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育兒新知 (3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母奶的保存與加熱法


                                                   母奶的保存與加熱法
 
哺餵母乳是目前國家推動的政策之一,不管是全職媽媽或是職場媽媽,常常面臨到儲存母奶和保存的問題。擠出的奶水究竟可以保存多久?冷凍後的母奶又該如何加熱呢?跟著我們的節奏,教你正確的保存和加熱知識。


文/耕莘醫院小兒科護理長劉文琪 執行/楊文玉
台灣婦女產假只有42天,有些機關甚至只有一個月的產假,而且許多的工作單位仍然未設立員工哺乳室,導致哺乳婦女有的必須躲在廁所裡擠乳的窘境出現,就連總統的千金陳幸妤也曾提過在廁所內擠母乳的心得,所以擅用擠乳技巧及保存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儲存母乳

許 多職業婦女回到職場後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哺餵的問題,包括母乳如何哺餵、母乳如何保存等相關的問題出現。其實您可以在上班前一天或上班之前將母乳擠出至母乳 收集袋保存好,使用冰凍或冷藏皆可,送寶寶至保母家時一併交給保母。在上班時可將擠出的母奶置於陰?處,等溫度近於室溫時即可將它放入冰箱或冰桶內,如果 上述儲存物品皆無法取得,您可將保溫瓶於上班之前放入適量冰塊,待瓶內已呈現冰冷狀態後即可將冰塊倒出,保溫瓶內就會有冰冷的效果。切記擠一次奶以一個容 器為原則,並於容器外貼上擠奶時間及日期,才可清楚知道母乳的保存期限。


您可以將母乳用玻璃、硬且清澈的塑膠罐或母乳袋儲存,但以上的容器一定要是清潔的母乳袋,也不可重複使用,以免細菌滋生讓您的小寶寶腸胃生病;此外,擠出的母奶需置於冰箱或保溫器皿保存。

 
給健康足月嬰兒奶水的儲存建議
 
溫度

儲存時間

新鮮擠出來的奶水
   

溫熱

25°C

4~6小時

室溫

19~22°C

10小時

絕緣的冰桶/冰寶

15°C

24小時

冷藏奶(放在後面;不要放在門邊)
   

新鮮奶水

0~4°C

5~8 天

解凍過的奶水

0~4°C

24小時

冷凍奶(放在後面;不要放在門邊、不要再次冷凍)
   

在冰箱內的冷凍櫃

不一定

2 週

獨門冷凍

不一定

3~6 個月

單獨的冷凍庫

-19°C

6~12 個月


資料來源:母乳推廣協會



母奶取用方式

冷凍母奶

(1)慢慢在冷藏室解凍(切忌不可在室溫下解凍避免細菌滋生)

(2)如需快速解凍時,讓容器先用冷水再逐漸加熱水溫

(3)已經拿出來的冷凍奶水可再放回冷藏室24小時,但不可再放回冷凍庫儲存。



加溫方式

母乳加溫以熱水隔水加溫為最佳,使用流動的溫水加溫或溫奶器亦可,絕對不可以為了貪圖方便以微波爐加熱或用爐火直接加熱,會破壞母乳內的養分。

母乳冰凍後會有分層現象出現,且母乳含有油脂,故在加熱後需將其輕輕搖晃,將其混合均勻餵食,但不可用力搖晃喔!另外每次溫奶最好先評估寶寶所需的量取用,不要取出超過太多,避免母乳浪費又覺得捨不得丟棄之窘境出現。



不同顏色的奶水

(1)黃色:可能因您近期吃了維他命,此奶水是可以餵食的。

(2)紅色或紅橙色:可能您喝了有染料的飲料或食物,一些蔬菜類如甜菜也會造成此現象。

(3)綠色:可能有飲用海草、海藻類及大量的綠色蔬菜之緣故。

(4)黑色:可能服用一些抗生素所造成的(此可與醫師商討此類藥物是否會影響寶寶,是否需換其他可替換之藥物)。

備註:奶水中有血

1.可能因為擠奶過程不當造成出血,此奶水是可以餵食的。

2.乳頭受傷,可能因為之前經由寶寶吸吮過程中,因姿勢不正確造成乳頭牽扯而擠出有血的母奶,此奶水是可以餵食的。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寶寶腹瀉家居護理全攻略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發生過腹瀉, 尤 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所以,它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寶寶上吐下瀉時,媽咪們的心裡都很著急,恨不能讓寶寶快快地好起來!於是,一股腦兒地 給服用各種藥。然而,寶寶非但不見好,反而越來越止不住地瀉,甚至拖至幾個月不愈,使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有時甚至危及生命。為了寶寶平安健康長 大,媽咪對寶寶腹瀉病的防治及護理應該多多了解——

   何謂寶寶腹瀉病?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 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 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 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

   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

   緣由1  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

  緣 由2  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離乳食品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 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緣由3  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

   怎樣判斷寶寶患了腹瀉?

   判斷1  根據排便次數

   正常寶寶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物。腹瀉時即會比正常情況下排便增多,輕者4-6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甚至數十次。

   判斷2  根據大便性狀

   為稀水便、蛋花湯樣便,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寶寶同時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現。

   媽咪家居護理重點

   重點1  及早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很 多媽咪只要寶寶一腹瀉,便急著往醫院跑。其實,寶寶在腹瀉一開始時,多為輕度脫水。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全可在家裡進行治療。這樣既及時又方便,還能減 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寶寶恢復病情很有利處。那麼,媽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斷寶寶是否是輕度脫水。輕度脫水的寶寶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時要少,顏色發 黃,並且表現出煩躁、愛哭。

  媽咪可從以下幾種補液方法中選擇一種:用自制的糖鹽水補液,即在5000毫升的溫開水中加入1.75克精 食鹽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鹽相當於啤酒瓶蓋的一半,10克白糖相當於2小勺;用自制的米湯加鹽液體補液,即在500毫升溫開水加入1.75克的精 食鹽;用醫生給開出來的ORS(口服補液鹽)補液,ORS補液鹽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時按說明書配成液體即可。

  然後,在最初4小時 裡,按寶寶的每公斤體重給予20—40毫升液體。此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歲以下的寶寶可每隔1—2分鐘便喂上一小勺,大一點的寶寶則可用小杯 子喝。如果寶寶嘔吐,待10分鐘後再慢慢地喂;一旦寶寶出現眼瞼浮腫,表明補液有些過量,應暫時改喝白開水或母乳。

   愛心提示:不要把ORS補液鹽加在奶、米湯、果汁或其他飲料中,並且按說明配制完畢之後,不能再往裡加糖,否則影響補液效果。

   重點2  給寶寶豐富的食物以防止營養不良

  傳 統的腹瀉治療方法,主張讓患兒禁食一段時間。然而,這樣有礙於身體的營養補充,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現在主張不要讓腹瀉的寶寶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 則,每日至少進食6次。母乳喂養的寶寶繼續吃母乳,但媽咪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則會使腹瀉加重;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的寶寶,可按平時量喝奶;6個月以上 已經添加離乳食品的寶寶,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面條、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瀉停止後2周。

   重點3  對寶寶的小屁屁要倍加呵護

  由 於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後,媽咪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特別是 注意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發紅了,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干燥,然後塗抹一些尿 布疹膏。

   重點4   嚴密觀察寶寶病情的發展

  如果寶寶煩躁不安加重,囟門和眼窩出現凹陷,哭時眼淚少,看上去 口干舌燥,並且,用手捏起大腿內側的皮膚然後馬上松手時,皮膚皺褶變平的時間超過2秒。這種情況表明寶寶的身體脫水已經較重了;或在家已經治療了3天,但 病情總不見好轉,出現頻繁的大量水樣便,嘔吐、口渴加劇,不能正常進食進水,補液後尿仍很少,寶寶發燒及便中帶血等症狀,則需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

   寶寶總是腹瀉不愈怎麼辦?

   有的寶寶患了腹瀉後,總是不見轉歸,病情持續2周以上甚至幾個月。同時胃口不佳,體重增長慢。媽咪心裡焦急萬分,但又不知是何原因所致。通常,可能由這樣幾種原因導致:

  原 因1  急性腹瀉沒有徹底治愈,多見於沒有母乳而改用牛乳喂養的寶寶。這樣的寶寶胃酸及消化酶分泌量少,消化能力弱,因而使腸道下部的正常菌跑到腸道上 部,把吃進去的食物分解、發酵,形成腐敗的物質不斷刺激腸道,造成腹瀉經久不愈。對此,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食品療法進行治療,如稀釋牛奶、焦米湯、酸 牛奶、魚蛋白粉、胡蘿蔔湯及蘋果泥。

   原因2  長期使用抗菌素,殺死了正常菌群,使大量致病菌得以繁殖。應該馬上停用抗菌素,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一些扶植正常菌生長的藥物,讓腸道盡早恢復正常狀態。

   原因3  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要馬上停喝,盡量母乳喂養,或喂豆奶粉、米糊,及時添加離乳食品,嚴重者需去醫院靜脈輸入營養。

   媽咪護理常見誤區

   誤區1  只要排便次數多就是腹瀉

   有的媽咪常在這種情況下急著服用止瀉藥,可這個問題並不這麼簡單。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在生後不久,可能經常會在喂奶後就排出黃綠色稀便。每天少則4—6次,多則達到10余次,便中還有奶塊或少許透明黏液。

   這種情況多見於母乳喂養的寶寶,其實它是一種生理性腹瀉。隨著消化功能逐漸發育,多在添加離乳食品後會自然好轉,而並不是患了腸炎。只要寶寶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應良好,睡眠安穩,體重也在增長,大便化驗無異常,就用

   不著服用止瀉藥,以免影響正常的腸功能。

  誤 區2   腹瀉都是由細菌引起的

  有 的媽咪一見寶寶腹瀉,馬上就給喂抗菌素消炎。其實,腹瀉除了細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寶寶所患的秋季腹瀉,就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這種腹瀉服用 抗菌素後一點也不見效果,只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更為嚴重的腹瀉。有些抗菌素甚至損傷寶寶的聽神經,或導致日後個子長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見效時要 馬上停藥,趕快去看醫生。

   誤區3   給腹瀉的寶寶吃甜食

   寶寶腹瀉時,媽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湯中加些糖,以為這樣既補充熱能又易消化。然而,這樣只會加重腹瀉。因為,腹瀉使腸黏膜受損,不能將糖分解為能被腸道吸收的單糖,因而使水分從腸壁被動地進入腸道,致使腸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數增加。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增加乳汁的十二種食物


增加乳汁的十二種食物(來自台中醫院的衛教單)
一 啤酒酵母



二 發乳立效散
材料;蓬萊米(白米) 糯米 萵苣子 (蔬菜種子店有售)各一把(不需太多) 加甘草粉半兩(中藥店有售)
材料用水煎熬~一天分三次食用(若三次食用後奶量太多~可斟酌食用次數)



三 玉米鬚汁 (通乳 利尿~~屬性較寒不利長時間服用)
作法:一兩玉米鬚煎水喝汁



四 豬腳燉花生 (產後食用)
材料:豬腳 花生 (燥熱體質可改用黃豆後小紅豆)適量
作法:豬腳不去蹄燉熟食用~加通草(中藥店有售)效果更佳~~更補一點可加鱉~紅棗~老姜~陳皮



五 青木瓜鮮魚湯
材料:海水魚一尾 青木瓜三兩 姜絲少許 蔥少許 南杏仁二錢 (中藥店有售)
作法:魚切塊~~青木瓜去皮切塊~~湯鍋倒入五碗水~~煮開後加魚~木瓜~南杏仁~起鍋前加少許鹽~姜絲~蔥即可



六 黑芝麻粥(產後乳汁不足)或黑芝麻飯
材料:黑芝麻25克 白米適量
作法:黑芝麻搗碎 ~白米洗淨~~加水煮成粥~~每日吃2-3次



七 黃酒鮮蝦湯
材料:新鮮大蝦100公克~黃酒20公克
作法:蝦去鬚足~加黃酒煮



八 雞蛋沾芝麻粉
材料;雞蛋(隨個人消化能力決定) 芝麻粉
作法: 雞蛋煮熟去殼沾芝麻粉



九 碗豆粥
材料; 碗豆50公克 水適量
作法:先煮水 待水沸後加入碗豆煮至熟 空腹食用 每日2次



十 萵苣子粥
材料; 萵苣子10-15公克 生甘草3-5公克 糯米100公克
做法;先將萵苣子搗碎 與生甘草同煎取汁 再到入糯米煮成粥



十一 通草鯽魚湯(通草用小布袋裝起來)
材料;通草3公克 鯽魚適量
做法;將通草鯽魚洗靜一起入鍋煮 不加油 鹽 吃魚喝湯



十二 燉豆腐豬蹄香菇
材料;豆腐5塊 豬前蹄一支 香菇25公克 絲瓜250公克 生薑絲少許
做法;豬蹄切塊先煮熟在加入香菇 生薑絲 鹽 後放絲瓜 豆腐 此量須在1-2天吃完

         多喝黑麥汁!!奶真的會變蠻多的唷!!
         豬腳也是可以會有很多奶的補品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轉載-寶寶收驚DIY十四招




方法一.布縫製一個小袋子內裝7顆完整的米粒.少許的鹽.一根香腳平均折成7段.一小段.絲線平均剪成7段放進洗澡水內便可
*香腳-家裡拜拜燒完香後叉在香盧裡面的紅色香腳



方法二.當你目睹小孩有驚嚇時將你的左手中指摺下(蓮花指)放在小孩的頭頂
再將右手中指豎起其餘4指摺下用右中指沾上自己的口水再沾小孩的嘴(意思意思)  *比中指手式
再用右手中指在小孩的額頭劃上三個勾下面寫一個符字然後在符的右上下左上下與中間個點一點這時右腳在重踏地板一下便完成收驚.

方法三.一把生米 一件寶寶的衣服 < 最好是不要穿的 >
1.把生米放在衣服內包起來
!~
2.把包好的生米..握在手上..嘴巴唸 : <用台語唸 >床母來給某某某<寶寶的名字>收驚.收給他沒驚.收給他好照顧.好大漢
!~
3.唸完時..再把那包好的生米..放在寶寶睡覺的枕頭上
!
藉此幫小孩壓壓驚~ 這樣 就可以了!

方法四: 如果出門後回來哭鬧不停,老長輩教我, bb帶出去回家後,到家門口要記得叫bb的名字,跟他說要回家了. 忘了事後補叫也可以,我每次都忘了叫,後來補叫後, bb就好多了,睡的比較快,熟.

方法五: 這是以前 大肚婆媽媽貼的.我抄下來.還蠻好用的.轉貼給大家. 台語版.晚上11:00以後可每天唸.要唸12次 12條心魂在宮返來啦.雞頭雞尾打到驚.不免驚.不免驚. (某某人~名字)返來啦.返來喔 尾音部份順口即可.寶寶吵鬧唸一下就會乖乖睡

事實証明....是有效的.很多媽咪試過 (以上台語收驚文,寶寶小時候哭鬧時我都抱著邊拍邊唸,沒多久就睡著了我翻譯一下中文,大概是這個意思: 十二條心魂在說回來啦,街頭街尾受到驚,不用怕.不用怕.某某某.回來啦.回來喔)

方法六: 洗澡水加鹽及米各一小把.(放完熱水時置入,記得洗完澡米不能丟廁所垃圾桶喔,粗鹽較好,沒有則放台鹽的食用鹽也可,米粒最好是完整無破損的)

方法七: 採避邪的植物3種或5種或7種(各7葉)(榕樹.芙蓉.柳樹.艾草...等等)熱水沖開.要讓洗澡水有那些草的味道(記得洗完澡葉子也不能丟廁所垃圾桶喔) 如果以上太麻煩,去買市面有一種艾草香皂(艾草.芙蓉及另一種忘記了) 當一般肥皂來洗澡囉....

補充:這個最好下午前摘...下午後葉子會合起來    最好是燒開水到沸騰
放葉子放鐵鍋裡或臉盆倒下滾開水  不用很多  有香氣就可以了   在倒一半冷水
(俗稱陰陽水-一鍋裡要有半熱水/半冷水....這個去參加完喪事也可以用來自己淨身)
使用完整盆水連帶葉子潑到馬路上


方法八.香茅草一把用水煮開後滾一下讓它的香味出來,再用溫水調溫度後幫小孩洗澡瘑瘧瘉皸誦語誨誥不用任何的清潔劑,不但小孩香香的睾瞅瞃睯犖犒犗犓皮膚也會很好,還會有安神的效果漜滌滶滴網緄緀綡小孩會比較好睡,我試過誣誤誚誌誥認誙誑還滿好用的,第一天洗,一歲的小孩從晚上七點睡到早上九點。



方法九.用淨符,在臉盆裡火化後加艾草,芙蓉,七顆白米,鹽幾粒,沖熱開水後,再加溫水調溫度,先在小孩嘴裡抹三次(或喝三次),然後臉,手腳及身體由上往下擦拭一遍後,把剩下的水倒進排水溝裡即可。    

方法十.大人出門前,隨身在身上攜帶一個紅包袋,在進家門前把紅包袋丟掉
據說這樣晦氣就不會帶回家,影響小朋友



方法十一.到廟裡求一個平安符用小別針別在孩子的衣襟上

方法十二.到廟裡去跟神明求契(給神明做義子或義女請神明幫忙看顧)

方法十三.出門時看到寶寶嚇到.馬上手用半圓弧形(像拍痰手式).輕輕在寶寶天靈蓋打3下.順便說:X X X.<寶寶名字>不用怕.三魂七魄歸本身.就行了!

方法十四:幼兒常哭鬧的話.可以配戴五色線.紅、黃、白、綠、黑五色線,合成一條繩索,再持誦大悲咒二十一遍,每誦一次作一個結,共結成二十一個結,然後帶在身邊,有不錯效果喔!!



 


另外有新生寶寶要出門(未滿一歲者)
可以到布店剪裁一塊像嬰兒包巾那麼大的紅布塊
收在車子裡   路上有人辦喪事  可以把紅布蓋在寶寶身上(頭部要蓋住)
或是經過墓地時也可以用
以免影響到寶寶


 


另外抱寶寶到附近的正廟裡拜拜  吸一下廟氣也不錯
(陰廟千萬別去..城隍廟.有應公..那些XD)


最後
抱去給神明收驚
準備一件小兒衣服(要有領子與袖子那種)不要拿別人穿過的二手衣
拿出紅包或紅紙寫上住址/小朋友名字
清香2支用衣服壓住清香(用廟裡的紅盤子裝好衣服放供桌上)
求神明讓小兒乖乖
可念:某某帝君...XX聖母...觀音娘娘(看你拜什麼就念什麼神明)
XXXX~最近小兒驚嚇到半夜哭啼 食慾不好  故代來給神明收驚
請XXXX幫小兒做主  保佑小兒身體健康~聰明活潑~有人緣~長智慧
另外護身符~符令~香腳或盧丹~請神明幫忙加持~

(當衣服上的香剩3/1時去跟神明執杯...如無杯在延香2支一樣用衣服壓住)
執杯時可以念~如果收好驚加持好 請xxxx神明伺我一個聖杯<=師兄教的不一定要3個聖杯  一個就可以了~

可以跟廟裡拿平安符/符令N張/香腳..放在衣服胸口裡
平安符請神明加持給小孩保平安用(不用時要拿去燒金紙的盧子化掉不可以亂丟垃圾桶)
符咒/香腳是化給小孩子洗澡用(可搭上邊說的艾草.孚蓉草..等等)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調教出聰明有禮貌的孩子


1.嬰兒出生時的學習模式


善用遊戲領域促進嬰幼兒智慧發展,嬰兒出生後,讓寶貝接受多元的刺激可以讓大腦獲得完整性的發展,奠定未來的基本能力,對其日後成就有非常大的幫助。


a. 聴覺刺激


b. 視覺刺激


c. 肢體動覺


c. 語言表達


 


2.我很想教他,可是他都不理我


想教嬰兒是件很棒的事,因為可以讓寶貝未來在社會上更有競爭力,可是必須很注意以下幾點:


一、     您的態度


二、   工具的選擇


 


3.   孩子太小,我不會教


(1)嬰兒早已俱備學習能力,學習關鍵在於你如何用他可理解


的語言,發展智慧。


(2)孩子剛出生像一張白紙,孩子什麼都不會,最需要你教他


正確的訊息。


(3)嬰幼兒學習的最佳時間,a清醒不活躍b吃、喝的時候。


(4)Baby在接收訊息時,不一定能立即表現,經常是延後表現,


媽咪若太急的話,可能會教的很辛苦。


 


4.嬰兒懂嗎?


Baby其實懂,只是很難表現出來,因為學習的過程是需要配合Baby的生理發展,媽咪可以嘗試在78個月教Baby手語,你就會發現,Baby是懂的。


 


5.我很忙,沒空教


媽咪您沒空教,孩子也不會自然就會,家庭教育是孩子第一


個學習場所,生下他,您就必須教他,其實媽咪可以透過社 


會資源給予自己一些助力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知道問題癥


結,而等待問題的發生,您可以請專業人士協助您育兒的方


法,您雖然很忙,可是透過資訊的協助,讓您容易用對方法


來解決育兒問題,做個有效率的媽媽,也做個稱的上班族。


6.我的寶貝只對新事物有好奇,玩過幾次就沒興趣了


幼 兒對新事物有好奇心是件很棒的事,可是假若每件事物都只停留在對外觀的好奇,沒有持續探索的能力,媽咪可能會很傷腦筋,在教育的投資上,也會顯得猶豫而沒 有信心,其實培養一個習慣是需要時間慢慢等待的,因為嬰幼兒所學得的新行為會因為動作表現較慢,所以常常會延後表現,無法因為二、三次的練習就精確的表現 出來,甚至也會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學習障礙,由於情緒使然,即使會的行為,也有可能不願表現,只有主要照顧者的愛心及耐心,才能幫助嬰幼兒跨越學習障礙,讓 寶貝有被愛、被關懷的感受,當寶貝感受到關愛時,便逐漸發展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持續進步,有了信賴感,也克服挫折,就能慢慢的累積成功的經驗,那麼寶貝 就能逐漸部的往上邁進了。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鈣粉+大骨湯「進補」 11月男嬰腎結石


更新日期:2010/10/29 19:24 張哲偉

 


家長幫小孩進補,小心,別補過頭!彰化一位阿嬤,擔心孫子長不高,6個月大時,就開始讓他喝大骨湯進補,每餐牛奶中又添加鈣粉,結果才喝了5個月,小孫子腎臟和輸尿管,各出現1.4公分大小的結石,不只尿道感染,還引發嚴重敗血症,差點沒命。


黃小弟11個月大,疑似肚子上的傷口,隱隱作痛,不停哭鬧,醫生說,他是全台灣年紀最小的腎結石患者,原因之一,跟他的飲食有關。


黃小弟的牛奶裡,除了奶粉,還有這一匙又一匙的綜合鈣粉,外加阿嬤每天熬大骨湯,給他當補品,黃小弟喝了5個月,全身長紅疹送醫,X光片上,還清楚看到,他身上長了2顆,1.4公分大小的結石,甚至出現腎積水。


醫師蔡易晉:「白色的地方就是鈣化點,在左側的腎已經超過1公分的石頭,另外在輸尿管下方,也有一塊石頭。」


阿嬤說,她只是擔心寶貝孫子長不高,想辦法幫他進補,沒想到害孫子小小年紀,泌尿道感染,差點沒命。男嬰母親:「他第一次發燒,發燒完之後,就是全身長紅疹,愈來愈嚴重。」


醫院以內視鏡,幫黃小弟取出腎臟和輸尿管的結石,現在他已經健康出院,醫生表示,市面上賣的較大嬰兒成長奶粉,其實都已經含有維生素D3,家長不用擔心,孩子鈣質攝取不足,一旦補過頭,反而可能讓孩子的身體,愈補愈差。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影音同步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乳牙排列及影響


 


 


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復健中心主任 張毓珊


 


 


 


牙齒的發育排列在不同的時間點有不同的變化,需要注意的事情也不全然相同, 定期的帶寶寶做口腔檢查,是監測牙齒發育狀況最好的辦法,還能夠早期發現蛀牙, 早期治療,減少不良後果。


 


 我的寶貝牙齒「開開的」怎麼辦?


 


理想的乳牙排列


許多的爸爸媽媽看見家中寶貝剛長出來的門牙開開的,直覺就是牙齒長歪了,需要做矯正。但事實上,乳牙在理想排列的情況下,前面四顆門牙應保持距離,呈現「開開的」狀態。


 


這些空間提供兩個好處:1.日後乳牙換成恆牙時,因恆牙普遍尺寸較大,這些空間可提供多餘的位置讓恆牙順利萌發,減少齒列擁擠的可能。2.乳牙之間減少了直接的齒面接觸,有利於父母親清潔牙齒,減少日後產生鄰接面蛀牙的機會。


 


 戒除奶瓶、奶嘴,以2歲為宜


有一些口腔習慣可能會使乳門牙之間原有的空間喪失,例如:過度使用奶嘴、奶瓶,或是吸吮手指頭等。因為這些動作對於乳齒列加諸了額外的力量,使得原有的牙齒位置發生變化,造成牙齒往外暴,或是開咬等等。


 


合理戒除奶瓶、奶嘴的時間,以2歲為宜,最晚不超過3歲,以避免之後的恆牙齒列也受到影響。牙齒的位置不正確,會影響家中寶貝咀嚼、攝食,對於生長發育有其影響。


 


 


請醫師作適當的矯正建議及處理


戒除吸吮手指頭的部分,建議先與小朋友作溝通,倘若溝通無效,可用OK繃纏手指頭的方式戒除。若是上述方法沒有效果,可求助於牙醫師製作「不良口腔習慣矯正裝置」以改正之。


 


若家中寶貝在無任何口腔不良習慣的影響之下,乳齒列並無空間存在,之後面臨換牙期時勢必空間不足,進而衍生出齒列擁擠,齒列不整的問題,屆時則需請教醫師作適當的矯正建議及處理。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直到從尿布畢業為止~不要慌,要多加稱讚,有耐心的等待


直到從尿布畢業為止~不要慌,要多加稱讚,有耐心的等待

吉崎達郎.明橋大二◎著 王昱婷◎譯


太田知子◎繪
 


不是「把尿布拿開」,而是「自己離開尿布」


人們經常說「拿掉尿布」,但其實尿布不應該是由爸爸媽媽「拿掉」的。嬰兒從跟周圍的人的溝通中,理解到「要在廁所尿尿或是大便」,隨著成長而能夠脫離尿布。就像自己從媽媽的乳房畢業是一樣的道理。爸爸跟媽媽只是對孩子「離開尿布」做一些幫助而已。


 


儘管如此,看到周圍的小孩子都陸續停止了包尿布,家長還是會感到強大的壓力。育兒書上也寫著「兩歲時就離開了尿布」,或是「經由一週的訓練離開了尿布」,看到這些,家長難免會感到焦慮。不過,何時能夠停止包尿布,每個小孩都不一樣,並不是早點脫離尿布就比較優秀,很晚才拿掉尿布就比較笨拙。重要的是要配合孩子的成長,「不要慌張」「給予稱讚」「耐心等候」。


 


◎不要慌張


以 前的人大概在小孩子出生之後大約九個月大時,就會開始不包尿布的訓練。當然,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大人就是自己估算著該尿尿的時間到了,然後把尿布拿 掉,讓小孩坐到馬桶上,「噓──」。不過這樣過早的訓練方式,很容易讓小孩子有尿床的情形,並不是件好事,所以後來普遍都會再延後一段時間再訓練。


 


最近漸漸形成主流的想法是,最好在小孩子長到大概能夠按照大人說的話行動以後開始訓練,即使在孩子兩歲以後才開始也不遲。照著這種做法,真正能夠脫掉尿布,有很多是三到四歲的小孩。


 


◎給予稱讚


上廁所後,不要忘了稱讚小孩「做得很好呢」,跟小孩一起開心一下吧。看見媽媽開心的樣子,小孩子就會想下次要再上廁所。


 


嬰兒們都很愛穿尿布,所以要讓他們脫離尿布,與其說「不行穿尿布」,不如讓他們感覺「在廁所尿尿是件舒服、快樂的事」。反之,當小孩不小心大出來或是尿出來時,也不用生氣或沮喪,媽媽可以用「很不舒服喔」「好難受啊」這樣的語言代替孩子把孩子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


 


◎耐心等候


就 算問小朋友「要尿尿嗎?」小孩也不會回答,這是因為小孩子還不能理解什麼是排尿的感覺,於是一直專心的玩耍,自然的就尿在褲子上。這是因為雖然長大了,但 不成熟的部份還留存下來,所以才會尿在褲子上吧。「不想要坐在馬桶上」,是因為孩子討厭被令命坐在馬桶上,而「只有穿尿布才會大便」,是因為穿著尿布會有 安心感。


 


雖說如此,但這樣的事情一直持續下去,媽媽也會變的很不安,還是忍不住會變得暴躁易怒。雖然明知那樣是不可以的,但還是會在小孩子面前表現出沮喪的樣子,反覆催促孩子「要不要上廁所?」,或是「你又尿出來了!」這樣的斥責……


 


在可以脫離尿布之前,就是這樣反覆的一進一退。生病的時候,也會有一切都回到原點的時候。如果孩子不願意,就不要勉強逼孩子前進,要有耐心的守候。



×催促孩子或罵孩子




○知道情況會「一進一退」,而耐心等待


 


可以自己上廁所之前的「5個階段」


要讓小孩坐上馬桶跟兒童馬桶座,是要循序漸進的,家長需要在每個階段給予相應的輔助。



1.
讓小朋友知道要在馬桶上便便及尿尿


換尿布時,跟小孩說「便便出來了耶」,或者在上廁所的時候告訴孩子「尿尿要尿在這裡哦」。




2.
試著讓小朋友使用廁所以及兒童馬桶座墊


 


3.平常在各個時段,問小朋友要不要上廁所


早上起床的時候、吃完飯以後、或者是外出之前,媽媽自己試著問小朋友「去尿尿好不好」。如果小朋友不想去的話,也不要勉強。


 


4.等待小孩自己會說要去「尿尿」


在孩子學會一點忍耐後,就等到孩子看上去想尿尿時(蠢蠢欲動等)再問他。


 


問孩子「想尿尿嗎?」,如果他回答「嗯,想尿」,就表示小孩子可以把想尿尿的感覺用言語表達出來了。尿完之後,可以跟小孩子說「下次想要尿尿時,要告訴媽媽哦」。小孩子喜歡模仿大人,所以在大人要去廁所時,也可以試著跟小孩說,我「要去尿尿囉」。


 


自己能夠說出要「尿尿」的話,孩子很快就可以脫離尿布了。


 


5.重點是媽媽不能著急


如果感受到壓力的話,就先將訓練暫停。


 


有 人主張「不讓小孩覺得濕了是很難受的事情的話,就無法讓他停止穿尿布。」可是,在身體還不能適應之前,突然讓小孩子穿起一般的內褲,要收拾善後的媽媽就會 很辛苦。如果媽媽的那種樣子讓小孩子看到的話,小孩子也會感受到挫折。所以,可以首先讓孩子穿著尿布進行訓練,等覺得「差不多可以了」,再讓他穿上一般的 內褲。


 


與尿床「和平相處」是重要的事情


就算小孩白天已經可以不用穿尿布,但晚上就不太行得通。為何會有尿床的問題呢?那是因為晚上睡覺時體內產生的尿液跟儲存尿液的膀胱大小沒有平衡的關係。夜晚睡覺時產生的尿液量過多,或是膀胱太小,尿床就發生了。


 


當然「體內儲存了大量的尿液時,就算是半夜也會自動醒過來」的話,就不會有尿床的問題。可是,正因為有「儲存了大量的尿液卻沒有醒過來,直接尿在了棉被裡」的情況,所以會發生令人頭疼的尿床問題。


 


家長馬上就連想到「是因為有壓力嗎」、「養育方式錯誤嗎」,但這種想法是不必要的。而且這也不是訓練就可以改善的問題。尿床問題會隨孩子長大而改善。「不要叫醒孩子」、「不要心急」、「不要生氣」,是重要的事。


 


◎不要叫醒孩子


孩子半夜起來的話,睡覺時所分泌的抗利尿荷爾蒙會受到影響,有時會因此延遲尿床問題的解決。


 


◎不要心急


家長由於著急而過多的嘮叨,會消減孩子想要改正尿床毛病的積極心。大人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本人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生氣


尿床並不是孩子自己願意的事。就算是批評也好、生氣也好,也治不好,還會帶給小孩子精神壓力。小孩會想「我是個壞孩子吧」,從而喪失自我肯定。晚上少喝點水,床上鋪上防水墊,帶著「暫時就跟尿床這件事和平相處吧」的心情來做一些準備。





如何出版
《養出有抵抗力的孩子》



(資料來源:如何出版社 提供)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3歲寶寶,引導小寶寶愛上刷牙



6個月大的寶寶:應該開始刷牙了


口腔科醫生建議,保護口腔健康,應該從嬰幼兒期就開始,讓孩子愛上刷牙其實並不難,家長要學會抓住孩子的脾性,用不同方法引導他。


1-2歲的寶寶:給孩子編故事


家長可以採取講故事的方法,用反面事例引起他的關注。比如「有個孩子(最好說個孩子知道的小朋友的名字),天天不刷牙,牙齒變黑了,最後醫生用鉗子把他的牙都拔掉了。從此,媽媽就不喜歡他了。」


2-3歲的寶寶:讓孩子模仿


最愛模仿大人的行為。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做出非常有興趣的樣子來刷牙,一邊刷一邊說,真舒服,嘴巴真乾淨……孩子就會跟著家長有模有樣地學刷牙了。


3歲左右的寶寶:設置刷牙遊戲


喜歡和家長做互動遊戲。刷牙時,媽媽不妨跟孩子做一場「抓細菌」遊戲。一邊給孩子刷牙一邊說,「抓到一個細菌。」然後假裝放進他手裡。接著說:「再 去上面抓個細菌吧!」繼而刷上側牙齒。還可以進行全家人的刷牙比賽,每天早晨和晚上臨睡前,一家三口爭先恐後地來到衛生間刷牙,比比誰刷得最積極、最認 真,獲勝者能得到獎勵。如此一來,孩子就會非常積極地刷牙了。



0-3歲寶寶,引導小寶寶愛上刷牙


3歲以後寶寶:建立一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孩子就要逐步學會自己刷牙。由於初學,孩子刷得可能不乾淨,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要起到監督作用,檢查孩子刷得是否乾淨,培養他的刷牙興趣,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要在六歲以前培養出刷牙的習慣。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寶寶挑選奶瓶有訣竅


母乳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口食品,也是生長發育中最好的餵養方式。可是一般到了6個月以後,母乳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了,寶寶需要開始添加很多種營養食物,其中就少不了奶粉。而奶粉餵養中不可缺少的輔助用品——奶瓶


奶瓶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備日用品,很多媽媽在寶寶還未出生前就開始準備起來了。但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形狀各異的奶瓶,很多媽媽會覺得無所適從,本文列出幾要點,作為媽咪挑選奶瓶的參考依據。


給寶寶挑選奶瓶有訣竅


瞭解塑膠奶瓶和玻璃奶瓶


市售的塑膠奶瓶和玻璃奶瓶從製作材料上分主要有兩種,塑膠的和玻璃的。塑膠奶瓶質輕、不易碎;玻璃奶瓶能經受反復高溫消毒和微波爐的加熱。建議寶寶 還小的時候可以用玻璃奶瓶,爸媽在家親自餵養時可用,玻璃奶瓶除了易碎之外,其他品質都優於塑膠奶瓶。寶寶長大了,當他可以自己拿用奶瓶的時候,就需要塑 膠奶瓶了。


確定奶瓶容量


一般來說,不滿一個月的寶寶的哺乳量1次約100~120ml,一個月以上寶寶的哺乳量1次應為120~200ml,一天的總量宜控制在800~1000ml左右。所以,未滿一個月的寶寶至少需要120ml容量的奶瓶。兩個月以上的寶寶則適合買240ml的奶瓶。


購買奶瓶的數量


購買奶瓶的多少沒有定量,媽媽們覺得多少方便,就買多少個,4~8個,因情況定。每個奶瓶用完要清洗、消毒、晾乾,至少需要3~4小時。寶寶在一個月前一天需餵奶6~8次,2~6個月一般一天6次,往後減少為5次,買奶瓶的數量只要做到周轉方便就行了。


觀察奶瓶品質


要選擇透明度高的奶瓶,能清晰看到奶的容量和狀態,瓶身最好不要有太多的圖案和色彩。奶瓶的硬度要高,因為太軟的材質一遇高溫就會變形。


配合適的奶嘴


奶嘴分橡膠和矽膠材質。橡膠奶嘴富有彈性,質感近似媽媽的乳頭,矽膠奶嘴沒有橡膠的異味,容易被寶寶接納,而且不易老化,抗熱、抗腐蝕。


奶嘴孔型不同用途也不同:


1圓孔小號(S號),適合於尚不能控制奶量的新生兒用。


2圓孔中號(M號),適合於2~3個月、用S號吸奶費時太長的寶寶。


3圓孔大號(L號),適合於用以上兩種奶嘴餵奶時間太長,但量不足、體重輕的寶寶。


4十字型孔,適合於吸飲果汁、米粉或其他粗顆粒飲品,也可以用來餵奶。


孔並不是越大越好,奶嘴洞太大,嬰兒容易吃嗆、嘔吐。



塑料奶瓶3〜6個月更換一次


給奶瓶消毒最常用的是煮沸法。將水煮沸,然後先把奶瓶放入其中,煮沸510分鐘;再將奶嘴放入沸水中,煮35分鐘左右,撈出晾乾。之所以如此分開,是因為奶嘴用橡膠或矽膠製成,耐熱時間很短,久了易軟化,甚至釋放有毒物質。此外,玻璃奶瓶還可用微波爐消毒。將清洗後的奶瓶盛上清水放入微波爐,打開高火5〜10分鐘即可。但要注意,千萬不能將奶嘴及連接蓋放入微波爐,以免變形、損壞。塑料奶瓶用蒸氣消毒法更安全。


寶寶抵抗力弱,腸胃易被感染。因此6個月之前的孩子,每次必須使用消毒過的奶瓶。而塑料奶瓶如經常消毒,易釋放有毒的化學物質,最好3〜6個月更換一次。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懲罰孩子需講究7種藝術


 


 


懲罰孩子 一定要講究藝術,不能粗暴對待孩子的錯誤行為。


  懲罰要及時


  一旦發現孩子的行為有錯,只要情況許可家長就應立即予以相應的懲罰;如果當時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場或正在公共場所)不允許立即作出反應,事後則 應及時地創造條件盡可能使孩子回到與原來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和總結當時的言行,使他意識到當時的錯誤行為,並明確要求他改正。


 


“量刑”要適當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轉化,那麼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


  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太輕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


  其實,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語或行動向孩子錶示一點點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不滿,孩子都會覺得是對他的錯誤的懲罰,從而自覺改 錯。懲罰包括間接的和直接的批評。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沒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飯時減少他愛吃的菜肴或者讓他穿一件舊 衣服等等都是懲罰的手段與方式。


 


  要求要明確


  家長要態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麼樣的後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 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尤其要注意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才能停止。


  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賞罰要分明


  父母教育孩子雙方要相互配合,態度一致,賞罰分明。


  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要態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真正知道自己錯之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明辨 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後,父母中的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用錢物或食品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懲罰——獎勵—— 懲罰的惡性迴圈會使孩子產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繫起來,從而使懲罰歸於失敗。



 


 態度要中肯


  父母懲罰孩子應力戒諷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養的”而隨意用惡毒的語言指責謾罵孩子。實踐證明,諷刺挖苦和惡語謾罵已超越了孩 子的理智慧夠接受的範圍,將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做父母的應該牢記自己懲罰孩子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決不是為了圖一時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靈 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有些家長在懲罰孩子語言不文明、滿口髒話時,自己也“出口成臟”,這就使得訓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說服力。


  事後要說理


  教育孩子應以理服人。懲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懲罰之後必須要及時與孩子說理,否則,孩子在忍受了懲罰之後還將會依然如故。家長在罰了孩 子以後要通過說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他為什麼會受罰、知道犯錯誤的原因,講清楚如果堅持犯下去將有什麼後果。懲罰只是一種劣性條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時 的,不能持久。受罰的孩子改正了錯誤並不等於他已明白事理,並不能保證他下次不會再犯。因此,讓孩子明白自己受罰的原因才是根除錯誤的關鍵,說理是懲罰孩 子之後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步驟。


  語言要簡潔


  有些家長訓教孩子喜歡沒完沒了,而且還時不時地喝問孩子“我的話你聽見了沒有?”孩子懾于家長的威嚴,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其實他可能什麼都沒聽進去,甚至左耳聽了右耳出,根本就沒聽。


  孩子之所以說知道了,只是順著家長的意思,為了早點結束訓斥。於是,當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家長便感“痛心疾首”,隨即說孩子“不把我的 話當回事”,當成了“耳邊風”,說孩子“不聽話”。其實這並非孩子不聽父母的話,而是父母的嘮叨太多了,讓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聽哪一句為好;再者,經 常性的嘮叨多了,也會導致孩子耳朵“失聰”,對家長的話產生教育心理學中的“0反應”,無動於衷,使訓教失去效果。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切要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然後觀察孩子的反應再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特別要注意的是,講道理要就事論事。孩子作為受罰者的角度來講,最厭惡父母“倒鹹菜梗”,一事既出又將陳年老賬翻出來。可作為過來人的很多家長 卻不了解這個道理,訓教孩子時總忘不了東扯西拉、橫牽豎連,說出孩子的種種不是來,有的甚至將孩子說得一無是處,直至忘記了本次訓教的主題。孩子怎麼樣 呢?反正自己沒有一處是對的,以前取得的成績、改正的缺點家長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訓該罰的料(有的甚至認為父母是在找茬整他),對改錯失去了信 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長訓教懲罰孩子務必要一事一議,就事論事,切勿搞牽連、翻舊賬。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訓練寶寶走路的好方法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 學走10大問



寶寶什麼時候會走路、走得好不好是很多爸媽關心的話題,本文將解答爸媽的疑惑,讓你更加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

PART1 學走的進展及方法

一般來說,大部分週歲的寶寶已經會獨站,被爸媽牽著手時也能走上幾步,15個月時,寶寶就有獨自走路的能力,但由於環境和撫養方式等因素的影響,相同年齡 寶寶的動作發育並不完全一樣,有的發育快一點,有的則慢一點,只要前後差距不是太遠就算正常。一些爸媽看著同齡的寶寶都已經紛紛開步行走,而自己寶寶卻還 是緊緊依偎在身邊不肯挪步,或是不肯下地,難免覺得有點著急。

行走是長大的象徵

當寶寶開步行走之時,也是他長大的象徵,他可以移動雙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的寶寶可以更方便地接觸物體,寶寶活動範圍也更開闊了。

當寶寶10~11個月左右,通常自己能扶著東西行走,但從扶著行走到獨立行走,還是需要爸媽稍微訓練。如果你家寶寶已經到了學走年齡,可是還沒有學走跡象,就可以跟著以下方法,來訓練寶寶愛上走路的樂趣。

有一些小工具,可以幫寶寶順利地行走。這些合適的輔助品,寶寶借助它們行走起來可是事半功倍呢。

利用小工具學走路

1.扶家具和扶牆行走
可千萬不要小看寶寶扶牆、扶家具慢慢移動身體哦,它是寶寶行走的開始呢。雖然獨自站立還不穩定,但通過腳步的挪移,手腳和身體的配合,寶寶的平衡感正不斷得到提升呢。

2.學步小推車寶寶走得快
推推小車,讓寶寶和小推車一起向前走,這也是鍛鍊寶寶行走的一個好方法。讓寶寶站在小推車的後面,兩隻小手抓穩當,一開始爸媽可以先將學步車的車速調慢或以手來控制小推車前進的速度,等寶寶熟練以後,爸媽就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推小車哦。

爸媽還可以教寶寶碰到障礙的時候將小推車朝後,再進行轉彎以避開障礙。

3.可考慮是否使用學步車
有 些玩具可以為寶寶的行走助力,如學步車(螃蟹車),它們有著非常可愛的造型,融合坐車與學步一體,寶寶坐著時可以鍛鍊腿部肌肉,這是學步車的重要特點,等 到寶寶會走之後,學步車所附的拉杆與音樂等又吸引寶寶走得更快、更好。不過,要記得不要在十個月前就使用這類的學步車,也不要讓寶寶乘坐時間過長,否則擔 心會影響寶寶的腿型發育。

有些小兒科醫生認為,學步車對訓練寶寶走路沒有幫助,而且也不安全。因此,家長在使用上要多注意。

此外,拖拉玩具也可以吸引寶寶,鍛鍊他行走或倒退。

爸媽自己訓練寶寶學走路

在寶寶的行走過程中,爸媽的幫助有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心理暗示、語言鼓勵還是實際的輔助,都能讓寶寶早點開步走哦。

1.扶著腋下一起來
爸媽可扶住寶寶的腋窩,讓寶寶的雙腳踏在爸媽的腳背上,讓寶寶隨爸媽一起走路,這樣也減少爸媽牽拉寶寶雙臂的力量。經過一個階段,則可以讓寶寶的雙腳踏在地上,逐步過渡改地面走路。

2.面對面鼓勵寶寶開步走
爸爸和媽媽離開一定距離,這個距離視寶寶實際可走的路程而定。讓寶寶先扶著身旁的物品,爸媽則張開手臂以歡迎的形式迎接寶寶,可以先從只隔幾步遠,漸漸地,爸媽可以拉開距離嘍。看著寶寶跌跌撞撞地向你走來,爸媽可不要動不動就去抱住寶寶。

3.用語言、表情、拍手、擁抱
給寶寶信心,讓寶寶不再膽小、勇敢向前邁步,時時給寶寶鼓勵是很重要的。

當寶寶不敢向前走的時候,你一定要用諸如「寶寶,你快來啊」、「媽媽在這裡等著你」等言語加上微笑的表情和張開雙臂努力迎接寶寶的姿勢,讓寶寶樂於走向你。

寶寶走到目的地時,要拍拍手表明他做得很好;也可以抱住他再拍拍他,讓寶寶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要性;還要用言語「寶寶,你做得真好」、「寶寶,你真棒」、「真是個好寶寶」等來激勵他。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寶寶對自己的行為也會很滿意,他還會學著拍手稱讚、鼓勵自己呢。

營養健康也很重要

營養在寶寶的成長發育中佔據重要地位,充足、合理的營養為寶寶的身體注入活力,寶寶的肌肉發育良好,大動作的發展才會順暢哦。

所以,每天必須有一定份量的奶製品,而品種豐富的副食品則又給寶寶帶來更多營養素,細心、精心為寶寶準備好每一餐,也是爸媽一定要做的。

除充足的營養外,身體健康不常生病的寶寶自然發育較快、較好,學起走路來也可能比常生病的寶寶快。寶寶一生病,身體虛弱需要休息少活動,當然就會使一些動作發展延後。所以好好照顧寶寶,別讓他老是生病了。

注意行走安全

學走的寶寶比爬行的寶寶更容易受傷害,膝蓋、手肘容易因為身體失去平衡,觸地摩擦而掛彩,頭部也會因為撞擊而「長」出包包,這些部位需要爸媽特別關照。

所 以,當寶寶開始學走路、愛上走路之後,不要讓寶寶遠離你的視線;要避開濕滑的地面,注意路上的障礙物;小心家具邊邊角角的潛在危險;不讓寶寶進入廚房;別 讓抽水馬桶成為寶寶愛玩的寶貝;尖銳物品、器具儘量放置到寶寶摸不著的地方,藥品或細小用品也要妥善藏好;容易拉下的蓋布、桌布上不要放置其他物品,以免 寶寶將兩者同時拉下而被物品砸傷;燙手的食物也不要讓寶寶碰到;在寶寶行走時不要餵他食物,以免嗆到喉嚨。

給寶寶一個安全行走的環境,爸媽要做的功課非常多。

只要經過爸媽和寶寶的共同努力,寶寶肯定能夠邁開大步,用自己的雙腳去體會這個精彩的世界。

PART2 寶寶學走Q&A

走路跌跌撞撞怎麼辦,早走晚走有什麼關係?就讓我們來告訴你,關於寶寶學走路的各種疑問。

Q1:早走路好嗎?
A:不能單純地說早走路好或不好,如果寶寶的身材比較輕盈靈巧,那麼早些走路不會對寶寶有多大影響。而如果寶寶還沒有達到走路的月齡,但爸媽希望寶寶早走路的心情又比較迫切,很早就訓練寶寶學步,那對寶寶的腿、腳發育是不利的。

Q2:不經爬行直接就學走路?
A:現在的觀點是,如果寶寶缺少爬行的鍛鍊,寶寶雖不會因此而不聰明,但對他的大動作發育將可能有延遲作用。因為寶寶的爬行會促進他的大腦發育,特別是對剖腹產的寶寶,更能促進他的前庭發育。

Q3:頭大、肥胖寶寶走路晚?
A:年齡小的寶寶的腦袋和上身相對都比較大和沈重,頭圍較大和體重較胖的寶寶更是如此,所以這樣的寶寶走路晚也是很正常的。遵循寶寶自身的發育進程,控制寶寶的體重,就不必太過擔心。爸媽對頭圍較大的寶寶更不能過於心急,要多聽取小兒科醫生的意見。

Q4:為學步寶寶選擇鞋子要注意什麼?
A:為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也能為寶寶順利行走加分。鞋子除了要合季節之外,還要合腳、止滑。鞋內長度才是寶寶的實際腳長,鞋子要比寶寶的腳長0.5公分~0.8公分才比較合適。鞋的底要硬一些,寶寶走路著力會更好,鞋面是棉料或皮質的,寶寶的腳才不會不透氣。

買鞋要試鞋才知道合不合腳,鞋子的包覆性要好,不要刻意買太大的鞋子,對寶寶學走會有不好的影響。

Q5:服裝上也需要特別注意嗎?
A:如果把寶寶裹得像「粽子」一樣,或衣服不合身,寶寶開步就不會輕鬆自如。

所以選擇寬鬆舒適的衣服能讓寶寶在不受束縛的狀況下學好走路。衣服的領口、邊及下擺應該不勒著寶寶的皮膚,連身衣服要容易穿脫,因為寶寶一活動起來非常容易出汗,所以衣服需要經常更換。上下分開的衣服,褲子的腰頭要鬆緊合適,否則寶寶的小肚肚很容易起一圈紅印。

Q6:寶寶有O型腿怎麼辦?
A:這是一種生理現象,通常1~3歲會逐漸消失。但如果爸媽過早訓練寶寶走路,寶寶的下肢還沒有強壯到可以支撐自己身體的程度,極易形成「外八字」,可能以後真的就會發生腿彎彎的情形哦。

Q7:寶寶有扁平足?
A:很多寶寶小的時候都有扁平足的感覺,但在二歲前建議先觀察,尚不用特別治療,多半長大後足弓就會出現。如果兩歲、三歲都還有扁平足,可找小兒骨科、小兒科醫師檢查。

Q8:寶寶為什麼一走就走不停?
A:這和寶寶會站時一站就站很長時間有點類似,寶寶可能不知道怎樣讓自己停下來。爸媽要當心寶寶別被障礙物給絆倒了,也許過不了幾天,寶寶發現停下來的技巧,就會嘗試走走停停的方法。

Q9:寶寶走路跌跌撞撞,身體姿勢很奇怪?
A: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當然是不穩的啦。他要控制自己的身體平衡,所以看起來是有些側著行走,雙手會舉起,有時肩膀也會聳起。但只要寶寶的步伐並不是歪歪 斜斜地失去方向,沒辦法到達目的地,爸媽就不用太過於擔心。而如果寶寶長時間一直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行走方向,爸媽則要考慮帶寶寶就診。

Q10:走路要不要限定一個時間,以免太累?
A:不需要。寶寶如果覺得累的話,他自己會表現出來,如蹲下來不願意再站立,或者索性就坐在地上;如果爸媽牽寶寶的手讓寶寶行走,寶寶也會轉回來抱住爸媽的腿,而不再向前走。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玲玲保母 *紅木馬部屋*-嬰兒學走階段的七大重點


  發展時機:十至十五個月

  發展狀況:寶寶走的動作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十至十一個 月):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父母發現寶寶在放手能穩定站立時,就可以開始嘗試走路了!  第二階段(十二個月):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 過程,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第三階段(十二個月以上):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
  第四階段(十三個月左右):此時父母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第五個階段(十三至十五個月):寶寶已經能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廳心,使其朝正向發展。

  意義:當寶寶開始走路就代表著具備以下三項條件

  1、寶寶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隨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腳趾;
  2、寶寶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經足以支撐本身的重量;
  3、寶寶已經能靈活地轉移身體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運用四肢,上下肢各動作的發展也已經能協調得好。

  關于骨骼的問題:

   有些寶寶在學習走路時會出現踮腳尖走路的行為,這到底正常還是異常呢?劉醫師表示,父母可觀察寶寶踮腳尖走路的頻率來判斷是否為異常現象,若寶寶有用踮 腳尖的方式走路,有時恢復正常狀態,則勿需擔憂。一般來說,寶寶大約在三歲之后運動協調才發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不穩都不用過度擔心。

   很多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最容易發生意外就是扭傷,再加上這時候的寶寶通常不能表達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細致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來得知。劉醫師表示,父母應 仔細觀察寶寶走路是否出現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壓一壓寶寶腿部各部位,看看寶寶是否會感到疼痛。

  三種情況多注意

??八字腳需補充鈣

?? 寶寶的八字腳表現在腿上,也就是常說的X型腿和O型腿。X型腿的寶寶愛夾著大腿走,一般都不愛走長路,老嚷著讓媽媽抱,有時候這種姿勢的寶寶是缺乏肌肉負 重鍛煉,媽媽別老寵著,要讓他多做些鍛煉;O型腿的寶寶走路像騎馬,不過不用擔心,慢慢自己就能調整過來。這兩種走態一般在2歲就能慢慢恢復正常,但如果 一直這樣,就有缺鈣和維生素的跡象,需要治療。像O型腿嚴重的寶寶甚至要給雙腿打上石膏來糾正。

??跌撞易影響平衡

??剪刀步和醉步,這兩種步態的共同點是跌撞、不穩。事實上,寶寶學步時的跌撞、摔跤都是正常的,在跌撞中他能很好地控制腳步。不過,如果到2歲后還是這么跌撞著走,那么就要帶他去醫院,一種可能是骨架結構的問題;另一種可能是小腦疾病影響平衡,也可能是腦缺氧或腦癱。

??跛行要查髖關節

?? 鴨子步和跛行。有的寶寶走起來像小鴨子,兩條腿移動很慢。如果不小心摔倒了,要用手撐地、彎腰,或用手撐膝關節才能站起來。這種步態一開始學步就很明顯, 一種原因是因為他還是平足,走的過程中要慢慢練,不妨讓他蹬小轱轆童車,一般到5歲前就會自然出現弧度;另一種原因是由于兩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要趕緊去 醫院。走路跛行的多是得過小兒麻痹的孩子,若是一開始走就這樣,那可能是單側髖關節脫位引起的。

  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第一階段:父母可利用學步用的推車或是學步車,協助寶寶忘記走路的恐懼感覺學習行走。
  第二階段:訓練寶寶學習蹲——站的方式為父母將玩具丟在地上,讓寶寶自己撿起來。
  第三階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兩頭,讓寶寶慢慢從爸爸的這一頭走到媽媽的那一頭。
  第四階段:讓寶寶練習爬樓梯,如家中沒有樓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讓寶寶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練習。
  第五階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邊高、一邊低的斜坡,但傾斜度不要太大,讓寶寶從高處走向低處,或由低處走向高處,此時父母須在一旁牽扶,以防止寶寶跌下來。
  依以上五個階段走路動作發展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輔助方式。

  建議輔助工具

  學步車、樓梯、木板、小椅子
  備注:寶寶在使用學步車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要領。
  1、最好等寶寶七個月大以后,能夠支撐頸部并平穩坐立時再使用。
  2、學步車的高度須適合寶寶的身高,不宜過高或過低。
  3、每次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20分鐘為原則。
  4、使用學步車應在大人們的視線范圍內。

  安全環境的安排

  學走路的寶寶所碰到的危險比前面幾項動作接觸的危險來得更多了,在環境安全的注意上,父母可要費更多的心思。除了居家環境的安全外,父母也可幫寶寶穿上防滑的鞋襪,以防止寶寶跌倒。

  陽臺:寶寶一旦學會行走,“到處亂走”是必然的情形,引時父母就特別留意寶寶走到陽臺上。沒有圍欄或欄桿高在85厘米以下,欄桿間隔過大(超過10厘米以上),或者陽臺上擺小凳子……容易使寶寶誤爬上,而導致危險。

  家具:家具的擺設應盡量避免妨礙寶寶學習行走,父母宜將所有具危險性的物品放置高處或移走,并且須留意所有家具中具有尖銳的角,以防寶寶去碰撞。

  門、窗:寶寶容易在開關門中發生夾傷,父母可使用門防夾軟墊來避免危險;至于窗戶方面,最怕寶寶走到窗邊玩窗簾繩,如此容易發生被繩子纏繞造成窒息的危險。

  把握最佳的輔助時機

  整個嬰兒期寶寶的動作發展是否正常,關系著生理健康及日后的認知發展,如果寶寶動作發展受阻,不但會影響日后的學習,也會形成心理的障礙,所以父母該時時注意寶寶每個階段的動作發展情形。

  另外,寶寶每個動作的發展都代表著一層意義,如果能在最佳的電動機給予適當輔助,對寶寶的動作發展將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寶寶學走,媽媽幫忙

  扶物走

  讓寶寶扶站于嬰兒床的一側,媽媽手拿玩具站在床的另一側,媽媽邊搖手中的玩具,邊說:“寶寶,走過來拿玩具了。”寶寶扶著欄桿走向媽媽。

  領走

  媽媽領著寶寶的雙手,同向站好,媽媽說:“寶寶,我們去那邊看看。”

  提示:隨著寶寶自己平衡和協調能力的增強,媽媽可以逐漸由雙手領著寶寶,改為單手領著寶寶。

  媽媽領著寶寶向前走。

  專家指導

  適宜寶寶:滿11個月、扶站很穩的寶貝。

  最佳時間:寶寶飯后1小時、精神愉快的時候,是練習的好時機。

  練習時間:每天2、3次,每次3分鐘左右即可,可逐漸延長練習時間。

  特別提示:不宜過早開始訓練,每天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孩子的腿可能彎曲變形。

  推車走

  讓寶寶扶著嬰兒車的扶手站好,媽媽也用手扶著扶手,說:“寶寶,我們推車走了。”媽媽寶寶一起推車向前。

  提示:媽媽一定要和寶寶一起扶著扶手,幫助寶寶控制嬰兒車的速度和方向,因為寶寶個子矮,看不清前面的情況,容易出危險;開始時,寶寶不會控制車速,猛地一推,車快人慢,很容易摔跤,所以需要媽媽的幫助。

  學步帶助走

  讓寶寶站好,將學步帶套在孩子的胸前,媽媽從寶寶背后拎著帶子,幫寶寶掌握平衡。媽媽說:“寶寶,我們走了。”媽媽寶寶一起走向前。

  獨走

  媽媽爸爸相距1米面對面蹲好,寶寶站在媽媽身邊,爸爸拍手呼喚:“寶寶,來,找爸爸。”寶寶蹣跚撲爸爸懷里。媽媽拍手呼喚:“寶寶來,找媽媽。”寶寶撲進媽媽懷中。

  提示:用學步帶得好處就是媽媽不用彎著腰了,如果沒有學步帶,媽媽可以用一條毛巾代替學步帶。

  專家指導

  適宜寶寶:滿11個月、自己能獨站的寶貝。

  最佳時間:寶寶飯后1小時、精神愉快的時候,是練習的好時機。

  練習時間:每天2、3次,每次走5、6次即可,可逐漸增加練習次數、拉長距離。

  特別提示:

  嬰兒學走莫貪早  

   嬰幼兒運動功能的發育是個緩慢漸進的過程。嬰兒的骨骼組織中含膠質多,含鈣質少,骨質比較軟弱,容易因受外力的牽引而變形。其肌肉組織中,尤其是下肢及 足部肌群比較嬌嫩,肌纖維細軟含水分多,故肌力欠缺。若練習走路的時間過早,全身的重量必為雙下肢所承受,由于垂直重力的持續作用,往往使雙腿產生彎曲畸 形,甚至形成“X”或“O”形。

  日常生活中,可見到一些家長為盡早鍛煉嬰兒下肢的運動功能,常用兩手支撐嬰兒兩側腋窩,助力向上, 反復使之做“跳躍運動”,這對嬰兒下肢畸形的形成和發展起著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另外,過早學走路也使嬰兒雙足弓罹受重力壓迫,加之維護足弓部位的肌力又 較軟弱,可使足弓漸漸變得扁而平,易于形成“平板足”。

  可見,過早學走路或不適當地“鍛煉”有導致嬰兒肢體畸形的可能,影響今后的體態健美和運動潛能的發揮。

  因此,根據小兒體格發育的一般規律,應將嬰兒學走路的時期定在11個月月齡之后為宜,此時骨骼及肌肉組織有了進一步的發育,已基本具備了承受自身重力的條件。

  選擇一雙合適的鞋

  孩子會走路后,為他選擇合適的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個人一生中,至少要走1萬公里以上的路,因此,從小就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腳,這不是一樁小事。
  · 可先打聽一下,哪些商店可買到質量較好的童鞋,大人可自己先去商店看一看,是否有適合孩子穿的鞋。
  · 給孩子買鞋一定要帶孩子去試穿,帶孩子試鞋,最好不要匆匆忙忙,要有充分的時間。
   · 為孩子選擇鞋子首先必須考慮穿著舒服。由于每個孩子腳的長、寬、厚度都不同,鞋的式樣也有差別,因此,選擇時要根據腳的實際尺寸,既要有空間讓腳生長,又 不能使空隙過大以免不合腳,不便走路。最好用你的食指插在后跟處試一下,以不緊不松為宜,并要讓孩子站起來,行走幾步,感到舒適才可。也要考慮孩子脫穿鞋 子是否方便。兩只腳都要試穿。
  · 鞋的質地、樣式、顏色也需考慮。這個年齡的孩子適于穿布底或軟皮底童鞋,要求鞋底稍柔軟而不滑。鞋面也是以布或軟皮制的為好。質地要牢固、柔軟,冬日能保 暖,夏日能透氣。鞋的樣式,要簡單舒適,以方頭鞋為宜,有空隙使腳趾可活動,有利于腳的健康生長。不能穿尖頭鞋,有些父母常以成人的審美標準來為孩子選擇 鞋,而未考慮保護孩子的腳的生長發育。一雙鮮亮的鞋能激起孩子學走的興趣。
  · 適中的價格比較適合,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腳生長速度很快。一般孩子3~4個月就要換新鞋,不像成人一雙鞋要穿1~2年之久。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生兒之照護


                              

                                                                          


『新生兒之照護』


 


老師 彙整


    新生兒的體溫


      剛出生的寶寶體溫調節機能尚未成熟,周邊循環較差,所以手腳摸起來會 


      冷冷的。


 


    新生兒的頭部


      新生兒頭部可能會因生產過程受產道擠壓而出現頭水腫的現象,此情形約在第3天消失。部分新生兒有頭皮血腫,多在1個月內恢復。寶寶頭骨尚未完全癒合,而形成前囟門、後囟門,摸起來軟軟的,後囟門約在出生後2個月就關閉了,前囟門則大約在1218個月左右關閉。


 


    新生兒的皮膚


       新生兒因為血管舒張與收縮不穩定性,且末梢循環遲緩,使得皮膚顏色變動較大,一般為粉紅色,所以稱為「紅嬰仔」,哭時呈深紅或紫紅,遇冷時則手腳容易發紺。有些寶寶剛出生就有脂漏性皮膚炎,發生於臉或頭部,通常不需特別處理,除非很嚴重才需要用藥,嚴重者在6個月後會消失,輕微者約23個月消失。


                                 


 


    新生兒的視力


      剛出生的嬰兒視力很弱,只達感光的程度,見到微光會睜眼直看,但遇強光突然照射,他會立即緊閉眼睛,做出畏光的反應。新生兒時期,嬰兒的視力非常不清楚,大約只有0.1的視力。根據研究,寶寶距離25公分 左右的東西看得最清楚,這個距離差不多就是媽媽抱著嬰兒時臉部與嬰兒的距離。新生寶寶的視野很窄,只有左右30度的範圍,因此他們經常是直盯著眼前的目標物看,通常最常出現在他們眼前的就是媽媽的臉。三個月大寶寶的眼睛才會開始跟著目標上下移動,要一直到一歲,寶寶的視野才會開展得和大人差不多。


 


    新生兒篩檢


      新生兒篩檢主要是以可以治療的先天性代謝異常病為篩檢目標。通常於新生兒進食48小時之後,亦即出生35天,如生理狀況穩定,通常護理人員在新生兒出生進食四十八小時後,由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製的濾紙片上,待其陰乾後封袋寄至檢中心檢查。結果將於一個月內完成,若有問題會通知複檢,正常則不另外通知。目前國內所做的新生兒篩檢項目為


 


       下列五種疾病:


1.


先天性甲狀腺低下功能症。


2.


笨酮尿症。


3.


高胱胺酸尿症。


4.


半乳糖血症。


5.


葡萄糖-6-磷酸鹽去氫缺乏症(即蠶豆症)


 


    新生兒聽力篩檢


      目前歸類於自費的項目,根據日前長庚醫師的研究指出,台灣一年20萬多的新生兒中,只有不到5﹪的孩子接受聽力篩檢,新生兒聽力篩檢,可在出生後36小時至48小時內進行。3歲之前是嬰幼兒聽力與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家長在經濟能力許可下,當盡可能給予寶寶進行此項檢測。




 


    新生兒黃疸


       造成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是膽紅素生成較多、肝臟代謝能力尚未成熟等。亞洲人屬於黃皮膚的黃種人,黃疸的情形會比西方人嚴重,黃疸指數偏高。黃疸可以分成「生理性」及「病理性」兩種。生理性黃疸,正常新生兒在出生一天後,膚色就開始泛黃,第34天達到高峰,約過一星期就漸漸消退,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若新生兒患有肝炎、膽道有堵塞、過量產生膽紅素(溶血)的現象等,都會造成病理性黃疸。通常醫院會採取抽血檢驗,一般若是數值高達14時,大概就會開始作「照光治療」。若是數值高達2223以 上,就需要做換血治療,黃疸指數過高,會使腦部造成智力、行動上的障礙,就是所謂的「核黃疸」,甚至有可能導致死亡。嬰兒太黃或者一個多星期以上黃疸還沒 退,就應趕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亞東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梁翔表示簡單看黃疸的指數是否過高為,若寶寶臉黃身體不黃腳黃,指數約為7左右;臉黃身體黃,指數13上下左右;腳黃的寶寶,一定要趕緊送醫檢查。家長在檢查寶寶是否有黃疸時,在正常柔和的日光下看起來比較準。寶寶吃母奶常有較高程度的黃疸,持續不退的時間也較長,母奶引起的黃疸較不會導致併發症。若黃疸不高,多補充水份,同時增加餵食的次數,由大小便幫助排出。


 


    新生兒沐浴


       嬰兒的新陳代謝很旺盛,汗腺也很發達,建議應每天替寶寶洗一次澡。最恰當的洗澡時間是在兩次餵奶之間或餵奶前,可避免因澡而造成溢奶的現象。且儘可能縮短洗澡的時間,以避免小寶寶著涼。


 


    新生兒的屁股照護


       在每次清潔寶寶新生兒的屁股照護的屁屁後,可擦些嬰兒專用乳液,讓皮膚與外界隔離。大便後最好以溫水洗屁股,平時要勤換尿布,最好每天換67次以上。


                            


 


    新生兒的臍帶護理


     從嬰兒出生後護理人員會以止血鉗夾住臍帶,再做臍帶結紮,直到臍帶斷面


     癒合為止。  


     通常嬰兒出生後七-十天臍帶會萎縮成乾黑,之後漸漸脫落,約一週才完


     全痤癒。每天為寶寶洗澡時,亦須清潔肚臍,但不要深到最底部,避免表皮


     受傷與感染。清洗完畢後,肚臍部位水分要以棉花棒擦拭乾淨。臍帶護理的


     方式為


        1.利用醫院提供的酒精,由臍面的中間塗抹。


        2.自臍帶由根部向外毒。


        3.由臍根向外圍做環狀消毒,其範圍為半徑一吋寬的圓形。


        4.將消毒好 之臍帶置於紙尿布外,以免尿會弄濕臍帶而造成感染。


 


    新生兒的大便


        多數嬰兒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出「胎便」,若超過2448小時後仍未解便,就要懷疑是否有「先天性巨腸症」或其他潛藏的病理性問題。出生第13天,大便顏色多為深綠色,幾乎是呈現黑色焦狀的黏便,出生一週後大便數才會明顯增加。哺餵母乳的寶寶大便次數多於餵配方奶寶寶,通常3天解1次或1天解3次都屬正常。第6天之後,寶寶一天至少要有34次的黃色大便,量大約10元銅板大小。有些純母乳的寶寶在出生3週以後大便次數可能變少,或許1014天才解一次大便。


 


                          


    新生兒預防接種


       護理人員會在寶寶出生二十四小時為其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出生滿二十四小時以後,注射卡介苗。目前全省醫院規定注射的部位在寶寶的左手上臂外側,以便於日後的追蹤。


 


    產婦奶量


       餵母乳的媽咪剛開始初乳量不多,大約只有30㏄,媽咪乳汁也會因寶寶的吸吮而增加,每天平均可餵食68次。要確認寶寶是否可從母乳哺餵獲得足夠奶水,可觀察寶寶是否有嘴巴張大、上下唇往外翻並含住乳頭及部份乳暈(不是只含著乳頭),有吸吮的動作,未發出吱吱聲音,有這樣的動作表示寶寶有吸到奶水。


 


    是否要包裹新生兒


       新生兒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腳,往往會因為身體痙攣或一些突發的聲音,而產生驚嚇反射動作,並且容易從睡夢中驚醒。包裹的好處:1. 重溫母體中的安全感2. 適應外界的環境3. 幫助嬰兒保持體溫。滿月以前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最好將其手腳包起來,直至雙滿月後,寶寶開始想探索外界,亦較不易受驚時才鬆脫。


 


    新生兒該穿多少


       嬰兒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快,較怕熱,體溫易受外界的影響,穿衣時,須注意環境的冷暖變化


 


    搖晃嬰兒


        嬰兒的頭部較重(佔了身體總重量的25%), 且腦部的水含量較多、髓鞘發育不成熟,頸部支撐力不夠,被搖晃時,腦部容易受到壓迫與扭曲。搖晃寶寶時,只能輕輕地前後、左右晃,不可旋轉、上下晃動,或 突然改變方向。亦不可反覆將寶寶拋到空中、架在肩背上搖動、或放在大人腿上晃動、抱著旋轉等,比免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出現不安、嗜睡、流口水、四肢 無力、抽筋、痙攣、嘔吐、呼吸加速、體溫下降(心跳過慢)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昏迷、死亡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幼兒常見問題(1~3歲)


 


 


★亂發脾氣


 ●多數父母都會碰到孩子發脾氣的問題,特別是在孩子二三歲剛開始具有獨立性、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時。發脾氣實際上是孩子正在成長的獨立意識的信號。 


 


   一般來講,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如果你的孩子愛發脾氣,你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說自己教子無方。每個孩子養成發脾氣習慣的原因是不同 的。有時候孩子發脾氣僅僅是因為過度疲勞或受了刺激。不管孩子為什麼發脾氣,必須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毫無意義,它不能幫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責任,讓父母改 變主意。 


 


  置之不理:這是幫助孩子擺脫髮脾氣習慣的最好方法。因為孩子發脾氣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注意。你不理他,孩子就會意識到發脾氣沒有什麼用還是少用為好。 


 


  不理睬發脾氣的孩子,需要你能沉住氣。 


 


  ●轉身離開。孩子發脾氣時,你儘管去做你的事。 


 


  ●適當地勸說。如果你還做不到置之不理,你可以對孩子反覆講幾句簡明扼要的話,說明什麼事是不會被允許的,但不要做出任何舉動。你的目的是幫他擺脫困境。 


 


  ●不要議論他。孩子不再發脾氣時,只要歡迎他能停下來就是了,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 


 


  排除: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鬧,你覺得除了讓步沒有別的選擇了,你可以告訴他如果願意哭就儘管哭好了,但你不喜歡他的哭聲。 


 


  不要讓哭鬧左右你的決定: 


 


  ●搞清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最可能發脾氣。 


 


  ●讓孩子知道你說到做到,絕不讓步。 


 


  盡量避免誘發孩子發脾氣的場合和情況:找出誘發孩子發脾氣的因素並避免它們是可能的。 


 


  ●避免孩子發脾氣。每個孩子動手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任務或玩具太複雜,孩子會因完不成而感到沮喪,你可以把任務安排得簡單一些。 


 


  ●必要時提供幫助。讓孩子看你是怎麼用另一種方法解決他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有時候寥寥數語、關鍵性的提示,足以緩和孩子一觸即發的緊張情緒。 


 


  ●避免孩子過分疲勞和興奮。這種時刻,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盡量使孩子處於平靜的狀態。


 


 


★毀壞東西


●孩子毀壞東西的原因很多。 


 


  活潑衝動的孩子:他們毀壞東西往往是無心的,這些孩子往往精力過剩。 


 


  好奇的孩子:他們很想弄清楚某件東西的工作原理,還想看看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他們把它拆開來,並不想損壞它,但是不知道怎麼再弄好。 


 


  不能控制情緒的孩子:他們還不會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從大人那裡學來的習慣。 


 


  不愛惜東西的孩子:孩子得到東西太容易了,就會覺得無所謂。 


 


  有報復心理的孩子:少數孩子故意毀壞東西,是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厲害。有這種問題,絕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這可能是存在更嚴重心理問題的跡象。 


 


  你要根據孩子的行為類型選用策略。 


 


  不要給孩子過多的玩具: 


 


  ●處理掉多餘的玩具,扔掉或送人。 


 


  ●選擇適宜的玩具,不要太複雜。 


 


  約束過分好動的孩子: 


 


  ●在家裡劃出不允許孩子隨便出入的範圍,這樣可以減輕你監督孩子的任務,減少孩子闖禍的可能性。 


 


  ●不易碎的東西放在安全的地方。 


 


  ●獎勵孩子的小心行為。 


 


  提供替代物:如果孩子的求知慾特別強,你要幫助孩子把拆散的東西組裝起來,或者允許他拆些舊東西。 


 


  ●給孩子一些需要動手的玩具。 


 


  ●啟發孩子的創造性。收集廢舊東西,允許孩子隨意拆卸它們 


 


  教孩子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感情:鼓勵孩子說出心裡的感受,給孩子示範怎樣用適當的方法表達情緒。


 


★不愛整潔


  如果你像許多父母那樣有一個小淘氣包,你一定時常納悶,那麼小的孩子為什麼能在一瞬間就把房間搞得一塌糊塗。孩子喜歡把東西搞得亂七八糟,實際上,年齡很小的孩子根本不理解什麼是亂七八糟,他們周圍能玩的東西越多,他們也就越高興。 


 


  如果你看到周圍一團糟,你就不停地嘮叨孩子,讓他們收拾好玩具,或者你自己動手收拾了,那麼你就最終做了不該由你做的事情。更糟的是,孩子知道了會有人替他收拾東西了。 


 


  家裡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把弄亂的東西收拾好。讓孩子認識到整潔和用完東西放回原處的重要性。孩子養成愛整潔的習慣,用完東西就放回原處時,你要表揚他。 


 


  「誰弄亂東西誰負責收拾」,應該成為家裡的一個規矩。使孩子從小就養成這種習慣是最理想的,如果你未能做到這一點,你可酌情選用幾種解決方法。 


 


  事先安排:做事情有一定之規,可以節省時間,避免麻煩,使你的周圍井然有序,花一些時間為孩子創造保持整潔的便利條件。 


 


   ●為孩子準備好放東西的地方。告訴孩子,他的每種東西也應有固定的住處。讓他把玩具、體育用品、繪畫材料都分門別類地放好。大的東西最好放在架子上或櫃 子裡,不要放在玩具箱裡,因為玩具混放在一起容易攪成一堆或損壞。積木或許多部件的玩具最好放在分開的塑料格子裡。不管你怎樣安排,你的目的是讓孩子的每 樣東西都有固定的放處。 


 


  ●便於取放。從孩子的角度環顧一下房間,一定要把每個架子、櫃子、衣櫥或掛衣棍都安置在孩子便於取放東西的位置。 


 


  ●標明用途。在每個放東西的用具上都貼上不干膠的標籤說明用途,甚至畫個圖也可。小孩子還可以通過它學習識字。 


 


   指導和監督:為孩子做個好樣子,這就是說你本人必須講衛生和做事有秩序。不要指望一個從不動手收拾東西的孩子一夜之間來個突變。所有的孩子,無論大小, 都必須瞭解你的標準,他們只要把表面收拾乾淨就行呢?還是每個角落都必須打掃得乾乾淨淨?記住,你的孩子會逐漸瞭解你的要求的,因此,你對孩子的期望必須 切合實際。 


 


   ●做好幫助孩子的準備。即使是最整潔的孩子在收起大型的組合式玩具時也需要別人的幫助。一位兩歲孩子的母親是這樣做的,她先讓孩子自己盡量把玩具收拾到 一起,然後她幫助孩子把玩具放好。隨著孩子能力的提高,他可以把更多的玩具收在一起了。最後,他終於能自豪地獨自承擔收拾玩具的任務了。 


 


  ●養成好習慣。督促孩子玩過玩具以後立即收拾好。如果孩子很小,你可以和他一起把玩具拾起來,孩子一學會拾東西,你就開始訓練他把玩具放回原處。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他會把拾起玩具當作遊戲的一部分。 


 


  命令明確:你對孩子的要求要簡潔明瞭,你的態度要溫和而嚴肅,但不要像是下命令。如果她沒有反應,你等片刻後再把你的話重複一遍,如果她聽到你的話可就是不去做,你要採取一些措施。


 


★爭吵和打架


   一個正在向獨立、自我完善方向發展的孩子不可能事事同別人保持一致,差異是極為正常的。但是有些孩子太愛與別人爭執。愛打架的孩子有各種情況,有些孩子不會克制自己,有些孩子是因為缺乏社交技巧,也有些孩子是想用拳頭樹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權威,還有的僅僅是模仿別人。 


 


  ●正面指導。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在碰到爭執時怎樣做,比如可以對同伴講講道理。 


 


  ●態度要冷靜。孩子們發生爭吵時,讓他們做一次深呼吸,每個孩子心平氣和地說明爭吵的理由,不能罵人。然後請他們提出解決的方法。 


 


  ●退出爭吵。有時解決爭吵的方法是走開或讓步。 


 


  ●獎勵。制定一個可行的目標,約定好獎勵的辦法。如果孩子和夥伴爭吵的次數減少了,就允許他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情。 


 


  ●事先警告,如果仍然打架,就要受到處罰。 


 


★不講禮貌


   你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告訴孩子禮貌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去做。你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育階段合理地提出希望,同時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練習。孩子最早是從家裡學習禮貌的,如果孩子有效仿的榜樣,他們很快就能學會。你應認真地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言談舉止是否都得當。如果你對孩子或者他人的態度不夠禮貌,儘管你教育孩子要懂禮貌,他也會按你的壞樣子去做的。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能做到。 


 


  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逐一解決每個問題,要比同時對付所有的問題好得多,欲速則不達。如果你認為當務之急是教孩子學會說「請」和「謝謝」,那麼,你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不要又去解決其他問題。 


 


  對孩子提出期望和要求:同孩子促膝談心,告訴他講禮貌的重要性以及你的期望。鼓勵孩子講禮貌的最好方式就是隨時對他的好表現進行表揚。必要時,同孩子談一談他不懂禮貌的問題。把舉止粗野的人指給孩子看。提示小孩子應該學習的禮節。 


 


  糾正不禮貌的行為:如果孩子不禮貌的行為已根深蒂固,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練習正確的行為。這個方法可以使孩子意識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得好一些要更省事。比如,孩子沒有說「請」字,你要讓他用「請」字講10句話。 


 


  ●懲罰。如果你的孩子吃飯時總是不守規矩,那麼一個合乎邏輯的後果就是他不改變行為就不能到餐館用餐;或者,如果他在宴會上坐不住,他以後就不能參加宴會。 


 


★到處亂塗亂畫


   只要父母不在眼前,2歲的孩子經常會別出心裁地在牆壁上亂塗亂畫。我們提出的建議如下: 


 


  教孩子在適當的地方寫字:具體地告訴孩子他可以在哪些地方以及不能在哪些地方寫字。領孩子在家裡轉一圈,把允許他隨便塗抹的地方指給他看。如果你的孩子是大孩子,可以讓他講講不能到處亂塗亂畫的原因。 


 


  提供替代物:這是改變亂寫亂畫行為的關鍵。如果孩子喜歡寫字和畫畫,那麼讓孩子有機會這樣做是很重要的。 


 


  ●提供美術用品。給孩子準備一個圖畫箱,裡面放上各種畫畫用具,孩子想畫畫時不必請示你就可以使用它們。你允許他在廚房的飯桌、他的書桌或地板上塗塗畫畫,並對他講清楚他只能在這幾個地方畫畫。如果他把顏料、畫筆拿進其他房間,他的用具要被沒收一段時間。 


 


   ●提供寫字用品。給孩子準備好紙張、舊文具、信封、筆記本、鉛筆等,他只能在一個地方使用這些東西,不管孩子是否會寫字,都鼓勵他寫。如果孩子有機會練 習,他們常常在識字之前就發明出他自己的寫字方式。你可以訓練孩子說出他的想法,你替他記錄下來,如果孩子會寫字了,讓他們替你寫購物單。 


 


  ●為孩子提供寫字的地方。你可以讓孩子在黑板上或能夠擦掉痕跡的物體表面、舊本子、石板上寫字畫畫。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在牆壁這類寬敞的畫面上寫字,你可以給他們準備一些大張的紙,或者讓他們用粉筆在家裡的走廊或車庫的牆壁上亂畫。 


 


★受欺負


●對這些易受欺負的孩子來說,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於讓他們學會用新的方式對欺負和取笑捉弄做出反應。 


 


  ●讓孩子認識到大多數取笑人的行為是很無聊的,不值得理睬。但有些取笑傷害了孩子,因而不能置之不理。 


 


  ●對取笑進行分類。有些取笑非常愚蠢或明顯不真實,對此,你和孩子可以一笑了之。如果取笑的話裡有真實的成分,那麼要教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做出反應以阻止對方的嘲弄。 


 


  ●不要對取笑太敏感。教孩子用以靜制動的方法對付嘲弄者。不回嘴,只是把頭轉過去或轉身離開。 


 


  ●用新的方式對付欺負者。有時制止嘲弄的最佳方式是先發制人,伶俐的口齒是有效的武器。幫助孩子學會靈活機動地做出恰當的反應。


 


★不聽話


● 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你會感到憤怒、生氣或沮喪。每天晚上,你都會因白天對孩子的反覆提醒、說好話、爭吵和嘮叨而疲憊不堪。你如果想讓孩子聽話,必須注意 兩方面的問題:首先,不要對孩子濫發指示,否則孩子會被你指使得暈頭轉向;其次,父母對孩子講話時口氣要溫和,分配的任務要合情合理。 


 


   有些孩子之所以養成不聽父母話的習慣,是因為他們知道即使他們不立即對父母的話做出反應也沒有關係,他們把父母對自己的忍耐程度摸得一清二楚,並且猜得 出父母是否會做出讓步或索性自己把事情幹了。儘管有些孩子不聽話純粹是故意搗亂,但有時也是因為父母對孩子一次提出的要求太多或沒有把要求解釋清楚。 


 


  如果你的孩子聽懂了你的要求就是不肯去做,你可以試用以下方法,實踐證明這些方法很有效。 


 


   指示要簡明、具體:我們常常總是忙著向孩子發指示,但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理解了這些話。孩子可能並不理解你說的話的具體含意,他對一些話的理解可能 與我們大不一樣。有時孩子不服從命令是因為父母一次給他們的指示太多,而他們記不住。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是想向孩子說明一件事情,但他們卻表述為要求孩 子做這件事情。 


 


  ●指示要明確,易懂,具體。 


 


  ●每次只提 一兩 個要求,等孩子完成後再提新要求。 


 


  ●講究策略。如果你並不想聽到孩子說「不」字的話,就不要對孩子說詢問的話,你完全可以用果斷但並不專橫的口吻做指示。你還可以使用激將法,比如,你可以說:「我敢說我一數到10你就能走下汽車。」 


 


  讓孩子注意聽你講話::孩子玩得高興時根本注意不到周圍的事情,他很可能並沒有聽清你的話。你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保證孩子確實聽見了你的要求。讓孩子注視你,並把你的話重複一遍。如果你的孩子容易走神,這個辦法也很有用。 


 


  說到做到:父母都是大忙人,他們對孩子提出要求後,往往以為孩子一定會照辦的,以後也就不再提這件事了。父母每次做出指示後,一定要檢查任務的完成情況,這樣孩子就不會把你的話當作耳旁風了。同時也要避免對孩子提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使任務有趣:通常,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簡單,所需的時間要比孩子爭辯的時間少得多。如果你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幫助大人幹活的習慣,他們就會把這當作 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你可以用計算時間的辦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個方法可以使孩子知道幫助大人做事實際上用不了多少時間。 


 


★坐不住


●學會安靜地坐著對小孩子來說是最難的一課。即使只讓他坐上幾分鐘都會感到很難熬。小孩子必須能夠理解父母所說的「好好坐著」究竟是什麼意思,而父母也不能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但是即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也可以通過訓練學會在飯桌前、候診室及其他場合坐上很長的時間。 


 


  下面介紹一些訓練孩子學會安靜等待的方法。 


 


  ●打拍子的訓練法。如果你的孩子1歲左右,你把他放在椅子上坐好,告訴他你要看他能否在你數數時安靜地坐著。你用手比劃著數到5,然後你為孩子能好好地坐著鼓掌,並抱抱他,讓他在地上跑一會在繼續練習。這一次,你可以數到10或更多一些,並再次鼓掌和擁抱。這樣就可以逐漸延長孩子訓練時坐著的時間,而你的興高采烈則可以使孩子感到成功的快樂。 


 


  ●「我是木頭人」遊戲。和孩子面對面坐好,讓孩子把手放在膝蓋上,孩子當然可以呼吸,但他必須像木頭人那樣一動不動,甚至動動手指、聳聳鼻子也不行。練習之後,孩子可以保持1分鐘不動,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堅持5分鐘或更長時間。每隔幾天做一次這個遊戲,它可以鍛煉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一定要表揚孩子的每一微小的進步


 


★不肯分享


 


●小孩子不肯與人分享是很自然的,而且很小的孩子常常認為凡是他能夠得到的東西都是屬於他的。但是他們也喜歡討大人的歡心,如果教給他們分享,他們五六歲時,一般能在大多數時間裡和夥伴一起好好玩。 


 


  與人分享不是自發的,必須教給孩子怎樣去做。 


 


  ●學習合作。讓孩子看到一起工作和分擔任務的好處。或者告訴兩個孩子,他們可以得到一份好吃的東西,但必須兩個人分享。 


 


   ●告訴孩子必須分享。很多孩子願意在別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讓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樂意了。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在客人到來之前,讓孩子挑選幾樣他 願意讓別人玩的玩具,告訴他不要擔心玩具被弄壞。這樣當他無條件地與別人分享東西時,他能感到自己的對這些東西仍有控制力,它們還是屬於他的。 


 


  ●不要期望太多。雖然孩子能夠學會分享,但它對孩子來說是個很難理解的觀念。在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來讓別人玩時,一定要使他有足夠的時間玩自己的玩具。承認孩子的所有權會使他感到分享是在他控制之下的。 


 


  ●對孩子每個慷慨舉動都要表揚。


 


 


★打人和咬人


  ●這些全是不成熟的行為。許多二三歲甚至四五歲的孩子在受挫或興奮的時候就這樣做。我們的任務是防患於未然。 


 


  ●同孩子討論。如果孩子還不會講話,就對他簡單的說不能怎樣,並做出嚴厲的表情。但是不要生氣。 


 


  ●講清後果,對孩子講清如果他繼續打小朋友會有什麼後果,如失去某些權利,星期天不能去公園玩等。 


 


  ●搞清孩子在什麼時候會這樣做。注意孩子打人咬人的時間和場合,以次做出預防。如果孩子累了就愛咬人,那麼在他沒睡午覺前,就不要讓他和別的孩子一起玩。 


 


  ●指導孩子。有的孩子,當別人碰他的玩具時就咬人家。父母可以教他對想碰他玩具的孩子說:「你可以玩一會,下次輪到我了,好嗎?」還可以告訴他,如果其他孩子搶他的玩具,他可以請大人幫助。 


 


  ●預防措施。平時多跟孩子進行團結友愛,為別人著想的教育。玩的時候,在旁邊照看著,減少引起爭吵的機會。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0個小步驟,寶寶輕鬆學會如廁


 
大部分家長都急切地盼望把如廁訓練作為他們孩子發育的一個里程碑,不為別的,就為了不必再給孩子換尿布。 但很少有爸爸媽媽會做持久戰的準備。 沒錯,有些孩子只要幾天就適應了,但也有很多孩子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如果你了解訓練的基本原則,並且讓寶寶明白整個過程,你們成功的機率就更大。

第1步——評估寶寶的準備程度


大多數人在他們的孩子2歲左右就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但也有些孩子可能要到4歲才能準備好。 你要觀察寶寶正確的信號,比如模仿別人上廁所的習慣,而不要在他準備好之前給寶寶施加壓力,最好對照一下基本清單,看看他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



本圖片來源CFP


第2步——購買正確的用具


這是最開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你要購買適合孩子使用的便盆,或給你的普通馬桶加個專門的兒童馬桶圈。 不管選擇哪種,你都要確保寶寶能雙腳踩地坐穩,這樣他大便的時候才好使勁。 你可能還需要給寶寶找一本有說明圖畫的書,或錄像/DVD(如果能找到的話)來激起他對如廁訓練的興趣。


第3步——制定常規


每天一次讓寶寶不脫褲子坐在便盆上,可以是早餐後、洗澡前或任何他很可能會大便的時間。 這能讓他習慣便盆,把它當作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寶寶不願意坐在便盆上,也沒關係。 一定不要強迫他,或硬把他按到那兒。 尤其註意當寶寶看上去有些害怕時,就別逼他了。


無論寶寶是不願意還是害怕,都最好把便盆拿開,或者至少放在一邊幾週或一個月以後再試。 如果他願意坐了,那最好。 不過,在寶寶這個年齡,不要試圖向他解釋為什麼該用便盆,只要讓他習慣去用就行了。 一定要把便盆放在一個方便拿取的地方,既然它是便攜的,寶寶就可以在家裡任何地方使用。


第4步——擺脫尿布


讓寶寶不帶尿布坐在便盆上。 同樣,這是為了讓他習慣用這種方式坐在便盆上的感覺。 這時,你可以開始向他解釋這是媽媽、爸爸(或其他哥哥、姐姐)每天要做的事。 也就是說,在蹲馬桶之前,脫褲子是一種大人式的行為。


如果寶寶明白了,並且尿尿或便便了,自然最好。 但也別逼他這麼做。 你還是要等到他準備好,並表現出對自己使用廁所有明確的興趣。


導讀:如廁訓練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也是一個需要講技巧的過程。 到底如何讓寶寶在短時間內有效學會如何如廁呢? 不用擔心,小編向你推薦10步走,學會如廁不再是難題!


第5步——解釋過程


向你的孩子展示怎麼處理他的便便,也可能會有幫助。 下次寶寶換尿佈時,把他帶到他的便盆那兒,讓他坐下,然後給他解尿布,把大便扔進便盆。 這有助於寶寶把坐下和方便聯繫起來。 當你把他便盆裡的東西倒進大馬桶後,如果他願意,就讓他來沖水(但如果他害怕,就別逼他做了),這樣他就能看到這些東西被沖到哪兒了。 教寶寶方便後,自己穿褲子和洗手。


第6步——培養獨立性


鼓勵寶寶一想方便的時候,就用便盆,但也要確保他知道可以告訴你他想方便,那樣你就會在他需要的時候帶他去廁所。 如果條件許可,讓寶寶某些時候不帶尿布,或不穿褲子到處玩,把便盆放在旁邊。 告訴寶寶,他需要的話,可以使用便盆,並且時不時地提醒他,便盆就在旁邊。



本圖片來源CFP


第7步——找些成長褲


你可能願意試試用成長褲。 有些孩子喜歡,並且確實有幫助另一些孩子則只把成長褲當成另一種尿布,而破壞了練習的目的,還有些孩子會因穿真正的內褲而受到激勵。


第8步——合理對待退步現象


實際上,每個寶寶在白天和晚上的如廁訓練完成前,都會出現幾次小狀況。 不要生氣或懲罰孩子,畢竟他的肌肉發育到能夠控制大小便才是最近的事。 寶寶完全掌握這一過程需要時間,當他出了小意外時,你要平靜地收拾乾淨,然後告訴寶寶下次試試用他的便盆。


第9步——開始夜間訓練


即使你的孩子整個白天都能保持乾淨清爽,讓他掌握夜間的如廁訓練可能還是會需要再多等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所以還別急著扔掉他的尿布。 在這個年齡,寶寶的身體發育還不夠成熟,不能每次都在半夜把他叫醒去上廁所。 別讓寶寶上床前喝太多東西,告訴他半夜醒來可以叫你帶他用便盆,從而減少他夜裡尿床的次數。 此外,別忘了把便盆放在他的床旁邊,以便他隨時使用。


第10步——歡呼吧,你成功了!


信不信由你,當寶寶準備好學習這項成年人的本領時,他就能學會。 而且如果你等到他真正準備好再開始訓練,整個過程對你們倆來說,都不會太痛苦。 他最終會被訓練好,而你也不用再擔心這件事了——至少,在要下一個寶寶之前不必了……


來源:pcbaby  發表時間:2010-07-24 15:17:32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準備迎接寶寶出生,該準備什麼?





文/黃瑽寧


 


新手爸媽的心情可能又興奮又緊張,而且腦袋中充滿許多疑惑需要解答吧。每個親戚朋友都替你們高興,並且七嘴八舌地告訴你該準備這個、準備那個,好像每一件事都很重要。


讓我來給新手爸媽們列一張清單,讓你在寶寶出生之前可以替他準備幾樣基本的東西。


1.嬰兒床


寶寶出生以後,幾乎大部分時間都會躺在嬰兒床上。因此一張好的嬰兒床,對寶寶與父母雙方都很重要。理想狀況之下,前兩個月可以將嬰兒床放在大人的床邊,餵奶比較方便;超過三個月之後,再將嬰兒床移到單獨的房間,不過這要視家庭空間大小而定。


嬰兒床的床欄間距應該要小於六公分才算合格,如果間距過寬,將來可能會發生寶寶的頭卡在床欄的慘劇。嬰兒床墊如果是整套的,應該與床的內緣大小一 致,才不致於產生過大空隙;如果要另外購買嬰兒床墊,必須與床的內緣符合,如果太小的話,寶寶的手腳可能會卡在床與床墊的縫隙之間。不建議在嬰兒床邊使用 海綿護欄,因為當寶寶躺著的時候,護欄會阻擋寶寶的視野,影響視力發育。


2.嬰兒澡盆


如果家裡有「非常乾淨」的水槽,也可以取代嬰兒澡盆。澡盆的選購以簡單為主,不要太花稍。曾經就有標榜多功能特別加蓋的澡盆,造成嬰兒夾傷的事件。澡盆若有防滑的設計,也是不錯的選擇。


3.奶瓶


雖然說母乳最好,可是誰也沒把握自己的母乳可以多到不需要奶瓶。奶瓶的種類五花八門,叫新手爸媽看了不昏頭也難。


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奶瓶材質要買玻璃的,還是塑膠的?玻璃奶瓶的好處是導熱快,隔水加熱或者用冷水沖涼的速度都比較快,並且不管是沸水消毒或 者沖泡,都不用擔心化學物質溶入奶水當中,比較健康。但是玻璃奶瓶有兩個缺點,第一是容易打破,第二是重量比較重,出門攜帶時不方便。


塑膠材質的就完全相反,材質輕、不會打破,但是有化學物質摻入之虞。塑膠瓶有PC、PES、PPSU、Silicone……等材質,隨著耐熱溫度越 高(PC最低,Silicone最高),化學物質溶解的機率應該也越低,理論上也是比較安全的。Silicone材質的奶瓶因為價格昂貴,市面上比較少 見。


奶瓶嘴的形狀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孔洞最好先選小圓洞式,太大的孔洞容易讓寶寶嗆到,況且小圓洞可以自己用針戳大,甚至切成十字型都沒關係。奶瓶口徑有寬有窄,以寬口徑的奶瓶比較方便。


4.尿布


NB(New Born,指專給剛出生的新生兒使用的尿布尺寸)的型號不用買太多,也許你的寶寶長得很快,NB就穿不下了。因為環保觀念的進步,媽媽也可以考慮使用新款 的「布尿布」,使用與清洗都很方便。新的布尿布不再像古時候的媽媽要自己刷洗,只要抖落排泄物後丟洗衣機就可以了,可以替地球盡一份心力。


5.奶嘴


我個人並不反對使用奶嘴,但是要讓寶寶及早戒掉。奶嘴除了安撫作用,也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的機率。當寶寶長到六個月大之後,奶嘴就只剩下安撫的作用,而且會影響牙齒的發育,我建議到時候再戒除。


親自哺乳的媽媽,專家建議接近一個月時再開始給寶寶用奶嘴,以免影響寶寶吸吮乳頭的動作。如果是親自哺乳,建議使用乳膠奶嘴(黃色軟軟的那種),材質觸感比較接近媽媽的乳頭。至於使用配方奶者,則使用矽膠奶嘴即可,比較耐用。


6.嬰兒吸鼻球


雖然寶寶出生後,醫院通常會送媽媽一個吸鼻球,然而這種吸鼻球因為不能清洗消毒,只能用幾次。因此,可以先買一個簡單、可拆卸清洗的吸鼻球備用。


7.肛門溫度計或耳溫槍


雖然耳溫槍用在嬰兒身上,因為耳道比較狹窄,檢測結果不會很準,但還是具有參考性,可以買一支在家裡備用。肛門溫度計在使用上比較麻煩,但是想確定體溫的時候還是用這種最準確。


8.嬰兒前背帶或揹巾


網路上有很多媽媽在討論,究竟是背帶好用,還是揹巾好用?雖然熟悉揹巾使用方法的媽媽,一致對於揹巾讚不絕口,但是根據我與家長聊天的經驗顯示,有些人還真的怎麼學都學不會。我建議購買之前,先借別人的寶寶揹一揹、練習一下,確定會使用再買。


9.提籃型嬰兒安全座椅


很多台灣家長都不買嬰兒安全座椅,我很好奇,出院時他們的寶寶是怎麼坐車回家的。要知道,抱著寶寶坐車是很危險的事情,車速只要區區時速50公里,發生車禍時就可能讓孩子的頭撞上儀表板或擋風玻璃,造成頭骨受傷,甚至飛出窗外。


而且使用汽車安全座椅也可以減少孩子暈車的感覺,減少哭鬧,避免影響駕駛情緒,所以這個錢絕對不要省。


10.嬰兒車


新生兒的嬰兒車是平躺式的,有別於四到六個月以後的坐式嬰兒車。當然現在有很多新款的嬰兒車可以從新生兒時期用到大,方便度自然不在話下。


<達人小檔案>黃瑽寧


小兒科醫師。目前一個孩子,即將成為兩個孩子的爹。


現於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其部落格:「疑難雜症的故事」獲選2009第五屆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生活情報推薦優格。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何養成寶寶的固定作息




吉娜‧福特


大部分的小嬰兒在新生兒階段能夠一次醒個兩小時。如果妳的寶寶醒著的時間超過兩小時,那他接著得睡上比平時較久的時間。這樣做與作息的原則相衝突,使他在接下來的作息受影響,那麼夜間和後半夜的吃睡情況就不會太理想。所以適當的把這兩小時醒著的時段控制好非常重要。

透過固定模式,寶寶可以學習分辨很多事物,所以白天和夜晚進行的活動,必須各有固定的步驟,甚至摟抱和放他在床上睡覺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這樣他在習慣之後,自然能區分出當下是何種狀況。
餵食
餵嬰兒喝奶進食 非常耗時。為了避免晚上餵太多,白天的每一餐一定要讓寶寶有飽足感。喝母奶的寶寶,身體上需要花三小時去消化一餐,而牛奶寶寶需要三個半至四個鐘頭。如果 他還沒餓妳就餵他,那他很可能只喝個50~60CC,然後一、兩個小時後,又得吃上一大餐,這會導致一整天餵個不停,而且容易引起脹氣。

在進食前避免讓他大哭,因為這也會引起脹氣。寶寶吃奶的時候不要逗弄他,他一分心可能只吃一些些就不再吃了。餵奶的時候母親也不要一直講電話,這樣寶寶的背才能伸直。也不要搖他,因為他會搞不清楚,以為是要睡覺了,而且邊吃邊睡很容易把奶吐出來。

玩耍
所有的寶寶都喜 歡被摟抱,喜歡有人和他講話,唱歌給他聽。研究發現,即使是很小的嬰兒,也很喜歡看簡單的故事書,玩些有趣的玩具。妳必須安排出適當的玩耍時間,寶寶才能 真正享受這些事物。最好的時間是醒了之後一小時,而且肚子不餓的情況下。而睡覺前二十分鐘不應該讓他玩耍,因為太興奮會影響睡眠。

摟抱
寶寶很喜歡被摟抱,然而抱他必須是在「他需要」的時候,而不是在「妳需要」的時候。寶寶的成長需要很多能量,所以不要讓他的小身體因為過度活動而太疲累。寶寶需要被呵護,而不是像寵物一樣的逗弄,母親經常想的應該是他的需要,而不是大人的喜好。

妳抱著他的時候 要能夠區分他是想要有人跟他玩還是開始想睡覺,想睡覺的時候他不會看著妳,而且妳可以感到他的身體很放鬆。記住抱著寶寶餵食時,不要讓他吃到睡著。醒來後 的一小時而且在他已經吃過了的時候,他會喜歡有人和他玩玩。如果妳逗他玩的時候老是抱著他,當妳要抱他睡覺時他也會想玩,而不是想睡。當妳發現寶寶開始想 睡時,應避免和他說話,眼光也不要和他接觸,因為這樣會使他想玩,導致他太累不好睡。

寶寶的睡眠
睡眠對嬰兒的身心發展非常重要,睡得不夠會使他暴躁易怒而且不好哄。
以下列小訣竅配合作息法,將可以幫助寶寶養成睡眠的好習慣。
˙白天餵他喝完奶要讓他小玩一段時間。
˙接近傍晚時不要讓他睡太久。
˙下午三點十五分之後暫時先不要餵他,否則晚上的進食時間會往後挪。
˙每一晚都重複同樣的作息步驟,在他想睡的時候不要讓任何訪客在嬰兒房停留。
˙不要讓他太疲勞,睡前要預留一個小時,在這段時間幫他洗澡、餵食,然後他才會容易入睡。
˙洗完澡後不要一直逗弄他,這樣會影響他接下來的睡眠。
˙避免抱著他搖到睡在妳懷裡,在他入睡前把他放進他的小床。
˙如果妳給他奶嘴吸,別忘了在把他放進小床時拿出來。
˙如果在餵母奶或牛奶的途中睡著了,要把他稍微吵醒,讓他上床後再睡。





新手父母出版
《寶貝妳的新生兒》

琴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