是現代生活型態中難得的人生經驗。


如果孩子未上學,是由家人自己照顧,父母只要掌握一項原則即可:在安全無虞、不影響他人、不破壞環境設施的前提下,儘量提供孩子主動探索及親身操作體驗的活動與機會,父母可善用社會資源,多帶孩子到社區公園、圖書館、遊戲場走走。


父母如果真能這樣,孩子的發展未必會比那些及早上學的孩子差,甚至更優都有可能。畢竟親子是一對一的「師徒制」,孩子反而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品質。


幾歲送孩子上幼稚園比較恰當?


目前依規定幼稚園可招收四~六歲的幼兒,托兒所可招收二~六歲的幼兒,但這並不表示幼兒只要滿兩歲就應該或就適合上托兒所、滿四歲就應該或就適合上幼稚園。


原則上只要在上小學之前,讓滿五歲的孩子能至少有一年學前教育的生活就可以了。畢竟,上幼稚園可幫助孩子從家庭過渡到更大團體的國小學校生活,不過,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讓孩子在五歲之前入學:


1、父母親或照顧者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啟發孩子,想藉由選擇較優質的幼稚園,由專業的老師負責照顧與教育,這當然也是不錯的決定。


2、孩子各方面發展蠻成熟的,主動表達想要跟哥哥姊姊一樣去上學,或老是吵著大人要陪他玩玩具,就表示他有社會性需求,可以考慮讓他早點去上學了。


如果父母必須送四歲以下孩子上學,最好要選擇班級規模較小,師生比例不能太高的幼稚園或托兒所,三歲孩子的師生比最好不要超過一:十二,兩歲孩子的師生比最好不要超過一:八,才可能提供較佳的教保品質。


另外要注意一點,根據英國大樣本的多年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就讀全天班的孩子,與半天班的孩子相較,在各方面發展水準並無顯著差異。換句話說,父母不見得要讓孩子念全天班,而且因為目前許多都會地區的幼稚園空間擁擠,就讀全天班的孩子,因為長時間在擁擠的空間一起吃睡玩耍,反而容易增加疾病相互傳染的機會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拒養「過寵兒」3技巧‧3情境,父母學說Yes & No


育兒生活 8月號 NO.231


拒養「過寵兒」3技巧‧3情境,父母學說Yes & No

採訪撰文/陳俐君
諮詢/張老師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楊文麗


「溺愛,讓孩子無法無天!」一句告誡,由慈濟證嚴法師口中堅定道出,平緩語氣背後,卻如同正中要害般,赤裸裸地掀開早已扭曲不堪的家庭教養危機。
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孩子個個是父母捧在手心中的寶。「愛,就是給他最好的!」難道是最正確的親情表現嗎?過度寵愛、凡事代勞,是否因此養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過寵兒」?專家提醒,明定家規不妥協,適時學說Yes & No,孩子才懂知福惜福,為自己負責喔!




在承受多次人工受孕失敗後,在父母引頸期盼下,如小公主般的娃娃終於誕生。掌上明珠,得來不易,娃娃一出生後,爸比媽咪迫不及待想給孩子滿滿的愛。看到娃娃因夏天悶熱不舒服而大哭,冷氣立刻24小時強力放送;半夜一聽到娃娃哭聲,立刻以跑白米速度,迅速抱起孩子安撫。

也許發現凡是用「哭」來表達需求很有用,娃娃學會了以「哭」來表達想法。開心也哭,不開心也哭;父母在甘願為兒奴的親情天性背後,不禁開始思索,如此寵愛娃娃,是否曲解了「愛的真諦」?


有求必應,潛藏危機
      爸比媽咪們是否有過以下經驗:帶寶寶逛街經過玩具店,看見喜歡的玩具,孩子總是大聲哭著要買;害怕接觸陌生環境,出門上學不是要媽媽連拖帶拉,就是乾脆坐在門口耍賴,說什麼也不去上學。

      面對這樣的「僵持」,爸比媽咪們該怎麼解決?是強硬拒絕?還是心軟遷就?隨著小寶貝的認知、理解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建立,若被孩子抓準了父母「有求必應」的個性,張老師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楊文麗指出,常此以往,恐將不利孩子人格發展。


過度自我中心
      楊文麗心理師表示,從國內外幾項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長期習慣父母經常「有求必應」的孩子,有較高比例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特質。

      她近一步解釋,在家長「有求必應」的教養模式下,孩子很容易錯將「服務」這項極具互動性的原始精神,只吸收到單向的「被服務是理所當然」的概念。由於孩子只吸收到以「自我」為出發點的服務特性,容易養成小孩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特質。


自我控制力差
      父母親過份溺愛,凡事代勞,除了養成孩子凡事以自我需求、喜好為中心的「目中無人」個性;還會因缺乏與他人互助的觀念,養成專斷、跋扈,無法接受別人說不以及限制的的人格特質。凡事總以「我想要」、「我說了算」等自私心態面對,長期下來,因為不習慣遷就環境、隱忍現實,對自我的態度、行為控制力多較差。


情緒不穩
    正因為從小對「自我控制」的能力不佳,對於即將步入校園團體生活的學齡前幼童來說,很容易因為太過「自我」,常遭同儕排擠或拒絕,這樣的負面互動回饋,會使一向在家受寵的孩子顯得不知所措、惱羞成怒,甚至出現強烈情緒反彈等情緒不穩現象。而由於家庭教育傳遞錯誤認知,造成孩子認知不和諧,老是覺得全天下的人都跟自己唱反調而心情不佳、情緒不定,若無即時導正錯誤觀念,很容易進一步引發孩子的社交能力危機。


社交差,學習少
      「錯誤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付出慘痛代價!」楊文麗心理師指出,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家長因寵兒寵出「小霸王」的現實案例不勝枚舉,「從小紮根錯誤,孩子性格很容易就此扭曲了!」

      凡事以自我需求為中心的「過寵兒」,會因出現愛操控他人、跋扈、耍賴等個性,與之相處的同儕會因地位不平等而產生拒絕、遠離,甚至排擠的現象。當孩子被身邊的同學、朋友一個個拒絕,這對孩子的人際互動與學習機會,絕對會帶來負面影響。


認知形塑
教養:大小有別
教育小小孩‧先培養「做」的習慣

      楊文麗心理師指出,對於0~1歲小Baby來說,確保日常生活規律、健康成長,建立基本信任關係等,是父母親育兒的首要任務。而等到孩子約1~3歲大時,此時的行動力與理解力雖然還不甚靈活,但已經有能力透過行為結果意識、理解「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觀念。她建議,父母此時可開始為孩子制定明確生活規範(也就是「家規」),讓孩子即早辨識是非對錯,建立行為準則。

      楊文麗心理師提醒,這時期的孩子,還無法充分理解所謂「模糊」地帶,家長在教養孩子時,應著重具體、黑白分明式的規矩,讓孩子有所依歸。


訓練大小孩‧學習「負責任」
    約3~6歲的大小孩,多半已經具備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也對於簡單的人際互動與是非對錯,有基本的認識與想法。面對這個年紀的孩子,家長教養應評估小孩的個別狀況予以進階教育;楊文麗心理師提到,對大孩子來說,學習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才能避免日後出現自私、推諉的行為。
    「小至自己收好玩具,大到完成爸媽老師交待的事項,都是負責任的表現。」楊文麗心理師認為,當孩子能夠理解,爸比媽咪的愛,不是無條件付出;適時「放手」讓自己學習為自己負責,也是父母的另一種愛。


結語
  極具效果的家庭教育,必須立基於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楊文麗心理師師強調,爸比媽咪們面對孩子無理取鬧的態度,千萬不可有「他還小,長大就會好」的錯誤迷思。想不養出「過寵兒」之前,得先重新檢視自己是否已有「為人父母」的正確認知,不放大自己對孩子的罪惡感;勿以為替孩子做得多,就是愛孩子;不說一套做一套;也勿用威脅利誘形式養大孩子胃口,訓練孩子學習付出、對自我負責,以導向人格發展的正軌喔!


(詳文請見2009年八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卡」教會寶寶的事


育兒生活 │ 2010-04-01 採訪撰文 江睿毓‧內容諮詢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 幼保科專任講師 林秀芬









 
 

「圖卡」教會寶寶的事 當你對這個議題感到關心,我們相信你一定是個十分用心對待孩子的家長。就如林秀芳老師所說,圖卡是屬於比較專業的幼教教材,然而,只要使用得宜,圖卡絕對是父母教養孩子的好幫手。此外,林秀芬老師也提出「全語言教學」觀念,只要父母用心,生活中處處都可以學習。

1、刺激視覺發展
0~1歲寶寶,視、聽、嗅、味、觸五覺正處於重要的發展階段,其中「視覺」是很重要的感覺器官,若沒有良好發展,寶寶往後的學習就會受到影響。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專任講師林秀芬指出,「圖卡」則是此時一種很重要的傳遞工具,可以提供嬰幼兒不錯的學習效果。

寶寶的“視”界變化
要提供寶寶圖卡的學習,首先寶寶必須具有凝視的能力,視覺焦距要能夠對準,林秀芬老師說明,因此我們就從寶寶的視覺發展開始瞭解起~。
剛出生躺在娃娃床上的寶寶,視覺發展尚未成熟,看到的世界就只有眼前的天花板,此時寶寶的視力處於遠視階段,人或物離他太近,對他來說都只是模糊一片;一直到約4個月,頸部可以撐起,當爸比媽咪抱起BABY時,寶寶的世界變成了360度,學習的東西更加多元。1歲左右,當寶寶已經可以扶著東西站起來時,就開始了主動性探索的歷程。

寶寶的學習是慢慢累進的
媽咪喜歡貼著寶寶的臉,近距離地與他對看?剛出生1~3個月的寶寶正在調節視覺能力,近距離的接觸,寶寶其實是看不清楚的喔!寶寶會有反應,是因為聽到你的聲音、聞到你的味道,慢慢地,等到遠視調整成正常視力,寶寶才知道原來媽咪長這樣喔!

訓練寶寶「追視」能力
6個月內,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娃娃床上的寶寶,媽咪吊在床上方的玩具通常就成了寶寶的視覺焦點,當玩具吸引他時,寶寶的眼睛就會一直盯著玩具看。此時,若玩具一直定在同一個點上,寶寶很容易變成「外斜視」或「內斜視」(視玩具吊掛的位置不同而產生外或內等各種斜視狀況),林秀芬老師提醒,會旋轉、移動的玩具才能訓練寶寶「追視」的能力,如果玩具不能移動那就移動寶寶,有時候這樣躺,有時後換個方向躺,或是將娃娃床轉個方向;當寶寶眼球能夠跟著轉動的玩具而移動時,就表示眼球有較優越的發展。
圖卡學習法:從最單純的黑白開始
提供給1歲內寶寶的圖卡越單純越好,林秀芬老師說明,就像嬰兒食品一樣,不加糖、不加鹽,其實不好吃,然而單純才符合寶寶的需求;剛開始給寶寶看的圖卡則以黑白對比為主要選擇,林秀芬老師建議,圖案變化可從黑白兩塊開始,然後是黑白大格、黑白小格到黑白圓圈等各種圖形循序漸進的提供,相式上也同樣從兩相式(如:紅色三角形和藍色正方形),再逐漸往上加,變相越來越豐富,學習就越來越多元。
「視覺型」的孩子具有看到就學會了的特性,林秀芬老師表示,而「聽覺型」的孩子則需要看到的同時也聽到,如此能強化記憶。因此,提供圖卡學習時,我們會強調,看到同時聽到的重要性,比如說提供花的圖卡,我們會告訴孩子這叫做花,讓孩子看到並聽到。

2、學習說話能力
“聽跟說”是合併學習裡很重要的一環,林秀芬老師提出,當寶寶出生後開始的每一天,就應該多跟他說話,「說話而不是說教喔!」此外,透過「圖卡」結合生活化的主題來學習,孩子看&聽得越多,說得自然越多。

不要用“兒語”跟寶寶說話
當baby還在媽咪肚子裡的時候,雖然隔著羊水,聽不到媽咪的聲音,但透過聲波的傳遞,baby很早就熟悉媽咪的心跳聲及說話聲。所以剛誕生的baby,只要被媽咪抱在懷裡,聽到熟悉的聲音就會感到溫暖且安全。因此,林秀芬老師表示,我們鼓勵孕媽咪跟肚子裡的baby說話(即進行胎教),而當寶寶來到個這世界後,更要每一天都跟寶寶說話。
我們經常看到媽咪拿著圖卡對寶寶說:「這是狗狗」、「這是花花」、「這是喵喵」…,林秀芬老師提醒,我們不贊成大人用“兒語”的方式來教寶寶,這會養成他用兒語說話的習慣,在孩子的世界裡還行得通,長大後到了大人的世界裡就可能產生問題。

在互動中發現孩子的語言力
臨床上我們發現,愛說話的爸媽或保母,孩子通常也一定是一開口就噼哩啪啦說個不停;而由年紀較大的阿公、阿嬤帶大的孩子,語言發展能力通常較易不足。林秀芬老師表示,因為阿公、阿嬤的年紀較大,體力也沒有那麼好,通常只能提供玩具給孩子玩,然後在旁邊看著他,照顧孩子的安全;與大人的互動少,久而久之,這類孩子語言發展的情況就不若其他孩子快速。
此外,有些家長,尤其是高學歷的父母,當面臨孩子出現語言障礙的情況時會特別難以接受,他們會認為家長學歷都這麼高,孩子不可能不聰明,只是大雞晚啼,現在還不會說話沒關係,耐心繼續等就好;林秀芬老師表示,最讓人擔心的是可能因此就錯過孩子語言治療的關鍵期。此外,口吃、結巴、大舌頭、構具異常、橋舌音發不出來或是台灣國語等,也是經常發現的語言問題。

圖卡學習法:及早發現語言遲緩
早期療育裡,運用「圖卡」可以發現孩子語言發展是否有遲緩的現象。當發現孩子老是回答不出問題,或是經常性使用斷句、疊句、省略句等,林秀芬老師舉例,如孩子說:「寶寶、汪汪」,這句話的意思可能是寶寶看到汪汪,也可能是寶寶喜歡汪汪,大人無法正確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當孩子使用的字句越簡短,即代表他構語跟構音的能力比較不足。大概在2歲半~3歲之間,孩子的語言能力普遍都可以表達的很好的時候,如果發現孩子有類似上述的情形,即建議及早進行診斷,找出引起障礙的原因。

3、閱讀開啟創意
1~2歲依孩子的需求,林秀芬老師非常鼓勵家長提供大量繪本給孩子閱讀,繪本就等於是集結成冊的圖卡,而圖是最好的想像連結。一張圖可能只有少少幾個字,或者什麼字都沒有,卻從內容、顏色中透露出非常多的訊息。家長不用特別指導孩子什麼,提供繪本,陪著他一起看,一起想像就足夠。

在親子共讀裡享受天倫樂
跟著CD的指示,聽到「噹!」就表示翻下一頁。陪伴孩子閱讀的是透過錄製再播放的機器聲或模擬真人聲?孩子最希望陪著他一起閱讀的其實是“真人”,而且是和他最親近的爸比媽咪;林秀芬老師提出,如果家長真的太忙碌,每天請起碼挪出一點點的時間,5分鐘、10分鐘都不嫌少,在親子共讀裡和小寶貝齊享天倫樂。
此外,我們也鼓勵親子共讀從懷孕開始,林秀芬老師說明,肚子裡的baby雖然聽不懂,但會感受到愉快,當媽咪輕鬆愉快的講故事時,血管會擴張,使得血液流量多,帶氧量就變多,而寶寶不缺氧自然就比較快樂;反過來說,若媽咪經常生氣,使血管收縮,血液流量變少、缺氧,就容易傷到寶寶的大腦。

早期的感統整合影響大腦發展
臨床上碰過以下的案例,4、5歲的孩子在閱讀書籍時,會出現跳字或跳行的情況,孩子不是故意跳過去,而是讀得時候就是沒有看到那幾個(行)字。林秀芬老師指出,這種情況來自於大腦感覺統合的不正確,跟早期視覺的發展有關聯,特別是1歲內的視覺刺激與學習。林秀芬老師說明,視覺統合決定後面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反應,然而因為眼睛沒有告訴大腦看到這些字,大腦在發出命令時就不會講出這幾個字。
很多感覺統合專家皆提出,大腦後期的學習與發展,絕大部分來自於早期視、聽、嗅、味、觸覺的統整。大腦就像一台電腦,林秀芬老師說明,有非常多的記憶體,吸收很多的資訊存在裡頭,當人體要使用時,大腦必須從各個資料庫裡蒐集答案,此時若傳輸中出現狀況,就可能出現不正確的結果或大腦當機等情形。
圖卡學習法:這個看起來像什麼?
讓孩子看大量的繪本,繪本就等於是集結成冊的圖卡,林秀芬老師說,無字天書是最好的美學培養,就像世界名畫,我們不一定懂得畫中的意境,卻能從中培養美學情操,重點是請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看。林秀芬老師提醒,在閱讀繪本的時候,爸比媽咪千萬不要直接問孩子:「這是不是蘋果?」而該這樣問:「這個看起來像什麼?」孩子回答的越天馬行空越好,這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讓孩子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說出他所看到的東西,家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幼兒圖卡學習Q&A
看著書局裡琳瑯滿目的「幼兒圖卡教具」,心急的媽咪們是否不知該如何下手?以下重點式的說明圖卡學習的各種問題,並提出挑選圖卡時要留心的小細節。
Q1、圖卡有助於寶寶學習?能增進哪方面的學習效果?
答案是肯定的,林秀芬老師表示,圖卡屬於專業幼教教材的一種,能幫助寶寶學習,在視覺刺激、語言發展及閱讀培養上都有不錯的效果。
Q2、幾個月大的寶寶適合圖卡教學?
從寶寶出生開始,就可以提供黑白圖片,刺激寶寶的視覺發展。甚至在孕媽咪肚子裡的時候,媽咪就可以看著圖卡講故事給小寶貝聽囉!
Q3、寶寶如何透過圖卡學習?
在幼稚園裡,林秀芬老師說明,我們會利用各種圖卡和實物來教導小朋友,拿「蘋果」來說明,老師會準備蘋果圖樣的圖卡、寫上蘋果的字卡以及真的蘋果,如果是強調雙語的學校還會加入apple的字卡,每次出現蘋果時,這四個東西就會一起出現,在心理學來說這叫「制約反應」,久而久之,當出現其中一樣圖卡、字卡或實物時,小朋友就會自動連想到其他3樣東西。
4、5歲的孩子,圖卡還可以變成撲克牌,爸比媽咪可以和寶貝玩「釣魚」的遊戲,將成對的圖卡蓋在地上,當翻出蘋果時,讓寶寶找出apple在哪裡,考考寶寶的記憶力。複習的越頻繁,寶寶的字彙能力就會越豐富。
Q4、圖卡、繪本一樣嗎?我的寶寶適合哪一種?
繪本可以說就是集結成冊的圖卡,廣義的圖卡更包括:繪本、布書、洗澡書、貼紙書…等等,父母可依孩子的成長需求提供適當的圖卡,如洗澡時提供塑膠製成的洗澡書,小baby階段提供沒有傷害性的布書等等。
Q5、挑選市售圖卡的注意事項?

寶寶看的圖卡其材質越厚越適合,因為手指頭末梢還沒發展好,厚才易於寶寶翻閱,也比較不會捲起或破掉,此外,字越大、越少、越清楚越好;選購時媽咪也別忘了檢查圖卡是否容易調漆,聞起來有沒有怪味道,是否有過小的零件,寶寶可能會塞到耳朵、鼻孔,或吃下肚裡等等。
林秀芬
現職:康寧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專任講師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社會系社工組畢業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畢業
經歷:汐止宏育幼稚園園長
道生總管理中心教學部專員
奇德兒托兒所保育員、主任、所長
奇德兒幼教顧問公司教學部主管
培德高職幼保科專任教師暨輔導組長、實習組長
萬芳高中輔導組長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個月寶寶培養語言能力


 


 


很多人認為剛出生的嬰兒什麼都不會,其實不然。有實驗表明,在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就能分辨出媽媽常常給它朗誦的一首兒歌和別的兒歌的區別。其實從胎兒時期開始,寶寶每時每刻都在學習語言,他們努力捕捉身邊的“語言”資訊,並且很用心地學習,以至于到了出生3個月時,他們就已經能發出元音了。而到了6個月,寶寶們的本領更是長進不少,不但能聽懂語言,還能發出“papadada”這樣的輔音了。因此,家長們應該因勢利導,遵循孩子的天性,通過一些方法及時的對寶寶進行語言練習,促進寶寶們的語言天賦。


  1、儘可能多和寶寶說話。讓寶寶熟悉你的語調、熟悉各種發音。


  說話時要確保寶寶有良好的情緒(當然,家長此刻也應該是愉悅的)。然後可以把寶寶抱在手裡,也可在床上,關鍵是要保持和他面對面,要有眼神的交流。說話的內容可以是重複叫喚寶寶的名字,給寶寶說說他身邊發生的事情,重複講小故事,常用的關鍵詞語要重複不斷地出現。寶寶一開始雖然不能聽懂,但是“多聽”是以後“能講”的基礎,潛移默化之下,他腦中的詞會積累得越來越多,6個月就能聽懂簡單的詞彙了。


  2、模仿動物的聲音。經常在寶寶面前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例如貓、狗和小鳥的聲音,可以起到鍛鍊寶寶的聽力,訓練聽覺的敏銳度的作用。模仿時可以加上一些小動作,或者用圖片、玩具來表達動物的形象,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如果寶寶目不轉睛的盯著你看,並且對你的模仿叫聲有反應,那練習就成功了。


 


 


3、回應寶寶的發音。3個月後寶寶經常會興致勃勃的發出啊哦等原音,家長們因孩子的進步而驚喜之餘,不要忘記積極地回應寶寶的發音。要用肯定的語氣來表揚他的進步,促使寶寶多發音,要學會做一個優秀而忠實的“聽眾”,使發音練習能夠鍛鍊寶寶的口腔肌肉,為將來說話做好客觀準備。


 


  4、辨認五官。寶寶6個月時能坐了,雙手就解放出來了。這時我們可以拉著寶寶的小手,教他辨認五官。比如先拉著他的小手指著自己的嘴巴,說“嘴”,然後再指向寶寶的嘴,再說一遍“嘴”,重複幾遍,以此類推。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寶寶認識五官,促進寶寶對人體的認識,並把這種認識與發音聯繫起來,加強了詞彙的記憶。


 


  5、身體力行認“動詞”。比如說,認識“跑”這個動詞,媽媽可以先對寶寶重複說三次“跑”,說完就在寶寶面前跑上兩圈;說“閉眼”,就立刻閉上眼睛;說“張嘴”就張開嘴巴;說“吃”就 嚓的吃下一塊餅乾。這種形象而生動的演示方式,會給寶寶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他的記憶,有效提升對語言和詞彙的理解能力。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工具,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常寶寶都具有語言天賦,所以要想寶寶喜歡說話和敢於說話,關鍵不在於技巧,而在於爸爸媽媽是否能給予寶寶十足的愛心和充分的肯定。只要讓寶寶對自己充滿信心,語言發展就不會存在障礙的。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aby也要做“球員”


 


 


 


寶寶似乎天生就對“球”這個玩具感興趣,從滿月後的他就喜歡用眼睛盯著各種顏色的球看,會爬後又最愛追著滾動的球玩,再大一些則喜歡用球充當與人溝通的橋樑……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小球也在不斷變換著角色以幫助寶寶的成長發育,所以球就是寶寶最好的玩具。媽媽們可以為寶來挑選合適的球,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它對寶寶的幫助不會小於那些昂貴的玩具。現在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玩具球,就是針對寶寶的發展而設計。確實,這些設計新穎的球對寶寶各項指標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各種球類玩具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譬如可以增加視覺刺激;提高追蹤能力;鍛鍊寶寶的手腳協調性;提高寶寶專注力等等,下面就分年齡層給大家介紹這個神奇玩具的一些玩法!


 


 


 0-12個月的寶寶


  玩法一:直接抓握


  準備工作:2個小球(一個按摩球、一個光滑球)


  目的: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


  直接讓寶寶進行抓握,按摩球上的刺點讓寶寶更容易的抓住球體,並且能讓寶寶感覺到和光滑球體之間的區別,可配合此款光滑抓抓球一起進行訓練。


 


 


  玩法二:撈海星(寶寶洗澡遊戲)


  準備工作:一個按摩球


  目的:刺激寶寶神經發育,特別適合剖腹產的寶寶,預防感統失調


  在澡盆裡放些按摩球,給寶寶一個小“網兜”,讓他們邊洗邊撈,也可以用按摩球每天給寶寶進行按摩,按摩腳底、腿、手等部位。剖腹產的寶寶感統失調尤其嚴重,順產寶寶也要進行相應的訓練,防止感統失調。內向,膽小愛哭的寶寶最適合以此按摩球幫助他/她。遊戲中可提供豐富的觸覺刺激,可提升幼兒觸覺及動作,有益於感覺統合協調發展;且具有按摩作用,促進血液循環。


 


 


 


玩法三:吊小球


  準備工作:一個小球


  目的:鍛鍊寶寶的視覺追蹤能力和關注力


  用繩子把小球吊起,在寶寶眼前晃動來引起寶寶的注意,這樣的方法可以鍛鍊視覺追蹤和關注力,如果大點的寶寶同時能鍛鍊他的抓握能力,寶寶抓住球後給他適當的表揚,可以提高寶寶的自信心。


 


 


 


玩法四:寶寶瑜伽


  準備工作:一個能承重寶寶重量的球(小球大球都可以)


  目的:提高身體平衡,手眼協調,調節感統失調


  如果用的是小球,扶著寶寶前後左右搖晃,如果是大球可以讓寶寶俯臥在大球上,協助其滾動。


 


 


 


  玩法五:傳接球


  準備工作:一個比較輕巧的球


  目的:增加視覺刺激及提高眼球的追視能力,通過親子活動增進感情


  7個月大的寶寶能夠坐著和人互相玩傳接球,爸爸媽媽也可以抱著寶寶玩踢球,互相傳接。


  注意:到寶寶周歲的時候,已經會走路了,可以為寶寶準備戶外運動的球,比較耐磨的球比較適合。


 


 


1-2歲的寶寶


  1-2歲的寶寶主要應該學會扔球和踢球。


  (1)扔球:1歲左右能站穩後,就可以練習舉手過肩扔網球或直徑在6-8厘米的皮球,先讓寶寶單手抓球舉過肩(說“舉高高”),然後聽口令“一、二、扔”,將球用力向前扔出約1米遠;1歲半到2歲時,可要求他扔球不僅有一定距離,而且要有一定方向。


  (2)踢球:1歲半左右可以讓寶寶學踢球。剛學踢球時宜用手扶著家具以防摔倒。為此,應先學童腳站立,使寶寶在踢球的瞬間能保持身體的平衡,為引起寶寶“金雞獨立”的興趣,可將一沙包或積木放在腳上將腳抬起,以吸引他模仿你的動作。你可以用椅子和棍搭建一個簡易的球門,你和寶寶分別在球門兩測練習“射門”,充當“國手”。


 


 


 3—4的寶寶


  1、小孩子到三~四歲之後,對玩球的興致會越來越高,並且能夠獨自玩投球、拍球的遊戲


  2、胸前推球


  孩子坐在小椅子上,背部緊靠椅背,雙手相對,捧住小藍球,曲肘將球從胸前用力推出。爸爸或媽媽坐在對面,將球接住,然後從地上滾給孩子。用上述方法可推、接、滾,交替進行。還可不要椅子,父母和孩子相對站立,互相推、接、滾,待孩子熟練後,可逐步拉大距離。


  3、拍球接力


  剛開始原地拍球接力,父母和孩子對站,每人規定拍幾下,孩子先拍或父母先拍都可以。孩子熟練後可進行行進間拍球接力。規定一端距離或用兩個小椅子作為起點和終點。爸爸、媽媽站在起點,爸爸邊走邊拍球到終點,把球傳給孩子,孩子從終點到起點把球傳給媽媽,媽媽再從起點到終點把球傳給爸爸以此類推。也可畫一圓圈,父母邊走邊拍球,繞一圈後到孩子面前,把球用力拍一下,讓孩子接著拍。


  4、雙手拍球過障礙


  用幾個飲料瓶、罐或玩具都可以排成一行,物體間的距離約1米。父母和孩子可各持一球,前後魚慣地行進,雙手交替拍球,繞過每個物體。如果誰的皮球滾掉,撿起可繼續進行。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語言學習


※    寶寶正常語言學習時程表:




































語言前期學習階段

年齡

語言表達特徵

0~3個月

 

‧會用眼睛看著照顧者或他人。

‧聽到聲音(特別是說話的聲音)時會安靜下來。

‧會用微笑或咯咯聲,回應他人的微笑或聲音。

‧當疲倦、飢餓或疼痛時,會用不同的哭聲表達情緒。

3~6個月

 

‧會注視他人的臉。

‧會尋找聲音來源,當別人呼喚他的名字時會有反應。

‧能找出聲音來源(如頭轉向音源/說話者)。

‧會發出咯咯聲、咕嚕咕嚕的笑聲。

6~9個月

 

‧會模仿發聲,模仿熟悉的動作與聲音。

‧會用不同發音方式,表達不同情緒。

‧喜歡與大人玩互動遊戲,對於較柔的說話聲音也會有反應。

‧發出重複音節,會玩弄聲音音調變化,發出許多類似成人

 語音的聲音。

9~12個月

 

‧開始懂得吸引別人注意。

‧能清楚表達需求(EX:揮手表示再見、搖頭表示不要)。

‧會在物件與大人之間做出協調動作(在大人與想要的東西之間,做出來回顧盼的動作)。

‧模仿新的聲音或新的動作。

‧    重複的兒語音節類型一致,音節發出聽起來像第一個辭彙。

 

語言期學習階段

12~18個月

 

 

 

 

‧出現單詞的口語。

‧會使用儀式性語言(如:再見、嗨、謝謝)。

‧會發表意見,表達「不要」等反對、抗議的想法。

‧會用一些聲音、肢體來獲取注意。

‧能聽懂日常生活的指令句,可說出最常聽到的字詞。

18~24個月

‧大部分時候會選擇用語言來與人溝通。

‧早期使用兩個詞的句子:一開始的組合方式,通常是以記憶

 中的形式呈現,並且可以在一兩個情境中使用。

‧可以大致理解簡單句、常用的複雜句,也能組合簡單片語或短語。

2~3歲

‧會與人進行有目的對話。

‧能以主詞、動詞、受詞說出完整句子。

‧懂得描述細節,問不同的問題,好讓聽者理解他的意思。

‧會表達情緒,使用一些字吸引他人注意。

‧了解兩個步驟的簡單指令。

3~4歲

‧聽語能力進步,可以注意聆聽5分鐘的短故事。

‧與談交談時所使用的文法像大人。

‧ 會問問題,回答問題。

‧ 正確使用代名詞:你、我、他。

‧ 會大量使用複雜句,描述出剛剛發生的事。

4~5歲

‧可以看圖說故事,也可聽懂、描述出一個完整簡單的故事。




~想知道語言發展遲緩的判斷指標?怎麼透過居家小活動讓孩子有效獲得語言啟蒙?全文請見233期育兒生活雜誌~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兩三歲的孩子怎樣才會聽話


 


 


 


兩三歲的小孩子似乎總是不聽話,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無論你輕言細語還是嚴肅地說上多少遍,他們總是不肯聽,因此常常令眾多的父母煩惱。

    
仔細觀察發現,不是小孩不聽話,而是做父母的不會說孩子能聽懂的話。這種年齡的小孩已具備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這種潛在的能力只有通過適合其年齡特點的說話方式才能夠被激活並得到充分發揮。那麼,做家長的應該怎麼說,兩三歲的孩子才會聽話呢?


    
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實物或動畫形象
    
兩三歲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的判斷能力,還不能直接依據父母口中的是、不是,要、不要,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等判斷語句做出相應的行為反應。但若把他們喜愛或厭惡的各種實物、形象作為外力,卻可以對其行為起到鼓勵或制止的作用,因為在這些物象當中,飽含著他們多種純潔而深厚的情感。譬如,小孩子都比較喜歡黑貓警長、白鶴阿姨、啄木鳥醫生,討厭毛毛蟲、蒼蠅、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刺猬等。依據小孩的情感傾向,有意識地經常使用這些物象與他們交流,就可以進一步強化小孩對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為反應。如冬冬睡覺不喜歡蓋被子,爸爸說“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覺了。蚊子就會嗡嗡嗡地叫著說:‘唉,我的肚子好餓呀,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找點吃的吧。’冬冬,你身上蓋好被子,蚊子使勁一咬,哎喲!這是什麼呀?一點也不好吃,還把我的牙齒弄歪了。再找找好咬的地方吧。”冬冬聽完,乖乖地把被子蓋上了。此後,每當睡覺時,只要媽媽說一句“蚊子又要出來找吃的了”,冬冬就會主動地蓋好被子。

    
借助以小孩為主角的故事
    
3歲的冬冬特別依戀媽媽。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就哭鬧不止,幼兒園的阿姨、家裏的保姆怎麼哄也哄不住。有一天,媽媽嘗試著編了一個故事講給冬冬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事是這麼講的:有一個小朋友,媽媽給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冬冬。可是,這個小朋友給自己換了一個名字,叫跟蟲,小名叫蟲蟲。因為他總是像一條小蟲子跟在媽媽的屁股後面。他到幼兒園,班上的同學就問他:你就是蟲蟲同學吧。冬冬想:班上小朋友的名字都挺好聽的,蟲蟲這個名字多難聽呀,以後媽媽不在的時候,我再也不哭了。於是,這個小朋友就又變成媽媽的好冬冬了。愛聽故事是小孩的天性,在他們心目中,虛構的情節也是真實的生活,而且對故事的內容深信不疑,尤其是把他變成故事中的主角時,他對自己在其中的表現就格外關注,如果大家對主角的表現滿意,他就會高興和喜歡,並在實際生活中體現主角的行為傾向;如果大家對主角的表現不滿意,他就會反感或害怕,並在實際生活中避免主角的行為傾向。這種說話方式在運用過程中有極大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借助小孩心目中權威人物
    
兩三歲的小孩常常會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向你表達這樣的意思:你這樣做不對,我們老師說應該那樣做。也就是說,與小孩接觸親密、關係親近的人的態度與行為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有效的引導作用。我們不妨把這樣的人稱為小孩心目中的權威人物。但小孩對待權威人物的態度有一個特點:當他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你的話他不一定聽得進去,而不在現場的第三者卻有可能被當成權威。譬如在家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可能成為權威。在幼兒園的時候,父母就有可能成為權威。借助這些可親可敬的人來引導小孩的行為,常常很靈。例如冬冬夏天洗完澡後,不肯讓媽媽往身上抹爽身粉,媽媽就對他說:寶寶洗了澡,抹上這個粉就會感覺特別舒服,再也不長那種討厭的紅豆豆了。你瞧,你的皮膚像白雪公主一樣白,多可愛呀。幼兒園的申老師知道了,也會高興的。因為老師知道了會高興,所以思想工作很快就做通了。

    
借助有趣的活動來鼓勵
    
俗話說:小孩愛吃搶飯,的確如此。一個小孩吃飯可能吃得不好,要是幾個小孩一起吃,他們就會爭著吃、搶著吃。是飯菜香嗎?不一定。原因就在於這不僅僅是吃飯,還是一場小小的比賽。小孩子一般都喜愛活動,活動的趣味性、競爭性和激勵性對他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把小孩的生活設計成各種活動,通過活動對他們的行為加以引導。比如,小兵不到3歲就能自己穿褲子了。看小兵穿好了褲子,媽媽拍拍手,說一句小兵真能幹,就激起了他學習穿鞋、洗手等的慾望。實際上,小孩的榮譽感甚至比成年人還要強烈,但又很單純、質樸,絕少功利色彩。想想一朵紙做的小紅花在小孩心目中的分量,你就大可不必懷疑精神獎勵在引導小孩行為當中莫大的激勵作用。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做父母的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把引導小孩各種行為的道理同他們熟悉的形象、故事、人物、活動等緊密結合起來,耐心地啟發、督促,就會發現:你的孩子原本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可愛的乖孩子。


    
孩子總不能按家長的指令做時應注意:
    
經家長多種方式的啟發,孩子對指令仍沒有什麼反應,家長就應注意觀察孩子的智力發展、接受能力是否有落後的表現,以便及時發現,及時干預治療。

    
有的孩子常常是還未聽完家長的要求就急著做,因此出現偏差。


    
智力發展沒有任何問題,也聽得懂家長的指令,但就是不願意按家長的要求做,很有可能是孩子對家長的話毫無興趣,是故意不願做。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省思V.S.教養良方



 


 


一下抱抱想睡覺,一下又溜去找小書要親子共讀;這回兒爬高走梯像是幫忙擦地板,那回兒又要人陪他將小火車分屍擺陣還不准收拾;隔壁同齡仔仔早會一至百,妳家騰騰只在玩機器人時會數砲彈共發射了幾枚……。



以上是多數學齡前幼兒的生活寫照,而負責照顧的媽咪卻大嘆:孩子不乖、黏人、不認真學習,事實果真如妳想的那麼糟呢?


 


 


不乖……


1省>> 是他太調皮?還是你已經累了?


玩跟鬧是每個人小時候的共同成長經驗;〝玩〞是為了探索世界、學習生活,而〝鬧〞通常是孩子遇到問題的一種表現,因為孩子的個性不同加上父母的衡量標準後,孩子就會被貼上「乖or不乖」的標籤。


每天必需搞定三個孩子大小事的親職專欄作家彭菊仙表示:「當你要求易動孩子做到易靜孩子的乖巧,本來就是天方夜譚。而且仔細想想,孩子每次不乖都令你抓狂嗎?」如果答案非也,那麼問題反而是出在大人身上。


【教養良方1】勿在不適或疲勞時陪孩子


「媽咪平日也要照顧自己(尤其月經前後脾氣易躁),身體不適時耐性會降低,很多情緒失控都發生在身心過勞的情況下。」彭菊仙說,此時可請其他家人陪孩子或讓孩子自己玩,親子間盡量從事不需教導或互動的事情。


 


 


黏人……


2>> 是他太超過?還是你一心多用?


不論媽咪有無上班都會有個人事或家事需要忙,但幼兒不一定能理解和配合;尤其雙薪父母能陪孩子的時間不多,孩子當然會希望見到妳時能與妳一起玩。


「專心陪他、融入他的遊戲中,妳才能在親子相處中找到陪伴的樂趣,更重要的是滿足孩子被愛的需要,以及藉機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每個階段成長的需求。」彭菊仙提醒媽咪最好不要一心多用,如果妳經常一邊陪孩子玩、一邊上網或看電視,孩子是感受不到妳愛他的,這樣孩子容易沒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而且也會有樣學樣,做事不專心喔。


【教養良方2】至少騰出專心陪伴的時候


忙碌的父母可能認為:陪孩子就是要跟他耗時間、教導他一些生活認知,所以當孩子漸漸長大,父母會給予玩具並期待孩子自己玩,而教導的事就留給學校老師或才藝班。


彭菊仙以為:「雖然給孩子的時間多寡不一定等於親子間的感情疏密,但每天至少要有溫暖的眼神、肢體的擁抱、愛的言語關心等。」陪伴時間不多的父母尤其需要找出一件專一對待的事情來做,像是幫他洗澡、陪他睡前閱讀等都是不錯的親子互動。


 


 


學不會……


3>> 是他成長慢?還是你收成提早?


很多父母都有興沖沖買一推教具想教學齡前孩子學習123、ㄅㄆㄇ、ABC,甚至唐詩、三字經等,但在幾次教導或者看見同齡孩子比自己孩子熟練後,便斷定自己孩子可能沒有那方面的潛能等。


彭菊仙表示:「孩子5歲以前,父母最好不要去評估孩子的學習成績,可以多給刺激和環境,讓他在生活中不斷重複和累積,要把孩子的成長時間拉長。其次,媽咪要做孩子的引導者而非主導者,孩子的學習興趣遠勝於一切,尤其學齡前孩子的發展有明顯的敏感期,孩童本身即有強烈的主導性。」至於孩子學習成果如何,和教導者的方法及態度等都有關係,不可一言以蔽之。


【教養良方3】挑戰孩子的本性可不好玩


從古至今,為人父母莫不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功利主義後更是恨鐵不成鋼的父母比比皆是。


對此,生養三個孩子的彭菊仙說:「有些孩子天生就是鋼,有些孩子不但天生不是鋼,連鐵都不成,充其量只是鐵絲,而鋼、鐵與鐵絲各有其功能和存在的必要性,天生我材必有用,父母想扭轉孩子的本性,通常只會搞得兩敗俱傷。」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發3歲前寶寶智力4大要點



 


 


開發3歲前孩子的智力有很多學問,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性地通過各種方法去引導孩子,也可以通過看書,看雜誌來獲取開發孩子智力的方法。以來為廣大父母朋友總結幾點應該注意的問題。

    1
、要正確理解智慧的內涵
    
不少父母認為孩子能多背幾首唐詩、多識幾個漢字就是智力好,於是強迫孩子去背詩、識字,提高孩子的智力。其實這些父母所認為的智力只是記憶力,是智力多種內涵中的一種。

    
智力包括孩子的理解力、想像力、觀察力、注意力和創造力。因此,開發孩子的智力應從多方面入手。比如,讓孩子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長過程中出現的變化;讓孩子自己製作小模型;讓孩子自己重新裝配被自已拆散的鐘錶或玩具等。


    2
、發展孩子的動作
    
孩子的動作的發展與3歲前孩子的智力發展密切相關。3歲前孩子動作的發展有一個從大到小、從粗到細的過程,比如,孩子剛開始時只能用整個手或手臂去拿東西;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就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拿很細小的東西。孩子的這種動作變化是與大腦層運動神經的發展相一致的。多讓孩子拿取各種小東西、小玩具,讓孩子去觀察各種事物,既可以通過動作和活動去促進大腦神經的成熟,也可以讓孩子在拿取物體的過程中知道各種事物的性質,如鐵是硬的,鹽是鹹的,杯子裏的水是燙的,讓孩子增長了見識和經驗。因此,父母不要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應該放手讓孩子去摸、爬、滾、打,讓他在活動中


 


  3、要注意3歲前孩子的語言的發展
    
語言是智慧發展的基礎。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從孩子一齣生起,父母就要給孩子講故事,閱讀優美的文章,不斷地對孩子說話。雖然在1歲以前孩子不會說話,但是他能聽懂別人說的話。對1歲前的孩子進行言語刺激有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等到孩子會說話時,父母可以採取與孩子談心的方式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父母還要給孩子看的書籍(最好是生動有趣、圖文並茂的書),為孩子配備優美的配樂詩(散文、故事)的磁帶,讓孩子在娛樂中學習語言,增長智力。父母還要以與孩子一起閱讀,去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這既有助於豐富孩子的語言,也有利於密切親子之間的關係。 

    4
、不要以賞罰和物質報酬的方式去刺激孩子智慧的發展
 
    
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熱情是影響孩子智慧的重要因素。不恰當的賞罰和物質報酬會降低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和熱情。如果父母想對孩子的進步予以鼓勵,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有利於滿足其好奇心的、能讓他自己看的書籍,不可對孩子事先允諾物質報酬的多少,而應讓孩子體會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斷求知是一種快樂,是自己的事,無需外在的刺激。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給愛方式-停、忍、收、聽將父母的愛昇華


父母給愛的方式必須設限,忍一時,能給孩子更強壯的心靈、更卓越的競爭力,停止溺愛,永遠不嫌遲!


「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愛而不教,使淪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闢,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在《溫公家範》這麼說。

對溺愛世代的父母,這句話無疑是當頭棒喝。

這群父母往往給了太多的愛,卻不知道「該給什麼」、「該給多少」?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表示,現代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十一種大能力(編按:十一種能力包括:同理力、自信力、勇敢力、接納別人的能力、適度的表達力、決定的能力、等待力、親和力、尊重力、合作力、智慧力),經過核對後發現:被寵溺的孩子幾乎樣樣缺乏。

尤其,父母溺愛孩子的「首要傷害」,會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

因為孩子從未被父母喝叱「不行!」,他就無法體會別人的情緒、需要、想法。

被溺愛的孩子也容易沒 有自信,因為父母為他做了一切,他還能做什麼?

而總是伸出一隻手要幫孩子的父母,也要小心孩子表達力會有問題,因為在他還沒表達前,父母就已為之代勞了。



所以,不論你的溺愛是放任型,或是過度保護型,父母都要謹記四口訣:「停、收、等、慢」,收回一隻手,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


首先,要停下來。
停:給愛前,先問這是誰的需要?


溺愛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要替他做的,是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

第十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佳作,樊雪春寫的〈我看見我的女兒〉一文,內容就描述她母親給她的是一份「專斷的愛」:
成長的歲月中,她嫌我洗澡洗不乾淨,帶著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進浴室,做一場脫皮之旅,她洗得很高興,我則是低著頭像一隻代宰的羔羊,就這樣一直幫我洗到十八歲。

她嫌我的頭髮太長,蓋住了眼睛,把我拎到理髮店,剪一個西瓜皮。

理髮師一面剪,我一面掉著眼淚……如果我拒絕吃下當歸雞,她會滿懷憤怒的把雞吃光光……「沒人要的雞我自己吃。」她恨恨的說。

「母親的背影,是我最熟悉的姿勢。」樊雪春這段話隱喻著,母親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經常背道而馳。

因此,父母在給愛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這是誰的需要?


第二,有些事要收手,好父母最好是少一隻手。
收:孩子的問題,留給他們解決


父母應該問:「現在發生的問題,問題所有權人是誰?」

讓孩子處理屬於他自己的問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政大心理系教授鍾思嘉指出,父母這樣做並不意謂停止對孩子的愛,而是肯定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

「這個管教態度對子女而言,就像送給子女一份『信任他』的禮物,不用花錢,卻是一份無價禮品。」

如何劃分問題所有權?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這事有沒有干擾或妨礙到我的生活?」、「這事對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傷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不關父母的事,父母要收手,不要剝奪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父母只要從旁鼓勵和注意就夠了。


第三,父母要學會等。等一等,不要立即反應,讓孩子經歷自然與合理的行為結果。
等:不立即服務,讓他為自己負責


父母一直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務,叮嚀嘮叨,結果讓孩子養成不在乎的習慣,父母就得一直扮演「為孩子負責」的角色。

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總幹事塗喜敏舉例,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帶外套、到學校後要記得隨溫度變化穿脫,出門前又親自將衣服穿上。

如果這時父母能夠停下來,讓孩子自己嘗到沒帶外套的自然結果,父母往後就不需再吃力不討好的提醒了。

鍾思嘉也輔導過一個個案:田先生有四個女兒,在一次家庭會議後,他們同意在晚餐後負責收桌面、洗碗筷,但幾天後,他們忘了該盡的責任。

隔天,田太太也停止做早、晚餐,孩子不解。

只見田太太說:「很對不起,我實在沒法在又髒又亂的廚房裡做飯。」

接著,田先生夫提議出去吃飯,孩子歡呼的問要去哪一家。

想不到田先生說:「我沒有說要帶你們一起去啊!你們得照顧自己,自己想辦法了。」

結果,等到他們回來,孩子都吃過了,而且也把廚房整理乾淨。


第四,要慢。因為延後孩子享樂,是他以後競爭力的來源。
慢:延後享樂,競爭力更強


這是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針對史丹佛大學附近社區的四歲小朋友們,進行一系列為期十多年的追蹤研究。

當時,他手上拿著兩種零食,讓每個小孩區分出最喜歡和次喜歡的。

然後他告訴小朋友說,他會出去這個教室,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

不想等的小朋友會拿到次喜歡的食物;如果可以等,但不知會等到何時的小朋友,會拿到最喜歡的食物。

十多年後,米歇爾發現:「等待越久的小孩,長大後處理挫折的能力越好,比較專心,表達力、邏輯力、計畫力等也越好,且其日後SAT(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力測驗)的分數越高。」這就是被稱為「延後享樂」(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經典研究。


改變給愛的方式:先降低頻率,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 要父母突然改變與孩子長期相處的模式,並非一蹴可幾。


初期,父母可先將溺愛的頻率降低,然後再將「給愛」的方式移轉成孩子真正需要的。

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舉例:「很多高中生的父母,花一千小時為他們補習上學接接送送,但大學基測出來,卻只能以分數落點去找志願科系。其實父母應該做的,可能是花五十個小時陪孩子去瞭解適合的科系,這五十小時的影響遠比一千小時的接送要重要。」


「停、收、等、慢」,將你的愛昇華,才能真正對孩子有幫助。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歲前出現的敏感期其教養要點


 


孩子3歲前出現的敏感期主要有:次序的敏感期、動作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細小物體關注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顯。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長,正是父母的職責。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秩序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時間:出生到3歲。
  秩序敏感期表現:一個剛剛滿月的孩子,家人把他抱到樓下,孩子就哭了,過了一會兒,把他抱到原來的房間,孩子就不哭了。這表明,孩子對環境、對他原來生活的房間的秩序有了感覺。
  秩序敏感期作用:給孩子一種有秩序的生活,能穩定孩子的情緒,並且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動作的敏感期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更要注意小肌肉練習,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不僅能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動作敏感期時間:動作發展主要包括兩個大的領域,一個是身體運動如走路,另一個是手的動作。走路的敏感期是1—2歲,手的動作敏感期是1.5—3歲。
  動作敏感期表現:孩子從邁步到學會走路這個過程中,是非常願意走路的,而且不願意讓成人拉著走,手的動作是伴隨著走路而發展的,孩子走到哪里,手就抓到哪里。
  動作敏感期作用:孩子的學習都是通過手來進行和獲得的。手連著大腦,手的活動又受到大腦的支配。
  語言敏感期
  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並發出呀呀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學習語言對成人來說是件困難的工程,但幼兒能容易學會母語,因爲幼兒具有自然所賦予的語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兩歲左右還遲遲不開口說話時,應帶孩子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障礙。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爲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基礎。
  語言敏感期時間:語言能力分爲口頭語言和文字語言能力,3歲以前是口頭語言的敏感期,3歲以後才會出現書寫、閱讀等文字語言的興趣。
  語言敏感期表現:孩子最喜歡的是媽媽的聲音,因爲媽媽說話的聲音給孩子帶來各種需要的滿足,所以孩子識別最敏感的聲音是媽媽的聲音。然後從愛聽媽媽的聲音到聽懂媽媽的聲音,到聽到後動作反應,最後才有語言表達。
  語言敏感期作用:0—1歲是前期語言時期,孩子從愛聽到聽懂;1—3歲是語言期,其中1—2歲的孩子能用隻言片語表達自己的意思;2歲以後孩子進入語言的爆發期,不但會自言自語,而且會模仿成人說話。在語言爆發階段,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
  對細小物體關注的敏感期
  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若孩子對泥土裏的小昆蟲或您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産生興趣,正是您培養孩子的好時機。
  敏感期時間:從1歲半到3歲。
  敏感期:孩子對小的物體特別感興趣,比如孩子面前同時有一支筆、一粒花生米、一粒小豆,孩子會首先抓住小豆。因爲孩子的視野和成人的視野不一樣,成人視野是開放的,孩子的視野是關注細枝末節的,哪個微小,孩子就關注哪個。
  敏感期作用:孩子對細小物體的關注其實就是孩子觀察力的開始。成人不要打斷孩子的關注,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護他的興趣。
  敏感期的教養重點
  1.尊重孩子爲有能力的個體。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的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爲更有能力的個體。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的時間並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須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3.佈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爲孩子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干預。當孩子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