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適合寶寶的遊戲



瞭解寶寶身心發展歷程
  想要知道什麼樣的遊戲適合自己的寶寶?得先瞭解寶寶在周歲之前各個階段的成長過程:

出生~3個月寶寶
  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注意你的臉了,如果你逗弄寶寶,寶寶就會對你笑;寶寶會俯臥抬頭,慢慢地從小角度抬頭到90度,寶寶還會舞動自己的手臂並做出對性稱的動作;而且寶寶會有抓握反射。

4~6個月的寶寶
  寶寶會自動地對你微笑了;慢慢地,寶寶會支撐抬起自己的胸部,從仰躺側翻成俯臥,並從俯臥側翻成仰躺;給寶寶東西,他會用手指和手掌來抓握;如果發出響聲,寶寶會高興地尖叫,並將頭轉向聲源、注視著聲源。

7~9個月的寶寶
  寶寶會自己拿餅乾吃,也會試著抓取離自己身體較遠的玩具;你經常對寶寶說話,寶寶也開始能夠聽得懂了哦;寶寶還會拍打東西,一隻手裡的玩具會轉交到另一隻手中,還會交給你;寶寶坐下的時候,不再需要有東西支撐了。

10個月~1歲的寶寶
  寶寶能爬行,之後你還能看見寶寶自己攀著物體站起來,扶著傢俱移動雙腳;寶寶會用雙手各拿一塊積木,敲打它們或把它們都放到盒子中去;寶寶開始模仿你說單字;寶寶看到陌生人的時候,會有害羞、高興等反應。

適合周歲前寶寶的遊戲
  遊戲不僅僅是玩,更有它獨特的作用。知道了每個遊戲背後對寶寶產生的意義,或許你再次帶寶寶一起玩時,就會更帶勁。




出生~3個月時

視覺遊戲:媽媽可以給寶寶看黑白線條組成的圖案,格子的、圓形的都可以。


語言遊戲:雖然寶寶聽不懂,但寶寶喜歡你用高高低低的聲音對他說話,或者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也不錯!


音樂遊戲:請幫寶寶準備些音樂吧,多給寶寶聽一些簡短、歡樂的曲子,寶寶喜歡在睡覺前後都能聽到它們。

4~6個月時

運動遊戲:給寶寶一些沒有用的紙,寶寶很喜歡撕紙,很多時候,寶寶能一個人撕得不亦樂乎呢。


觸覺遊戲:雖然寶寶還小,可是就懂得享受,寶寶喜歡你能經常為他按摩手和腳,或者搔癢癢也是寶寶很喜歡的。


語言遊戲:對寶寶說一些單一語言,寶寶會很感興趣,並且會嘗試模仿你的發音哦。

7~9個月時

語言遊戲:媽媽知道嗎?寶寶想要認識更多的人了,所以,你可以多對寶寶介紹不同的家人,讓寶寶積累經驗。



運動遊戲:寶寶愛翻、愛爬、愛運動,這時候,媽媽可別阻攔寶寶,相反地,得多多帶寶寶練習才對!


聽覺遊戲:寶寶開始對周圍的環境感到莫大的好奇!打雷、下雨聲、動物的叫聲等等,對於寶寶來說,都是那麼的神奇。

10個月~1周歲時

運動遊戲:媽媽帶寶寶去有單槓的公園玩吧,你托住寶寶的腰,寶寶就會雙手抓欄杆,雙腳離地吊起,這樣可以訓練寶寶手腕力量,很好玩。



語言遊戲:爸爸上班去的時候,總會對寶寶搖手說再見。媽媽你可以搖著寶寶的小手,嘴裡說:「再見、爸爸再見。」幾次後,寶寶就會明白爸爸搖手和再見的意義。



視覺遊戲:媽媽知道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嗎?你可以讓寶寶看到它想要去抓它的時候,把它藏起來,對寶寶說:「哎呀,不見了!」這時,寶寶就會很賣力地去找尋。

結語:
  爸媽瞭解了周歲前寶寶的發育特點,現在,爸爸、媽媽在逗寶寶玩遊戲的時候,就更可以知道寶寶在哪個年齡階段可以玩些什麼樣程度的遊戲了吧?另外,遊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完全來自寶寶周圍的生活,聰明的爸媽,你也可以激發自己的靈感,創造出適合自己寶寶的家庭遊戲哦。


SMART POINTS:
1、玩遊戲時,如果寶寶感到困倦、心情不好的話,請不要勉強他。
2、如果寶寶不配合遊戲或者做不好遊戲的時候,請不要責怪他或直接給他正確答案。
3、如果寶寶在遊戲的過程中,表現得比較好時,記得誇獎他:寶寶真棒!雖然他聽不懂,但是他能看得出您在讚美他,也就會做得更起勁。
4、寶寶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如果您覺得某遊戲程度對您寶寶來說太困難或太容易的話,可以適當增減難度。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早餐六大錯誤你千萬別犯!

 


                   


 


一天之計在於晨,我們都知道,是第一天的開始,那麼早餐吃的好與否直接關係著你的健康了,我們要知道的,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但是有錯誤不要去犯,要麼就是很不理智的做法了…… 





  吃法一:回味早餐

 


  早餐內容:剩飯菜,或剩飯菜炒飯、剩飯菜煮麵條等等


 


  受歡迎原因:不少家庭的媽媽都會在做晚飯時多做一些,第二天早上給孩子和家人做炒飯,或者把剩下的飯菜熱一下。這樣的早餐製作方便,內容豐富,基本與正餐無異,通常被認為營養全面。


 


  專家評點:剩飯菜隔夜後,蔬菜可能產生亞硝酸(一種致癌物質),吃進去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建議:吃剩的蔬菜儘量別再吃;把剩餘的其他食物做早餐,一定要保存好,以免變質;從冰箱裏拿出來的食物要加熱透。


 


  吃法二:速食早餐


 


  早餐內容:各種西式速食


 


  受歡迎原因:西式速食如漢堡包、油炸雞翅等,一向是時尚人群的飲食偏好。而且現在不少速食店也提供門的早餐,如漢堡包加咖啡或牛奶、紅茶,方便快捷而且味道也不錯。


 


  專家評點:這種高熱量的早餐容易導致肥胖,油炸食品長期使用也會對身體有危害。用西式速食當早餐,午餐和晚餐必須食用低熱量的食物。另外,這種西式早餐存在營養不均衡的問題,熱量比較高,但卻往往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營養。


 


  建議:選擇西式速食做早餐,應該再加上水果或蔬菜湯等,以維持營養均衡,保證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另外最好不要長期食用。


 


  吃法三:傳統風味早餐


 


  早餐內容:油條、豆漿


 


  受歡迎原因:很多人都是從小就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習慣了早上吃油條加豆漿的,不但口味上習慣了這種吃法,而且感情上也有多年的積蓄


 


  專家評點:油條是高溫油炸食品,跟燒餅、蛋餅、煎餃等一樣都有油脂偏高的問題。食物經過高溫油炸之後,營養素會被破壞,還會產生致癌物質;而且油條的熱量也比較高,油脂也難消化,再加上豆漿也屬於中脂性食品,這種早餐組合的油脂量明顯超標,不宜長期使用。


 


  建議:早餐一定要有蔬菜或者水果,豆漿加油條的吃法最好少吃,一星期不宜超過一次,而且當天的午、晚餐必須儘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並多補充蔬菜。


 


  吃法四:零食早餐


 


  早餐內容:各種零食,如雪餅、餅乾、巧克力等。


 


  受歡迎原因:很多人都在家裏放一些零食儲備,以備不時之需。而早上起來後,時間不是很充裕,就往往順手拿起零食做早餐了,方便快捷,


 


  專家評點:平時肚子餓了吃點餅乾、巧克力等零食是可以的,但是用零食充當每天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那就是非常不科學的了。零食多數屬於幹食,對於早晨處於半脫水狀態的人體來說,是不利於消化吸收的。而且餅乾等零食主要原料是穀物,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提供能量,但很快會使人體再次感到饑餓,臨近中午時血糖水準會明顯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導致營養不足,導致體質下降,容易引起各種疾病入侵。


 


  建議:不宜以零食代替早餐,尤其不要吃太多的幹食,早餐食物中應該含有足夠的水分。如果當天的早餐太幹可以加上一根黃瓜。


 


  吃法五:運動型早餐


 


  早餐內容:路邊購買的早餐,邊走邊吃,手動,腳動,嘴動,全身運動……


 


  受歡迎原因:上班一族的早晨都是在匆忙中度過的,尤其是住處離單位遠的,早餐往往都在路上解決。社區門口、公車站附近賣的包子、茶蛋、肉夾饃、煎餅果子等食品,是他們的第一選擇,買上一份,就邊走邊吃……


 


  專家評點:邊走邊吃對腸胃健康不利,不利於消化和吸收;另外,街頭食品往往存在衛生隱患,有可能病從口入。


 


  建議:如果選擇街邊攤食品做早餐,一是要注意衛生,二是最好買回家或者到單位吃。儘量不要在上班路上吃早餐,以免損害健康。


 


  吃法六:營養早餐


 


  早餐內容:水果、蔬菜、雞蛋、牛奶等營養食物,就是缺了營養價值不高的主食。


 


  受歡迎原因:這類早餐一般很受女性歡迎,因為主食是熱量的主要來源,而熱量則是苗條女性與減肥人士的天敵……所以,各種高營養的食物都要吃,而熱量則要減少。


 


  專家點評:很多人都錯誤的認為主食僅僅提供熱量,跟營養掛不上鉤,其實碳水化合物也屬於營養的範圍,而且對人體極為重要,因為沒有足夠的熱量供給,人體就會自動分解釋放熱量,長期不吃主食,會造成營養不良,並導致身體各種功能的削弱。另外,優酪乳和番茄、香蕉、雪花梨、李子、杏等口味上呈酸性的水果和粗纖維的水果,都不宜空腹食用。


 


  建議:應該增加麵包、饅頭等主食,這類穀類食物。


 


(責任編輯:梁慧玲)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好孩子,讓賞識成為孩子成長的陽光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種,打罵孩子可以說是最直接的。但是時代在變,觀念也在更新,家長管教孩子的方法當然也不可能不變通!也許家長會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來,是不是就會寵壞孩子?其實,當孩子犯錯時,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自己負責,反而更能培養孩子獨立而理性的人格。


家長的手應該充滿關愛與溫暖,而不是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一個在戰戰兢兢中長大的孩子,會漸漸發展出負面的行為,例如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覺就說謊,有需求不敢說就偷竊等。不過,有些家長又時常感到很為難,因為除了打罵之外,他們似乎總是難以找到有效的教養方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不打不罵的十大管教妙法吧!



打罵孩子的常見原因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打罵孩子時,許多家長的回答都是“不聽管教”。針對這個原因,專家認為當父母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逼自己這樣去做,卻很少去尋求其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其實,不管用什麼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其責任都要由父母來擔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為家長不願意花心思去尋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有打罵的草率表現。一般來說,家長之所以要打罵孩子,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一、傳統教養觀念


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我們仍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為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就是上對下,並沒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輩的相處上,但在親子關系中卻十分欠缺。


二、自我情緒管理不佳


如果家長的心智不夠成熟,那麼對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壓力與包袱。當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有些家長就容易把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當家長對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無法滿足時,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現不能令家長滿意,那麼家長多半會打罵上前。


三、熟悉的成長經驗


由于沒有及時接受新知識,或是經驗不足,所以有些家長就直接就套用原來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順父母的意,就會受到這樣的打罵處罰。因此,當他無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來做事或生活時,也就喜歡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四、尋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長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教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處罰孩子。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一、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二、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三、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四、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建議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五、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六、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七、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八、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九、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十、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不打不罵,讓賞識成為孩子成長的陽光


打罵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冰霜,而賞識則是孩子成長的陽光。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是渴望別人的讚賞,這是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動物的地方。」許多偉人的成功都是因為父母的賞識,正是這種賞識不斷激勵著他們,讓他們堅定地走向了成功。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往往需要不斷地嘗試,不斷地體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尤其需要父母的賞識。賞識是教育的真諦,能夠帶給孩子無限的信心和動力,讓孩子不斷地前進。


每個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認可、贊同的心理需要。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他內心充滿自豪,充滿信心,這時,他們特別需要有人來分擔他們的快樂,分享他們的成功。這時,為人父母者,要找準時機,創設情境,恰當地賞識孩子。


父母的賞識就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會滋潤孩子純潔的心田,增強孩子對學習生活的自信心,激發孩子渴求知識的興趣;父母的賞識就像夜空中的燈塔,指引孩子前進的方向,促使他們追求成功,永葆積極向上的活力。


因此,父母要能夠賞識孩子,要讓孩子從父母的賞識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更能從父母的賞識中明確努力的方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力爭取得更大的進步與發展。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遭遇挫折時,給予一個鼓勵的微笑,送上一句勉勵的話語,傳遞一個信任的眼神。用自己的賞識去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讓孩子在充滿關愛與溫暖的氛圍中,從長輩循循善誘的教導中,通過心靈的感悟與自我反思,認識自身的不足,正確對待挫折,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應當像尊敬上帝一樣地尊敬孩子。」人性之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就精神生活而言,每個幼小生命彷彿都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間,誰也不是為了挨罵而活著。


不打不罵孩子,學會賞識孩子,應當成為普天之下每個父母的教育座右銘。渴望得到賞識,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需求,但是賞識孩子也需要講究正確地方法。教育專家指出父母在賞識孩子的時候時應做到「六忌六宜」。


忌千篇一律,宜因人而異


我們常會聽到父母說:「孩子,你真棒!」「對,孩子你真好!」這樣的公式化了的、千篇一律的賞識,偶爾試試倒也無妨,長期使用則會讓孩子覺得你的賞識空洞而缺乏誠意。孩子千差萬別,賞識也應因人而異。成績好的賞識他的睿智,暫時不夠好的可賞識他的勇氣;好動的賞識他的活潑,靜默的可賞識他的沉穩;膽大的賞識他的無畏,膽小的可賞識他的謹慎等等。


忌姑息遷就,宜獎懲結合


現實中,有些父母片面理解賞識孩子、尊重孩子的理念,以為只有捧在手裡、含在嘴裡、不給半點批評就是尊重和賞識。於是在孩子犯一些錯誤時也一味姑息遷就。父母一定要明白:賞識孩子不全是褒揚激勵,有時賞識也需要必要的批評,甚至適當的懲罰。只有這樣獎懲結合的賞識,才能培養出出類拔萃的好孩子。


忌忽冷忽熱,宜持之以恆


有些父母平時對孩子賞識,臨近考試或者一些關鍵的時刻,便又回到老路上去,對孩子少了賞識、多了抱怨;少了耐心、多了急躁。父母的心情成了賞識的晴雨表,今天心情好,春風拂面,微笑蕩漾;明天心情壞,便拉下面孔,冷若冰霜,對孩子橫豎看不上眼,批評指責便接踵而至。其實,父母賞識孩子,應該更多些寬容、理解,多些恆心、毅力,把對孩子的賞識持之以恆地進行下去,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讓他們敢於接近自己,認可並樂於接受自己的教育。


忌急功近利,宜放眼長遠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期望孩子在短時間內來個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不太切合實際的。多元智能理論的研究告訴我們:所有的孩子都很聰明,只不過他們聰明的方式不同。每一個孩子都有潛力,但發掘的程度、表現出來的先後也各不相同。所以,父母要認識孩子的差異,允許孩子失敗,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態,放眼長遠,在期盼孩子成才的同時多些賞識、多些鼓勵。


忌錦上添花,宜雪中送炭


不少父母對優秀孩子的賞識往往多些,而對頑皮孩子的賞識則少些;孩子取得成績時大加賞識,平時則相對吝嗇。其實,不只是優秀孩子應該賞識,頑皮孩子更需要激勵;不只是取得成績時需要喝彩,遭受挫折時更渴望加油。其實當孩子遇到挫折、遭受失敗時才是更加需要多賞識的時候。所以,父母要少一些錦上添花的賞識,使優秀孩子更清醒、更理智;多一些雪中送炭的賞識,讓頑皮孩子更堅強、更自信。


忌單兵作戰,宜通力協作


賞識孩子,父母往往首當其衝,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沒有緊緊跟上?作為對孩子有影響力的其他人物有沒有參與進來?如果僅有父母行動起來,那麼孩子在父母跟前如沐春風,在祖父面前卻可能遭遇暴雨,這種景況就會使孩子無所適從。所以,賞識孩子必須形成全家參與、大家齊關注的局面,形成賞識的合力。


走出打罵孩子的教育誤區,通過賞識來激發孩子的潛能和人生的信心,每個父母都可以用正確的賞識塑造出理想,傑出的好孩子。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找出寶寶「便秘」原因


                               


採訪撰文/陳韻如
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小兒部肝膽胃腸科主任 張碧峰 


以ㄋㄟㄋㄟ為主食的寶寶,因為纖維質攝取較易不足,如果飲食上沒有調配好,就可能影響到排便次數和便便硬度;變硬的便便不僅難解出來,摩擦肛門時的疼痛和出血症狀,更讓寶寶對排便產生恐懼。
養成寶寶的正確飲食習慣、固定便便時間和足夠運動量,即可讓寶寶健康成長,順利改善便秘問題,媽咪請跟著這樣做吧!


小兒常見症狀


 


PART1.我的寶寶便秘了?


寶寶第一次排出胎便的時間,大約是在出生24小時以內。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肝膽胃腸科主任張碧峰表示,母奶寶寶出生前幾天的排便次數與吃母奶次數相近,一天常可達67次;而寶寶一週大後,每天便便約35次為正常。


 


2方法~判別「便秘」


寶寶吃進食物(或喝完奶)後,形成大便的平均時間約19小時左右。 張碧峰 醫師解釋,排便次數減少且排便困難稱為「便秘」;但門診中常見以為一週大便次數少於3次就代表便秘的爸比媽咪,焦急的帶寶寶來求診。


然而排便次數只是個參考,寶寶是否有便秘的現象還是要以2情況作為判斷標準:


 


Look1.先天性腸道疾病


爸比媽咪應紀錄寶寶出生後的排便情況,若出生後24小時內無胎便排出或胎便延遲排出,就代表腸道存有某種疾病(如:先天性巨結腸、直腸肛門畸形、腸閉鎖、胎便性腸阻塞等);這些症狀使寶寶先天就排便困難並影響往後發育,應及早就醫診治。


 


Look 2.便便形狀


有些母乳寶寶是幾天才大一次便,但便便的軟硬度是同於牙膏狀的最佳狀態。寶寶便便中有太多水份會導致腹瀉、水分太少則有可能是便秘;攝取不同的食物種類,也會影響大便性質(富含醣份或纖維的食物,會使排便變軟且次數增加;而高蛋白的食物則容易造成便秘)。


 


4原因~便秘找上門!


張碧峰醫師說明,寶寶只要排便順暢且不硬就不算是便秘;反之,寶寶每天排便但卻呈乾硬狀,還伴隨食慾不佳、腹脹等情形就算便秘。以下有4種原因會導致寶寶便秘:


 


Origin 1.先天腸胃問題


小兒疾病中的「先天性巨大結腸症」,會造成寶寶嚴重便秘;因其腸子中的肌肉和黏膜層缺乏、沒有神經結,故腸子長期收縮且蠕動不良也無法順利排便。此症狀在新生嬰兒期就會被診斷,需要透過手術才能治療;治療後的寶寶,即可恢復正常排便。


 


Origin 2.飲食攝取不當


寶寶偏重高蛋白飲食、水分攝取不足、缺乏碳水化合物和纖維質的低渣食物等,都會影響腸胃蠕動和排便情況。


 


Origin3.排便習慣差


爸比媽咪對寶寶的排便時間太過強調,反而容易造成寶寶的反抗心理。有些大寶寶會因貪玩而不願解便,當便便堆積在大腸過久會變得乾硬且更難解出;難解的便便也會將肛門黏膜撐裂,每次排便都會因摩擦傷口而疼痛,寶寶自然心生抗拒。


 


Origin 4.如廁訓練不足


爸比媽咪可以先從進食時間的觀念教導起,如「吃飯時間,要放下手上的玩具和停止活動,專心吃飯!」;進而要求固定排便時間,避免寶寶養成忍便不排的壞習慣。


 


PART2.讓寶寶順利排便


「寶寶便秘」是小兒常見症狀,爸比媽咪應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藥。 張碧峰 醫師建議不妨先從飲食控制著手,讓寶寶多攝取高纖維質的食物開始;再來訓練寶寶每日排便及坐馬桶時間,即使沒有便意也要坐個10分鐘才行。


 


3攻略~終結寶寶便祕


寶寶的便秘與排便困難有關,促進大腸蠕動使其排便順暢才是上上之策! 張碧峰 醫師不建議長期依賴軟便劑,雖然短期使用沒問題,但不保證長期使用是否會造成不良影響;其它幫助排便的方法(如:灌腸),若長期不當使用則可能傷害腸黏膜及腸神經。


張碧峰醫師提供以下方法來改善寶寶的便秘情況,爸比媽咪若發現寶寶仍有持續性的便秘就必 須請 醫師檢查是否有潛在原因。


 


攻略1.建立正確飲食


寶寶若是因為飲食不當引起便秘時,爸比媽咪應進行飲食矯正;便秘寶寶應多攝取蔬果汁(如蕃茄汁、橘子汁、黑棗汁、蔬菜汁),充分的纖維和水分可軟化便便並順利解出。


10公斤以內的寶寶,每公斤體重約需100 ml水分攝取量(包含牛奶及果汁)才算足夠。倘若寶寶水分已補充足夠卻仍便秘,可增加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菜泥、水果)攝取,來刺激腸胃蠕動以促進排便;對於便秘的大寶寶,爸比媽咪則可提供粗穀類、粗纖維食物(如紅薯,芹菜)。


 


攻略2.定時排便時間


1歲後的寶寶,就可開始訓練「定時排便」的好習慣;爸比媽咪應在每日的早晨、飯後半小時,無論有無便意都應讓寶寶坐10分鐘的小馬桶;一旦養成固定排便時間,就不要隨意變動。


此外,有些膽小寶寶會因環境陌生、心情緊張導致便便解不出來的情形,故應儘量固定在家排便,不要輕易改變環境。


 


攻略3.運動習慣不可少


讓寶寶進行適度的戶外運動(如跑、爬、跳、騎腳踏車、踢球),來增強腹肌力量並促進腸道蠕動。值得爸比媽咪注意的是,若寶寶便秘多日並伴隨腹脹、腹痛、嘔吐、甚至發燒,就應及時就醫看是否有腸阻塞情形。


 


寶寶便秘Q&A


除了一般的保健常識外,爸比媽咪也想知道還有哪些問題會影響寶寶排便;在此彙整4常見狀況題,一起來看醫師怎麼解答!


 


1.吃益生菌對寶寶的便秘有幫助嗎?補充的攝取量應多少?


ANS


張碧峰醫師表示,益生菌的攝取的確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及改善便秘問題。但益生菌的角色比較像是套餐中的配菜,用來輔佐腸胃的好菌增生,非必要食用;蔬菜水果才是主餐的角色,是促進腸胃蠕動及便便生成的主因,應多多攝取。


關於益生菌的補充攝取量應該多少,則視每個寶寶的狀況而定;且每家廠商所生產的在益生菌並不相同,予以寶寶食用前還是諮詢過較好。


 


2.寶寶便秘跟愛吃芭樂有關嗎?


ANS


現代飲食的偏食習慣及飲食過度精緻化,才是造成寶寶便秘的重要因素,改變飲食習慣和增加纖維攝取才能治本;6個月是寶寶添加固體食物的時機,但芭樂的籽較硬對寶寶的確較難消化。


張碧峰醫師提供富有營養及纖維的水果為水梨、蕃茄、木瓜、香蕉和蜜棗;可酌量讓寶寶食用。


 


3.ㄋㄟㄋㄟ喝太少、副食品吃太少,會造成寶寶便秘嗎?


ANS


食物是製造便便的原料,如果原料太少,當然就無法有便便形成。 張碧峰 醫師表示,若寶寶排出的便便像羊咩咩而不是牙膏狀,就代表飲食中缺乏纖維質;像牙膏狀的便便是纖維質混合一堆壞菌,為最佳的便便型態。


若寶寶不愛吃蔬果,建議媽咪可將蔬果打汁(但不要濾掉纖維質渣渣);並選用香蕉、蘋果或水梨等口感較好的水果汁,寶寶接受度高,自然喝光光囉!


 


4.便秘寶寶的大便有血,怎麼辦?


ANS


寶寶的便便過硬會造成肛門口摩擦出血,此時爸比媽咪應注意寶寶肛門傷口的清潔,以免傷口感染。不管是寶寶便便中含血或便便會不自主溢出, 張碧峰 醫師建議爸比媽咪都應立即就醫,不要擅自使用軟便劑等物品。


 


 


張碧峰 


現任: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肝膽胃腸科主任


學歷:台大醫學系畢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台大醫院實習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兼 任主治 醫師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人吃什麼能補充荷爾蒙


     荷爾蒙與女性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什麼荷爾蒙的種種變化總是在女性身上表現得特別突出?食物是補充荷爾蒙的重要因素,為什麼多食黃色的食物,對促進女性荷爾蒙分泌有更多的幫助?


      人體會分泌75種以上的激素,它們在人體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體內荷爾蒙濃度高的女性比荷爾蒙濃度低的同齡女性看起來年輕很多。21-22歲是青春的巔峰時期,也是分泌系統功能最頂峰的時期。從25歲開始,體內荷爾蒙的分泌量便以每10年下降15%的速度逐年減少,人體各器官組織開始逐漸老化萎縮,皮膚明顯黯淡,精神不佳。60歲時,荷爾蒙分泌量只有年輕時的1/5左右。


■ 女性缺乏荷爾蒙的表現


      症狀1:失眠頭痛


      表現:失眠、多夢、疲倦、頭痛。晚上催眠的方法皆用盡,還是眼光光。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睏倦嗜睡,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


      症狀2:月經不調


      表現:「老朋友」總是不按時出現,不是提前就是推後。提前還好說,最多就是弄個措手不及,但推後就不安了,疑神疑鬼地掰著手指頭算日子,或是懷疑安全套是否出問題了。好不容易把它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來了,卻發現在它該離開的時候,拖拖拉拉地不肯走。


      症狀3:皮膚衰老


      表現:皮膚出現鬆弛,白皙的肌膚也日漸粗糙,毛孔也膨脹粗大起來,甚至連色斑也跳出來搗亂,鏡子中呈現出來的是標準的「黃臉婆」。


      症狀4:煩躁胸悶


      表現:心慌氣急、易激動甚至狂躁,會因一件小事與同事或家人爭吵,總是擺出一副「不高興」的樣子,有時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夜間睡覺時會因為胸悶而被憋醒,嚴重時會出現血壓也會像你的爆脾氣一樣,說翻臉就翻臉。


       荷爾蒙好「色」的理由


      從中醫的理論上說,人體有腎、肝、脾、心、肺五臟,而與荷爾蒙分泌有最密切關係的是肝、脾、腎。腎臟具有調節荷爾蒙分泌平衡的作用,對身體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症狀,它會首先作出反應;肝臟是在荷爾蒙分泌失調時,對身體起支撐作用的關鍵;而肝和腎能正常運作,這完全都要歸功於脾。所以要改善荷爾蒙分泌失調導致的不良症狀,首先要從健胃健脾開始。


      理由1:有色食物影響荷爾蒙的分泌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五臟與五行、五味、五色是相生相剋的關係。不同顏色的食物與人體五臟六腑有著陰陽調和的關係,合適地搭配飲食有助提高荷爾蒙的分泌。與腎臟相對應的是黑色、帶有自然鹹味的食物,與脾相對應的是黃色、且有自然甜味的食物,而與肝相對應的是綠色、有酸味的食物。


      ●黃色食物健脾:黃色食物可以健脾,增強胃腸功能,恢復精力,補充元氣,進而緩解女性荷爾蒙分泌衰弱的症狀。黃色食物對消化系統很有療效,同時,也對記憶力衰退有幫助。


      代表食物:豆腐、南瓜、夏橘、檸檬、玉米、香蕉和鵪鶉蛋等。


      黃豆:幫助胃腸恢復動力,是天然植物性的雌性荷爾蒙,可以幫助女性荷爾蒙的調整。也有助於緩解更年期和經期的症狀,還可以預防與荷爾蒙有關的癌症。


      南瓜:提高精力,補充元氣,提高代謝。


      夏橘:具有驅風、芳香、滋補的作用,並能緩和精神緊張症狀。


      檸檬:消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免疫力,延緩皮膚衰老。


      柿子:健脾開胃,潤肺生津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


      香蕉:強化消化系統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並有抗憂鬱及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黑色食物補腎:黑色食物有助提高與腎、膀胱和骨骼關係密切的新陳代謝和生殖系統功能。可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刺激內分泌系統,促進唾液分泌,有促進胃腸消化與增強造血功能,對延緩衰老也有一定功效。


      代表食物:黑芝麻、黑木耳、黑豆、香菇、黑米、蝦、貝類等。


      黑米:具有滋陰補腎、補血益氣、增智補腦、增強新陳代謝的作用。


      黑棗:有增強體內免疫力的作用。


      黑豆:有補腎、強筋骨、暖腸胃、明目活力、利水解毒的作用。


      黑芝麻:具有養腎、健腦潤肺、養血烏髮、防衰老的作用。


      黑木耳:清胃滌腸,增強肌體免疫力。


      ●綠色食物補肝:綠色食物含有對肝臟健康的葉綠素和多種維生素。能清理腸胃防止便秘,減少直腸癌的發病。另外,還能保持體內的酸鹼平衡,在壓力中強化體質。


      代表食物:菠菜、綠紫蘇、白菜、芹菜、生菜、韭菜、西蘭花等。


      菠菜:有養血、止血、滋陰潤燥及抗衰老、促進細胞增長的作用。


      西蘭花:可增強肝臟解毒能力,並能提高肌體的免疫力,減少乳腺癌的發病幾率。


      韭菜:能溫補肝腎,增進胃腸蠕動,有散血解毒的功效。


      理由2:調節荷爾蒙,黃色為動力


      健腎、健肝、健脾是恢復女性元氣的秘訣,其中健脾是極為重要的。脾健康的話,能夠很好地消化吸收對腎肝脾有益的食物,維持荷爾蒙分泌的平衡,避免身體出現不良狀況。因此,黃色的食物材料是補充荷爾蒙的原動力。


      黃色的食物的重要作用不僅體現在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在平時的一日三餐中,經常吃一些黃色的食物,可以增強胃腸功能,改變寒性體質,利於代謝功能的增強,保持女性荷爾蒙的分泌能力。


      推薦食譜:


      ★南瓜牛奶粥主要原料:南瓜、牛奶、核桃仁。


      ★檸檬海鮮主要原料:檸檬、鱈魚、雞蛋。


      ★玉米粥主要原料:玉米渣、芸豆、冰糖。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肚子餓的十四忌



一忌
空腹吃糖 :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空腹大量吃糖,會使血液中的血糖突然增高,破壞機體的酸鹼平衡與體內各種有益微生物的平衡,不利於人體健康。



二忌
空腹吃柿子 : 因空腹胃中含有大量胃酸,它易與柿子中所含的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膠質、果膠反應生成胃柿石症,引起心口痛、噁心、嘔吐、胃擴張、胃潰瘍,甚至胃穿孔、胃出血等疾患。



三忌
空腹吃冷凍品 : 許多人喜歡在運動後或空腹時,大量飲用各種冷凍飲料,這樣會強烈刺激胃腸道,刺激心臟,使這些器官發生突發性的攣縮現象,久而久之可致內分泌失調、月經紊亂等病症發生。



四忌
空腹喝牛奶、豆漿 : 因牛奶和豆漿裡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只有攝入一定量的澱粉食品後,才能不作為熱量而被消耗掉,起到滋補身體之作用。



五忌
空腹吃西紅柿(蕃茄) : 西紅柿含有大量的果膠、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容易與胃酸發生反應,凝結成不溶解的塊狀物,這些硬塊可能將胃的出口幽門堵塞,使胃內的壓力升高,造成急性胃擴張而感到胃脹疼痛。



六忌
空腹飲酒 : 因空腹飲酒容易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等多種病變。



七忌
空腹大量吃香蕉 : 香蕉含有大量的鎂元素,如空腹大量吃香蕉,會使血液中含鎂量驟然升高,造成人體血液內鎂、鈣比例失調,對心血管產生抑製作用。



八忌
空腹吃大蒜 : 由於大蒜含有強烈辛辣的蒜素,空腹吃蒜,會對胃粘膜、腸壁造成刺激,引起胃痙攣,影響胃腸消化功能。



九忌
空腹吃橘子 : 橘子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機酸,空腹時吃橘子,會刺激胃粘膜,使脾胃滿悶、呃逆泛酸。



十忌
空腹飲茶 : 因空腹飲茶能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且引起茶醉,導致頭暈、心悸、四肢無力、心神恍惚等。此時,可吃些水果、糖塊以解茶醉。



十一忌
空腹過量吃甘蔗和鮮荔枝 : 空腹時食用過量甘蔗和新鮮荔枝,可能會因體內突然滲入過量高糖分而發生「高滲性昏迷」。



十二忌
空腹洗澡 : 空腹洗澡易引起低血糖休克。



十三忌
空腹吃黑棗 : 黑棗含有大量果膠和鞣酸,這些成分與胃酸結合,同樣會出現胃內硬塊。



十四忌
空腹吃山楂 : 山楂味酸,若在空腹時食用,不僅耗氣,而且會增強飢餓感並加重胃痛。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種天然清潔劑給家排毒



常生活中有許多清潔用品,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製造潛在的毒素。   



排毒是21世紀最時髦的養生觀念,但是除了你的身體需要排毒、做好體內環保之外,你的家也需要好好排排毒。



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很難避免因接觸食物、水、空氣裏含有的化學物質,在體內相互作用可能產生的傷害。



若再使用清潔劑、殺蟲劑、食品防腐劑等各類化學產品,無疑如同置身於充滿毒素的空間中。



或許你很難相信,現在一般家庭所擁有的化學物品的分量可能與一個簡單的化學實驗室裏的化學品差不多。



當我們在家中使用這些化學用品時,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嚴格遵守安全的使用方式,甚至沒有任何限制。



或許你會覺得化學清潔劑比較好用,但看看你家現有化學清潔劑的說明,或許會讓你重新思考是否要繼續使用這些清潔劑。



這些化學清潔劑的“出身”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多以石油化工產品為原料,還加有各種添加劑,比如助溶劑、穩定劑、增白劑、香精等。



過多地使用這類清潔劑不僅不利於健康,還會污染環境。



其實只要利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生活用品,如醋、鹽、檸檬汁、玉米粉、蘇打粉等天然清潔劑,就能有效地清潔空間,讓你的居家環境自然又健康。



你會發現,你所需要的清潔用品其實就存在於日常生活毫不起眼的用品中,而且不需要花更多的錢來購買。



你應該了解,拒絕使用化學物品就是防止污染的最好開始。



所以,不妨使用一些我們身邊的天然清潔劑,既無害人體,還有利環保。



讓你的家也成為21世紀最時髦的“健康無毒”之家。



10種天然清潔劑還你綠色之家
1.食鹽:鹽的吸附力很強,剛剛灑到衣服或地毯上的水果汁、茶水等,可以用鹽吸出來,新衣服用淡鹽水洗一遍可防止褪色。此外,用濃鹽水擦拭傢具,可防止木質朽壞,延長傢具的使用壽命。



2.雞蛋:蛋清裏含有多種蛋白質和脂肪,而且可以滲透到皮革中將油污溶解,並能保養皮革。臟了的真皮沙發或皮包,用一塊乾淨的絨布蘸些蛋清擦拭真皮表面,既可去除污漬,又能使皮面恢復光亮。



3.茶葉:茶葉裏含有茶多酚、茶葉鹼等多種成分,有吸附異味的作用,是天然的空氣清新劑。紅茶吸附異味的作用更強,一盆熱水裏放入150克紅茶,放在客廳(或是有異味的房間)中間位置,並且開窗透氣,就能消除刺激性氣味。



4.食醋: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以及有機酸,能溶解油污,還能殺菌、防霉、去除異味。將食醋與等體積的水混合均勻裝入噴壺裏,先噴在玻璃、鏡子或瓷磚上,再用抹布擦拭即可變得非常明亮。用海綿蘸白醋清洗不銹鋼臺面,可恢復原來的光澤。



5.小蘇打: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屬於食用鹼,去污力很強。用60克小蘇打和500毫升水混合,製成的蘇打水可隨時使用,用來擦水龍頭和灶臺等。



6.紙巾:紙纖維可以吸附油性物質,尤其對液體狀的油污吸附力大。用柔軟的紙巾擦掉碗碟上的油污後,會令清洗更容易。



7.淘米水:淘米水中含有粗纖維、鉀、澱粉等多種成分,頭一兩道淘米水呈弱酸性,洗過兩遍後就呈弱鹼性,洗凈力適中,質地溫和,被稱為“天然洗潔精”。用淘米水洗手,不僅能去污,還能使皮膚滋潤光滑。除了洗碗碟與洗菜外,鐵質的鍋鏟、菜刀等用濃淘米水泡過可以去銹。



8.香蕉皮:香蕉皮中含有鞣質,與皮革上的污漬相互吸引,既除污又有拋光作用,能保養皮面。用香蕉皮擦拭弄臟了的皮沙發或皮包上的油污,既乾淨又漂亮;擦皮鞋的效果也很好。



9.發酸的牛奶:過期發酸的牛奶雖然不能食用,但卻是良好的木地板清潔劑。因為發酸的牛奶中乳酸含量增加,可以去掉污垢,剩餘的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可當作石蠟的替代品,保養地板。先把牛奶倒進臉盆裏,用兩倍的水攪拌均勻,再把抹布放到盆裏浸潤後擰幹,用力擦拭後會發現地板變得光亮如新了。



10.檸檬:檸檬具有天然的殺菌功能,可用來清洗飲水機,避免化學清洗劑的殘留。檸檬皮加水和白醋,擦拭玻璃器皿可使其表面光亮。



小提示
1.在使用天然清潔劑時需要更用力刷洗,或增加使用的分量,才能達到與化學清潔劑相同的效果。但要知道這是為了健康與環保所必須付出的努力。



2.雖然大家都知道了化學清潔劑可能帶來的危害,以及天然清潔劑的好處,但是有時為了節省時間或圖個方便,想要完全以天然的方法來打掃環境,難免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在使用天然清潔劑的初期,你可以先一部分使用天然清潔劑,一部分使用化學清潔劑,而後再逐漸加重使用天然清潔劑的比重,擴大其使用的範圍。



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讓你自然而然地習慣天然清潔法。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招巧妙預防小寶寶打嗝


寶寶的打嗝是因為橫膈膜突然用力收縮所造成,是很常見的情形,一般很短的時間後會停止打嗝,這對寶寶是無害的,長大些會自然緩解,但是若寶寶打嗝時間過長或發作過頻繁,多少都會讓照顧者感覺有點不舒服。 


 


打嗝原因
    1
常在剛喝完奶時發生,可能是寶寶常哭鬧或在喂食時吃得太急,而吞入


          大量的空氣造成的。
    2
有時肚子受寒,或是吃到生冷食物等也會出現打嗝症狀。

    3
其他較少見的原因是與胃食道逆流及疾病如肺炎有關,或與對藥物的不


              良反應有關。 

    
出現打嗝時間
    
有些孕婦可能在懷孕第兩三個月時就感覺到寶寶打嗝,或產前超聲波檢查時,看到寶寶在媽媽肚裏打嗝。不過寶寶最常發生頻繁打嗝的年齡,還是在剛出生在前幾個月,而通常在1歲以後就會改善。

    
寶寶打嗝是由橫膈膜肌肉突然的強力收縮造成的,同時還會伴隨不自主的聲。與大孩子比較,大部分的小寶寶似乎不會感到任何的不適,除非連續過長的打嗝,才會干擾到飲食等正常生活。
 

    6
招預防寶寶打嗝
    
由於剛出生的寶寶神經發育還不太成熟,所以才會經常打嗝,絕大多數不是病,無需過於擔心、驚慌及治療,通常過些時日等寶寶長大後就會自然好轉,一般不會造成影響和後遺症。
    1
如果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及溢奶,可在喂奶後讓寶寶直立靠在大人


           的肩上排氣,且半小時內勿讓其平躺,4個月大後可添加米粉或麥粉以增


           加奶的黏稠度,防止打嗝。 
    2
如果寶寶打嗝是因為對牛奶蛋白過敏,可依醫師指示使用特殊配方奶


            粉。
    3
平時喂食寶寶要在安靜的狀態與環境下,千萬不可在寶寶過度饑餓及哭


          得很兇的時候喂奶。
    4
喂奶姿勢要正確,進食時也要避免太急、太快、過冷、過燙。

    5
在寶寶打嗝時可用玩具或輕柔的音樂,來轉移、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以


           減少打嗝的頻率。
    6
讓寶寶在喝奶的中間休息一下,讓寶寶直立站在你腿上,輕輕地拍他的


           背排氣,打完了飽嗝可避免連續打嗝。


 


4方法讓寶寶停止打嗝
    
其實應該是沒有任何有效的方式來停止嬰兒打嗝,尤其是不確定為什麼會發生打嗝的時候。寶寶若無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一般無需作處理,通常打一會兒就可自行停止,除非發作時間較長,連續510分鐘。
    1
如果寶寶因吃奶後腹部脹氣,放下平躺時會打嗝。這是因為奶瓶開口


          小,嬰兒在吸奶的時候,因用力吸而吞入太多的空氣,造成了脹氣現


          象,因此家長可以在寶寶喝完奶之後,多抱一會兒,輕輕拍寶寶背部,


          或是輕柔按摩腹部來幫助排氣,可以預防寶寶打嗝及溢奶。
    2
試著少量多餐的喂食法,或喂食後抱起寶寶拍背以加強排氣。

    3
喂一點溫開水或以有趣的活動來轉移嬰兒的注意力,也可以改善寶寶打


           嗝症狀。
    4
不過如果寶寶頻繁地打嗝,同時並有食欲變差、體重減輕或頻繁嘔吐,


           就應該帶寶寶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Tips
無醫學根據的處理方式
    
雖然目前沒人肯定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嬰兒打嗝,但總的解決之道是,可不必任何處理,順其自然。

    
此外特別提醒家長們,有些無醫學根據的處理方式,如服用蜂蜜來治療打嗝或壓眼球等,都是無科學根據的土方法,媽媽們切勿相信。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容許孩子哭


 


  面對寶寶哭個不停,爸媽常沒了耐性,甚至祭出「數到三,就給我停止!」的法寶。到底寶寶為什麼哭?可不可以溫柔以對?   


「哇-」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以哭聲來跟這個世界說「哈囉,我來了」。而這第一聲哭,恐怕怕也是這輩子唯一被人歡迎的「哭」。
  之後,所有的哭,都是該被止息的,因為「哭」所放送出來的訊息都是「我不好,我需要人關注」。
  您多久沒哭了?不好意思哭?哭的時候都要躲起來、偷偷地哭?
  還是孩子好!想哭就哭,絲亮不用閃躲,人前人後、毫無顧忌地扯著喉嚨哭,哭得聲嘶力竭,哭得全身放鬆,再舒舒服服地睡去。
孩子的哭,可能是生理上的原因,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一個勁兒的要孩子「不許哭」,孩子是學不會如何用「哭」以外的方法來抒解情緒的。  


 


 I.因身體不舒服而哭
新生兒的哭,是他在「說話」,表明「我需要被照顧」。
  只要他覺得身體上哪裡不舒服,肚子餓、肚子痛、太熱了、太冷了、想睡覺、尿布濕了、大便了......,他就直接哭出來。
  不過,當他用哭來招引爸媽對他的照顧後,只讓他的不舒服感消失,比如餵飽他、幫他脫去一件服等,他就乖乖不再哭了。
  他不懂得爸媽白天上班太累,晚上需要睡眠;知道他的哭聲吵醒隔壁房剛睡著的小姊姊。所以,爸媽可不要因為自己實在太想睡覺,就對新生兒這樣的,哭煩躁以對喔!
  有時候,小baby身體上的不舒服,任憑他「說」個不停,爸媽左檢查右檢查,就是不明瞭,在這種情況下,實在不能怪他是個「磨娘的孩子」。 



 II.因心理的需要而哭
寶寶慢慢長大後,除了身體的發展外,心理也快速成長,哭的原因越來越複雜。
  他會因為想要要爸媽跟他玩、想要爸媽抱、驟然看到奇怪又有聲音的東西等原因而哭,也會因為爸媽的離開而哭。
  更大之後,他會因為想拿的東西拿不到、玩具不見了或壞了、想自己拿湯匙吃東西爸媽不給,或忽然看到一個陌生人而哭。慢慢地,他更可能因為覺得爸媽比較疼弟弟、因為好朋友不理他、因為氣自己拼圖拼不出來、因為別人搶了他的東西而他不知道怎麼辦、因為爸媽「騙」他而哭。
  當然,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爸媽罵他、處罰他而哭了。



III.不許哭!
「哭」是一種情緒反應;而情緒本身無所謂好壞。
  很小的baby哭的時候,爸媽往往急忙審視孩子身體上有沒有不適。大部分時候,處理完之後,寶寶也就不哭了,皆大歡喜。
  但是,等寶寶越來越大,哭的理由越稀奇古怪時,爸媽也就越來越難忍受孩子的哭。一方面是認為孩子「都這麼大了,還哭!」、「這種事也要哭!」、「無理取鬧,就是愛『番』!」另一方面,其實不得不承認,孩子盡情之下的哭聲實在不悅耳,忙碌、煩躁的現代父母,在三兩下沒能「對症下藥」時,耐性就沒了,「你到底想怎麼樣!?」
  除此之外,更深的原因是:我們都不習慣接納負面的情緒,大家都覺得哭是很丟臉的,代表性敗、懦弱、無能為力。我們絕不輕易在人前掉淚。
  所以,孩子哭的時候,做父母反應就是:「不許哭!別人在笑你了,羞羞臉喔!」
孩子從小就知道「哭是羞羞臉的事」。
  而假如孩子生理的或心理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滿足,就兇兇地罵他,要他停止哭,恐怕他只會因為被罵,甚至被處罰,而哭得更兇了。
  甚至還有更多請求效率的爸媽:「不許哭!數到三,就給我停止,不可以再有一點聲音!」
  爸媽請試試看,哪天在自己難過得掉淚時,要求自己「數到三」就完全停止,看看自己做不做得到。 



IV.請容許孩子哭
哭,是孩子最先學會的一種溝通方法,藉此來表達他的需求。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爸媽可以教導他透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明需求。但是,孩子跟大人一樣,有挫折、傷心、嫉妒等負面的情緒,會有哭一下的需要;而孩子也跟大人一樣,需要的是好的抒解或調適的方式,而不是旁人的喝止:「不許哭!」
  所以,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人,當孩子哭的時候,請給予溫暖的接納與關懷,幫助他找出原由,再跟他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從小給孩子良好的情緒教育。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澄現在已經快7個月了(再一星期),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生。


她喜歡吃牙乳餅,自己拿著餅乾吃,吃的很高興。


見到眼前有東西,會想要伸手拿,喜歡吃副食品:牛奶米精、果汁米精、稀粥,上星期也加入了紅蘿蔔粥、這星期加入了地瓜粥、高麗菜粥,可吃半碗呢,食慾很好哦!牛奶也照吃哦!




                                  這是地瓜粥




                    瞧她張開嘴巴大口吃粥的模樣,是不是很可愛呢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稚園寶寶的5個健康問題


 


 


 


上幼稚園是寶寶走入社會的第一步,沒有了家人的呵護,寶寶能適應嗎?健康問題恐怕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了,那麼寶寶在幼兒園都可能有哪些健康隱患呢?以下5點相信一定對你有幫助。


 


  問題一:憋尿。


  案例:朵朵媽媽告訴記者:“我女兒今年歲,上幼兒園小班。最近我發現,寶寶在幼兒園不願上廁所。每天下班來接她的時候,我都看著她夾著兩條腿走路,憋得不行了。她說,因為班上有個小朋友上廁所的時間太長,遭到了老師的‘批評’,所以她就害怕了,寧可忍著也不去。這樣下去,寶寶還不得憋出病來?”


  專家分析:寶寶出現憋尿的情況,幼兒園的老師是有一定責任的。不過,幼兒園一個老師至少看十幾個寶寶,照顧不周的情況也是有的。這就需要家長及時發現寶寶的問題,平時要多和寶寶聊天,了解幼兒園的狀況;接送寶寶的時候多問問老師,寶寶在園裡有沒有什麼“異常”。朵朵之所以憋尿,是因為她把上廁所和受批評聯繫在了一起。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消除朵朵對上廁所的恐懼,對上廁所的問題進行正面強化。


 


  問題二:尿濕褲子。


  案例:林林媽媽說,他們家寶寶和朵朵恰好相反。朵朵是憋尿,林林是憋不住尿,經常尿濕褲子。


  專家分析:小班的寶寶很容易出現尿褲子的情況。家長要對寶寶進行語言方面的訓練,教寶寶學會說“我要小便”,“我要拉臭臭”;告訴寶寶如果老師工作忙,沒聽見,要拉著老師的衣角,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寶寶總是尿濕褲子的話,家長要提前告訴老師,多照顧自己的寶寶,而且要準備一套乾淨衣褲給寶寶備用。


 


  問題三:吃飯慢。


  案例:豆豆媽說,寶寶在家吃飯是不定時的,有時能吃一個多小時。到幼兒園後,他們最擔心寶寶吃得慢、吃不飽。


  專家分析:幼兒園有一定的進餐時間,一般為半個小時左右,前分鐘老師先讓寶寶自己吃,後分鐘,老師會餵那些吃得慢的寶寶,直到寶寶吃飽。不過,進餐習慣要從小培養,家長要要求寶寶定時定量進餐;平時少讓寶寶吃零食,別讓他們邊吃邊玩。


 


  問題四:不愛午睡。


  案例:吳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寶寶上幼兒園兩年多了,別的都挺適應,就是不愛睡午覺。他不解地說:“我們家寶寶精力特別充沛,是不是沒必要非得睡午覺啊?”


  專家分析: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要求小朋友午睡一個小時。因為寶寶正處在生長發育的快速時期,每天需要十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僅僅靠夜間的睡眠是不夠的,午睡是很好的睡眠補充,即使對那些精力充沛、沒有困意的寶寶也是必要的。而且,處在一個集體中,寶寶要學會遵守規則,如果別人都睡,只有他例外,對他的個性培養沒有好處。家長應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要求寶寶按時午睡。


 


  問題五:性格內向受欺負。


  案例:孫女士反映她的女兒性格特別內向,平時不愛說話也不愛動,在幼兒園裡更是常常受小朋友欺負,她很擔心。


  專家分析:幼兒園“大欺小、強欺弱”的現象很難完全避免。家長不能光依靠老師,得讓寶寶先強起來。有些身體弱小、性格內向的寶寶容易遇事時顯得“退縮”,也就容易成為受欺負的對象。家長要告訴寶寶,受欺負時不要跑,跑會給對方一個資訊“你怕他”,要大聲喊老師。家長最好能幫寶寶從同班的小朋友中找一個“鐵哥們”,這樣寶寶心裡就比較有底氣。另外,家長可以通過做遊戲,讓寶寶扮演英雄,增強他的自信。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幼稚園非念不可?孩子幾歲念幼稚園較適當?


幼稚園非念不可嗎?孩子幾歲念幼稚園較適當?幼教專家認為,學校永遠無法取代親職,孩子未必需要儘早入學,上幼稚園主要是幫助孩子從家庭過渡到更大團體的國小學校生活。而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讓孩子在五歲之前入學…



圖片轉拍網路分享影片蠟筆小新


幼稚園非念不可?


幼兒教育並不是義務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提供孩子豐富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在日常生活真實的情境下學習各種事物,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應團體生活,並促進孩子在身體動作、語文溝通、社交情緒、認知思考各方面的發展,並不需要進行學科知識的傳授,所以孩子未必需要儘早入學,如果家中有親人可以照顧,能多讓孩子跟家人相處,反而是現代生活型態中難得的人生經驗。


如果孩子未上學,是由家人自己照顧,父母只要掌握一項原則即可:在安全無虞、不影響他人、不破壞環境設施的前提下,儘量提供孩子主動探索及親身操作體驗的活動與機會,父母可善用社會資源,多帶孩子到社區公園、圖書館、遊戲場走走。


父母如果真能這樣,孩子的發展未必會比那些及早上學的孩子差,甚至更優都有可能。畢竟親子是一對一的「師徒制」,孩子反而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品質。


幾歲送孩子上幼稚園比較恰當?


目前依規定幼稚園可招收四~六歲的幼兒,托兒所可招收二~六歲的幼兒,但這並不表示幼兒只要滿兩歲就應該或就適合上托兒所、滿四歲就應該或就適合上幼稚園。


原則上只要在上小學之前,讓滿五歲的孩子能至少有一年學前教育的生活就可以了。畢竟,上幼稚園可幫助孩子從家庭過渡到更大團體的國小學校生活,不過,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讓孩子在五歲之前入學:


1、父母親或照顧者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啟發孩子,想藉由選擇較優質的幼稚園,由專業的老師負責照顧與教育,這當然也是不錯的決定。


2、孩子各方面發展蠻成熟的,主動表達想要跟哥哥姊姊一樣去上學,或老是吵著大人要陪他玩玩具,就表示他有社會性需求,可以考慮讓他早點去上學了。


如果父母必須送四歲以下孩子上學,最好要選擇班級規模較小,師生比例不能太高的幼稚園或托兒所,三歲孩子的師生比最好不要超過一:十二,兩歲孩子的師生比最好不要超過一:八,才可能提供較佳的教保品質。


另外要注意一點,根據英國大樣本的多年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就讀全天班的孩子,與半天班的孩子相較,在各方面發展水準並無顯著差異。換句話說,父母不見得要讓孩子念全天班,而且因為目前許多都會地區的幼稚園空間擁擠,就讀全天班的孩子,因為長時間在擁擠的空間一起吃睡玩耍,反而容易增加疾病相互傳染的機會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拒養「過寵兒」3技巧‧3情境,父母學說Yes & No


育兒生活 8月號 NO.231


拒養「過寵兒」3技巧‧3情境,父母學說Yes & No

採訪撰文/陳俐君
諮詢/張老師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楊文麗


「溺愛,讓孩子無法無天!」一句告誡,由慈濟證嚴法師口中堅定道出,平緩語氣背後,卻如同正中要害般,赤裸裸地掀開早已扭曲不堪的家庭教養危機。
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孩子個個是父母捧在手心中的寶。「愛,就是給他最好的!」難道是最正確的親情表現嗎?過度寵愛、凡事代勞,是否因此養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過寵兒」?專家提醒,明定家規不妥協,適時學說Yes & No,孩子才懂知福惜福,為自己負責喔!




在承受多次人工受孕失敗後,在父母引頸期盼下,如小公主般的娃娃終於誕生。掌上明珠,得來不易,娃娃一出生後,爸比媽咪迫不及待想給孩子滿滿的愛。看到娃娃因夏天悶熱不舒服而大哭,冷氣立刻24小時強力放送;半夜一聽到娃娃哭聲,立刻以跑白米速度,迅速抱起孩子安撫。

也許發現凡是用「哭」來表達需求很有用,娃娃學會了以「哭」來表達想法。開心也哭,不開心也哭;父母在甘願為兒奴的親情天性背後,不禁開始思索,如此寵愛娃娃,是否曲解了「愛的真諦」?


有求必應,潛藏危機
      爸比媽咪們是否有過以下經驗:帶寶寶逛街經過玩具店,看見喜歡的玩具,孩子總是大聲哭著要買;害怕接觸陌生環境,出門上學不是要媽媽連拖帶拉,就是乾脆坐在門口耍賴,說什麼也不去上學。

      面對這樣的「僵持」,爸比媽咪們該怎麼解決?是強硬拒絕?還是心軟遷就?隨著小寶貝的認知、理解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建立,若被孩子抓準了父母「有求必應」的個性,張老師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楊文麗指出,常此以往,恐將不利孩子人格發展。


過度自我中心
      楊文麗心理師表示,從國內外幾項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長期習慣父母經常「有求必應」的孩子,有較高比例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特質。

      她近一步解釋,在家長「有求必應」的教養模式下,孩子很容易錯將「服務」這項極具互動性的原始精神,只吸收到單向的「被服務是理所當然」的概念。由於孩子只吸收到以「自我」為出發點的服務特性,容易養成小孩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特質。


自我控制力差
      父母親過份溺愛,凡事代勞,除了養成孩子凡事以自我需求、喜好為中心的「目中無人」個性;還會因缺乏與他人互助的觀念,養成專斷、跋扈,無法接受別人說不以及限制的的人格特質。凡事總以「我想要」、「我說了算」等自私心態面對,長期下來,因為不習慣遷就環境、隱忍現實,對自我的態度、行為控制力多較差。


情緒不穩
    正因為從小對「自我控制」的能力不佳,對於即將步入校園團體生活的學齡前幼童來說,很容易因為太過「自我」,常遭同儕排擠或拒絕,這樣的負面互動回饋,會使一向在家受寵的孩子顯得不知所措、惱羞成怒,甚至出現強烈情緒反彈等情緒不穩現象。而由於家庭教育傳遞錯誤認知,造成孩子認知不和諧,老是覺得全天下的人都跟自己唱反調而心情不佳、情緒不定,若無即時導正錯誤觀念,很容易進一步引發孩子的社交能力危機。


社交差,學習少
      「錯誤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付出慘痛代價!」楊文麗心理師指出,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家長因寵兒寵出「小霸王」的現實案例不勝枚舉,「從小紮根錯誤,孩子性格很容易就此扭曲了!」

      凡事以自我需求為中心的「過寵兒」,會因出現愛操控他人、跋扈、耍賴等個性,與之相處的同儕會因地位不平等而產生拒絕、遠離,甚至排擠的現象。當孩子被身邊的同學、朋友一個個拒絕,這對孩子的人際互動與學習機會,絕對會帶來負面影響。


認知形塑
教養:大小有別
教育小小孩‧先培養「做」的習慣

      楊文麗心理師指出,對於0~1歲小Baby來說,確保日常生活規律、健康成長,建立基本信任關係等,是父母親育兒的首要任務。而等到孩子約1~3歲大時,此時的行動力與理解力雖然還不甚靈活,但已經有能力透過行為結果意識、理解「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觀念。她建議,父母此時可開始為孩子制定明確生活規範(也就是「家規」),讓孩子即早辨識是非對錯,建立行為準則。

      楊文麗心理師提醒,這時期的孩子,還無法充分理解所謂「模糊」地帶,家長在教養孩子時,應著重具體、黑白分明式的規矩,讓孩子有所依歸。


訓練大小孩‧學習「負責任」
    約3~6歲的大小孩,多半已經具備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也對於簡單的人際互動與是非對錯,有基本的認識與想法。面對這個年紀的孩子,家長教養應評估小孩的個別狀況予以進階教育;楊文麗心理師提到,對大孩子來說,學習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才能避免日後出現自私、推諉的行為。
    「小至自己收好玩具,大到完成爸媽老師交待的事項,都是負責任的表現。」楊文麗心理師認為,當孩子能夠理解,爸比媽咪的愛,不是無條件付出;適時「放手」讓自己學習為自己負責,也是父母的另一種愛。


結語
  極具效果的家庭教育,必須立基於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楊文麗心理師師強調,爸比媽咪們面對孩子無理取鬧的態度,千萬不可有「他還小,長大就會好」的錯誤迷思。想不養出「過寵兒」之前,得先重新檢視自己是否已有「為人父母」的正確認知,不放大自己對孩子的罪惡感;勿以為替孩子做得多,就是愛孩子;不說一套做一套;也勿用威脅利誘形式養大孩子胃口,訓練孩子學習付出、對自我負責,以導向人格發展的正軌喔!


(詳文請見2009年八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幼兒萌牙、換牙須知

            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復健中心主任          
                                                                                            張毓珊
  小貝比第一顆乳牙最早可在出生後5-6個月時萌發通常最先跑出來見世面的都是下顎門牙有非常少部分的寶寶在一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下顎乳門牙就來報到了


如果這情況發生在您的寶貝身上先不要緊張首先請仔細觀察1.門牙是否搖動得很厲害2.門牙是否妨礙哺乳或餵食3.牙齦有紅腫發炎嗎如果沒有上述的情形發生恭喜爸爸媽媽牙齒只是比較早長仔細清潔照顧即可但如果有上述情形發生建議父母儘早帶小朋友給兒童牙科醫師判斷評估


 


*避免口腔不良習慣,影響牙齒生長


幼兒的乳齒萌發約需兩年多的時間一般在3歲以前會萌發完畢。在這一段期間, 牙齒及其周圍的齒槽骨皆處於一個變動的狀態,此時應避免任何口腔不良習慣,以免牙齒生長的位置受其影響而變得不整齊。舉例來說,奶瓶及奶嘴的過度使用會使得上排門牙往外跑,導致小朋友嘴巴無法閉攏,呈現暴牙的狀態。


 


若想要確保上述狀況不會發生,應於寶貝1歲半到2歲時漸進式的作戒斷奶嘴、奶瓶的動作,一來小朋友當時的年紀尚幼,懵懵懂懂,比較好哄騙;二來奶瓶、奶嘴的使用尚未對牙齒或周邊組織造成永遠的影響,只要戒除幼兒對其之依賴,其他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如果拖到小朋友滿3歲以後,不但戒除習慣的難度變高,甚至連尚未萌發的恆牙位置,也可能連帶受到影響,不可不慎!


 


*「溝隙封填劑」預防齲齒發生


小寶貝的乳齒列會維持到接近6歲,之後就會有恆牙生力軍加入陣容了。首先來報到的是人稱「六歲牙」的第一大臼齒,他會從整排牙齒的最後方悄悄跑出來透氣。因為是在最後面,多數家長不會立刻發現;也正因如此,這一顆最早報到的恆牙非常容易蛀牙。


 


除了定期做口腔檢查外,這一類型的牙齒會建議放上「溝隙封填劑」以預防齲齒的發生。後牙本來就是研磨食物最常用到的牙齒,而其咬合面上又滿佈著牙溝,這是最容易堆積食物殘渣的地方,「溝隙封填劑」此一材料正是應用在不妨礙咬合的情況下,將這些牙溝填平,減少蛀牙菌侵犯的可能性,保護牙齒與小朋友快快樂樂的成長! 


 


*換牙期:乳齒蛻變成恆齒


六歲牙長出後不久,就輪到門牙了。舊的門牙首先會出現搖動度,家中的小寶貝可能會開始覺得牙齒沒什麼力,不太能咬東西,這是換牙常見的現象,不需過度擔心,只要把牙齒刷好,避免周圍牙齦進一步發炎即可。大多數的乳牙都可以順利脫落,恆牙也都可以順利長出。但若是出現舊牙還沒脫落,但新牙已經長出來,或是新牙雖然尚未萌發,但是舊牙已經因為小朋友不敢刷牙造成發炎等現象時, 就應該請兒童牙科醫師處理。


 


從六歲牙長出,一路到「十二歲牙」(第二大臼齒)萌發完畢,整個乳齒列蛻變成恆齒列的換牙期宣告結束。有些小孩換得早,有些換得晚;有的換得快,有的換得慢,這些都不是大問題。只要定期做口腔檢查,讓牙醫師為孩子的口腔健康把關,爸爸媽媽毋須過度擔心。



 


*結語


在乳齒列的階段,家中寶貝因為年紀尚幼,無法自主清潔口腔,此階段家長務必幫助小朋友確實完成清潔的動作,牙刷、牙線皆不可少,這樣才能夠為小朋友的貝齒把關。等到小朋友上小學後,可增加他們自己照護口腔清潔的比重,父母親則轉而輔導監督,逐漸養成寶貝的口腔衛生習慣。


 


定期做口腔檢查是萌牙及換牙期十分重要的部分。定期檢查可以讓兒童牙醫及時掌握寶寶的口腔狀況,並在第一時間給予專業建議或處置。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03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夜間排毒時間表


人體夜間排毒時間表

一、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二、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三、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五、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六、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生理期保健


 



優酪乳、四物湯、茉莉花茶的療效

強調一下....生理期絕對不可以喝優酪乳...會產生血塊使的生理痛加劇喔....

●生理期前喝優酪乳,可治療生理痛還有防骨質疏鬆!●

喝優酪乳都是健康的,不妨多喝,只是女生不要在它很冰的時候就喝喔,切記切記!

"優酪乳因為可以有效調節體內的酸鹼值",所以對婦女衛生有很有幫助。中醫說〝十女九帶〞,優酪乳可理療帶下症!喝優酪乳,可治療生理痛!

●四物湯●

四物湯的成份

四物湯最早記載於宋朝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被稱為婦人病的聖藥,是補血、行血、活血的主方;方中由當歸、熟地黃、川芎及芍藥組成。當歸可減輕經前症候群的疼痛、腹脹、陰道乾澀及憂鬱;川芎可抗菌消炎,調節子宮收縮,並抗維他命E缺乏症維他命E是抗氧化劑,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可減輕乳房不適、焦慮及沮喪等症狀),提升細胞吞病原體的作用;熟地黃則可補血強心,幫助滋養。

綜觀全方,不但可滋補血氣,紅潤臉色,更可幫助肌膚光滑,防止老化。另外,坊間有四物湯方中添加人參及杜仲之產品(參仲四物湯),不但具備四物湯傳統功效,更可幫助抵抗疲勞及消除經常性的腰酸背痛。


四物湯的療效

1.調經止痛、養血疏筋不少女性因月經來潮而無法正常工作,四物湯可幫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塊,並減輕腹脹腹痛,使經血排出順暢。此外,四物湯更可補充鐵劑,減少月經來潮時的貧血、頭暈目眩及經血不出的狀況。

2.滋潤肌膚、防止老化四物湯的方中組成多為溫補的行血劑,若養成從年輕就服用的習慣,有助於氣血通順,不易手腳冰冷,並使臉色紅潤及肌膚光滑,減緩生理機能老化,看起來更為年輕。


四物湯最佳的服用時機及使用方法

醫師建議,女性最好養成從年輕時就開始服用四物湯的習慣,每次在經期乾淨後,就連續服用六天份的四物湯;不但可以減少經痛、經血不出、腹脹等症候群,到老年時生理機能及皮膚也較不易老化,通體順暢自然能遠離癌症入侵。

因此,別忘了,生理期後才是最佳使用時機;且除非某些疾病,否則行經期間並不適合進補,以及服用任何藥物。

另外,平日也可將四物湯與雞、豬肚或鰻魚一起燉煮,是一道對發育中少女及婦女極為有益的美味食補,適合全家人一起食用。

此外,也有人問,男性也可服用四物湯嗎?答案是可以的。中醫醫師表示,四物湯的組成成份並不含女性荷爾蒙,因此男人可安心服用,對生理並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對於男性具有血色素低、臉色蒼白、容易疲勞、指甲或手掌魚際部位發白等血氣不足的情況,都可以每日服一次四物湯,直至症狀明顯減緩為止,再改為偶爾服用。所以服用四物湯並不只是女生的專利哦!

●喝茉莉花茶減輕經痛●

月經來潮前一星期,早餐或午餐後天天喝茉莉花茶,能有助於經期順利,減輕經期疼痛,卻不影響睡眠。飲用自然花茶,總比服用止痛藥好得許多,無副作用,屢試不爽。

只是要重於事前防範,特別經期來潮前一星期勤服用,必能讓經期順利來潮,不因經期延後而心煩氣燥。

※據說生理期細心照顧自己,比什麼都有效。※

1、生理期期間盡量不要洗頭:洗完頭一定要立即吹乾,。生理期期間,可中午洗頭。

2、生理期期間要注意保暖:也就是少吹冷氣囉,冷氣開著,在冷氣房裡還是要多穿件衣服。

3、忌喝冷飲:這已經是很基本常識了,千萬不要違背,不要拿自己的美麗開玩笑,喝冰水會讓污血無法順利排出,留在身體裡對身體絕對有害。

試試看以下飲料,可以讓生理期更舒適,桂圓紅棗茶、養生茶、貞味丹蔘、紅糖薑水、黃耆枸杞茶、玫瑰花茶(尤其如果會經痛,可以喝點玫瑰花茶)。

4、吃點甜食:生理期間吃巧克力、蛋糕,因為生理期吃甜比較不容易發胖喔!還可以幫助污血代謝。

5、拒絕疲勞:充分休息很重要,過於勞累會導致經期延長或是失血過多。

6、不要太情緒化:據說女孩子生理期時很自然地情緒就會不好,但是也不要縱容自己亂發脾氣,因為發脾氣會對擾亂經期,也很傷肝臟喔。

7、忌盆浴:因為生理期子宮口比較張開,同樣地也較為容易受到污染,所以洗澡最好採淋浴。

8、生理期宜食:生理期剛來幾天可以多吃點麻油豬肝,幫助廢血排出。後幾天可以吃麻油腰花。此外麻油炒蛋加九層塔也是不錯的生理期食品。紅豆湯、桂圓湯、八寶粥都是好點心喔,還有酒釀煮蛋也很好。

生理期後期,可以考慮喝一點生化湯(經期喝的,不是坐月子喝的生化湯,問中藥房就知道),可以讓身體髒血徹底排乾淨。身體裡髒血若不排出乾淨,長期累積很容易造成子宮內膜炎、肝病、紅斑性狼瘡等疾病。為什麼女生比男生不容易得肝病呢?據說就是因為每月的經血將身體中的毒素洩乾淨了,所以比較不容易得肝病。

9、生理期後的調養:吃四物湯囉!在經期來時喝四物湯是錯誤的,要等到髒血都排除後再喝四物湯補血才有效果,否則就白補了。四物湯煮時可以放點排骨或雞肉,最好加點米酒。

10、臉部清潔工作要做好:生理期間因為毛孔比較張開,很容易長痘痘,臉部清潔工作要做好,生理期間洗頭因為造成血液循環不好,也容易長痘與粉刺。

11、有人生理期間會腰痛,可以考慮用熱水泡腳增加血液循環,同時也可以轉移注意力,腰好像就不那麼疼了。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圖卡」教會寶寶的事


育兒生活 │ 2010-04-01 採訪撰文 江睿毓‧內容諮詢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 幼保科專任講師 林秀芬









 
 

「圖卡」教會寶寶的事 當你對這個議題感到關心,我們相信你一定是個十分用心對待孩子的家長。就如林秀芳老師所說,圖卡是屬於比較專業的幼教教材,然而,只要使用得宜,圖卡絕對是父母教養孩子的好幫手。此外,林秀芬老師也提出「全語言教學」觀念,只要父母用心,生活中處處都可以學習。

1、刺激視覺發展
0~1歲寶寶,視、聽、嗅、味、觸五覺正處於重要的發展階段,其中「視覺」是很重要的感覺器官,若沒有良好發展,寶寶往後的學習就會受到影響。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專任講師林秀芬指出,「圖卡」則是此時一種很重要的傳遞工具,可以提供嬰幼兒不錯的學習效果。

寶寶的“視”界變化
要提供寶寶圖卡的學習,首先寶寶必須具有凝視的能力,視覺焦距要能夠對準,林秀芬老師說明,因此我們就從寶寶的視覺發展開始瞭解起~。
剛出生躺在娃娃床上的寶寶,視覺發展尚未成熟,看到的世界就只有眼前的天花板,此時寶寶的視力處於遠視階段,人或物離他太近,對他來說都只是模糊一片;一直到約4個月,頸部可以撐起,當爸比媽咪抱起BABY時,寶寶的世界變成了360度,學習的東西更加多元。1歲左右,當寶寶已經可以扶著東西站起來時,就開始了主動性探索的歷程。

寶寶的學習是慢慢累進的
媽咪喜歡貼著寶寶的臉,近距離地與他對看?剛出生1~3個月的寶寶正在調節視覺能力,近距離的接觸,寶寶其實是看不清楚的喔!寶寶會有反應,是因為聽到你的聲音、聞到你的味道,慢慢地,等到遠視調整成正常視力,寶寶才知道原來媽咪長這樣喔!

訓練寶寶「追視」能力
6個月內,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娃娃床上的寶寶,媽咪吊在床上方的玩具通常就成了寶寶的視覺焦點,當玩具吸引他時,寶寶的眼睛就會一直盯著玩具看。此時,若玩具一直定在同一個點上,寶寶很容易變成「外斜視」或「內斜視」(視玩具吊掛的位置不同而產生外或內等各種斜視狀況),林秀芬老師提醒,會旋轉、移動的玩具才能訓練寶寶「追視」的能力,如果玩具不能移動那就移動寶寶,有時候這樣躺,有時後換個方向躺,或是將娃娃床轉個方向;當寶寶眼球能夠跟著轉動的玩具而移動時,就表示眼球有較優越的發展。
圖卡學習法:從最單純的黑白開始
提供給1歲內寶寶的圖卡越單純越好,林秀芬老師說明,就像嬰兒食品一樣,不加糖、不加鹽,其實不好吃,然而單純才符合寶寶的需求;剛開始給寶寶看的圖卡則以黑白對比為主要選擇,林秀芬老師建議,圖案變化可從黑白兩塊開始,然後是黑白大格、黑白小格到黑白圓圈等各種圖形循序漸進的提供,相式上也同樣從兩相式(如:紅色三角形和藍色正方形),再逐漸往上加,變相越來越豐富,學習就越來越多元。
「視覺型」的孩子具有看到就學會了的特性,林秀芬老師表示,而「聽覺型」的孩子則需要看到的同時也聽到,如此能強化記憶。因此,提供圖卡學習時,我們會強調,看到同時聽到的重要性,比如說提供花的圖卡,我們會告訴孩子這叫做花,讓孩子看到並聽到。

2、學習說話能力
“聽跟說”是合併學習裡很重要的一環,林秀芬老師提出,當寶寶出生後開始的每一天,就應該多跟他說話,「說話而不是說教喔!」此外,透過「圖卡」結合生活化的主題來學習,孩子看&聽得越多,說得自然越多。

不要用“兒語”跟寶寶說話
當baby還在媽咪肚子裡的時候,雖然隔著羊水,聽不到媽咪的聲音,但透過聲波的傳遞,baby很早就熟悉媽咪的心跳聲及說話聲。所以剛誕生的baby,只要被媽咪抱在懷裡,聽到熟悉的聲音就會感到溫暖且安全。因此,林秀芬老師表示,我們鼓勵孕媽咪跟肚子裡的baby說話(即進行胎教),而當寶寶來到個這世界後,更要每一天都跟寶寶說話。
我們經常看到媽咪拿著圖卡對寶寶說:「這是狗狗」、「這是花花」、「這是喵喵」…,林秀芬老師提醒,我們不贊成大人用“兒語”的方式來教寶寶,這會養成他用兒語說話的習慣,在孩子的世界裡還行得通,長大後到了大人的世界裡就可能產生問題。

在互動中發現孩子的語言力
臨床上我們發現,愛說話的爸媽或保母,孩子通常也一定是一開口就噼哩啪啦說個不停;而由年紀較大的阿公、阿嬤帶大的孩子,語言發展能力通常較易不足。林秀芬老師表示,因為阿公、阿嬤的年紀較大,體力也沒有那麼好,通常只能提供玩具給孩子玩,然後在旁邊看著他,照顧孩子的安全;與大人的互動少,久而久之,這類孩子語言發展的情況就不若其他孩子快速。
此外,有些家長,尤其是高學歷的父母,當面臨孩子出現語言障礙的情況時會特別難以接受,他們會認為家長學歷都這麼高,孩子不可能不聰明,只是大雞晚啼,現在還不會說話沒關係,耐心繼續等就好;林秀芬老師表示,最讓人擔心的是可能因此就錯過孩子語言治療的關鍵期。此外,口吃、結巴、大舌頭、構具異常、橋舌音發不出來或是台灣國語等,也是經常發現的語言問題。

圖卡學習法:及早發現語言遲緩
早期療育裡,運用「圖卡」可以發現孩子語言發展是否有遲緩的現象。當發現孩子老是回答不出問題,或是經常性使用斷句、疊句、省略句等,林秀芬老師舉例,如孩子說:「寶寶、汪汪」,這句話的意思可能是寶寶看到汪汪,也可能是寶寶喜歡汪汪,大人無法正確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當孩子使用的字句越簡短,即代表他構語跟構音的能力比較不足。大概在2歲半~3歲之間,孩子的語言能力普遍都可以表達的很好的時候,如果發現孩子有類似上述的情形,即建議及早進行診斷,找出引起障礙的原因。

3、閱讀開啟創意
1~2歲依孩子的需求,林秀芬老師非常鼓勵家長提供大量繪本給孩子閱讀,繪本就等於是集結成冊的圖卡,而圖是最好的想像連結。一張圖可能只有少少幾個字,或者什麼字都沒有,卻從內容、顏色中透露出非常多的訊息。家長不用特別指導孩子什麼,提供繪本,陪著他一起看,一起想像就足夠。

在親子共讀裡享受天倫樂
跟著CD的指示,聽到「噹!」就表示翻下一頁。陪伴孩子閱讀的是透過錄製再播放的機器聲或模擬真人聲?孩子最希望陪著他一起閱讀的其實是“真人”,而且是和他最親近的爸比媽咪;林秀芬老師提出,如果家長真的太忙碌,每天請起碼挪出一點點的時間,5分鐘、10分鐘都不嫌少,在親子共讀裡和小寶貝齊享天倫樂。
此外,我們也鼓勵親子共讀從懷孕開始,林秀芬老師說明,肚子裡的baby雖然聽不懂,但會感受到愉快,當媽咪輕鬆愉快的講故事時,血管會擴張,使得血液流量多,帶氧量就變多,而寶寶不缺氧自然就比較快樂;反過來說,若媽咪經常生氣,使血管收縮,血液流量變少、缺氧,就容易傷到寶寶的大腦。

早期的感統整合影響大腦發展
臨床上碰過以下的案例,4、5歲的孩子在閱讀書籍時,會出現跳字或跳行的情況,孩子不是故意跳過去,而是讀得時候就是沒有看到那幾個(行)字。林秀芬老師指出,這種情況來自於大腦感覺統合的不正確,跟早期視覺的發展有關聯,特別是1歲內的視覺刺激與學習。林秀芬老師說明,視覺統合決定後面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反應,然而因為眼睛沒有告訴大腦看到這些字,大腦在發出命令時就不會講出這幾個字。
很多感覺統合專家皆提出,大腦後期的學習與發展,絕大部分來自於早期視、聽、嗅、味、觸覺的統整。大腦就像一台電腦,林秀芬老師說明,有非常多的記憶體,吸收很多的資訊存在裡頭,當人體要使用時,大腦必須從各個資料庫裡蒐集答案,此時若傳輸中出現狀況,就可能出現不正確的結果或大腦當機等情形。
圖卡學習法:這個看起來像什麼?
讓孩子看大量的繪本,繪本就等於是集結成冊的圖卡,林秀芬老師說,無字天書是最好的美學培養,就像世界名畫,我們不一定懂得畫中的意境,卻能從中培養美學情操,重點是請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看。林秀芬老師提醒,在閱讀繪本的時候,爸比媽咪千萬不要直接問孩子:「這是不是蘋果?」而該這樣問:「這個看起來像什麼?」孩子回答的越天馬行空越好,這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讓孩子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說出他所看到的東西,家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幼兒圖卡學習Q&A
看著書局裡琳瑯滿目的「幼兒圖卡教具」,心急的媽咪們是否不知該如何下手?以下重點式的說明圖卡學習的各種問題,並提出挑選圖卡時要留心的小細節。
Q1、圖卡有助於寶寶學習?能增進哪方面的學習效果?
答案是肯定的,林秀芬老師表示,圖卡屬於專業幼教教材的一種,能幫助寶寶學習,在視覺刺激、語言發展及閱讀培養上都有不錯的效果。
Q2、幾個月大的寶寶適合圖卡教學?
從寶寶出生開始,就可以提供黑白圖片,刺激寶寶的視覺發展。甚至在孕媽咪肚子裡的時候,媽咪就可以看著圖卡講故事給小寶貝聽囉!
Q3、寶寶如何透過圖卡學習?
在幼稚園裡,林秀芬老師說明,我們會利用各種圖卡和實物來教導小朋友,拿「蘋果」來說明,老師會準備蘋果圖樣的圖卡、寫上蘋果的字卡以及真的蘋果,如果是強調雙語的學校還會加入apple的字卡,每次出現蘋果時,這四個東西就會一起出現,在心理學來說這叫「制約反應」,久而久之,當出現其中一樣圖卡、字卡或實物時,小朋友就會自動連想到其他3樣東西。
4、5歲的孩子,圖卡還可以變成撲克牌,爸比媽咪可以和寶貝玩「釣魚」的遊戲,將成對的圖卡蓋在地上,當翻出蘋果時,讓寶寶找出apple在哪裡,考考寶寶的記憶力。複習的越頻繁,寶寶的字彙能力就會越豐富。
Q4、圖卡、繪本一樣嗎?我的寶寶適合哪一種?
繪本可以說就是集結成冊的圖卡,廣義的圖卡更包括:繪本、布書、洗澡書、貼紙書…等等,父母可依孩子的成長需求提供適當的圖卡,如洗澡時提供塑膠製成的洗澡書,小baby階段提供沒有傷害性的布書等等。
Q5、挑選市售圖卡的注意事項?

寶寶看的圖卡其材質越厚越適合,因為手指頭末梢還沒發展好,厚才易於寶寶翻閱,也比較不會捲起或破掉,此外,字越大、越少、越清楚越好;選購時媽咪也別忘了檢查圖卡是否容易調漆,聞起來有沒有怪味道,是否有過小的零件,寶寶可能會塞到耳朵、鼻孔,或吃下肚裡等等。
林秀芬
現職:康寧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專任講師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社會系社工組畢業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畢業
經歷:汐止宏育幼稚園園長
道生總管理中心教學部專員
奇德兒托兒所保育員、主任、所長
奇德兒幼教顧問公司教學部主管
培德高職幼保科專任教師暨輔導組長、實習組長
萬芳高中輔導組長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嬰兒按摩



 


嬰兒與母親 │ 2010-04-01 整理撰文 編輯部‧諮詢 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








 
 

嬰兒按摩 按摩除了能夠讓寶寶心情愉快、情緒安穩、睡得飽、吃得好之外,藉由按摩時親子間的親密接觸,也能夠讓寶寶透過種種撫觸的動作及眼神交流,感受父母的呵護之情。
一個搓腿揉手的動作,無形中就是一種教育,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有更進一部的認識,知道從肩膀、手臂到手掌是連在一起的,手指頭有五隻等等。觸覺是嬰兒最早發展出來的感官之一,經常撫觸寶寶,讓他感受到手的觸感、各種輕重不同的力道、嬰兒乳液的滑潤等各種質感,都能刺激嬰兒的感覺統合能力,讓寶寶發育得更好。

嬰兒按摩功效
對父母而言,在嬰兒按摩的研究中也發現,大部分的產婦幫寶寶按摩時,都有溢乳的情況,因此嬰兒按摩不僅幫助到寶寶,也讓媽咪能夠分泌更多乳汁來哺餵,一舉兩得!除了能夠促進乳汁分泌外,經過按摩的寶寶總是情緒穩定、發育良好,減少了爸媽養育上的許多困擾,更能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悅喔!

◎ 嬰兒按摩的好處
生理層面
1. 增加正向刺激,提昇神經發展
2. 使感覺統合良好
3. 睡眠品質較佳(睡得較深、較穩、較容易入睡)
4. 成長情形良好
5. 使肌肉放鬆,肌肉狀態及發展良好
6. 釋放緊繃張力
7. 使血壓穩定

8. 增進營養吸收
9. 促進血液循環
10. 強化免疫系統
11. 健全骨骼發展
12. 加速腦部連接細胞元之突觸增生,健全腦部發展
心理層面
1. 讓寶寶有安全感
2. 感覺被愛
3. 有歸屬感
4. 增強自信
5. 加強人際關係
6. 對生理上或情感上的壓力容忍度增加
7. 減低攻擊性
8. 減低憂鬱情緒
9. 加強親子溝通

10. 自然引導嬰幼兒學習何謂正常的撫觸
6. 最經濟卻最無價的愛兒方法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

嬰兒按摩事前準備
A. 嬰兒油或乳液
幫寶寶按摩前,最好是先在手掌塗抹一些嬰兒油或乳液,如此一來可以減少按摩時皮膚和寶寶接觸的摩擦力,按摩起來會更滑順。寶寶的皮膚會吸收嬰兒油及乳液,因此按摩後,並不需要特地將寶寶清洗乾淨。
B. 毛巾
按摩時,要在寶寶身體下面墊一條毛巾。選用平常用的毛巾即可,有家裡的味道,讓寶寶有安全感
C. 按摩者的指甲要剪短
幫寶寶按摩時,指甲記得剪短,以免刮傷寶寶。
D. 手上不要帶飾品
包括手錶、手鍊、戒指等最好先拿下來,否則按摩時容易刮到寶寶,讓她覺得不舒服。
E. 室溫維持在25-28℃左右
基本上以27~28℃左右最佳。由於寶寶按摩時通常都會脫光光,因此要注意室溫不要太低,以免讓寶寶著涼了。

嬰兒按摩開始囉!
ㄅ、腿部與腳部按摩
a. 印度擠奶法─一手握住寶寶腳踝,另一隻手從臀部握住往上帶到腳踝時,原先握住腳踝的手則可接著再從臀部往上帶。(按摩者盡量從臀部往腳踝按摩而不從大腿開始,可讓寶寶認知到,屁股和大腿是連在一起而不是分開的喔!)
b. 擁抱與滑轉法─兩手上下重疊握住寶寶大腿,雙手做開合狀往寶寶腳踝滑轉。
c. 拇指連續推按法─用手指夾住寶寶腳踝,兩手大拇指分別放在腳跟向腳趾處往上連續推按。
d. 腳趾揉捏法─一手握住寶寶腳踝,另一手依序搓揉寶寶腳趾,搓揉時,可順便唸出「一、二、三、四、五」,順便讓寶寶知道自己的腳趾頭有五根。
e. 食指腳心擠按法─一手握住腳踝,另一手成C字型,將大拇指靠在腳跟,食指放在腳趾跟部,食指往拇指方向按壓,接著將食指移到腳掌中心,再次由食指往拇指方向按壓。
f. 拇指點按法─兩隻大拇指好像在寶寶的腳底由下往上走路般地滑上去。
g. 腳背推按法─雙手握住寶寶的腳,大拇指在腳背上,由腳趾往腳踝交互推。
h. 腳踝旋轉推按法─一手握住腳踝,用大拇指在腳踝上畫圈圈。
i. 瑞典擠奶法─一手握住腳踝,一手從小腿往大腿輪轉。兩手交互進行。
j. 滾動搓揉法─兩手夾住大腿,從大腿往小腿搓揉。
ㄆ、腹部按摩
進行腹部按摩之前,要先以雙手在寶寶腹部進行靜置撫觸,讓寶寶知道要開始進行腹部按摩了。

a. 水車式─兩手放在寶寶腹部,輪流交替往下。
b. 拇指雙側分推─雙手放在寶寶腰部兩側,大拇指從寶寶腹部中側,肚臍上方像開一本書一樣,往兩旁推。
c. 日月法─兩手平行貼在寶寶腹部,左手以順時針方向持續在腹部畫圈,接著,右手間歇性加入,順時針從九點轉到五點。
d. I Love U─在寶寶的肚子上畫「I」、倒「L」、倒「U」,畫的時候也可以大聲喊出「I Love U!」讓寶寶深刻感受你的愛意喔!
e. 手指走路點按法─手指由左往右在寶寶腹部走路點按,要避免用指甲搓到寶寶喔。
ㄇ、 胸部按摩
a. 進行胸部按摩之前,也要先以雙手在寶寶胸部進行靜置撫觸,讓寶寶知道要開始進行胸部按摩了。
b. 開卷法─雙手放在胸口,往外打開,從下回來,好像在寶寶胸口畫個心型一樣。重點放在開卷的動作。
c. 蝴蝶法─右手往寶寶左肩劃過去並輕壓一下回來,接著左手往右肩劃過去並輕壓,兩手輪流。
ㄈ、手臂和手部按摩
a. 腋下點─把寶寶手舉高,在腋下點按。
b. 印度擠奶法─一手握住寶寶手腕,另一手從寶寶肩膀帶到手腕。原先握住手腕的手可再從肩膀帶起。
c. 擁抱與滑轉法─兩手握住寶寶手臂,由上臂往手腕滑轉。
d. 手指揉捏法─從手掌到手指跟部到指尖向上拉,順便幫寶寶數手指頭有幾根。
e. 手背推按法─一手扶著手腕,一手大拇指在寶寶的手背,從手腕往手指推按。

f. 手腕旋轉推按法─一手握住寶寶的手,另一隻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在寶寶的手腕旋轉推按。
g. 瑞典擠奶法─一手握住寶寶手腕,另一隻手從手腕往肩膀推擠,兩手來回交互做。
h. 滾動搓揉法─兩手夾住寶寶手臂,從上臂往手腕搓揉。
ㄉ、臉部按摩
進行臉部按摩之前,並不需要再次添加按摩油或乳液,手上餘留的油脂已經足夠了。
a. 開卷法─兩手放在寶寶額頭,用雙手大拇指從額頭中間往兩側推。雙手不要擋住寶寶的眼睛,以免他不舒服
b. 眉上分推法─雙手大拇指沿著寶寶眉骨往外推。
c. 鼻樑至頰骨下滑推法─雙手大拇指沿著寶寶鼻樑兩側往上後,再向下滑推。
d. 上唇微笑推法─用大拇指從寶寶人中往外推。
e. 下唇微笑推法─雙手大拇指從寶寶下巴中間往外畫一個大微笑。
f. 兩顎旋轉推按法─用手指從寶寶兩頰向外旋推到耳朵。
g. 耳際後順顎線提下巴法─可和上一個動作一起做。雙手從寶寶兩耳沿著耳際後放順著滑到下巴,順顎線將下巴向上提。

嬰兒按摩時的原則
1. 每次按摩前都要先告知寶寶,將雙手靜置在要按摩的部位,讓寶寶知道你現在要按摩他身體的哪個部位。例如按摩寶寶胸部前,可先將兩手放在寶寶胸口靜置,讓他知道你現在要開始按摩他的胸口了。這個動作不僅尊重寶寶,也能讓寶寶在按摩時有心理準備,情緒會比較平穩。

2. 按摩乳液的量可自己評估添加,按摩時的動作能夠流暢順手即可。一般來說,每換一個部位按摩就要加一次乳液。
3. 按摩的動作愈慢愈好,不要急躁。寧可慢,不要快。

◎ 什麼時候不適合幫寶寶按摩
1. 寶寶發燒時。發燒的時候身體不舒服,需要能量對抗病毒,並且皮膚變得敏感,最好不要幫寶寶按摩。
2. 飯後30分鐘內。剛吃飽就按摩,可能會造成腸胃蠕動較快,反而讓小寶貝不舒服。
3. 寶寶情緒不穩時。尤其是按摩當中寶寶哭鬧的話,代表他不想被按摩了,這時就不要強迫他,以免造成反效果。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兒寶典 1〜4歲寶寶的“七感”訓練


 


一般說來,聰明與先天和後天兩方面因素相關。先天因素無法改變,但後天條件是可以通過努力去達到的。有研究發現,最有效啟迪孩子智慧發展的年齡階段是從1歲到4歲,在這個年齡段對孩子進行如下幾方面訓練是很有好處的。



1色彩感:


給孩子買玩具、書畫及衣服時,應選擇色彩鮮艷的顏色,特別是孩子的居室和經常活動的場所,可張貼些色彩艷麗的挂畫或動物卡通片等。


2音樂感:


你的孩子不一定今後對音樂有特長,但重視樂感培養會使兒童較早地熟悉音樂語言。可以經常播放些優美、悅耳的輕音樂曲子,有利刺激孩子的神經發育,增強思維功能。


3語音感:


孩子1歲左右已能準確地認清父母,此時應多進行“母子對話”,父親和其他親人也應參加。大人要儘量以正確、清楚和慢的發音給孩子講話或向孩子發問,鼓勵孩子用語言作自我表達。


4形態感:


主要是教孩子學會識別最常見的物體形態。比如有意識地教孩子觀看圓形、方形和其他多種形態的物體,並告訴孩子構成這些形態的是哪些基本的條件。


5觸摸感:


儘早教會孩子用自己的小手去觸摸和識別熱、冷、軟、硬的物品,讓孩子自己體驗這些感覺的不同,並加以區別。觸摸物體,感覺會反射到大腦,有助於提高反應能力。


6運動感:


鼓勵孩子做有規則的運動,特別是手和腳的運動,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從半歲起,父母就可幫助嬰兒做被動體操。當他們會走、跑時,應該每天帶他們到戶外多練習走路和慢跑。


7情感:


這是一項比較複雜和較高級的感覺訓練,對啟迪孩子智慧十分有益。從孩子懂事起,就應有目的地幫助他們去愛自己的親人,愛惜玩具和珍惜食物。再大一些,教育他們守紀律、懂禮貌,如給客人行禮,對父母和其他長輩表示感謝等。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個月寶寶培養語言能力


 


 


很多人認為剛出生的嬰兒什麼都不會,其實不然。有實驗表明,在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就能分辨出媽媽常常給它朗誦的一首兒歌和別的兒歌的區別。其實從胎兒時期開始,寶寶每時每刻都在學習語言,他們努力捕捉身邊的“語言”資訊,並且很用心地學習,以至于到了出生3個月時,他們就已經能發出元音了。而到了6個月,寶寶們的本領更是長進不少,不但能聽懂語言,還能發出“papadada”這樣的輔音了。因此,家長們應該因勢利導,遵循孩子的天性,通過一些方法及時的對寶寶進行語言練習,促進寶寶們的語言天賦。


  1、儘可能多和寶寶說話。讓寶寶熟悉你的語調、熟悉各種發音。


  說話時要確保寶寶有良好的情緒(當然,家長此刻也應該是愉悅的)。然後可以把寶寶抱在手裡,也可在床上,關鍵是要保持和他面對面,要有眼神的交流。說話的內容可以是重複叫喚寶寶的名字,給寶寶說說他身邊發生的事情,重複講小故事,常用的關鍵詞語要重複不斷地出現。寶寶一開始雖然不能聽懂,但是“多聽”是以後“能講”的基礎,潛移默化之下,他腦中的詞會積累得越來越多,6個月就能聽懂簡單的詞彙了。


  2、模仿動物的聲音。經常在寶寶面前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例如貓、狗和小鳥的聲音,可以起到鍛鍊寶寶的聽力,訓練聽覺的敏銳度的作用。模仿時可以加上一些小動作,或者用圖片、玩具來表達動物的形象,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如果寶寶目不轉睛的盯著你看,並且對你的模仿叫聲有反應,那練習就成功了。


 


 


3、回應寶寶的發音。3個月後寶寶經常會興致勃勃的發出啊哦等原音,家長們因孩子的進步而驚喜之餘,不要忘記積極地回應寶寶的發音。要用肯定的語氣來表揚他的進步,促使寶寶多發音,要學會做一個優秀而忠實的“聽眾”,使發音練習能夠鍛鍊寶寶的口腔肌肉,為將來說話做好客觀準備。


 


  4、辨認五官。寶寶6個月時能坐了,雙手就解放出來了。這時我們可以拉著寶寶的小手,教他辨認五官。比如先拉著他的小手指著自己的嘴巴,說“嘴”,然後再指向寶寶的嘴,再說一遍“嘴”,重複幾遍,以此類推。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寶寶認識五官,促進寶寶對人體的認識,並把這種認識與發音聯繫起來,加強了詞彙的記憶。


 


  5、身體力行認“動詞”。比如說,認識“跑”這個動詞,媽媽可以先對寶寶重複說三次“跑”,說完就在寶寶面前跑上兩圈;說“閉眼”,就立刻閉上眼睛;說“張嘴”就張開嘴巴;說“吃”就 嚓的吃下一塊餅乾。這種形象而生動的演示方式,會給寶寶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他的記憶,有效提升對語言和詞彙的理解能力。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工具,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常寶寶都具有語言天賦,所以要想寶寶喜歡說話和敢於說話,關鍵不在於技巧,而在於爸爸媽媽是否能給予寶寶十足的愛心和充分的肯定。只要讓寶寶對自己充滿信心,語言發展就不會存在障礙的。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aby也要做“球員”


 


 


 


寶寶似乎天生就對“球”這個玩具感興趣,從滿月後的他就喜歡用眼睛盯著各種顏色的球看,會爬後又最愛追著滾動的球玩,再大一些則喜歡用球充當與人溝通的橋樑……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小球也在不斷變換著角色以幫助寶寶的成長發育,所以球就是寶寶最好的玩具。媽媽們可以為寶來挑選合適的球,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它對寶寶的幫助不會小於那些昂貴的玩具。現在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玩具球,就是針對寶寶的發展而設計。確實,這些設計新穎的球對寶寶各項指標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各種球類玩具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譬如可以增加視覺刺激;提高追蹤能力;鍛鍊寶寶的手腳協調性;提高寶寶專注力等等,下面就分年齡層給大家介紹這個神奇玩具的一些玩法!


 


 


 0-12個月的寶寶


  玩法一:直接抓握


  準備工作:2個小球(一個按摩球、一個光滑球)


  目的: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


  直接讓寶寶進行抓握,按摩球上的刺點讓寶寶更容易的抓住球體,並且能讓寶寶感覺到和光滑球體之間的區別,可配合此款光滑抓抓球一起進行訓練。


 


 


  玩法二:撈海星(寶寶洗澡遊戲)


  準備工作:一個按摩球


  目的:刺激寶寶神經發育,特別適合剖腹產的寶寶,預防感統失調


  在澡盆裡放些按摩球,給寶寶一個小“網兜”,讓他們邊洗邊撈,也可以用按摩球每天給寶寶進行按摩,按摩腳底、腿、手等部位。剖腹產的寶寶感統失調尤其嚴重,順產寶寶也要進行相應的訓練,防止感統失調。內向,膽小愛哭的寶寶最適合以此按摩球幫助他/她。遊戲中可提供豐富的觸覺刺激,可提升幼兒觸覺及動作,有益於感覺統合協調發展;且具有按摩作用,促進血液循環。


 


 


 


玩法三:吊小球


  準備工作:一個小球


  目的:鍛鍊寶寶的視覺追蹤能力和關注力


  用繩子把小球吊起,在寶寶眼前晃動來引起寶寶的注意,這樣的方法可以鍛鍊視覺追蹤和關注力,如果大點的寶寶同時能鍛鍊他的抓握能力,寶寶抓住球後給他適當的表揚,可以提高寶寶的自信心。


 


 


 


玩法四:寶寶瑜伽


  準備工作:一個能承重寶寶重量的球(小球大球都可以)


  目的:提高身體平衡,手眼協調,調節感統失調


  如果用的是小球,扶著寶寶前後左右搖晃,如果是大球可以讓寶寶俯臥在大球上,協助其滾動。


 


 


 


  玩法五:傳接球


  準備工作:一個比較輕巧的球


  目的:增加視覺刺激及提高眼球的追視能力,通過親子活動增進感情


  7個月大的寶寶能夠坐著和人互相玩傳接球,爸爸媽媽也可以抱著寶寶玩踢球,互相傳接。


  注意:到寶寶周歲的時候,已經會走路了,可以為寶寶準備戶外運動的球,比較耐磨的球比較適合。


 


 


1-2歲的寶寶


  1-2歲的寶寶主要應該學會扔球和踢球。


  (1)扔球:1歲左右能站穩後,就可以練習舉手過肩扔網球或直徑在6-8厘米的皮球,先讓寶寶單手抓球舉過肩(說“舉高高”),然後聽口令“一、二、扔”,將球用力向前扔出約1米遠;1歲半到2歲時,可要求他扔球不僅有一定距離,而且要有一定方向。


  (2)踢球:1歲半左右可以讓寶寶學踢球。剛學踢球時宜用手扶著家具以防摔倒。為此,應先學童腳站立,使寶寶在踢球的瞬間能保持身體的平衡,為引起寶寶“金雞獨立”的興趣,可將一沙包或積木放在腳上將腳抬起,以吸引他模仿你的動作。你可以用椅子和棍搭建一個簡易的球門,你和寶寶分別在球門兩測練習“射門”,充當“國手”。


 


 


 3—4的寶寶


  1、小孩子到三~四歲之後,對玩球的興致會越來越高,並且能夠獨自玩投球、拍球的遊戲


  2、胸前推球


  孩子坐在小椅子上,背部緊靠椅背,雙手相對,捧住小藍球,曲肘將球從胸前用力推出。爸爸或媽媽坐在對面,將球接住,然後從地上滾給孩子。用上述方法可推、接、滾,交替進行。還可不要椅子,父母和孩子相對站立,互相推、接、滾,待孩子熟練後,可逐步拉大距離。


  3、拍球接力


  剛開始原地拍球接力,父母和孩子對站,每人規定拍幾下,孩子先拍或父母先拍都可以。孩子熟練後可進行行進間拍球接力。規定一端距離或用兩個小椅子作為起點和終點。爸爸、媽媽站在起點,爸爸邊走邊拍球到終點,把球傳給孩子,孩子從終點到起點把球傳給媽媽,媽媽再從起點到終點把球傳給爸爸以此類推。也可畫一圓圈,父母邊走邊拍球,繞一圈後到孩子面前,把球用力拍一下,讓孩子接著拍。


  4、雙手拍球過障礙


  用幾個飲料瓶、罐或玩具都可以排成一行,物體間的距離約1米。父母和孩子可各持一球,前後魚慣地行進,雙手交替拍球,繞過每個物體。如果誰的皮球滾掉,撿起可繼續進行。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手指有大學問




  


 小手指的發展十分重要,它會影響到孩子以下四方面的發展:視覺運動(這主要是由眼球六條小肌肉掌管、控制)、語言和咀嚼吞咽能力(由口腔小肌肉掌管)、抓握拿取等操作能力(由手部小肌肉掌控)、各種移動和平衡能力(受腳掌的小肌肉影響)。


  寶寶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手不僅是運動 ,而且是智能 。精細動作就是寶寶運用手尤其是手指的操作能力,而這種能力的本質,就是手——眼——腦的協調能力。手部精細動作的健全發展,可以使寶寶認識事物的各種屬性及彼此間的聯繫,促進其知覺完整性與具體思維的發展,並且為寶寶以後吃飯、握筆寫字、使用工具等行為打下基礎。


  通常來說,嬰兒精細動作的發育主要表現為手的動作的發育。比如,1個月以內的嬰兒常常是雙手握拳,手指很少張開,3個月時不再緊緊握拳,4個月則開始有目的去抓東西,但因手眼協調不好,距離往往判斷不准而拿不到。5 6個月時能伸手抓到前面的玩具,6一7個月時能雙手握奶瓶. 8 9個月時開始能用拇指、食指夾取較小的東西,12個月時開始學用匙,2歲左右開始喜歡用蠟筆亂塗亂畫。


 


 


  神奇小手的精細動作訓練


  0-3個月。建議父母們在寶寶還沒有“發現”自己的小手前,一般是在0-3個月時,就經常和他一起做一些觸摸抓握的遊戲。儘量讓他接觸各種不同質地、形狀的東西,如硬的小塊積木、小電池、塑膠小球、小瓶蓋和小搖鈴,軟的海綿條、絨毛動物、橡皮娃娃、吹氣玩具、衣領被角,乾淨的樹葉、小草、芹菜根等,以豐富他的觸覺經驗,鍛鍊手的抓握本領;


  3個月之後,讓寶寶“在視覺引導下”進行夠物活動。先是夠桌面上距手約2-3厘米遠的各種便於抓握的玩具,如嘩鈴棒、塑膠鑰匙等;同時學習擊打、夠取懸吊在眼前不易移動或半固定的玩具,如填充了海綿或布條的成人的手套;再學習夠取易移動而不易抓住的玩具,“健身架”上懸吊的塑膠小球或會翻跟鬥的小熊等等。


  1歲以內。父母每天為寶寶做手指按摩操。按摩的部位可以是手指的背部、腹部及兩側,但重點是指端,因為指尖上布滿了感覺神經,是感覺最敏銳的部位,按摩指端更能刺激大腦皮層的發育。按摩時每個指頭每回按摩兩個8拍,每天1-2遍。


 

10個月以後,可以給寶寶一些乾淨的紙,上面先撕一些小口子,讓他練習撕紙。撕紙帶來的嘶嘶作響以及紙的大小的變化等,都能極大地激發他的興趣,而樂此不疲地玩個不停。

  一頁頁翻書:1歲半左右,可以讓寶寶學習捻起書一頁頁地翻書。在和他一起看圖書時,逐步訓練他自己翻頁。開始時他可能一次翻過好幾頁,父母可先將手放在一頁書的下面,讓他捏起一頁翻過來。還可以把一只筆放在要翻開的一頁下面,使他翻開這一頁後取到筆。如此反覆練習,在2歲前就能熟練掌握一頁頁翻書的技能。


  捏橡皮泥:2歲半左右,可以讓寶寶學捏橡皮泥或一小塊面團,力,完成一些“高難度”的動作,還有,讓寶寶學習使用工具和文具,比如剪刀,水彩筆等。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貧血的9個食補


貧血的人應該十分註意日常的飲食保養,試下列這些食譜或許對改善貧血有所幫助。

桂圓蓮子湯

做法:將桂圓二十個、蓮子五十個,加適量清水,煮至蓮子軟熟即可。
功用:健脾、安神、養血。

阿膠芝麻核桃羹

做法:先將阿膠二百五十克烊化、芝麻二百五十克與核桃肉一百五十克共搗細末,再加入桂圓肉五十克、適量冰糖,一起隔水蒸二小時即可。每次加熱吃食二匙。
功用:本品有補腎安神益血的功效

芝麻粳米粥

做法:取黑芝麻十五克,粳米三十克。先將黑芝麻洗凈,曬幹炒熟,研粉,同粳米煮粥食。
功效:此方補氣生血。主治小兒血虛,面色無華,四肢無力,爪甲不榮者。

羊肉山藥湯

做法:用羊肉二百五十克,生姜十克,山藥七十五克,牛奶半碗,紅糖或食鹽少許。山藥切片;羊肉、生姜用小火清燉2小時,取燉好的羊肉湯1碗,加山藥片煮爛後再加牛奶、紅糖或食鹽少許食用。
功效:此方溫補氣血。主治脾腎氣血虛衰貧血,納差便溏,爪甲不榮,四肢無力者。

烏雞湯

做法:用雄烏雞1只,陳皮三克,良姜三克,胡椒六克,蔥、醋、醬適量。烏雞切塊,加入調料,燉熟,連湯帶肉分次食。
功效:此方補氣生血。主治小兒貧血,納差便溏,口唇不榮,面色不華者。

紅棗煮花生

做法:取幹紅棗二十五克,連皮花生米五十克。紅棗、花生米煮爛,加紅糖食。
功效:此方補血生血。主治小兒貧血,面色萎黃,周身乏力,夜驚不安者。

八味粥

做法:用糯米三百克,薏仁米五十克,赤小豆三十克,大紅棗二十枚,蓮子二十克,芡實米二十克,生山藥三十克,白扁豆三十克。先將薏仁米、赤小豆、芡實米、白扁豆人鍋煮爛,再入糯米、山藥、大棗、蓮子同煮,每日早晚當點心食。
功效:此方健脾胃、生氣血。主治小兒貧血,納差夜驚,大便溏瀉,腹脹腹痛,四肢無力舌質淡者。

豬肝菠菜湯

做法:取菠菜五十克,豬肝五十克,熟豬油、生姜、蔥白、清湯、食鹽、水豆粉、味精適量。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燙片刻,脫去澀味,切段;豬肝切成薄片,與食鹽,水豆粉,味精拌勻;將清湯燒沸,加入洗凈拍破的生姜、切成短節的蔥白、熟豬油等,幾分鐘後,放人拌好的豬肝片及菠菜,煮熟即可。佐餐常服。
功效:此方生血養血。主治血虛癥,面色無華,爪甲不榮者。

龍眼枸杞粥

做法:用龍眼肉、枸杞子、血糯米、粳米各十五克。將龍眼肉、枸杞子、血糯米分別洗凈,同入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煨煮,至米爛湯稠即可。每日1劑,分早、晚2次吃完。經常食用有效。
功效:此方益氣補虛,養肝益血,補血生血。主治小兒營養不良性貧血,口唇、粘膜蒼白。面色欠紅潤,食欲不佳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教會寶寶三大自理能力-穿衣、吃飯、如廁



 

教會寶寶三大自理能力-穿衣、吃飯、如廁

每一個爸媽都希望寶寶學會自己來動手。特別是穿衣、吃飯、如廁三大自理能力,最好在上幼稚園之前就已經有基本的能力。

輕鬆學穿衣

2歲左右,寶寶開始有自主的意識,這時候,他們對穿衣服也更有興趣,爸媽可以趁此機會教寶寶學習穿衣服及襪子。

學穿衣的時機

☆喜歡自己搭配衣服。
☆會拿著衣服、褲子往身上套。
☆有時候會試圖自己脫衣服。

選擇方便學習的衣物

1.衣服
選擇穿脫都很方便的服裝,例如鬆緊帶的裙子和褲子、寬鬆的套頭T恤等。衣服的圖案儘量選擇鮮艷、可愛的圖案,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可以挑選正反面比較好分辨的衣服,例如正面有圖案,背面沒有圖案;另外,領口最好大一點,比較方便寶寶一下子就套進去。

2.褲子
在只有鬆緊帶的褲子前面縫上一顆扣子在大約肚臍的位置,可讓寶寶知道褲子的扣子應該和肚臍對應起來,這樣就不會穿錯前後面,寶寶也可以知道褲子要拉上來的高度。

3.鞋襪
建議先從方便、柔軟的布鞋或涼鞋開始練習。可選擇跟部有小拉繩的鞋子,這樣寶寶容易把鞋跟拉起來。最好是有魔鬼沾或小拉練設計的鞋子,以方便寶寶穿脫。至於襪子,則挑選彈性大、好撐開的襪子。

如何教寶寶穿衣

讓穿衣服像遊戲
幫寶寶穿衣時,就像玩遊戲一樣,對他說:「來看小手會跑到哪裡去」當寶寶伸過手來就很驚訝的說:「你看從袖子洞穿出來了」,一邊誇獎他做的真好,寶寶會因此感到高興,覺得穿衣服是件有趣的事。

分散注意力
幫寶寶穿衣服時,要對他講話、唱歌。還可以給他一些好玩東西讓他自己操弄,例如手搖玩具、畫冊、娃娃等等,這樣他就不會注意穿某些衣服的麻煩過程。

說出步驟
給寶寶穿衣服時讓他跟著你說:「襪子,這是襪子,現在來穿襪子」寶寶慢慢就會聽懂你的意思和明白穿衣服的順序。

訓練穿衣技能
當寶寶想要自己穿衣服的時候,可讓他用布娃娃先做練習,給布娃娃脫衣服,然後再穿上。他每完成一項動作就要稱讚他,並讓他有機會多練習。平時可讓他練習扣扣子和拉拉鏈。你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寶寶很快就能學會。

留一手
每次穿衣服時,總留下最後一個簡單的步驟讓寶寶獨立完成,這樣寶寶會比較容易獲得完成的成就感,增加未來自己穿衣的自信。

輕鬆學吃飯

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很有好處。寶寶自己吃飯時,可以訓練雙手的靈巧,寶寶自己吃飯的過程,也可以加速他手臂肌肉的協調和平衡能力。所以,時候到了,媽媽就可以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了。

學吃飯的時機

☆每次餵飯時寶寶都喜歡來搶媽媽手中的餐具。
☆吃飯的時候寶寶喜歡伸手抓食物。
☆當湯匙裡的飯快掉下來時,寶寶會主動去舔湯匙。
☆寶寶已經學會用杯子喝水了。

學吃飯前的準備物品

1.圍兜、吃飯衣
圍兜的材質最好選擇有防水層的,因為它可以完全隔離湯湯水水弄濕衣服。有的圍兜使用特殊的EVA防水材質,感覺有點像橡膠,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還一種獨特溝槽設計的圍兜,寶寶進食時掉出的碎屑就可以被接住,還蠻方便的。

還有一種吃飯衣是讓寶寶反穿的衣服,後面繫帶子或使用魔術沾,通常採用雙層設計,外面一層是棉布材質,裡面一層是防水層,非常容易清洗。使用它,就不怕寶寶吃喝東西時弄髒衣服了。

還可以直接給寶寶套上一件舊衣服,一樣也能保持寶寶的小衣服不會被弄髒。

2.兒童餐桌椅
寶寶雖小,專人座位卻是必需的,這是養成寶寶良好進食習慣的基礎。爸媽可為寶寶準備一張餐桌椅。市面上餐桌椅有些是分開的,有些則是連在一起的,可分開的餐桌椅能讓寶寶與大人同時進餐,平時又可讓寶寶獨自在小桌邊畫畫、寫字等,不能拆開的餐桌椅很多是輕便型,折疊後體積小,收放很方便。媽媽可根據需要來選擇。

有些餐桌椅帶有餐盤固定的設計,媽媽可以將寶寶的飯菜放在上面讓寶寶進食,能預防打翻。另外,椅上的安全帶則能防止寶寶爬出來,避免危險發生。

3.小碗
剛開始學吃飯的寶寶經常會把碗打翻,媽媽最好選用寶寶專用的吸盤式訓練碗。吸盤式訓練碗有防滑底座設計,碗下面是吸盤,憑寶寶的力量不太容易拿下來。等較大後,更懂得吃飯要領的寶寶就可以改用普通的碗吃飯,但為了避免打破,應使用耐高溫、無毒、無味的PC微波碗。

如果經常外出旅行,也可以使用有蓋子的兒童專用碗。它能將碗完全密封,防止食物流出,方便家居或旅行使用。

4.湯匙&叉子
要選用適合寶寶嘴巴大小,食物又不易外流的湯匙;採用高品質材料製成,耐高溫、不怕摔;有特殊圓頭設計,使用時不會弄傷寶寶自己的口腔,也不會使長牙期的寶寶牙肉受損;手柄要有防滑設計,便於寶寶自己學習。另外,最好是粗、短柄,使用起來更順手。

濕毛巾
準備兩塊濕毛巾,可及時擦乾淨寶寶弄髒的小手、小臉。

如何教寶寶吃飯

讓寶寶幫忙
在餵寶寶的同時,也讓他自己拿一把小湯匙,讓寶寶試著自己舀起來送進嘴中。

不在乎髒亂
如果擔心寶寶把飯吃得滿地都是,可以在吃飯前,在寶寶座位周圍的地上鋪好報紙、給寶寶穿上圍兜衣。等寶寶完全吃飽了,再清理「戰場」,擦乾淨寶寶的手臉。不要嫌麻煩,因為現在的麻煩是為了以後的不麻煩。

及時鼓勵
當寶寶自己吃飯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即使他把飯吃得亂七八糟,還是應該鼓勵他。允許寶寶嘗試,即使飯菜灑到了地上,也不應該太過批評寶寶,更不能因此而制止他嘗試。很快地你就會發現,寶寶能夠靈活地完成動作了,這時就要及時鼓勵他、誇獎他。這樣寶寶也會很開心,自己動手的意願就更高了。

堅持原則
說話要算數,規定好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絕不能延長到40分鐘,否則媽媽的努力將大打折扣。寶寶剛開始可能會不好好吃,只是「玩飯」,不要管他,也不要擔心寶寶吃不飽,吃飯時間結束就要把食物收起來。上一餐沒吃飽,下一餐自然會努力吃完。

培養習慣
吃飯前,要讓寶寶洗乾淨小手,並經常提醒寶寶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當寶寶坐到餐桌前時,媽媽要給寶寶圍上圍兜,以免吃飯時弄髒衣服;吃完後,讓寶寶把用過的餐具放在一起,讓寶寶學習收拾餐具的規矩,此外,還應訓練寶寶飯後漱口或刷牙的好習慣,以保持口腔清潔。

TIPS:灌輸營養概念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不愛吃的東西,這時最好教寶寶一些營養知識,讓他明白這些東西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在做飯或去超市購物時,先向寶寶介紹:你看芹菜嫩嫩綠綠的,吃點綠色蔬菜身體好;餐桌上再對寶寶做營養訓練:胡蘿蔔吃了能長高、豬肝吃了嘴巴變紅,寶寶越來越漂亮、多吃魚的寶寶更聰明。漸漸地,寶寶就會知道不挑食的好處。

輕鬆學如廁

如廁學習讓寶寶成長又邁進了一大步,這個過程需要爸媽和寶寶一起來努力,才能成功。從不能控制便便到自己主動上廁所,需要一段時間,且因人而異。為此,爸媽需要做的就是鼓勵加耐心和細心,同時,要先準備一些工具。

學如廁的時機

☆寶寶可以保持尿片乾爽達2小時以上,或在他們短時間午睡時,尿片仍能保持乾燥。
☆寶寶在便後能感覺到尿布已經濕了,會透過語言或動作表達不舒服的感覺。他可能會拉扯尿布或者扭來扭去。
☆寶寶在大小便前能透過語言、動作或者其他方式表示,他需要便便噓噓。他可能突然漲紅了臉,兩腿夾住不動,或者出現特殊的聲音。
☆寶寶可以將褲子拉下或拉起。
☆開始模仿大人的行為,對大人如廁感興趣,並樂於模仿。
☆寶寶可以表達「願意」還是「不願意」,明白一些與如廁有關的辭彙,如尿尿、大便、髒、乾淨、濕了等含義,並能聽得懂一些簡單的指令,如「去上廁所」。
☆有了要去廁所大小便的概念,或能理解「小馬桶」的含義,可以走過去坐好並樂意坐在上面。

學習如廁的工具

1.坐便器
為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坐便器。安全舒適最重要,款式不需要太複雜。也可以選擇直接套在大人馬桶上的小座墊,可省去未來更換便器的步驟。

2.褲子
為寶寶準備幾條適合進行如廁訓練的褲子,必須選用容易穿脫、棉質、吸水性強、易於清洗的褲子,這種質料的褲子能夠讓寶寶強烈地感覺到褲子弄髒後的不舒適感,事後又比較容易清理。

如何教寶寶嗯嗯噓噓

何時開始訓練
大多數2~3歲的寶寶就可以進行上廁所的訓練。有經驗的爸媽表示,訓練寶寶上廁所可能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但不管怎麼樣,讓寶寶決定他是否做好了自己上廁所的準備才是最重要的。研究表示,很多在18個月大之前就開始學上廁所的寶寶直到4歲還沒有完全訓練好。但是,從2歲左右開始訓練的寶寶到了3歲就可以自理大小便了。

先做日間訓練
白天的控制通常容易學會,而讓寶寶晚上不尿床,則需要更長的時間。要等日間訓練完全結束後再進行晚間訓練。要培養寶寶入睡前後主動如廁的習慣,如果發現寶寶睡前飲水太多,或情緒特別興奮、身體特別疲憊,凌晨時不妨叫起寶寶,再上一次廁所。

鼓勵的態度
教寶寶上廁所的時候,鼓勵對他非常有用,及時稱讚寶寶,讓寶寶為自己能控制大小便感到自豪,有的寶寶會因此而喜歡上廁所。如果寶寶有時沒能成功控制大小便,也不要因此責怪他,要告訴寶寶這種事情每個人都可能發生,他已經做得很棒了,同時溫和地告訴寶寶:下次要告訴媽媽。

有些寶寶喜歡在坐便盆的時候做些其他事情,例如看書,他已經把坐便盆和他最喜歡的事聯結起來,爸媽不要阻止他。

不要過分關注
不要強迫玩得正高興的寶寶定時小便,結果只會使寶寶哭鬧。寶寶可能會不自覺地利用爸媽過分關注的心理或者消極抵抗或者報假情報來吸引大人的注意。

爸媽可以選擇寶寶喜歡的場所進行訓練。可以透過讓布娃娃坐便盆的遊戲,來慢慢引導寶寶,讓他產生主動坐便盆的慾望。以一種不經意的方式開始訓練,寶寶較容易接受。

細心留意信號
一旦發現寶貝有大小便的跡象,例如放屁、扭動身體、突然漲紅臉、用手摸小雞雞或者小屁股,就馬上問寶寶,是不是要尿尿便便?然後帶寶寶到坐便器上。

教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想大小便的意願,這樣在他提出要「尿尿」或「大便」時,爸媽就能及時帶他到便器上了。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有尿意時都是馬上要尿了,所以便器要就近放置。

退步是正常的
爸媽會發現寶寶在訓練期間出現反覆和倒退現象,例如你一再提醒寶寶「該上廁所了」,他卻說「沒有尿尿」,有時甚至聽而不聞,但幾分鐘後他就尿濕了褲子;例如你昨天誇獎過寶寶在午睡時已經不再尿濕床單了,今天他卻又尿濕床單等。

爸媽此時不要懊惱,也不要懲罰和責罵寶寶,因為這不會有幫助,只會讓寶寶感受到壓力,引發負面情緒,例如膽怯、恐慌等。

找一下讓寶寶發生反覆和倒退的原因,有可能是寶寶生活環境發生變動,如搬家、上幼稚園等壓力事件;有可能是睡前高度興奮或太累使寶寶過分疲憊,無法及時醒來上廁所;還有可能是爸媽訓練寶寶時急於求成,跳過一些步驟,使寶寶的挫折感大增,導致下意識尿濕褲子,不再配合訓練本身的完成。找到了原因之後,爸媽就要及時做調整,以幫助寶寶度過這段反覆和倒退期。

TIPS:能否自理大小便與智力無關

專家指出,寶寶是否能自理大小便,和寶寶的智力無關。智力由頭腦來決定,和控制大小便的膀胱相隔遙遠。

要做到大小便自理,寶寶首先要能識別需要排泄的感覺,並透過語言、動作或其他方式表達這種感覺。其次,寶寶要能在短時間內控制肛門和尿道的肌肉運動。最後,寶寶要能理解並配合在適當的地點排泄。這些,都只有等寶寶生理發育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

~轉載至聰明寶寶~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補鈣最佳食療方



 

1.牛奶大棗粥:牛奶煮大米、大棗粥,常食之,治體虛、氣血不足。

  2.牛奶飲:牛乳250毫升,每天清晨於早點一道服用,經常飲用可 以補鈣。

  3.蝦皮豆腐湯:蝦皮50克,洗淨後泡發;嫩豆腐200克,切成小方塊;加蔥花、薑末及料酒,油鍋內煸香後加水燒湯。可以充 分補鈣,常食有效。

  4.蝦皮油菜炒香干:蝦皮50克,油菜250克,香干2塊切絲,;油鍋內常法?炒,可經常服食之。

   5.蝦皮炒韭:蝦皮50克,洗淨後泡發;韭菜250克,洗後切段,旺火油鍋內先將韭菜煸炒數分鐘,將蝦皮放入?炒後加精鹽、料酒、薑末,之後加蝦皮旺 火?炒,加精鹽調味後服食。

  6.蝦皮小蔥燴肉絲:蝦皮50克,小蔥25克(切成小段),豬肉100克(切成絲),油鍋內先將小蔥、肉 絲煸炒,加料酒、薑末,之後加蝦皮旺火?炒,加精鹽調味後服食。

  7蝦皮炒雞蛋:蝦皮50克,洗淨後泡發;雞蛋3個,破殼將雞蛋攪打 勻。油鍋內先將雞蛋煎炒成木犀狀,將蔥花、薑末?香後加入蝦皮,再炒數分鐘,加碘鹽調味後即可服之。

  8.牛奶蛋黃湯:蛋黃5個調勻, 麵粉25克,熟豬肉50克,熟雞肉片100克,雞湯500克,精鹽少許。麵粉25克,用熟豬肉炒成面漿;將雞湯燒滾入油打散溶化,加牛奶、加碘鹽、味精; 隨即將湯鍋立火並把蛋黃兌入鍋內,另將雞肉片分裝4碗中,盛湯,即可分4次服食之。

  9.牛血燉豆腐:豆腐與牛血(經加工的)固體結快 切片,同燉。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