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水”喝掉臉上斑點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紅潤而光潔的面容,因為它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也使自己精神愉快,有益於身心健康。但是,有些人臉上卻有許多褐色的雀斑,且這種現象女性比男性多。那麼有何妙方去除呢?




 在天然食品中,具有保養皮膚和消除雀斑功效的食物有許多種。現介紹幾種經臨床驗證確有實效的食療方法。 



 ☆蕃茄汁:



每日喝1杯蕃茄汁或經常吃蕃茄,對防治雀斑有較好的作用。因為蕃茄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被譽為「維生素C的倉庫」。維生素C可抑制皮膚內酪氨酸𡓨的活性,有效減少黑色素的形成,從而使皮膚白嫩,黑斑消退。



 「Tomatina」:中文名為蕃茄,也就是一般所熟知的西紅柿,命名靈感來自於西班牙瓦倫西亞地區著名的蕃茄狂歡節中,人們拿著紅熟的大蕃茄,肆無忌憚地相互擲擊,直至汁液四流的歡樂氣氛。



 ☆黃瓜粥:



取大米100克,鮮嫩黃瓜300克,精鹽2克,生薑10克。將黃瓜洗淨,去皮去心切成薄片。大米淘洗乾淨,生薑洗淨拍碎。鍋內加水約1000毫升,置火上,下大米、生薑,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慢慢煮至米爛時下入黃瓜片,再煮至湯稠,入精鹽調味即可。一日二次溫服,可以潤澤皮膚、祛斑、減肥。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黃瓜含有豐富的鉀鹽和一定數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糖類、蛋白質以及芥、磷、鐵等營養成分。經常食用黃瓜粥,能消除雀斑、增白皮膚。



☆檸檬冰糖汁:



將檸檬攪汁,加冰糖適量飲用。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100克檸檬汁中含維生素C可高達50毫克。此外還含有鈣、磷、鐵和B族維生素等。常飲檸檬汁,不僅可以白嫩皮膚,防止皮膚血管老化,消除面部色素斑,而且還具有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



 ☆黑木耳紅棗湯:



取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將黑木耳洗淨,紅棗去核,加水適量,煮半個小時左右。每日早、晚餐後各一次。經常服食,可以駐顏祛斑、健美豐肌,並用於治療面部黑斑、形瘦。本食譜中的黑木耳,《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可去面上黑斑。黑木耳可潤膚,防止皮膚老化;大棗和中益氣,健脾潤膚,有助黑木耳祛除黑斑。



 ☆胡蘿蔔汁:



將新鮮胡蘿蔔研碎擠汁,取10-30毫升,每日早晚洗完臉後,以鮮汁拍臉,待干後用塗有植物油的手輕拍面部。此外,每日喝1杯胡蘿蔔汁也有祛斑作用。因為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維生素A原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具有滑潤、強健皮膚的作用,並可防治皮膚粗糙及雀斑。


另外,用冬瓜籐熬水用來擦臉、洗澡,可使皮膚滋潤、消除雀斑。金盞花葉汁也有護膚除斑的功效。將金盞花葉搗爛,取汁擦塗臉部,既可消除雀斑,又能清爽和潔白皮膚。蒲公英花水也能用於除斑,取一把蒲公英,倒入一茶杯開水,冷卻後過濾,然後以蒲公英花水早晚洗臉,可使面部清潔,少患皮炎。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提高寶寶腦力,頭好壯壯!

想讓您的孩子學習更好嗎?以下食物提高大腦功能,增強記憶力,集中注意力,可使您的孩子在學業上有更好的。


1鮭魚

富含Ω-3脂肪酸 DHA and EPA的鮭魚促進大腦生長,增強大腦功能。

2、蛋類

眾所周知,蛋類可提供優質蛋白,而蛋黃中富含膽鹼,可提高記憶力。

3、花生和花生醬

花生和花生醬富含維生素E,可保護神經細胞膜,另外其中的硫胺幫助大腦和神經系統利用葡萄糖補充能量。

4、燕麥和全麥類

大腦需要持續的葡萄糖以供給能量,而燕麥和全麥類食物可大量提供葡萄糖。其中所含的纖維幫助調節葡萄糖釋放入血,另外,燕麥和全麥類食物含B族維生素,可營養神經系統。

5、水果與果醬

草莓、櫻桃、藍莓和黑莓富含維生素C,其籽是Ω-3脂肪酸的良好來源。

6、豆類

豆類因富含蛋白、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而確立了其在健腦方面的江湖地位。

7、深色蔬菜

蕃茄、紅薯、南瓜、胡蘿蔔和菠菜等深色蔬菜抗氧化力強,使大腦細胞更健康。

8、牛奶和優酪乳

奶製品富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B族維生素,為大腦提供營養和能量。

9、瘦牛肉

瘦牛肉含有最易吸收的鐵,幫助孩子在校時保持活力,集中精力,另外還含鋅,幫助增強記憶力。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格兩個月了,在這期間認識了幾位同業保母,有雲林同縣市,更有遠至高雄縣,也認識了幾位媽媽寶寶,月子保母,更有幾位網路上的朋友,雖然距離很遠,但心靈能溝通;雖然未曾謀面,但交流的話語很熟絡,猶如認識多年的朋友。


    開格後,還未發表文章,安辰媽咪第一個來跟我打招呼,之後小琦、青青、貝蒂、謙寶媽、晴媽咪、炎秋媽媽、煮飯婆、鮪魚媽、秋月媽媽、姨麻麻……眾多眾多的朋友都在網路上認識了。


    炎秋媽媽第一次跟我回應的話,對我很受用。晴媽咪和謙寶媽把我對澄澄的照顧,以為我是澄澄的媽媽,因為我對澄澄的照顧紀錄得很詳細。  


    我會想要開格,是因之前就常瀏覽各保母的部落格,有辣椒媽咪、春媽媽、葉素惠保母窩、美華保母、素月無名小站等,又澄澄4個月了,想要製作部落格,把照片po上網,詢問過家長同意之後才開始製作。


    開格之後,除了家人之外,我沒有告訴身邊的人,就連在台北的弟弟,我都未告知。那天4/24上在職研習的課,協力圈組長玲跟我說她有看到我的部落格,而且很早就看到了,有點臉紅,就讓妳們自己去發現。    


      誠如剛開格的部落格描述:人人都需要成長,而成長是學習的原動力,藉由部落格時時刻刻的學習,永不怠惰。.部落格讓我學習到很多知識也讓我吸收到很多資訊,也認識很多朋友。我會在這個園地悉心灌溉,讓它開花又結果。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靈活小遊戲開啟baby學習大門

寶寶的手本應該是打開學習大門的最佳工具,可是卻常常成了媽媽最想管的目標,因為怕寶寶把臉抓花,又害怕他養成吃手的壞習慣,還擔心摸起髒東西放到嘴巴裡而生病。那麼,是否有辦法既能讓媽媽減少擔心、又能讓寶寶的手擁有探索的自由呢?靈活小遊戲開啟baby學習大門


靈活小遊戲,開啟baby學習大門!


0~3個月:啟蒙期

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還不熟悉,什麼都要開始學,但是小手卻還沒準備好,所以他總是握緊拳頭。通常來說,寶寶握緊的拳頭要到3~4個月時才會完全放開,不過,如果媽媽能從寶寶出生起就給他適當的刺激,他會更快地準備好踏入學習的大門。

媽媽擔心的問題:寶寶把臉抓花了

寶寶的手總是有意無意去抓臉,而寶寶的指甲又很薄,容易刮傷臉上稚嫩的肌膚,所以,媽媽在擔心之餘常常幫寶寶套上手套,這樣雖然更安全,但無形中又限制了寶寶小手的活動機會。據鄭百吟老師介紹,在寶寶睡覺時不妨戴上手套,以防意外抓傷,而在寶寶清醒時則應脫下手套,通過活動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降低抓破臉的危險。

刺激手部動作發展的3個小遊戲

遊戲1、打開緊握的手

雖說寶寶早晚都會自然地張開拳頭,但是通過合適的刺激,可幫助他早日張開小拳頭,及早展開與環境的互動學習之旅。

方法:脫下寶寶的手套,在寶寶的肘部和手背輕輕按摩,以溫柔的觸感刺激寶寶的觸覺神經,讓寶寶放鬆肌肉,握緊的拳頭就會慢慢放開。

遊戲2、我會看東西

雖然寶寶的視力還不是太好,視力範圍只有25~30公分,而且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不過,在寶寶的視力所及之處,還是可以通過搖晃有聲響的玩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並刺激寶寶伸出小手去摸摸,為培養追視、手眼協調等能力預做準備。

方法:在寶寶眼前25~30厘米處搖晃有聲響效果的玩具,並告訴寶寶這裡有好玩的東西,吸引寶寶的目光,並帶動他做出伸手的動作。

遊戲3、手在哪裡?

寶寶必須首先意識到手的存在,才能更好地鍛煉手部動作能力。

方法:可自制鈴鐺手鏈套在寶寶的手腕上,拉著寶寶的手輕輕搖晃,讓寶寶憑借聽覺尋找出聲的位置、意識到什麼是手,當寶寶明白手不只能放進嘴巴,也能做出其他動作時,他慢慢就會對手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步驟給寶寶剪指甲

由於寶寶的手總是動來動去,很多媽媽不敢幫寶寶剪指甲,害怕一不小心就剪到肉,所以多趁寶寶睡覺時才幫他剪指甲,但是這樣更容易驚醒寶寶。其實,給寶寶剪指甲不要著急,可以先花點時間跟他玩手部遊戲,等寶寶感覺開心、舒適之後,就能靜靜地讓媽媽剪指甲了。

步驟1媽媽先把自己的手指頭伸進寶寶的拳頭裡,讓寶寶抓著媽媽的手。

步驟2另一手再輕輕按摩寶寶的手背和指頭。

步驟3當寶寶把拳頭打開、小手貼在媽媽手指上時,就可以開始剪指甲啦。

4~6個月:學習期

寶寶慢慢會趴、會翻身、會踢腿,也能在照顧者的扶持下坐上一會兒,這些都代表著寶寶的身體肌肉與平衡感有所發展,而寶寶小手的靈活度也逐漸顯現出來,比如能一把抓住眼前的物品、會自己扶著奶瓶等。

媽媽擔心的問題:養成吃手的壞習慣

寶寶愛吃手,的確讓媽媽很擔心,萬一以後戒不掉怎麼辦?但這又是寶寶心智發展的必經過程,因為吃手代表寶寶具有自我安撫的能力,不宜一味禁止,畢竟寶寶口腔期的需要也是要滿足的嘛!鄭百吟老師建議用其他物品來代替手,比如安撫奶嘴,因為手是與生俱來之物,很容易就放進嘴巴,一但吃上癮,以後要戒除的難度就比較大。

但是,不管吃手還是吃奶嘴,都應該只出現在特定時期,而且應該是過渡性的短暫行為,比如在睡前或哭泣時吃一下,而不是一直吃個不停。可利用一些手部活動來吸引寶寶,讓他把注意力轉移掉。還有,及時準備離乳食品(市售幼兒餅乾之類),更好地滿足寶寶舌頭和嘴的感覺,這樣他就不會老想著去吃手或奶嘴啦。

刺激手部動作發展的3個小遊戲

遊戲1、伸手去抓

如果將東西放在寶寶正前方,他就想要伸手去抓,也許剛開始他抓不到,但是多練習幾次,寶寶就會越來越精準地抓住眼前的物品。

方法:拿單一色彩的物品吸引寶寶。寶寶剛出生時,只對黑白色有反應,而4個月大開始,可改以單一色彩物品吸引寶寶,依序從紅色、黃色到藍色。可以配上兒歌或使用本身會發出聲響的玩具,以逗弄寶寶伸手來抓。

遊戲2、躲貓貓,拉毛巾

一塊小毛巾也能玩出很多遊戲。媽媽先用毛巾遮住自己的臉,再拿下來,吸引寶寶的注意,然後再把毛巾蓋在寶寶臉上,引導寶寶用手拉開毛巾。每一次的練習,都是寶寶在累積如何使用力氣的經驗。

遊戲3、以懸掛玩具練習抓握

配合寶寶或躺或坐的姿勢,利用懸掛玩具讓寶寶練習抓握的能力,在每次的抓握中也隱藏著放手的練習,一抓一放之間,正是寶寶自我調整力氣的好時機。

7~12個月:探索期

寶寶已經會爬、會坐甚至會站,其手部動作的靈活度更是大幅提高。媽媽會發現寶寶的小手能做很多動作,抓、握、拉、推、摳、捏等,沒有一樣能難倒寶寶。

媽媽擔心的問題:胡亂把東西放進嘴巴

此時寶寶好奇心十足,只要拿到東西,就想往嘴巴裡塞。所以,寶寶的玩具要時常清洗,在吃東西前務必用清水幫寶寶洗手。還有,要給寶寶一個安全的探索環境,危險物品一律收納妥當。

當然,大人出門在外的時間多,病菌通常是大人由外面帶回家,所以,大人回家後首先要洗手,並更換下外出衣物,這樣就能大大減少病菌危害寶寶健康的機會。

刺激手部動作發展的3個小遊戲

遊戲1、抓東西並換手

寶寶的5根指頭越來越靈活,以拇指為首,搭配其他指頭,讓寶寶運用不同方式抓住大小、形狀不一的物品,並誘導他練習換手的動作。

方法:可自制很多沙包(內裝紅豆、綠豆或黃豆皆可),讓寶寶自由拿取,在寶寶拿穩後,再誘導他從一隻手換到另外一隻手。

遊戲2、摳摳樂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喜歡摳著玩,只要是有洞的地方,他就想摳。另外,寶寶還喜歡抽面紙,這些都是手指更加靈活的表現!

方法:利用數條不同顏色的絲巾(或小條的布),兩兩打結,成為一個大條,放入有洞口的盒子,可先把絲巾拉至靠近洞口處,讓寶寶很容易就摳到絲巾,然後再把絲巾拉出來。

遊戲3抓握能力大晉級

如果寶寶已經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那麼媽媽只要再加一把力,就能協助寶寶配合節奏練習走路。如果寶寶想走得穩當,那麼在抓握媽媽的手時,他勢必要運用到更大的力量來控制身體平衡。

方法:在寶寶會站立後,媽媽可以牽著他的手,讓他在協助下練習行走。練習時可配上有節奏感的音樂,讓寶寶聽著節奏去調整自己的力氣與步伐。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膳食纖維改善兒童便秘飲食新選擇!

隨著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加上生活節奏加快,學齡前和學齡兒童中,每三至四個就有一個有便秘問題。最近有研究資料顯示,醫院求診的兒童中約25%有便秘的問題。營養門診中也常有因偏食或飲食攝取不當而導致的兒童便秘問題。


膳食纖維,改善兒童便秘飲食新選擇!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文/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營養治療科黃幸妮營養師


兒童便秘該如何解決?因此下列將說明其發生原因及改善方法:


排便的生理

一、大腸蠕動:
腸內的糞渣,會藉由大腸之推進蠕動波而推向直腸到肛門。而大腸之蠕動會受到食物及情緒、運動、藥物等影響。

二、肛門括約肌:
當糞渣到達直腸,會因撐脹直腸而刺激肛門「內括約肌」舒張,使糞便進入肛管而產生排便感,此時藉著肛門「外括約肌」之隨意的控制,而可排出或忍禁。

兒童便秘定義有三個特點

一、糞便質地過硬。
二、解便困難。
三、排便次數減少,每週少於三次。

宿便的定義較不明確,但有一特點,長時間每天每公斤體重排便量小於五公克,就有宿便的可能性。

兒童便秘的基本原因

一、病理上可能的原因:
結腸對水分的再吸收增加,使大便變硬或感覺或運動神經的不正常,亦可導致排便之失常而造成便秘,例如:脊柱裂、巨結腸症、甲狀腺機能低下症、早產導致之神經不成熟等。

二、飲食攝取之因素:
兒童便秘的大多數原因為飲食不當,包括攝水量不足,喜吃油炸或速食品,因此攝食過多高蛋白、高脂質及精緻之食物,而攝食過少纖維質、澱粉及天然粗糙之食物(如蔬菜、水果、五榖),且水份飲用也不夠;以致大腸內糞渣體積不夠,不易刺激便意,滯留大腸內使水份再吸收增加,致大便變硬而造成便秘。

三、胃腸蠕動較慢:
也是便秘常見的原因。缺少運動會減緩胃腸之蠕動;情緒低落也會抑制胃腸蠕動;常餓 肚子缺乏食物刺激腸道蠕動也是因素;但有 的跟個人體質有關,故往往便秘也會有家族史,但仍可藉由飲食習慣的糾正而獲致改善。

四、如廁習慣不良:
因為一些事件而自主性閉便,例如上課來不及、教室規則、只顧玩耍、反抗排便訓練、渴 求關心、肛裂疼痛,而使大便忍住不解,久而 久之排便刺激的反射就會減低,如此日久即成便秘。

如何預防及治療便秘

一、多吃纖維質之飲食習慣:
粗製又含纖維的食物,如粗穀、堅果、水果及蔬菜,不僅可消除便秘還可控制體重。足夠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有益菌的生長,同時可以在腸內吸收水分,使糞便體積增加,刺激腸道蠕動,利於排便。

攝食纖維質食物,例如各種蔬菜及水果(如木瓜、香瓜、香蕉、蕃茄、桃子、柑橘、奇異果)以及五穀(尤其是全麥或 糙米),都有軟便的效果,黑棗汁效果也不錯;同時減少高脂高蛋白的食物。

每天至少服用五份以上纖維豐富的食物,例如新鮮的水果、蔬菜、麥麩、全穀類早餐食品和乾果,乾果包括葡萄乾、黑棗、豆子和花生等。吃較多的纖維質,需搭配足夠的飲水,才能改善便秘。

二、細嚼慢嚥:
注意自己吃飯的速度。慢慢咀嚼對正常消化很有幫助,也能改善便秘。

三、別吃太飽:
兩餐之間多吃健康而少量的點心就會舒服多了。也就是說,每隔數小時吃點東西,這樣能在兩餐之間保持體力,並維持健康的消化功能。

四、避開精製食品或加工食品:
一但飲食中刪減了這類食物,可逐漸減少肥肉與油炸食品的攝取。這些都是造成便秘的元兇。

五、少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的人工作料,通常也都是不健康的。汽水又含有人工代糖以及咖啡因之類的東西,都會增加排尿的次數並吸取你體內珍貴的水分,而使便秘惡化。

六、在食物中加添有助消化的物質:
用大量的水搭配纖維補給品,或吃一些含五穀及酸奶(優酪乳中含量很高)之類的食物。以優酪乳代替乳製品,尤其是有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鮮奶的人,可以喝優酪乳或吃優格,以增加鈣質攝取。可以用黑棗汁,黑棗汁刺激腸蠕動的效果更強,不過也要注意用量,從少量約每天五十西西開始增加,以免腹瀉。

適量使用寡糖:因為寡糖可以促進腸內有益菌的生長,有利於便秘的紓解。不過切記從少量(每天五公克以內)開始增加,找出適合自己的分量,以免過量發生腹瀉。

七、養成定時上廁所的習慣:
如果小朋友早上趕上學來不及上廁所,可以把習慣改成每天晚上,而且要解乾淨。久了養成固定時間大號的習慣,便秘自然就改善。想上廁所時便立刻去做,如果你拖延了這種感覺,直腸就會緊縮。

八、多喝水及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幫助大便的排出,另外多喝水,也可以幫助讓大便蓬鬆,都對緩解便秘很有幫助。運動,每天至少走路三十分鐘,可以幫助排便的習慣。規律的運動可以增進身體機能,腸道活動也會受影響,同時可放鬆心情,有利於腸道的蠕動及腸內有益菌的生長,壓力會殺死腸內有益菌的。

足夠的水分:當人體水分不夠時,大腸會多吸收一些水分以補充不足的部分,不論用其他的任何方法,喝足夠的水分必定是解決便祕的第一重點。也可在起床空腹時喝一杯冷水,具有利便的效果。一天至少飲用6~8杯以上的水。

九、藥物:
(1)對腸道蠕動較慢者,可加促進蠕動的藥物,以促進糞便排出。
(2)對長期便秘者,可以軟便劑控制數週以利解便。
(3)對急性解便困難時,可以灌腸或塞肛劑處理, 以助積便排出。

治療便秘是需要時間的。在改變生活方式後,如果不正常情況仍然持續達好幾個星期,便應看醫生了。


膳食纖維的食物來源
膳食纖維,改善兒童便秘飲食新選擇!
改善兒童便秘食譜舉例
膳食纖維,改善兒童便秘飲食新選擇!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給愛方式-停、忍、收、聽將父母的愛昇華


父母給愛的方式必須設限,忍一時,能給孩子更強壯的心靈、更卓越的競爭力,停止溺愛,永遠不嫌遲!


「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愛而不教,使淪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闢,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之也。」《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在《溫公家範》這麼說。

對溺愛世代的父母,這句話無疑是當頭棒喝。

這群父母往往給了太多的愛,卻不知道「該給什麼」、「該給多少」?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表示,現代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十一種大能力(編按:十一種能力包括:同理力、自信力、勇敢力、接納別人的能力、適度的表達力、決定的能力、等待力、親和力、尊重力、合作力、智慧力),經過核對後發現:被寵溺的孩子幾乎樣樣缺乏。

尤其,父母溺愛孩子的「首要傷害」,會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

因為孩子從未被父母喝叱「不行!」,他就無法體會別人的情緒、需要、想法。

被溺愛的孩子也容易沒 有自信,因為父母為他做了一切,他還能做什麼?

而總是伸出一隻手要幫孩子的父母,也要小心孩子表達力會有問題,因為在他還沒表達前,父母就已為之代勞了。



所以,不論你的溺愛是放任型,或是過度保護型,父母都要謹記四口訣:「停、收、等、慢」,收回一隻手,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


首先,要停下來。
停:給愛前,先問這是誰的需要?


溺愛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要替他做的,是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

第十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佳作,樊雪春寫的〈我看見我的女兒〉一文,內容就描述她母親給她的是一份「專斷的愛」:
成長的歲月中,她嫌我洗澡洗不乾淨,帶著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進浴室,做一場脫皮之旅,她洗得很高興,我則是低著頭像一隻代宰的羔羊,就這樣一直幫我洗到十八歲。

她嫌我的頭髮太長,蓋住了眼睛,把我拎到理髮店,剪一個西瓜皮。

理髮師一面剪,我一面掉著眼淚……如果我拒絕吃下當歸雞,她會滿懷憤怒的把雞吃光光……「沒人要的雞我自己吃。」她恨恨的說。

「母親的背影,是我最熟悉的姿勢。」樊雪春這段話隱喻著,母親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經常背道而馳。

因此,父母在給愛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這是誰的需要?


第二,有些事要收手,好父母最好是少一隻手。
收:孩子的問題,留給他們解決


父母應該問:「現在發生的問題,問題所有權人是誰?」

讓孩子處理屬於他自己的問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政大心理系教授鍾思嘉指出,父母這樣做並不意謂停止對孩子的愛,而是肯定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

「這個管教態度對子女而言,就像送給子女一份『信任他』的禮物,不用花錢,卻是一份無價禮品。」

如何劃分問題所有權?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這事有沒有干擾或妨礙到我的生活?」、「這事對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傷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不關父母的事,父母要收手,不要剝奪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父母只要從旁鼓勵和注意就夠了。


第三,父母要學會等。等一等,不要立即反應,讓孩子經歷自然與合理的行為結果。
等:不立即服務,讓他為自己負責


父母一直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務,叮嚀嘮叨,結果讓孩子養成不在乎的習慣,父母就得一直扮演「為孩子負責」的角色。

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總幹事塗喜敏舉例,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帶外套、到學校後要記得隨溫度變化穿脫,出門前又親自將衣服穿上。

如果這時父母能夠停下來,讓孩子自己嘗到沒帶外套的自然結果,父母往後就不需再吃力不討好的提醒了。

鍾思嘉也輔導過一個個案:田先生有四個女兒,在一次家庭會議後,他們同意在晚餐後負責收桌面、洗碗筷,但幾天後,他們忘了該盡的責任。

隔天,田太太也停止做早、晚餐,孩子不解。

只見田太太說:「很對不起,我實在沒法在又髒又亂的廚房裡做飯。」

接著,田先生夫提議出去吃飯,孩子歡呼的問要去哪一家。

想不到田先生說:「我沒有說要帶你們一起去啊!你們得照顧自己,自己想辦法了。」

結果,等到他們回來,孩子都吃過了,而且也把廚房整理乾淨。


第四,要慢。因為延後孩子享樂,是他以後競爭力的來源。
慢:延後享樂,競爭力更強


這是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針對史丹佛大學附近社區的四歲小朋友們,進行一系列為期十多年的追蹤研究。

當時,他手上拿著兩種零食,讓每個小孩區分出最喜歡和次喜歡的。

然後他告訴小朋友說,他會出去這個教室,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

不想等的小朋友會拿到次喜歡的食物;如果可以等,但不知會等到何時的小朋友,會拿到最喜歡的食物。

十多年後,米歇爾發現:「等待越久的小孩,長大後處理挫折的能力越好,比較專心,表達力、邏輯力、計畫力等也越好,且其日後SAT(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力測驗)的分數越高。」這就是被稱為「延後享樂」(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經典研究。


改變給愛的方式:先降低頻率,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 要父母突然改變與孩子長期相處的模式,並非一蹴可幾。


初期,父母可先將溺愛的頻率降低,然後再將「給愛」的方式移轉成孩子真正需要的。

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舉例:「很多高中生的父母,花一千小時為他們補習上學接接送送,但大學基測出來,卻只能以分數落點去找志願科系。其實父母應該做的,可能是花五十個小時陪孩子去瞭解適合的科系,這五十小時的影響遠比一千小時的接送要重要。」


「停、收、等、慢」,將你的愛昇華,才能真正對孩子有幫助。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寶寶愛上刷牙,從小養成刷牙好習慣!


想讓寶寶喜歡刷牙,牙膏的選擇很重要。給寶寶買牙膏時,挑一些有寶寶熟悉的卡通圖案或水果香味的牙膏。回到家還可以在寶寶該刷牙時做一些遊戲:讓寶寶選擇一種圖案或一種香味的牙膏告訴她認真刷牙後讓爸爸和媽媽聞一聞猜猜寶寶用的是哪種香味的牙膏爸爸媽媽可以故意猜錯這樣寶寶就會有種勝利的感覺以後慢慢就會喜歡上刷牙了,從小養成刷牙好習慣!



寶寶各階段刷牙」清潔口腔


06個月溫熱紗布洗口腔

口腔保健不僅僅針對牙齒,應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寶寶在長牙以前,父母應在餵奶後或睡覺之前用溫熱水浸濕的紗布輕擦小兒口腔各部分黏膜和牙床,以去掉殘留在口腔內的乳凝塊。這種清潔方法不僅能清潔口腔,而且能促進小兒口腔黏膜、頜骨的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家長替寶寶抹口腔時,還可觀察他口腔情況的變化,有需要時可帶他去看牙科醫生。

此外,專家強調,在此期間寶寶睡著時最好能停止喂哺,切勿讓他含著奶嘴睡覺。

612個月淡鹽水輕擦乳牙

6個月左右,寶寶的乳齒開始長出來了。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幫助寶寶「刷牙」了。父母可用手指纏上消毒紗布,用淡鹽水輕擦牙齒的各面。

寶寶牙齒的清潔大可不必按照早晚兩次來進行,最好一日數次,每天寶寶早上起床及晚上吃完最後一餐後都要替他抹口腔,同時還要抹他剛長出的牙齒,此時也可以開始用較柔軟的嬰兒牙刷,讓寶寶適應用牙刷刷牙的感覺。

12歲 白開水刷大牙

寶寶一歲左右,大牙長出。王雋認為,這時完全可以用兒童牙刷給寶寶刷牙了,不過為了寶寶的口腔健康,最好選擇白開水。

此外,寶寶大牙長出後,就要開始注重口腔檢查了。專家建議家長,寶寶第一隻牙齒長出後六個月內應去醫院作一次口腔檢查。

26歲開始用牙膏刷牙


兩歲以後,寶寶的上下牙全部萌出後。此時寶寶可用小型軟質牙刷沿牙齒的縫隙上下刷。不過,如果是寶寶自己刷牙的話,家長一定要注意提醒寶寶,在洗刷中注意不要使刷毛傷及口腔黏膜和牙齦。


寶寶不喜歡刷牙的4個原因


為什麼寶寶會不喜歡刷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原因,可區別對待,但大致可總結以下4點:


1、對刷牙有恐懼心理


可以在刷牙時加點娛樂項目,比如撥放兒歌或父母可隨性創作兒歌在旁邊唱,"刷刷刷,上刷刷,下刷刷,刷出一口小白牙"。

2、對刷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孩子都是天生愛美的,如果孩子不想刷牙了,我就會提醒他,牙齒黃黃的,照相的時候就會很醜的,笑都不能笑。他很快就明白刷牙很重要。如果他刷得很好,就要經常表揚他,哇!好白的牙齒!

3、沒養成刷牙的習慣


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養成良好的漱口習慣。尤其是臨睡前,一定要漱口。雖然有時候寶寶刷牙只是擺擺樣子,但也要持之以恆,讓孩子知道牙齒是一定要刷的。到真正刷牙的時候,最好養成早晚二次刷牙的習慣。

4、家長過於緊張


有些家長自己把刷牙看的很緊張,一看到孩子姿勢不對,刷牙不按時,就要惱火生氣,這樣反而給孩子造成緊張、害怕。還不如,順其自然,讓孩子知道,刷牙洗臉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像吃飯一樣簡單自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些精細動作自然就心領神會。


讓寶寶愛上刷牙事前功課準備很重要


選牙具,「DIY」

要讓寶寶愛上刷牙,首先要從讓寶寶自己選購牙具開始。目前市場上的兒童牙刷五光十色,家長要引導寶寶選擇毛刷比較柔軟的牙刷,這樣不至於傷害寶寶稚嫩的口腔;口杯則有很多活潑圖案或造型的,寶寶會有自己的偏好。讓寶寶自己挑選牙具,寶寶可能會由於喜歡牙具而喜歡刷牙的。

要刷牙,分段練

最初,寶寶刷牙動作要靠父母幫助規範,甚至要手把手去教。在教的時候,家長的動作一定要輕柔,別把寶寶弄疼了,也別引起寶寶噁心,以免讓寶寶產生厭噁心理。也可以把刷牙的動作分解成幾步進行,每個動作多訓練幾天、十幾天,以便鞏固。每一個動作的變化,都可以讓寶寶看成是遊戲的升級和難度的增加,這樣寶寶「玩」起來才有興趣。

學漱口,不吃氟

寶寶刷過牙後,覺得滿嘴泡沫很是好玩,但是,他們很可能不懂得把殘存的牙膏通過漱口吐出來。最初總難免會有殘存的牙膏被寶寶吃進肚子裡,而有氟的牙膏會對幼兒牙齒、骨骼以及全身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在幫助寶寶選購牙膏時應迴避含氟的兒童牙膏。當寶寶長到五六歲時,他們已經能夠正確漱口和吐淨漱口水了,再選用含氟牙膏就比較有利。牙膏只需擠一點點就夠了,標準是別超過豌豆大小。

做遊戲,一起來

剛開始讓寶寶刷牙,最好是讓寶寶當作遊戲來「玩」,父母千萬不要過於認真。你只要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覺前,帶著寶寶一同做「刷牙遊戲」,寶寶看著大人很認真的樣子,也會興高采烈地跟著刷牙。寶寶可能會輕一下重一下,做父母的要多多包涵。如果家長在這種時候較真,那麼孩子就會覺得這個「遊戲」不好玩,很可能會拒絕再刷牙。

來比賽,撥放兒歌

為了鞏固和提高寶寶刷牙的興趣,早、晚刷牙的時候,可以跟寶寶開展刷牙比賽。但規則並不是看誰刷得快,刷牙過快會造成寶寶刷牙草草了事;而是要比誰的刷牙方法正確,或者比誰刷牙更認真。為了保證寶寶刷牙有足夠的次數,可以在寶寶刷牙的同時固定播放一首長短適度的兒歌,一是可以讓寶寶按照節奏刷牙;二是可以把兒歌播放的過程作為刷牙的過程。這樣就可以有效地保證刷牙的時間和品質。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種遊戲克服感覺統合障礙


 


 



台灣社會高度都市化的結果,剝奪小朋友「玩」的空間及機會,進而使不少小孩都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困擾。所幸,要增進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並不難,只要花點時間,陪寶寶玩點小遊戲,很容易就可以達到目的,而且邊玩,還可以邊促進親子關係喔!

您的寶寶很「龜毛」,不喜歡別人碰觸?還是個性孤僻,很難交到朋友?抑或是平衡感很差,經常跌倒?那麼您得提高警覺,趕緊動手開發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否則待寶寶長大後,想後悔,可來不及囉!



更多文章資訊請參閱育兒生活雜誌


Part1感覺統合啟蒙 營造和諧人生

臨床上有些潔癖的媽媽,經常讓寶寶處於極完美的環境,寶寶不能在地上爬、身上不容許一點小污垢、不准旁人抱等,這些看似對寶寶有益的環境,反而是造成寶寶感覺統合失調的主因。親愛的媽咪,偶爾讓寶寶接觸一些「不太完美」的事物吧!玩些無傷大雅的小豆子、小砂子,反而可以創造出感覺很「完美」的寶寶!

何謂感覺統合?

爸比、媽咪來上課囉!身為現代寶寶的家長,您不能不知道什麼是感覺統合,否則擔誤寶寶啟蒙的黃金時期,可就糟了!何謂感覺統合?

適健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組長張旭鎧說明,感覺統合就是神經發展的過程。簡單來說,即人類受到感官刺激,經由大腦統合,最後做出反應的歷程。其發展程序包含:聽覺、前庭覺、本體感覺、觸覺及視覺等部分。

千萬不要小看感覺統合的重要性!倘若寶寶這項能力發展不全,可能會在集中注意力、組織、自制力、學業學習、抽象思考、身體與大腦的單側專業化,與理解等能力,及自尊心、自信心等出現障礙,並影響往後的課業成就及人際發展。為了讓家長有更深一層的認知,將各種感覺失調可能造成的影響列於下:

1、聽覺

聽力對寶寶有重要的影響力!倘若寶寶的聽覺發展不完全,可能影響大腦的接受能力,進而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及注意力等。舉例來說,當您叫喚寶寶,但寶寶卻時常沒反應,就有可能是聽覺受損。

2、前庭覺

前庭主宰人類的身體平衡感,與重力安全感,如果前庭不夠敏銳,可能會影響身體的感覺、身體雙側協調及手眼協調,進而產生容易暈車,或是為了滿足大腦的需求,不斷地跳躍,卻不會感到疲累等反應。

3、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影響人的肌肉張力及姿勢,與人的動作計劃能力有絕對的關係。缺乏時,孩子可能會懶的動,例如坐著時,會用手支撐頭部;爬樓梯時,會有執行困難,不知該先抬那隻腳等。

4、觸覺

觸覺發展主要是藉由吸吮、吃等,母嬰親情及觸覺快感,來獲得滿足。寶寶如果觸覺發展有困難,可能會在活動度、注意力、情緒穩定上出現困難,呈現的表徵有:挑剔衣服、不喜歡人碰觸、不敢接近人群等。有些嚴重的寶寶可能會產生觸覺防禦,假設您輕碰,寶寶也會覺得痛而反抗。

5、視覺、嗅覺、味覺

喜歡用聞的來辨識東西、對味道有特別的偏好的孩子。

感覺統合發展重點

「七坐八爬」是耳熟能詳的幼兒發展階段口訣,而「八爬」正是感覺統合發展的重點。許多家長擔心寶寶在地上爬會弄髒身體或受傷,所以直接省略這個步驟,但您可能不知道,爬對寶寶手腳的觸覺刺激很有幫助。

張旭鎧表示,人的大腦會針對爬行時所接收到的刺激,做整體的比較、整理,進而促進腦部的發展。所以聰明的父母,在寶寶不斷學習新事物的同時,應給予其充份的刺激,給其大腦足夠的學習機會,才能培養出聰明的寶寶!

至於家長何時才會發現寶寶有問題?大體來說,從寶寶八個月至一歲起,是其大動作發展的主要階段;到了三歲起,主要發展重點則為轉為精細動作、小肌肉及認知等。而一般父母大約會在寶寶二歲左右,與其他寶寶接觸較頻繁時,才會發現寶寶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

感覺統合失調 原因大剖析

寶寶為什麼會感覺統合失調,張旭鎧分析原因有二:一為遺傳,二為環境。首先來談遺傳因素,先天性的輕微腦部受傷,也可能造成感覺統合失調。所幸,人類的神經具有可塑性,所以70%的患者,可經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來改善。

其次,現代父母較為繁忙,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小朋友,但為了安全因素又必須將小孩侷限於一處,使其失去探索世界的先機,進而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此外,不少新生代的父母對小孩過度保護,也是原因之一。家長因擔心小孩在地上爬會割傷,爬高、倒吊會跌倒、摔傷,其實只要環境許可,且確定在安全範圍,就不需刻意阻止小孩玩,讓小朋友自由發揮,反而才是對的喔!要知道小孩也有玩的權力!

Part2、玩出好人緣

來玩遊戲囉!想訓練寶寶,玩遊戲是最好的方式!從遊戲中悄悄地訓練各種技巧,寶寶反而會樂在其中,想培養感覺統合能力,一點都不難,只要運用身邊一些垂手可得的小工具,六個月後,就可以明顯看出成效!

1、擺盪遊戲:(0~1歲起)

從寶寶出生起,就得開始訓練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只要由家裡的長輩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就可以達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應、增加肌肉張力的效果。等到寶寶一歲大左右,就可以找一條大毛巾,並將孩子置於毛巾中間,由爸爸、媽媽各拉住毛巾的一邊,輕輕搖晃。

2、丟接球:(1~3歲起)

寶寶一歲時,可將直徑約20公分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並鼓勵孩子主動伸手拿球;待寶寶二歲後,就可以玩進階遊戲,即使用20~30公分的橡皮球,然後與孩子間隔約2公尺,分別坐於地上,用滾球的方式與寶寶玩傳球遊戲。寶寶三歲就可以完高階遊戲,將您與寶寶的距離拉長至3~5公尺,並改以彈跳的方式傳球。如此一來,可以改善寶寶的手眼、雙側,及視覺追蹤的協調性。

3、地面探險:(1~2歲起)

僅需不同材質的拼裝地毯,就可以提供寶寶觸覺及本體覺刺激,有助於改善其動作計劃能力。玩法很簡單,寶寶一歲時,就可以在家裡佈置各式不同材質的地毯,讓寶寶在地毯上爬或走,或從事任何遊戲,讓寶貝接受不同材質的刺激。等到寶寶二歲起,媽咪就可以做難度稍高的設計,將地毯高度任意變化,讓寶寶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從事各種遊戲。

4、鏡子遊戲:(2歲起)

從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玩模仿遊戲。藉由孩子模仿父母動作的過程中,可藉機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及區辨左右方向,這對寶寶的觀察,與動作計劃能力有長足的進步。不過,一開始不要太難,應從一隻手開始,再進展到全身,以免動作太複雜,寶寶一時記不清,而產生挫折。

5、疊積木:(2~3歲起)

自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工具是約5公分立方的積木,讓寶寶嚐試用一手或兩手將積木疊高即可。待寶寶長大些,到了三歲,就必須換小一些的積木,約3公分立方來訓練,讓寶寶試著使用積木,進行疊高或創作遊戲,有助於改善手眼協調,並可順道訓練寶寶的創造力,及注意力,一舉數得。

6、跳格子:(3歲起)

現代都市寸土寸金,孩子遊戲的空間大大縮減,想玩跳格子遊戲,似乎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不過,也有變通的方式,不能在戶外玩,換個地點在家裡也可行,只要運用家裡的拼圖地墊,就可以享受童年。玩法很容易,將每塊地墊放置於地,並固定,注意喔!每塊的間距需為20~30公分,然後就可以讓寶寶用跳的方式踩地墊,很有趣吧!這對baby的空間概念訓練,及本體覺刺激,都相當有幫助,不妨多進行。

7、打鼓遊戲:(3歲起)

使用最簡單的工具──手,也可以玩出興味!在不同材質上拍打,然後請孩子模仿。遊戲進行時,可配合節奏,先在某一器材上連續拍打一次或二次,接著再換拍另一項材質製品。有順序地進行,可一併訓練寶寶的記憶力、動作計劃能力,此外,因使用的材質不同,也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

8、沙箱:(3歲起)

動手製作沙箱或豆豆箱,並不如想像中困難,裝放家電用品的小箱子就很好用。為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可發揮美術創造力,將空箱子的外表好好裝飾一番,愈有想像力愈佳,或者可讓寶寶自由發揮,自己試著替箱子穿衣服。準備完成後,在小箱子中,藏放筆、鑰匙、小豆子等,讓小朋友閉著眼睛,以手找出東西,並猜猜看是什麼?在尋找及觸摸的過程中,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增進觸辨覺能力,及注意力。

9、黏土創作:(3歲起)

讓寶寶親自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小玩意。買一包黏土,含各種色,讓寶寶發揮觀察力及想像力,用黏士捏製動物,或其他感興趣的小東西。製作時需靈活運用手部動作,對寶寶的觀察力、精細動作及雙側協調,都有不錯的幫助。

10、手指畫:(4歲起)

寶寶的手偶爾弄髒了,先不要急著罵人,其實這也是訓練寶寶觸覺刺激的一種方式。找一天晴朗的好天氣,不管身上的顏料有多難洗,盡情地和寶寶一起玩一場色彩遊戲。拿些水彩顏料,沾在手指上,就這樣輕鬆地畫一幅美麗的畫作吧!除了觸覺刺激外,空間概念及注意力也一併訓練完成,絕對值得。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25第三次保母在職研習


 



 


     早上三小時上早期療育及篩檢評估---初階       講師   蔡宜芳


      下午三小時上早期療育及復健治療---進階      講師   陳葦錫


      今天的課程很豐富,兩位講師都講得很好,蔡講師是雲林縣天主教若瑟醫院的語言治療師,而陳講師是她的老師,兩位專業又盡責,在嬰幼兒語言、認知、社會、動作等發展,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
 


 



 


 



 



 



 


      有書商拿著童書教具DM,讓上課的保母選購,價錢是特價(紅色數字)65,價錢還蠻便宜的,


      我沒有立即訂購,準備到店面去看,就在我家附近,實際去看,才知道什麼是需要的。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6歲健康長高完全手冊(一)


 
  「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
  一年的春夏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黃金季節,為了讓您家的孩子能高人一等,我們邀請幼兒專家親臨指導,好讓您的孩子快速長高且健康成長!

   儘管很少有父母希望孩子長得像國際籃球巨星麥可喬登那般高大,但也絕不會把武大郎當成孩子的身高偶像。過去,人們認爲身高受制於遺傳,但隨著時代的進 步、科技的發達,可以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元。而營養、健康的睡眠習慣、戶外運動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更是幫助孩子長高的「四大元素」。

■膳食篇
  0~6歲是人一生中長高的第一個高峰期。這個時期,營養最為重要。長高,其實長的是骨骼和肌肉,所以,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要格外注意的是,讓孩子攝入足夠有利於骨骼強壯、肌肉結實的營養成分。

★飲食應葷素合理搭配
  孩子長高所需的營養,存在於各種食物之中,而蛋白質、鋅、鈣、磷、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可直接影響身高的增長;至於鐵、核黃素、鋅、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亦可影響兒童的食欲和免疫功能,對長高也具有間接作用。

   世界上,沒有哪一樣食品吃了就能長高,比方含有大量的鈣和其他營養物質的牛奶,吃多了會導致肥胖或者沒有食欲;也沒有哪一樣食品絕對不能吃,比方漢堡, 即含有大量蛋白質。由於偏葷的飲食,容易使孩子的骨齡提前,長高期縮短;而單吃素食,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導致生長緩慢的現象發生。所以,孩子的飲食應葷 素搭配且營養充足。孩子若具有偏食、挑食和吃太多零食等不良飲食習慣的話,爸媽一定要予以糾正。至於影響孩子生長的維生素及食物源詳細介紹如下:

⊙1.以鈣、鋅爲代表的微量元素
  鈣、磷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元素,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鋅則是很重要的營養素。慢性中等程度缺鋅患者,會導致生長遲緩;兒童若缺乏鋅,還會直接影響骨細胞的分化和增殖。另外,鋅對生長激素的合成也有著重要作用。

※食物源:鈣、磷——牛奶及奶製品(牛奶中的鈣質最適合孩子吸收)、魚類及水産品(海魚比河魚多)、紫菜等海菜、雞肉、豆類及豆製品;鋅——動物內臟、豬肉、牛肉、貝殼類皆屬之。

※特別提醒:豆苗、青椒、番茄、西蘭花等蔬菜維生素C豐富,有促進鈣、鐵吸收的作用。

⊙2.蛋白質
  刺激長高的成長激素,主要由蛋白質構成。而蛋白質被充分吸收時,鈣才能被完全吸收。另外,肌肉的發育也需要蛋白質。

※食物源:牛奶及奶製品、魚類及水産品、肉、蛋、豆類及豆製品。

⊙3.多種維生素
  維生素D對鈣質的吸收有極大影響,缺乏維生素D會造成小兒佝僂病。維生素B2是成長促進劑。維生素A、B、C 、D可促進體內蛋白質進行再合成工作。維生素A能提高免疫力,並促進骨骺軟骨中細胞的活性,還可經由甲狀腺激素來影響身高增長。

※食物源:維生素D——陽光、食品、蛋。
維生素B2——魚、肉、蛋、海菜、牛奶及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
維生素A——蛋、魚類、動物肝臟。
其他維生素——蔬菜、水果。 

※特別提醒:豆油、麻油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溶解。

⊙4.纖維素
  纖維素可清除腸道內對增高有阻礙的有害成分,並促進養分的消化與吸收。

※食物源:紅薯、土豆等塊莖蔬菜;韭菜、大蔥等粗纖維蔬菜。但芹菜、筍等不利於小孩吸收,所以,不能吃太多,爸媽不妨放在包子、餛飩等裏面當作餡來食用。  (待續)











0~6歲健康長高完全手冊(二)


 
★奶類食物是關鍵
  幫助0~6歲孩子長高的最重要食物,就是各種奶類以及奶類製品。 0~1歲的嬰兒,不論是母乳哺餵,還是混合哺餵、奶粉哺餵,每日補充的奶量必須達到700~800毫升。而1歲後的幼兒,每日補充的奶量,可以是配方奶 粉,也可以是新鮮的全脂奶粉,但也須不低於500毫升。對於0~6歲孩子而言,牛奶裏的脂肪絕不會引起孩子肥胖,所以,除非您的孩子被醫生特別告誡要喝脫 脂奶,否則沒有必要讓孩子喝脫脂奶。而除了牛奶以外,像西方飲食中常出現的奶酪,對孩子長高也很有幫助。

■生活習慣篇
  對 0~6歲孩子而言,會對身高發育有著關鍵作用的影響,還有睡眠。因為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對長高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根據研究發現,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現 在孩子熟睡時,亦即晚上10點~11點之間。也就是說,在晚上10點~11點之間熟睡的孩子,體內會分泌大量生長激素。

  所以,爸媽一定要讓孩子在晚上8點前睡覺,並讓孩子在晚上10點能進入熟睡狀態方可達到。同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需要消耗掉部分的熱量,所以,孩子非但不會越睡越胖,反而常會越睡越冷,而睡眠好的孩子不僅會長得高,體重大多也會較為正常。

■戶外運動篇
   0~6歲的孩子,每天至少要在戶外待上2小時,在接受陽光充足照射後,除了能提高體內對鈣的吸收外,又能呼吸新鮮的室外空氣,進而加速身體的自然代謝。 至於0~1歲的孩子,則可由大人帶著,每天早晚出門散步各1小時左右,並以孩子感到舒適爲原則。而1歲以後,則可讓孩子多跑跑跳跳。一般來說,早晨鍛鍊的 效果要比下午來得好。有的家長捨不得讓孩子走路,即使2~3歲的孩子,還被整天抱在手裏,其實這對孩子的身高發育十分不好。

  爸媽應有 意識的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可讓孩子從簡單的跑跳活動開始,慢慢發展至運動性的遊戲。由於運動能加速骨骼中礦物質的代謝,並促進骨細胞對營養物質的吸 收,使骨骼強壯、肌肉結實。所以,不同的鍛鍊方法,對孩子身體産生的影響也不同,例如:跳躍可以牽伸肌肉和韌帶,彈跳和跑步能促進下肢增長,而引體向上、 垂吊、單槓等運動,亦能促進脊柱生長。但要注意的是,像負重、收縮或壓縮性的運動,比如:舉重、舉啞鈴、摔跤等運動,則不利於長高。

   由於0~6歲孩子身體還很嬌嫩,成人化的運動方式並不適合這般年齡的孩子,像是吊環、打籃球和引體向上等可以促進長高的鍛鍊運動,可以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 後再加以練習。至於適合學前期孩子的增高運動,有跑跳活動、球類遊戲、各種花式跳繩、游泳、騎車、跑步等運動項目。事實上,孩子所做的運動應儘量以遊戲 化、多樣化為主,這樣孩子才會對運動產生興趣。

■心態篇
  前面所提的生長激素,會在孩子感到心理壓力、情緒低落時,分泌較少。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家庭氣氛不和諧,或是父母經常嚇唬、批評甚至打罵孩子的話,都會讓孩子情緒低落,並造成其內分泌失調、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導致發育不良 的情況產生。所以,爸媽若要孩子長得高,應讓孩子保持良好情緒,並在孩子吃飯、睡覺時,將嘮叨的習慣稍微克制一下,因為說多了,反而會讓孩子構成心理壓 力。

*聰明提醒:尊重遺傳
  尊重遺傳,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有的孩子,因為受到遺傳影響,會比別的孩子矮小,但孩子若在2歲後,每年都能長5~6cm,那就說明孩子的生長發育並沒有問題。但若低於這個標準,家長就要帶孩子儘早就醫。

*聰明錦囊:別被商家誤導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醫療機構打著增高的旗號,但建議家長還是去正規醫院的兒科或小兒內分泌科就診。而對於市場上販售的各種「增高」産品,醫學專家還是建議家長應抱持謹慎態度,不要盲目輕信不實的廣告。  (待續)










0~6歲健康長高完全手冊(三)


 
※注意:增高的關鍵在於營養均衡。這裏所列出的食物,都對孩子的長高有很大的幫助,但絕非構成孩子日常飲食的全部。

■助長篇
★助長食物點將錄

☆魚類
1.鱈 魚:高蛋白,低脂肪,具有鈣、鐵、磷及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
※特別提醒:鱈魚常年生活在深海中,被公認爲無污染的安全食品,而且骨刺少,肉質肥厚
      ,特別適合嬰幼兒食用。
2.鮭 魚:蛋白質、鈣質、磷酸鹽豐富,還含有維生素A、B。
※特別提醒:成人常生食鮭魚,但幼兒的腸胃嬌嫩,生食不易消化,也不衛生,更不安全
      ,故建議熟食。
3.魩仔魚:蛋白質較多富含鈣、磷、鐵和各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鈣含量在魚類中最高。
4.鯧 魚:是適合幼兒日常食用的海魚中,鈣質最爲豐富的品種之一。
5.蝦:無論是海蝦還是河蝦,都富含蛋白質、鈣、磷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B等。
6.海參:蛋白質、鈣、鐵質含量高,補腎養血。
7.蟹肉棒:鈣質齊全。
8.各種魚鬆:食用方便、營養豐富。

☆肉 類
1.豬肉:蛋白質、鋅、鐵、維生素B1尤其豐富,營養全面。
2.牛肉:優質蛋白質
3.豬腰、豬心、豬肝:富含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A、B1、B2。
4.肉鬆:食用方便、營養豐富。

☆蔬 菜
1.菠菜:維生素的寶庫。
2.芋頭:含大量微量元素銅,能促進骨骼新陳代謝。
3.紅薯: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極豐富,甚至超過胡蘿蔔中的含量。紅薯富含粘蛋白,一種
     醣蛋白,可保持關節腔內的潤滑,還可保持動脈血管的彈性。紅薯還是一種鹼性
     食品,能中和因吃太多魚、肉、蛋等食物,所産生的酸性物質,並能調節人體的
     酸鹼平衡。另外,紅薯由於含纖維素較多,故有明顯通便作用。
4.平菇、香菇、金針菇、雞腿菇等菌類食品:蛋白質、鈣、鐵、磷和維生素齊全,營養豐富
     ,可提高機體免疫力,並增強幼兒體質。
5.大白菜:俗稱「百菜之王」,含有豐富的鋅、鈣和維生素C、維生素B2。
※特別提醒:有的蔬菜中的草酸較高,不易被幼兒吸收,爸媽應避免薺菜、菠菜燒豆腐。由
      於芹菜、蒜苗、筍類食品,因草酸或纖維多,幼兒也不易多食,否則容易産生
      難溶解、不吸收的沈澱物質(三價鈣鹽和三價鐵鹽,易排出體外而流失營養)。
6.各種蔬菜泥:適合嬰兒食用的副食品。

☆奶類及奶製品
*奶酪:富含適合孩子吸收的鈣質,比海魚類還多。爸媽應讓孩子從小吃一些西式食品,營
    養才會更加均衡。

☆豆類及豆製品
1.黃 豆:為優質植物蛋白之王,有「植物肉」及「綠色乳牛」之美譽。其中,蛋白質含
     量高於動物食品,尤其賴氨酸含量多。還有豐富的鈣、鐵、磷,可促進幼兒骨骼
     發育,其中所含的卵磷脂,則對大腦的神經系統很有營養。
※特別提醒:黃豆的營養雖好,消化卻不如黃豆製品,故多食易産懨氣和生痰。
2.腐 竹:營養全面的豆製品,富含優質植物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還富含鈣、鐵、
      磷、維生素B1、B2等營養素,被公認是幼兒的助高食品。(待續)











0~6歲健康長高完全手冊(四)


 
⊙蛋類及蛋製品
*雞蛋:營養全面、容易消化吸收的優質動物蛋白,也是食物中質量、種類、組成平衡最為
    優良者,富含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和兒童容易吸收的蛋白質、維生素A、D、B2等
    。

※特別建議:蛋卷爲幼兒最愛吃的蛋類品種之一。若在豬肉泥或雞肉泥中分別加入玉米碎泥
      、青豆泥且充分攪拌後,鋪在蛋皮上,即可做成黃綠色各半的如意蛋卷,營養
      美味且效果更佳。

⊙水 果
1.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
2.柑桔類:維生素的含量是蘋果的3倍。
3.鳳 梨:具有豐富的果糖、各種維生素及鈣、磷、鐵、鉀等,生津和健胃。
4.香 蕉:含有蛋白質、脂肪,還有多種維生素和果膠、鈣、鐵、磷及多種酶。
5.草 莓:含有蛋白質、果糖和鈣、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及各種維生素,尤其維生素C
      較豐富,健脾和胃。
※特別建議:進餐前後1小時吃水果,可提高機體對鈣、鐵、鋅等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6.鮮果汁:富含維生素,不含任何添加劑。5個月多大的嬰兒已能喝一點加過水的果汁,可
      攝入豐富的營養,同時也是爲寶寶開始吃副食品預做準備。

⊙營養品
1.陽 光:陽光是維生素D的第一來源,其次才是食物。
2.鈣 片:科學補鈣,並非補得越多越好。
3.魚肝油:補充維生素A、D,以促進鈣的吸收。
4.補充微量元素口服液。

*讓寶寶好睡小法寶
1.舒適、可愛的小床和床上用品。
2.睡前故事書:給寶寶講個故事吧!好讓玩了一天的他回復平靜且安靜入睡。
3.窗簾:讓滿天星星陪寶寶快快入睡。
4.可愛小鬧鐘:早起才能早睡,讓可愛的小鬧鐘改造「賴床寶寶」。

★助長運動點將錄
⊙跳繩
  可改善骨骼營養,並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以促進手腳協調。
⊙游泳
  促進脊柱和腿骨的發育,能讓孩子的身體比例勻稱。因此,爸媽可以為家裏愛美的小女生,買件漂亮的泳衣,並帶她去游泳吧!
⊙騎小單車
  讓腿部得到充分鍛鍊。這輛小單車可以從3歲騎到7歲,很划算哦!
⊙球類運動
  跳動的球能帶著寶寶跑跳起來。
⊙大龍球
  可以陪孩子度過整個童年的歡樂時光。
⊙運動性遊戲
  能增進孩子的運動量,並讓肢體靈活度增加。

*讓寶寶情緒開朗小法寶
1.不倒翁之類且逗人發笑的玩具:這類可愛又惹人發笑的玩偶,寶寶即使在爸媽責罵下,
  也會破涕為笑。
2.可愛小零食:雖然是沒有營養的零食,卻會讓人心情愉快。因為情緒良好,成長激素
  才會分泌,從這個角度上講,零食也有其「營養」哦!
3.親子遊戲:除了能鍛鍊寶寶的運動能力外,還能培養親子感情、和諧親子關係。
4.父母的表揚:沒有比父母的表揚更能讓寶寶開心,但請爸媽儘量客觀些!  (完)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_detail.asp?ID=2063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汽車造形筒裝積木,60片裝


 


      這是汽車造形筒裝積木,是信用卡點數免費兌換,效率很快哦!


 


      4/23網路兌換,隔天4/24中午收到,我去上在職研習的課,是我女兒幫我簽收。還幫贈品積木拍照,自己也拿來玩和組裝。


    接連兩天週休假日都要上課,很忙ㄟ~~~~!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aby「爬爬走」好處多


 


















Baby「爬爬走」好處多

您家的小寶寶是不是已經開始學著「爬爬走」了呢?對寶寶來說,「爬行」的動作不僅可以幫助他們訓練大小肌肉的張力發展與協調能力,激發孩子對環境空間的探索能力與好奇心,更可以進一步增進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喔!所以,爸媽應該多讓寶寶「爬爬走」!

【文/嬰兒與母親】












採訪撰文╱實習記者徐瑞霞諮詢╱臺安醫院心智發展中心小兒復健科主治醫師 黃謙瑄臺安醫院心智發展中心副技術長 廖笙光輯 ╱張玉櫻


寶寶爬行的發展過程

◎原始期:0~2個月大

寶寶在2個月大之前,趴在床上時會自然的將頭偏向一邊,這是為了維持呼吸的本能。在這個時候,不時的幫寶寶換邊趴臥,可以讓寶寶的頸部肌肉得到有效的鍛鍊,為寶寶抬頭的能力奠定基礎。到了大約2個月大左右,寶寶就能在趴臥時順利的把頭抬起來了!

◎過渡期:3~7個月大

當寶寶長到3、4個月大的時候,應該要能以手肘支撐上半身的重量,做出像小美人魚一樣撐起身體的姿勢。漸漸的隨著孩子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時常的抬頭東張西望,四肢的力氣也越來越大,差不多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學著用肚子頂著床面,划動四肢,手腳並用地嘗試移動身體往前爬,或是「倒退嚕」。

◎成熟期:8個月大之後

8個月大的寶寶,不論是四肢或是身體軀幹的力氣都越來越大,甚至可以用手臂與大腿的力量將身體撐高,成為高跪姿。一開始還會搖搖晃晃,慢慢的當寶寶學會手腳交替動作往前爬之後,他就開始要跟爸爸媽媽玩捉迷藏囉!

爬行對baby發展很重要!

一般而言,寶寶約在8~10個月之間開始學著爬行。但是有些寶寶可能未經爬行階段,就直接站了起來,開始搖搖晃晃的學走路。臺安醫院心智發展中心小兒復健科黃謙瑄醫師認為,成長過程中缺乏爬行的經驗,可能會影響寶寶未來的發展,甚至導致某些學習能力上的障礙。而爬行的重要性包括:

◎視覺發展:

寶寶在爬行的時候,頸部的運動量很大,抬頭以及不斷的藉由視覺搜索環境,對寶寶的視覺協調能力形成有很大的幫助;而視覺協調能力的成熟與否,關係著寶寶成長後的注意力與閱讀能力發展,爸媽們千萬不能忽視!

◎觸覺發展:

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藉由雙手到處探索、觸摸,這樣的刺激可以增加觸覺的敏銳度,有助於日後精細動作的發展。

◎肢體動作發展:

爬行的動作可加強手腕與肩膀的力量,未來寶寶要學寫字的時候,手臂才能有足夠的穩定度。此外,多爬行也可增加寶寶頸部、軀幹及腰部的力量,1歲之後要學站、學走的時候,才不會彎腰駝背、增加下肢關節負荷;學習日常生活自理的動作時,也才不會有雙手力氣不足的情形。

◎心智發展:

(1)增加新的視野:

寶寶在6、7個月以前的動作發展,不是趴著就是躺著完成,視野的探索也多侷限於平面。學會爬行之後,不僅開拓了寶寶的新視野,也更容易觀察到大人的行動,做為日後模仿的目標。

(2)挖掘與探索:

寶寶的視覺搜索能力是非常敏銳的,當寶寶貼著地板到處爬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桌下、椅下及櫃子下面不易察覺的小東西,這些都是讓小寶寶感到好奇的目標。藉由爬行,寶寶可任意的發掘屬於自己的寶藏,在挖寶遊戲的過程中達到手、腳、腦三者的並用與協調。

爬行的好處不勝枚舉,爸媽們應該鼓勵寶寶多多爬行喲!

藉由遊戲,讓寶寶愛爬爬走

事前引導:

黃謙瑄醫師表示,嬰兒的語言認知能力尚未成熟,不一定能聽懂大人的口頭指示,所以若爸媽只是不斷的叫喚孩子「爬過來啊」!寶寶可能會沒有什麼反應。別灰心,黃謙瑄醫師提供一些小技巧,可引起寶寶爬行的動機:

(1)提供觸覺刺激誘發爬行動作:

例如當寶寶趴在床上的時候,爸媽可以用手掌輕輕壓迫寶寶的腳掌,刺激寶寶做出爬行的動作。

(2)拿寶寶喜歡的玩具吸引他:

例如拿奶嘴、食物、亮晶晶或會發出聲音的玩具等,在寶寶的前方晃動,引起寶寶抓取的欲望,吸引寶寶往前爬。

(3)由寶寶熟悉或喜歡的人,在他的面前吸引他:

例如拍手、叫喚、招手或作出要抱他的姿勢,寶寶常常因為想要被抱,而往前爬。

(4)模仿:

爸媽可以在一旁示範爬行的動作,引起寶寶模仿的興趣;也可由其他的寶寶的爬行示範,引起他的爬行動機。



【更多內容請見2010年3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5 Sun 2010 05:14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帶走體內油水的8種食物



 


 


燕麥:具有降膽固醇和降血脂作用。由於燕麥中含有其他穀物所沒有的豐富的可溶性食物纖維,這種纖維容易被人體吸收,且熱量低,有利於減肥。 

    洋蔥、大蒜:先別嫌棄它們的味道!洋蔥幾乎不含脂肪,故能抑制高脂肪飲食引的膽固醇升高。大蒜也能幫助降低總膽固醇。 

    玉米:含豐富的鈣、磷、鎂、鐵、硒及維生素、胡蘿蔔素等,還富含纖維質,經常食用可降低膽固醇。 

    山藥:其中的黏液蛋白能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另外,山藥還能幫助擴血管、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迴圈、提高消化能力,進而讓人體在同樣的時間裏消耗更多的脂肪。 

    地瓜:地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膠質類等幫助排便的物質,可謂“腸道清道夫”,自然也能對減肥起作用。 

    紅棗:多食能提高機體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對降低血液中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含量也很有效。 

    山楂:開胃消食,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促進脂肪代謝。 

    蘋果:所含果膠成分有助降低膽固醇。另外,豐富的鉀元素可排除體內多餘的鈉鹽,消除下半身浮腫。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24     保母在職研習第二次,早上3小時的課,講題是保母情緒管理----進階版    講師   林柏彥


 


                                                    下午3小時的課,講題是幼兒疾病照護與預防         講師   吳寶琴


 


 



 


                              現在是中午休息時間


 



 


 



 


 


      去年上過一次情緒管哩,今年上第二次, 今天最重要的學習是 : 


 


      .減少負擔,把問題帶來的情緒負擔解除。


 


      . 增加彈性,把解決問題所需的新技巧學會並常常使用。


 


      當壓力大時,常會有情緒問題出現,這時也就要有一套自我的情緒管理


 


      每個場次的上課都很多人,今天也不例外,聽說有一百多個,上課地點在雲科農場。


 


 


 


      有一位保母分享她買的一本書,書名是:使寶寶健康成長的嬰兒副食品&兒童食品


 


      書中介紹了396種營養又健康的食譜,分春、秀、秋、冬季的食譜,又分初期、中期、後期,有速成、長高、改善不適症狀、天然、營養均衡的食譜,集體訂閱,斗六張保母還可跟書商拿到低價,訂購很踴躍,不用說,當然我也有訂購,因為內容真的很豐富,書厚達207頁,製作簡便,取材容易,又可讓寶寶吃的營養,重要的是還有醫生的推薦,值得啦!


 


 



 



 



 



    

    這本是去年買的,也是一位虎尾區保母分享的好書,定價320元,斗六張保母跟書商拿只要190元,內容也很豐富。不錯的書,都會有保母分享,好康道相報。


      現在是專業保母的時代,除了在職研習,也需要多充實自己,多讀一些書籍,教育未來的主人翁。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3歲前出現的敏感期其教養要點


 


孩子3歲前出現的敏感期主要有:次序的敏感期、動作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細小物體關注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顯。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長,正是父母的職責。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秩序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時間:出生到3歲。
  秩序敏感期表現:一個剛剛滿月的孩子,家人把他抱到樓下,孩子就哭了,過了一會兒,把他抱到原來的房間,孩子就不哭了。這表明,孩子對環境、對他原來生活的房間的秩序有了感覺。
  秩序敏感期作用:給孩子一種有秩序的生活,能穩定孩子的情緒,並且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動作的敏感期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更要注意小肌肉練習,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不僅能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動作敏感期時間:動作發展主要包括兩個大的領域,一個是身體運動如走路,另一個是手的動作。走路的敏感期是1—2歲,手的動作敏感期是1.5—3歲。
  動作敏感期表現:孩子從邁步到學會走路這個過程中,是非常願意走路的,而且不願意讓成人拉著走,手的動作是伴隨著走路而發展的,孩子走到哪里,手就抓到哪里。
  動作敏感期作用:孩子的學習都是通過手來進行和獲得的。手連著大腦,手的活動又受到大腦的支配。
  語言敏感期
  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並發出呀呀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學習語言對成人來說是件困難的工程,但幼兒能容易學會母語,因爲幼兒具有自然所賦予的語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兩歲左右還遲遲不開口說話時,應帶孩子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障礙。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爲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基礎。
  語言敏感期時間:語言能力分爲口頭語言和文字語言能力,3歲以前是口頭語言的敏感期,3歲以後才會出現書寫、閱讀等文字語言的興趣。
  語言敏感期表現:孩子最喜歡的是媽媽的聲音,因爲媽媽說話的聲音給孩子帶來各種需要的滿足,所以孩子識別最敏感的聲音是媽媽的聲音。然後從愛聽媽媽的聲音到聽懂媽媽的聲音,到聽到後動作反應,最後才有語言表達。
  語言敏感期作用:0—1歲是前期語言時期,孩子從愛聽到聽懂;1—3歲是語言期,其中1—2歲的孩子能用隻言片語表達自己的意思;2歲以後孩子進入語言的爆發期,不但會自言自語,而且會模仿成人說話。在語言爆發階段,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
  對細小物體關注的敏感期
  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若孩子對泥土裏的小昆蟲或您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産生興趣,正是您培養孩子的好時機。
  敏感期時間:從1歲半到3歲。
  敏感期:孩子對小的物體特別感興趣,比如孩子面前同時有一支筆、一粒花生米、一粒小豆,孩子會首先抓住小豆。因爲孩子的視野和成人的視野不一樣,成人視野是開放的,孩子的視野是關注細枝末節的,哪個微小,孩子就關注哪個。
  敏感期作用:孩子對細小物體的關注其實就是孩子觀察力的開始。成人不要打斷孩子的關注,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護他的興趣。
  敏感期的教養重點
  1.尊重孩子爲有能力的個體。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的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爲更有能力的個體。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的時間並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須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3.佈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爲孩子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干預。當孩子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與小寶寶的溝通密碼


 


 


別以為小寶寶什麼都不懂,每位小寶寶都是依著本能反應,在與外界進行溝通。那麼爸媽該以何種方式與小寶寶溝通呢?本文將由專家告訴您與小寶寶之間的溝通密碼。

根據統計,人際溝通中,65%的社會意義經由「非語言」訊息傳達。也就是說,即使不說話,人們仍舊持續進行溝通。家有小小娃兒的父母應該最能體會以非語言訊息進行溝通的重要性。因為每位小寶寶都是先依著本能反應,如:哭泣、吸吮,再慢慢「進化」成利用各式非語言及語言訊息表達需求,與外界進行溝通。

成人在這個自然卻又緩慢的大工程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又應該以何種方式與小寶寶溝通呢?本文將分別探討寶寶說話前與牙牙學語後的因應方式,提供父母參考。

當寶寶還不會說話時……
根據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理論,0~1歲寶寶的發展任務是「信任」,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寶寶,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出信任的能力。哭泣時有人安撫、回應的寶寶,會比獨自發呆、無人理會的寶寶更信任別人,覺得自己比較可愛。

寶寶需要那些回應呢?尿布濕了,需要有人幫忙更換;肚子餓了,需要有人餵他;躺太久、不想再看天花板時,需要有人抱他起來,換個角度看風景;無聊時,需要有人和他說話、逗他玩。

我們的目的是要提醒爸媽們,注意寶寶的需求,並不等同於隨時抱著他,而是要適時、適度地回應,太過或不及對親子互動、寶寶學習獨立都不是好事。

當寶寶牙牙學語後……
Walk
Gibson1961)有一個著名的視覺懸崖實驗,兩個高櫃子中間,用透明板子連接,對寶寶而言,就像個懸崖。嬰兒爬到懸崖邊,會先停下來看看身邊成人的反應,假如成人露出鼓勵安心的微笑,嬰兒就會繼續爬行,爬過懸崖間的透明板子;假如成人露出驚恐的表情,嬰兒就會停止爬行。換言之,嬰兒會根據成人的反應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人類的溝通方式從來就不侷限於語言,非語言溝通(例如: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等)也都是有力的溝通工具。寶寶不會說話(說話能力有限),但仍舊有能力溝通,他們也學著分辨別人的音調、眼神、表情,根據這些訊息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成人也是,需要不斷地練習,學著「猜測」寶寶的心事與需求,根據寶寶發出的線索,用溫和且堅定的態度,持續以肯定的語句和寶寶溝通,告訴他成人的期待。以下分別說明這些原則:
溝通密碼A:聰明地猜
溝通密碼B:用肯定的語句,少說「不要」
溝通密碼C:溫和而堅定
溝通密碼D:相信自己與孩子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弱勢勞工→最高補助8千元


          一般勞工→補助6千元


          勞委會職訓局訂定相關補助辦法,只要参加照顧服務員及保母訓練,皆可補助。



 

 


 


   政府正推動長期照護系統,為了鼓勵國人從事照顧服務員及保母,勞委會職訓局訂定相關補助辦法,凡是中高齡勞工、失業勞工、 獨立負擔家計、外籍配偶及大陸配偶等弱勢勞工,只要参加照顧服務員及保母訓練,並取得結業證書者,最高可補助八千元;若屬一般在職勞工,照顧服務員可補助5千元,保母可補助6千元。


     國內長期照護人力長久不足,配合發展長期照護系統,政府將【照顧服務產業】納入六大新興產業,希望透過相關人才培訓,補足所需人力,其中勞委會職訓局負責人力培訓,決定對参加「照顧服務員」及,「保母」訓練者,祭出補助誘因,因而訂定「辦理照顧服務職類職業訓練補助要點」。


     職訓局表示,根據該項要點,若是屬於就服法的「特定對象」如長期失業、中高齡、身心障礙者、獨立負擔家計者、家暴受害人等,或是要點中規定的失業勞工、獲准居留的外籍配偶、大陸配偶,以及犯罪被害人、受災戶、無戶籍國民等人,都可獲得所有参訊費用補助,最高補助金額8千元。


      此次補助對象也將一般在職勞工納入,但是補助金額則較弱勢勞工少,若是参加,「照顧服務員」,每人補助5千元,若是参加,「保母」訓練者,每人可補助6千元。


      職訓局強調,参訓機構包括大專院校及依法設立的醫療機構、護理機構及財團法人社福機構等,参訓者必須先自付訓練費用,獲得結業證書後,在據以向職訓局申請補助訓練費用。


      此項方案以鼓勵師業者及中高齡、婦女為主、因此職訓局要求辦理訓練單位招收訓練對象,每班在職勞工比率不得超過10%


 


 


 


消息來源:990422  聯合晚報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招:使寶寶更聰明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認為,出生第一年是寶寶認知發展的關鍵時期。而要促進寶寶認知發展,父母並不需要專門準備古典音樂、語言磁帶、五花八門的卡片等來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其實寶寶最好的學習工具是父母和寶寶一起聊天、唱歌、閱讀和歡笑——生活中的親子互動是最重要的。


◎ 儘量母乳餵養


  事實證明:在嬰兒期母乳餵養的孩子具有較高的智商。另外,哺乳是媽媽與寶寶進行情感交流的大好時機。


 


◎ 保持視線接觸


  當新生寶寶睜著眼睛時,爸爸媽媽要經常與他對視。寶寶很早就能辨認人的臉,而且他最愛看的就是親愛的媽媽的臉。盯著人臉看,能發展寶寶的記憶力。


 


◎ 捉迷藏


  和寶寶捉迷藏不僅僅能逗得他咯咯笑,寶寶可以從中知道物體消失後還能回來。


 


◎ 讓寶寶區分事物


  在寶寶臉上方20~30釐米處挂兩幅圖片。這兩個圖片要比較相似,但有小小的不同(如樹的位置不一樣)。即使很小的嬰兒也能來回地觀察,猜測畫的不同之處。這能為後來的認知和閱讀發展打下基礎。


 


◎ 爬行遊戲


  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在你的身上爬來爬去。這遠比專門的爬行訓練有趣得多。可以激發他的協調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讀書給他聽


  科學家發現:當母親把一個故事的一行話讀上2~3遍時,8個月的嬰兒就能夠識別這行字的先後排列順序。這種方法能幫助寶寶學習語言。


 


◎ 讓寶寶玩弄自己的食物


  給寶寶不同性質的食物,如麵包、米飯、巧克力、蔬菜等。這可以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和發展他的感覺器官。


 


◎ 做家庭相冊


  相冊裏放入父母和親戚的照片,經常翻給寶寶看,發展寶寶的記憶能力。


 


◎ 設置障礙物


  在地上放一些柔軟的墊子、枕頭、盒子或玩具,教寶寶怎樣從上面、下面和旁邊爬過這些障礙物。可以發展寶寶的運動能力。


 


◎ 觸摸物體


  抱著寶寶在屋子裏走動。讓他的手觸摸冰涼的玻璃、柔軟的衣物、光滑的植物葉子或其他安全的物體,同時對寶寶大聲講出它們的名字。可以促進寶寶感知覺的發展。


 


◎ 給寶寶選擇的權利


  可能的話,一次給寶寶兩個可以選擇的東西,如用餐時給他兩種顏色的碗讓他挑。這樣他就會知道自己的決定是重要的。


 


◎ 讓寶寶做家務


  小寶寶可以將衣物按深淺分開,甚至能從中找出自己的衣服。這可以發展他的分類能力。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樣好東西-顛覆根深蒂固的觀念‏


七樣好東西是:
1. 睡前喝豆漿
2. 每天早上兩顆蛋
3. 吃水果比吃蔬菜好
4. 綠茶效益勝過水
5. 天天來杯咖啡吧
6. 將癌細胞改邪歸正的地瓜
7. 蜆肉比蜆湯價值更高。

1/. 睡前喝豆漿
  睡前喝豆漿:豆漿富含100%的優質胺基酸,可製造充分的生長激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消耗體內多餘的醣份和脂肪,所以睡前喝豆漿,有減肥的的效果,這就是「胺基酸減肥法」,又叫「懶人減肥法」。

  此外,大豆富含異黃酮素(天然的雌激素),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護心臟,預防心肌梗塞,所以女生得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只有男生的六分之一,異黃酮素並可抑制人體鈣質的流失,還可預防與基因遺傳有關的乳癌與腸癌,因此睡前喝上一杯 250c c的豆漿,冷熱甜淡隨意,可讓您有一個好睡眠、好體質。

  但是現在市面上的黃豆有80%是基因改造的,目前基因改造的食品對人體的影響如何還未可知,如何購買非基因改造豆漿,建議購買統一、味全、光泉、黑松、義美等各品牌,尤其義美豆漿便宜又無防腐劑喔,睡前喝比早上喝的效益更大。另外,早餐以豆漿加熱後打兩個蛋不加糖,可吸收好的蛋白質及好膽固醇。使孩子易長高。

2/. 每天早上兩顆蛋
  每天早上兩顆蛋:建議每天第一餐要吃兩顆七分熟的蛋,七分熟的煎蛋最好,蛋黃不要太熟,雞蛋當中含有100%HDL,是製造血清素的原料。
  膽固醇可分為好的膽固醇(即HDL)與壞的膽固醇(即LDL),好的膽固醇每天攝取 0.3g m 即可。如果我們一天能夠吃兩個蛋,那就可以幫助人體攝取一日所需的蛋白質需求量,只要我們體內好的膽固醇含量提高,則壞的膽固醇含量相對的就會降低。然買蛋時建議購買「洗選蛋(CAS)」更佳;「阿婆鐵蛋」少吃,因其中蛋白質已變質,含致癌物喔!
     好的膽固醇尚有沒有腳的海鮮類,有殼的最好,如蝦、蟹;但是魚皮, 魚鰓, 內臟及魚標禁吃,唯小卷的內臟可食,因富含防癌成分,小卷吃中間黑色粘多醣比較營養,又海參是海中生物中唯一零蛋白質的食物;再其次有好的膽固醇是兩隻腳的雞肉、鴨肉。

3/. 吃水果比吃蔬菜好
  吃水果比吃蔬菜好:當個「好色之徒」吧,吃水果要選香的,顏色鮮豔的,含有大量松脂,多吃對身體有益。且吃水果比吃蔬菜好,松脂成分可抗壓,如芒果要選土芒果,葡萄要吃紫葡萄,西瓜選無子大紅西瓜,香瓜選綠色的,哈蜜瓜要選肉色的,水果中以榴璉的松脂居第一。然今後別再吃葡萄柚因會抑制肝的解毒!

4/. 綠茶效益勝過水
  綠茶效益勝過水:建議喝綠茶來代替水和紅茶,因水帶不走身上不好的物質,紅茶為已發酵的熟茶,因此綠茶優於紅茶,多喝綠茶可以降低巴金森,且綠茶含兒茶素,能保護關節軟骨緩解疼痛。另外,泡過後無味的綠茶包,可用來擦過敏的皮膚跟濕疹唷!可買超市「世家」的綠茶包,很便宜喔!

5/. 天天來杯咖啡吧
  喝咖啡選阿拉伯豆:每天一杯咖啡,喝咖啡的好處是咖啡可抑制多巴胺L-Dopa,預防老化、巴金森氏症、防癌,咖啡會活化大腦命令四肢時所需要的傳導物,年老以後身手較為協調,壞處是喝咖啡會流失鈣與一些維他命。
     懷孕前三個月禁喝,因易流產。此外,喝咖啡要選阿拉伯豆,不是爪哇豆,豆子要新鮮,放久了會產生黃麴毒素。建議可買超市雀巢咖啡粉,標示日本原裝,就是100%阿拉伯豆喔!三合一的亦可。運動前喝咖啡更好。

6/. 將癌細胞改邪歸正的地瓜、
  地瓜導正病變細胞:地瓜含神經節肝酯,能導正病變細胞;且地瓜可以減肥,因為其澱粉是水溶性纖維,不會囤積體內。地瓜的甜味是多醣,對人體有益,比吃飯更有飽足感,建議一週可用一餐地瓜代替飯來吃。
地瓜愈紅愈甜愈好,烤的比水煮和蒸的好,且烤後連皮一起吃更好,超市有賣烤地瓜,一包100元。

7/. 蜆肉比蜆湯價值更高。
     蜆肉比蜆湯價值更高:蜆精蜆湯蜆肉可以保肝,但蜆一定要熟食,禁吃生的,因含細菌;又,蜆蒸過後,吃蜆肉的價值比蜆精蜆湯更高喔!

專作放射線之醫師,認為『微波爐』會利用電波少一個正價電子,運用水分子之震盪使食物變熱,所以食物易變成自由基,就會容易致癌。所以偶而方便用一下,最好還是少用『微波爐』最好
以下文章值得參考
人體內的有毒物質主要來源於兩個途徑:一是大氣與水源中的污染物、通過呼吸及進餐而侵入人體內,鉛、鋁、汞等重金屬就是其代表;另一個是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廢物,如自由基、硫化氫等。時下,清除體內垃圾已成健康時尚。
下列方法可幫您及時清除體內毒素。
1.主動咳嗽法:
自然界中的粉塵、金屬微粒及廢氣中的毒性物質,通過呼吸進入肺臟,既損害肺臟,又通過血液迴圈而 '株連'全身。借助主動咳嗽可以'清掃'肺臟。每天到室外空氣清新處做深呼吸運動,深吸氣時緩緩抬起雙臂,然後主動咳嗽,使氣流從口、鼻中噴出,咳出痰液。
2.飲水沖洗法:
定時排便,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及時排出糞便中的毒素。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有利於大便通暢以及毒素從尿液中排出。
3.運動出汗法:
皮膚也是排泄毒素的途徑,主要通過出汗的方式,讓毒素隨汗液排出體外。
4.巧用食物法:
●常飲鮮果、鮮菜汁(不經炒煮),鮮果、鮮菜汁是體內'清潔劑',牠們能排除體內堆積的毒素和廢物。
●常吃海帶,海帶對放射性物質有特別的親和力,海帶膠質能促使體內的放射性物質隨著大號排出體外,從而減少放射性物質在人體內的積聚,也減少了放射性疾病的發生率。
●常喝綠豆湯,綠豆湯能輔助排泄體內的毒素,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醃漬秋葵
材料:秋葵50公克、八角2-3粒、花椒、白砂糖適量、醬油60c.c.、水 15c.c.
作法:

1.
完整秋葵汆燙後,切除前端的蒂。

2.
另外準備一個鍋子,倒入八角、花椒、砂糖、醬油,攪拌均勻。

3.
將燙熟的秋葵放入調味醬汁中,擺在冰箱冷藏醃漬2-3小時,就是一道爽口清涼的醃漬秋葵。
TIPS
:醃漬的秋葵,放冰箱冷藏可保存4-5天,建議吃的時候,用乾淨餐具夾取需要的量,能拉長秋葵保鮮期。
涼拌秋葵
材料:秋葵50公克
醬料:薄鹽醬油2匙、醬油膏2匙、醬油2匙、海山醬2匙、豆腐乳1匙、辣椒碎5-10公克、白砂糖、白芝麻適量
作法:
準備以下四款醬汁:
*薄鹽醬油加入適量白芝麻粒。
*醬油、辣椒碎、糖全部拌在一起,調勻成沾醬。
*海山醬與豆腐乳,以21的量調為沾料。
*市售手工釀造醬油膏。
1.
完整的秋葵入鍋汆燙後,泡冰水冰鎮。(也可以泡冷水再放冰箱冷藏)

2.
四款醬汁調好後,便可將冰鎮過的秋葵,蘸不同醬料食用。

TIPS
:想增加醬汁香氣,可額外加點麻油,或選擇西式的紅酒醋配橄欖油。
雙菇炒秋葵
材料:秋葵40-50公克、杏鮑菇20公克、鮮香菇20公克(約2朵)、蒟蒻片30公克、薑片10公克、水100 -150c .c.、鹽1小匙、醬油、白砂糖適量
作法:
1.
秋葵汆燙後,去蒂並切長段;杏鮑菇與香菇則是先切片,再汆燙。兩種食材皆備用。

2.
蒟蒻切片後,輕輕抓過太白粉與沙拉油,接著過熱油處理,備用。
3.
另外準備一個鍋子,熱油後爆香薑片,再加水、鹽、醬油、砂糖,並把調味料拌勻。
4.
秋葵、杏鮑菇、香菇這3種材料先入鍋拌炒,等鍋內的調味醬汁燒滾,最後再加蒟蒻片,炒熟就可以起鍋了。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秋葵含鈣量 不輸鮮奶 


秋葵雖然有個「秋」字,但每年311月都是它的採收期,59月則是主要盛產季。
秋葵又名黃秋葵、黃蜀葵、羊角豆等,原產於非洲或熱帶亞洲。由於秋葵果實呈長條狀,尾端尖細,頗似女人的纖纖玉指,英國人幫它取了一個頗為浪漫的名字「美人指」。
吃過秋葵的人很難不對它的黏滑汁液留下印象,有人自此不敢領教,也有人深愛它獨特口感。生機飲食成風潮,近年來食用秋葵的人愈來愈多。
保護胃壁 黏液最營養
秋葵的表皮毛毛的,加上裡頭帶有黏黏的汁液,過去台灣人的接受度不是那麼高,但日本人卻經常拿來涼拌,撒一些柴魚片,再淋上醬油,或蘸哇沙米,也常切成星星狀,放在味噌湯裡。
明朝本草綱目裡就有關於秋葵的記載,但比較屬於食療用的植物。它的黏液裡,除了含了豐富的營養成分外,可以附著在胃黏膜上,保護胃壁,就是俗話說的「顧胃」。至於外傳「吃精補精」,認為秋葵對男性是很好的補品,還須文獻來佐證。
屬性偏涼 薑椒可平衡
秋葵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富含蛋白質,熱量不高,很適合想減肥的人食用。但要提醒民眾,它的屬性偏寒涼,脾胃虛寒、容易腹瀉或排軟便的人,最好不要多吃。燙熟後蘸摻有薑末、辣椒末的醬油食用,可以稍微平衡它的寒涼,但還是不宜吃太多。
降低血壓 預防大腸癌
秋葵黏黏的汁液裡,含有水溶性纖維果膠、半乳聚糖,以及阿拉伯樹膠,這三種成分都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除了可以降血壓、幫助消化,對預防大腸癌也有幫助。
不只如此,水溶性膳食纖維吃了會有飽足感,對控制體重也有幫助。至於坊間認為,秋葵可以治胃炎、胃潰瘍,恐怕還需要科學證據才能證實。
除了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秋葵裡的鈣、鎂跟鉀也很多,美國高血壓防治飲食建議指引裡,建議攝取的礦物質組合就是鈣、鎂跟鉀,這些在秋葵裡統統有,含量也不低。

鈣含量多 比牛奶好吸收
100公克秋葵為例,鈣含量就有80100毫克,跟等重的鮮奶不相上下。不同的是,秋葵的草酸含量低,鈣的吸收利用率可達五到六成,比牛奶來得好,對素食人口、發育中的小朋友,或是喝牛奶會拉肚子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國人飲食普遍有鈣攝取不足現象,可以多吃一些秋葵。
含鉀較多 腎病患燙再吃
不過,秋葵跟蔬菜一樣,因為含有較多的鉀,洗腎病患要燙過再食用。料理時,可把汆燙後的秋葵,捲上素火腿,再撒點起司粉,用錫箔紙包覆後放進烤箱烘烤,由於秋葵跟起司都富含鈣質,可以增加鈣質的攝取量。
燙過再切 別讓黏液流失
秋葵果實生長速度很快,很容易老化。拇指般長短的秋葵最嫩最好吃,超過中指長度可能太老。
秋葵表皮附有細毛,清洗時洗乾淨即可,不必費工把細毛刮除。
料理秋葵最大的重點,在於盡量保持秋葵「完整」度,為免黏液流失,千萬別在下鍋汆燙前,就先切除蒂頭,才不會流失寶貴的黏液,吃起來口感也差很多。最正確的做法是先留下三分之一的蒂頭,汆燙後再切掉。

整根秋葵燙熟後食用,不僅方便,也最好吃。煮太久的秋葵,表皮會變太軟,汁液也會滲出。另外,先加些鹽後再汆燙,可以避免秋葵變黃。
說到這裏,夢筠順便介紹一種我常吃的一種作法:
將整根秋葵燙熟後,瀝乾,稍涼,然後去蒂,灑些香油,以及黑胡椒粉,拌勻,待上桌前再加鹽拌勻,即可盛盤食用,不僅可以袪除其寒涼之性,而且非常爽口好吃。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排毒最in的超級食物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0大健康觀 


1.不要只想尋求快速方法痊癒!
現代人追求快速的生活,用泡麵解決一頓飯,用止痛藥即時消除頭痛,一有感冒症狀就吃強效的感冒藥來制伏感冒,想打瞌睡就立刻喝杯咖啡來提振精神。
但慢性病並非說來就來,處於生活忙碌的我們長期忽略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只想用最快速的方法去強制、壓抑這些警訊,最終讓身體健康惡化,走向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如果我們不願意找出疲勞的原因,抱著逃避的心態,用一天數杯咖啡不斷讓腦袋清醒,將會導致失眠、腎臟病變、骨質疏鬆和膀胱癌等後果。

所以當身體再次發出警告的訊號如頭痛、頭暈、耳鳴、眼皮跳、關節疼痛、胸痛、背痛、胃酸倒流等,請不要忽略它,要找出原因,嘗試吃對的食物,並認真執行,約三到四個月後,這些症狀都將消失並被根治。

2.
不要太依賴藥物,體內自有一套防衛武器!
應建立身體有自癒力的信念我們很多人一生病,就趕緊找醫生開藥治病,要知道:藥物治標不治本,只有體內的自癒系統才能真正根治我們身體的疾病。
我們身體內有一副完整的防衛武器──免疫系統,會將外侵的細菌、病毒、黴菌等,將以阻擋、消滅;而精密的自癒系統則能修補和治癒一切病痛。

例如感冒時,吃下的感冒藥雖然會將入侵的感冒細菌消滅,讓免疫系統不用全體動員就打贏勝仗,但如此一來,免疫系統的軍隊就無法得到完整的作戰經驗,這將使得敵軍有機可乘,輕易的越過防線,入侵我們的身體。

3.
午餐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很多人以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觀念其實並不正確,以身體的生理時鐘來說,午餐時間是身體吸收營養的時間,所以午餐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4.
睡眠休息時,最好關掉房間內的燈光
在美國實驗中,當一個人在晚上十點到凌晨二點的時間內,完全睡著了,房間的燈卻開的亮晃晃,經過醫療儀器的檢測,自癒系統修補的工作幾乎等於零,而免疫系統的工作也下降至最低點。
所以說我們想要消除疲勞,得到身體的健康,千萬不可支用身體的修補時間;只要過了十點到凌晨二點還沒熟睡,就算睡眠的時間再長,得到的修補和修復也只有一點點,被破壞的細胞還是無法被修補回來,而入侵的敵人也有機會在身體內紮根。
5.
你的血型決定吃什麼最健康
血型與人體的免疫和自癒系統可說息息相關。根據醫學統計證實,血型和疾病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A型血型應避免食用奶製品和肉類;O型血型不建議長期吃素;B型血型不適合吃雞肉;AB型血型盡量避免吃雞肉、牛肉。
6.
不要害怕曬太陽,多去接觸陽光
陽光的好處多,為什麼現代人這麼怕曬太陽,外出前一定要塗上一層防曬乳液才敢出門?那是因為太多的宣傳告訴我們防曬的重要,但大家卻忽略了,在皮膚上塗抹防曬乳液,雖然能使紫外線不能到達皮膚底層,卻反而帶來更大的風險,那就是罹患皮膚癌的機率升高。
7.
遠離加工食品,才能避免現代人的甲狀腺問題
突然地心跳加快、感覺焦慮、容易緊張、手抖、體重下降等,這些都是甲狀腺亢進的典型症狀。不過,甲狀腺的問題,並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因此現代人常不自覺。壓力可能是誘發的因素之一,身體長期累積過量的加工食品,也是兇手之一。
8.
不要輕易丟掉蔬果的表皮、果核和種子,那才是真正具有抗癌的成分
例如花椰菜,我們都以為花椰菜的營養在花椰上,因此做菜的時候,就把最粗的菜莖切除掉,但真正具有抗癌成分,能提升免疫力和自癒力的植物生化素,卻多在最粗的菜莖表皮裡面。
還有像蘋果的植物生化素就存在於果皮下、蘋果心和種子內。
9.
不要總是大口大口的喝水
喝水的方式,很重要,一定要小口小口慢慢地喝,讓身體細胞有充足的時間吸收水分子。否則大口喝水只會使細胞來不及吸收,就全部跟隨尿液流失了。
10.
要留住骨骼,豆漿、蔬果比牛奶好
有些牧場為了不使牛群生病,以及為了刺激更高的牛乳產量,大量對牛隻使用抗生素、生長激素等荷爾蒙。新的研究也發現,殘留在牛奶中的抗生素與荷爾蒙含量驚人,已嚴重影響人類健康。
2001
年哈佛大學發表11年的追蹤報告卻指出,每天食用超過2.5份乳製品(一份=240c.c.牛奶),比每天食用少於或等於0.5份乳製品的人,多上34%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
相關資料來源:《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原水文化出版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說女人最在意什麼,一個是自己的容顏,另一個就是凹凸有致的身材。而這個凹凸有致的身材其實有個關鍵點,那就是需要平坦的腹部來體現,如果腹部突出,贅肉較多,是無論如何也顯現不出女性身線之美的。


  
  一、每天至少喝一次粥。
  
  喝粥不僅僅是美味,而且對女性來說真是好處多多,比如可以幫助我們預防能力過剩,因為粥所含的水分較多,在吃的很飽時其實只是通常吃米飯熱量的1/3;粥還可以潤腸,幫助排便;另外粥容易消化,利用充分,同時如果添加些了雜豆類,還會增加膳食纖維,可幫助我們排除體內的垃圾和毒素,因此,食粥是是控制體重,減少毒素的好辦法。每天喝點雜糧雜豆粥還會讓你越來越健康,皮膚越來越紅潤。
  
  推薦:營養七彩粥
  
  材料:紅豆、黑豆、紫米、黃豆、綠豆、大棗、桂圓。(食物添加的多少按排名先後,第一位的最多)。
  
  功效:此款粥對五臟六腑全都顧及,寒熱搭配,不涼不燥,瀉不傷脾胃,補不增瘀滯,補充血氣、健體的同時還會幫助我們減少腹部的脂肪和贅肉,對於現在工作繁忙,壓力大的人群,此款粥就是是一劑駐顏長壽瘦身的妙方。
  
  二、一天有兩道涼拌菜。
  
  這個兩道涼拌菜主要指的是蔬菜及偶爾的菌藻類。我們都知道蔬菜是我們人體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天然營養庫,也是最好的來源之一,同時各種蔬菜中的營養物質也是我們拿來抑制脂肪,消耗脂肪,排除脂肪的秘密武器,當然還具有幫助我們抗氧化物質,也就是幫助我們延緩衰老,甚至是預防和抑制多種癌症的強大幫手。可是這個蔬菜怎麼吃卻是個學問,常常有人說我每天只吃蔬菜為什麼還不瘦,這是因為蔬菜雖然含熱量很低,但是非常吸油,在烹製的過程中如果加入了過多的油脂,那麼蔬菜不僅熱量不低,還會成為了熱量不低的食物。另外維生素C,葉酸,抗氧化物質都怕熱,過熱的烹調會導致很多營養素的流失,所以涼拌蔬菜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加了一些醋之後會更利於營養素的吸收。
  
  推薦:涼拌菜的種類很多,而且營養及作用都很不錯,所以我不做菜式的推薦,只推薦以綠葉蔬菜為主,如:苦居、油麥菜、莧菜、菠菜、西蘭花、小白菜、小油菜等,並經常搭配一些含多糖的菌藻類,如木耳、海帶等。
  
  功效:幫助人體補充必須的營養物質,同時又會幫助我們抑制脂肪的吸收,幫助分解脂肪,消耗脂肪,排除脂肪,還會幫助我們延緩衰老,使皮膚健康緊實,靚麗。
  
  三、每天喝一杯牛奶或酸奶。
  
  對於奶製品的選擇很多減肥的朋友都喜歡選擇脫脂的牛奶,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首先脫脂牛奶並不是完全不含脂肪,其脂肪含量在0.5%左右,而全脂牛奶在3%左右,所以牛奶的脂肪根本談不上高,另外由於我們日常飲食中已經要求低脂、少油,所以牛奶的脂肪我們完全可以愉悅的享用,畢竟脫脂牛奶的味道實在不怎麼樣。選擇牛奶用意在於,是我們補充鈣質的很好來源,營養素也十分充足和豐富,最重要的是奶製品中的鈣可以幫助我們達到減肥的效果。
  
  首先,牛奶中的鈣它在腸道內與脂肪結合,形成的物質和我們常用的肥皂相似,不能在腸道被吸收,因而會排出體外。飲食中含鈣量越高,就會排出越多的脂肪。但排出體外的脂肪並不是皮下的脂肪細胞,而是胃裡和腸道內食物的脂肪,這也是高鈣飲食中一些熱量不計算在內的原因。
  
  其次,控制脂肪燃燒機制。這項的作用相對複雜些,是在人體代謝中起到重要作用。我曾多次提到減少飲食中的熱量,過度的節食,會導致相應的代謝率降低。換句話說,如果減少熱量的攝入,人體會減緩消耗熱量的速度以保持能量平衡,這是人體自動的也是自我保護的一個機制。但是現在,就是這個自我保護的機制,卻困擾著一些節食者,常常減少食物攝入量,但體重沒有下降。而鈣可以抵消此效應,在人節食時保持能量平衡,增加機體燃燒脂肪時的代謝率。更重要的是,鈣在脂肪細胞之間出現,還能減緩新細胞形成的速度。
  
  推薦:純牛奶和純酸奶是比較好的選擇,也就是說不添加其他口味,不含過多糖分的。
  
  四、每天必須的三杯。
  
  這三杯水是清晨起床後空腹第一杯、午飯和晚飯前20分鐘一杯水。主要的作用是幫助人體起到潤腸和清腸的作用,補充人體所需之時,還會加快腸道的蠕動,起到一個潤滑劑的作用,加速人體排除毒素和垃圾的速度。其他的飲水時間可以自己掌控,常常有人說每天必須喝多少水,如1800~2000毫升,其實這個說法正確也是錯誤的,因為每個人的飲水量要看自己的飲食習慣而定的,這個數字是健康人群一天大致的總量,可是如果你喝了牛奶,豆漿,又吃了很多水果蔬菜等等含水分較多的,那麼就沒必要喝那麼多水,過多的水分不僅對身體無益還會造成浮腫乃至水中毒,所以一天的飲水量需要自己平衡。
  
  推薦:早上要是溫熱水,可以加點蜂蜜或者是檸檬汁。偶爾可選擇少量的茶水代替。
  
  五、肉類選擇中午吃。
  
  太多的減肥者放棄了肉類,其實這是錯誤的。適當的肉類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氣血,使我們的面色看起來更紅潤,人更精神,也有足夠的血氣消耗脂肪,運出脂肪。雖然肉類含有一些脂肪,其中有我們談之色變的膽固醇,其實適量的膽固醇具有抗癌作用;另外肉類中蛋白質是我們人體主要的來源之一,如果攝入不足,會引起消化道腫瘤的危險因素;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補鋅的問題,鋅是保證機體免疫功能健全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而蔬菜中通常鋅含量都非常少,甚至是缺乏,所以補充一定的肉類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要求減肥的朋友就一定要放在中午吃。
  
  推薦:烹調方式一定要夠健康,比如長時間的燉煮、蒸;拒絕油炸;少選烹炒,因為肉類本身就含有油脂,如果再加食用油進行炒制的話,無疑又額外添加了很多熱量。
  
   PS:加上這條也是想避免人們產生誤區,看我沒寫上肉類,就擅自選擇只吃素的飲食法方式。
  
  六、每天一杯純咖啡。
  
  有很多人都喝咖啡的習慣,但是不良的喝咖啡習慣不僅不會讓你達到瘦身的目的,還會使你腰腹更加肥胖。因為通常大家選擇的都是速溶咖啡,那麼在在咖啡伴侶或者是三合一咖啡裡面我們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植脂末」,「氫化植物油」,它的脂肪含量達20%~75%,熱量比澱粉還要高。別看它顏色白白的,奶香濃濃的,化在水中有乳白的顏色,其實和牛奶沒什麼關係,營養價值上更是差之萬里,它是就是我常常提到的對健康極為有害的反式脂肪酸,而且主要肥胖的部位就是你的腰腹。
  
  今天我說的咖啡是純黑咖啡,不添加任何物質的,這中咖啡含有非常好的多酚抗抗氧物質,還會加快我們人體的代謝,加快脂肪燃燒的速度,同時對一些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推薦:每天和一杯,最多不超過三小杯,如果覺得口感實在不好,可以加牛奶沖調,味道相當的不錯。
  
  七、晚餐放棄油脂。
  
  若想快速的減小肚腩的最佳方式,就是晚餐熱量的減少。當然這個減少不吃不吃,而是放棄一些肉類和油脂,盡量不選擇肉類和炒菜,因為人體到了晚上代謝率降低了很多,同時活動量也少了很多,如果這次在大餐一頓,難免會造成胃腸負擔,導致食物無法充分消化,造成食物殘渣過多滯留在體內,無疑會給你增加了不少的脂肪。我們可以選擇涼拌的方式,或者做一點清淡的蔬菜湯,這樣一來熱量就降低了很多,同時更容易消化。主食類也是一樣,選擇粥品或者是比平時稍少一點的米飯。
  
  推薦:晚餐不要太晚,五、六點鐘吃飯是最佳時間。隨著天氣的變暖,飯後可以出去散步40分鐘,可以讓你的減肥更加有效率。
  
  八、減少外出就餐次數
  
  盡量不要在外面吃飯,很難控制食量不說,而且外面的食物油脂和調料都非常多,讓你不知不覺中攝入了太多的脂肪,會讓你每次吃完後懊悔、自責。。所以能不在外面吃飯就不要去,如果一定要去最好選擇在中午,如果一定要是在晚上,那就餐前先吃半個木瓜,就餐時選擇一種涼拌蔬菜放在旁邊,主要負責吃它,肉類選擇魚類,也盡量選擇刺多的地方,這樣你雖然一直在吃,但其實吃的很少,另外酒水盡量不要選擇,喝一點白水或者是茶水,大麥茶之類的,主食仍然拒絕油脂,粥類和米飯均可。
  
  九、飲食少油少鹽
  
  不管是少油還是少鹽,都是對健康極為有利的。因為現在我國大部分的油脂和食鹽量都在超標,而且超標量不小。少油不必多說大家都知道,那麼少鹽雖然曾經提過,但今天再說幾句。鹽分攝入的多少,其實都是一個習慣的問題,如果覺得清淡了沒什麼味道那麼可以一點點的減少,因為過多的鹽分對你實在沒有什麼好處,比如高血壓、心臟病等都和鹽分的過多有著必然的聯繫,當然還有肥胖。鹽分是調節人體滲透壓的,簡單的說可以幫助我們鎖住水分,減少的外流,可以如果你平時的工作量不大,流汗較少,那麼過多的鹽分必然會造成過多的水分在體內滯留,自然就造成了水腫型的肥胖,體重居高不下。
  
  推薦:我們控制的不僅僅是看的見的鹽分,還有很多隱形鹽,比如雞精、味精、醬油、牛肉乾、烤魚片、鹹菜、加工的杏仁、開心果等等,裡面都有不少的鹽分,所以要想真的控制鹽分的攝入,就要減少食用那些加工食品,適量選擇調味品等。
  
  十、每天運動40分鐘。
  
  運動永遠是健康瘦身的最佳途徑,也是讓你越減越漂亮的得力助手。我們可以選擇出去散步,可以選擇每週去兩次健身房,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在家就可以做的瘦腹減腰的簡單小動作,只要堅持做一個越,我相信你的腹部會越來越平坦,腰部越來越纖細。
  
   1、站立姿勢,雙腿叉開,雙手平舉,然後側彎腰,緩慢抬高右胳膊伸直高,左手則向下垂直觸地在左腳的外側,此時雙手呈垂直180度,可明顯感覺腰部也腋下明顯的拉伸感,酸麻感,停住12秒,換另一邊,反覆做16次。堅持做一段時間會有明顯效果。
  
   2、平躺在地上,或者是不太軟的床上,雙手放在胸口,雙膝呈45度角,提起雙腳。腳跟下落,碰到墊子,再回到45度角的位置。反覆做25次。一旦腰部拱起,腳就會到45度角的位置,不斷的將身體向下壓,讓背部如同和硬幣粘在了一起,到最後緊貼地面為止。
  
   3、平躺在地上,或者是床上,做騎自行車狀,一腿一定要伸直,另一條彎曲,速度不可過快,過程中雙腳不要落體,勻速反覆伸出至少50次,100次為佳,腰部同樣是緊貼地面。
  
  以上運動的數量要根據自己的耐受能力一點點增加,開始不必一定要做這麼多,能做多少做多少,注意不要做到肌肉拉傷而影響到以後的運動,除了上述運動,可以每天出去散步,收拾房間,拖地等等,都可以。
  
  如果有同樣腰腹問題的朋友,可以依照上訴的方式堅持一個越,相信一個月後,你們都會興奮的告訴我,自己的腰腹減小了,平坦了,皮膚也越來越通透乾淨了。。。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